二戰結束後,英國為什麼總是追隨美國?

第一軍情



問題錯了,美國與英國有傳統上的聯繫,所以美國與英國是關係特殊的盟友。這既有美國原來是英國殖民地的關係,而且美國很多國民的根都在英國。在英國承認北美獨立以後,美國迅速與英國改善了關係,在英國的幫助下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美國還在英國幫助下對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進行攻擊,最終把勢力擴張到墨西哥,菲律賓等地。同時,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下,國力迅速下降,特別是二戰,英國在戰場上失去重型武器,為了生存不得不與過去自己的殖民地美國簽訂協定,用英國海外島嶼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並且在美國的幫助下,最終打敗了納粹德國。


面對蘇聯的威脅,英國發現,僅僅靠自己的力量已經難以抵抗蘇聯,而自己海外殖民地不斷縮小,甚至獨立,自己很難重現過去日不落帝國的雄風,這樣就要依靠強者抗擊,這就是美國,有了美國的支持,歐洲就不怕蘇聯,英國也不怕蘇聯,因為美國畢竟與英國文化同源,而且經濟上聯繫很緊密,這樣英國就選擇緊跟美國,成為美國最特殊關係的盟友,一切都是緊跟美國。


英國與美國的緊密關係,直到奧巴馬時代發生異樣,英國沒有理睬美國,與新崛起的大國建立了良好關係,這是美國不能容忍,所以特朗普上臺後,要重新建立與英國的特殊關係,而英國藉助退出歐盟的契機,重新緊跟美國。


橋本看日本


隨著敘利亞局勢的急劇變化,英國也開始宣佈追隨美國打擊敘利亞。目前,英國已經成立了戰時內閣,其海軍潛艇已經進入戰鬥位置,距離敘利亞最近的塞浦路斯空軍基地盤旋著英法意三國的戰機。而且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就打擊敘利亞保持了一致意見。有分析認為,英國很可能會搶在美國前頭對敘利亞動武。

實際上,自冷戰結束以後,英國一直在追隨美國。無論是朝戰,還是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英國軍隊總是和美軍一起協同作戰。在涉及俄羅斯的問題上,兩國更是不約而同,費盡心機。

英國之所以忠心耿耿地追隨美國,主要是由於其霸權地位已經被美國所取代。二戰後,英國元氣大傷無力與世界其他強國爭鋒,美國提出的馬歇爾計劃幫助英國走出了困境。英國對此感恩戴德。而俄羅斯長期與英國緊張對立,英國無法對其形成有效抗衡,唯有藉助美國力量打擊俄羅斯,保住英國的世界地位。

另外,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不甘被世界忽視,更不想成為一個二流國家。為了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英國需要通過切實行動來證明自己,而選擇追隨美國則是最有效的方式。對英國而言,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追隨美國,可以讓英國繼續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同時也說明了英國其實已經是一個狐假虎威,外強中乾極為心虛的國家。(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因為抱大腿啊!

首先,二戰之後,被元首用梅賽斯密特和狼群戰術打殘的小毛驢也就正式壽終正寢,旗下的各個子公司看到老東家不行了,就樹倒獼猴散紛紛獨立出去。失去了小弟的輸血,本土的戰後重建也只能指望表兄弟美帝的輸血了。但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你受了人家的恩惠,當然要跟著人家走。

另外,隨著老毛子的鋼鐵洪流衝到了中歐,羸弱不堪的小毛驢自然被毛子嚇的瑟瑟發抖。出於自身安全考慮,覺得自家兄弟還是比較靠譜,靠的住,畢竟咱還是一家人。至於高盧雄雞?得了,不是自家人,結盟是因為要對付日耳曼戰車,毛驢雖小,但也是老司機,知道用利益結盟的隊友靠不住,(聯繫到英法之間的看不慣已經寫入到對方的DNA)關鍵時刻能賣就賣,這點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美帝除了是自家兄弟外,還是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戰友。靠得住!

當然美帝也需要一個打入歐洲的楔子,隨著法德的和解,歐洲開始走向一體化,列強也開始組團挑戰美國的霸權,為了打亂列強一體化的進程,需要一個第五縱隊潛伏著,正好小毛驢素有光榮獨立的外交傳統,歐洲攪屎棍的外號,和西歐這些列強向來不對付,美帝覺得這是個可以合作的夥伴,就是你了,於是這兩家就繼續之前的姻緣。

總的來說,小毛驢的在外交方面妥妥的老司機,背靠美帝這座大山,外加老東家的身份對一眾小公司的幕後控制(暗地抽血),繼續著維持著自己的大國地位,使得自己的仍然處於五大流氓之列,儘管不是老大,但也是個爺,生活照樣是有滋有味。


兵說


英美的特殊關係應該是二戰中形成,二戰後確立的一種特殊關係,194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在“鐵幕演說”中首次提出英美“特殊關係”,這種關係並不是一種完全對等的關係,更多的是英國對美國在國際政策和行動上的一種追隨和支持。抽絲剝繭,分兩個層面。第一,與英國有所謂“特殊關係”的也不止美國一家。當今世界上的王室哪個最牛?首推英國王室。英國君主不僅是英國及英國海外領地的國家元首,同時還是以下15個英聯邦國家的君主:1、美洲的加拿大、伯利茲。2、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西蘭、所羅門群島、圖瓦盧。3、加勒比海地區的巴哈馬、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牙買加、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安提瓜和巴布達。

英國同這15個國家都是一個君主,這也得算一種“特殊關係”吧。同時還有一個國際組織叫英聯邦,由53個國家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就是說英國同這些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獨立後的國家也保持著一定的“特殊關係”。第二,美國在世界範圍的盟友很多,這其中歐洲的盟友扎堆,比如: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美國與四個盟國堪稱關係“特殊”,他們是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0世紀以後,上述五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歷次重大國際爭端中站隊一致,上述四國是美國盟國中的第一梯隊。美國就是由原大英帝國在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塊殖民地獨立後發展形成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則是英國開拓的殖民地,加拿大則是先由法國建立的據點後來被英國奪取。在上述地方(加拿大有大量法裔居民)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士人一開始移民較大,佔據了主導地位,英語成為了共同語言。儘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然而在語言、族源、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五國構成了國際上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圈”。公元5世紀,來自歐洲日德蘭半島(丹麥和德國北部部分地區)的日耳曼人中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等逐步征服了大不列顛島(英國本島)的東部和南部地區,今天英國的主體民族英格蘭人被認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

那問題來了,與英國有些“特殊關係”的國家也不止美國一家,與美國有著點“特殊關係”的國家也不止英國一家,那為啥在二戰以後英美特殊關係在國際上顯得如此知名呢?英國對美國的支持如此顯眼呢?在20世紀,英國稱美國為“最重要的對等夥伴”,美國稱英國為為“最重要的夥伴關係”。現在英國依然視與美國的關係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而美國依然視與英國的關係最重要,最持久的兩國間關係之一。從英國的角度來看:第一,自從二戰以後英國實力下降肯定是首要因素,1815年,大英帝國擊敗了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100多年的時間,大英帝國都是世界的霸主,曾控制著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假如二戰後英國還能控制大片土地,而不是現在的24萬平方公里,假如英國的實力下降的不是很大,那麼英國與美國之間肯定沒有如此之鐵,那麼在二戰後的美蘇的爭霸時期,英美應該是一種競爭與合作的關係。第二,英國的“島國心態”,英國是處於歐洲大陸邊緣地帶的島嶼國家,從17、18世紀率先開始工業革命並逐步開始強大的後對歐洲大陸各國採取的就是“大陸均勢政策”,防止任何一個歐洲大國稱霸歐洲,誰弱就幫誰,讓他們彼此牽制。那麼二戰以後隨著英國的所控制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實力相對的下降,英國為了保持國際影響力和應對歐洲的大國以及前蘇聯,英國只好更多地藉助美國。

在對英聯邦國家、美國和歐洲大陸的這“三環外交”中更多地藉助美國借力打力,保持自己獨特的影響力。英國對歐洲大陸是既想融入還有防範,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就是這種心態的集中體現。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二戰以後,在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爭霸時期,美國可以依靠英國增加對歐洲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利用英國保持對英聯邦國家的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雖然英國的實力下降了,但是英國依然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則可以依靠英國牽制和保持對歐盟的影響力。

所謂為英美特殊關係並不是在歷史就一直這麼鐵,只是在二戰以後英國才開始在國際事務中大力支持美國,梳理一下雙方的關係史。大體分這麼幾個時期,第一,殖民地時期(1607年—1775年),1607年,英國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第一個殖民據點,在17世紀,大約有35萬英格蘭人移民美洲,到了18世紀,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以及威爾士人的移民數量激增,再後來歐洲其他地方的移民也紛至沓來(比如德國),英國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數十塊殖民地,在這些殖民地的早期移民中英國人佔主導,英語也就成了通用語言,這時期英國是美國的前身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十三塊殖民地的母國。

第二,戰爭和敵對時期(1775年—1815年),1775年,大英帝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十三個殖民地與大英帝國開打,美國獨立戰爭爆發,1783年,戰爭結束,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然而英國對於喪失這些美洲的原殖民地是耿耿於懷的,大量陳兵於它當時的自治領加拿大。獨立後的美國就開始往西部的“擴國運動”,並且對北邊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垂涎欲滴。1812年,美國向英國宣戰,開始攻擊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各省,英軍與加拿大民兵開始回擊,雙方互有勝負,英軍與加拿大民兵還曾攻陷美國的首都華盛頓,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至此美國不再“惦記”解放北方的加拿大人民了。

第三,相互猜忌與防範時期(1815年到19世紀末期),1815年以後英國憑藉其實力以及巨量的殖民地開始了對世界100多年的霸權,而美國這段時間忙著“擴國”和發展經濟,雙方雖然有很密切的經貿和人員往來,但基本是各玩各的。這段時間裡,雙方的矛盾與衝突主要發生在美洲,但是大都能得到妥善解決,相互之間是互相猜忌和防範的,但是大體相安無事。1823年,美國時任總統門羅提出了門羅主義,那就是歐洲列強不應該再參與美洲事務,而歐洲列強之間就算打的天翻地覆,美國也不參與,這也是一種“孤立主義”。其實就是以美國當時的實力只想確立在美洲的霸權,然而現實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在美洲依然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雖然當時的大英帝國對剛剛獨立沒幾十年就想在美洲建立霸權的美國是不滿意的,但是當時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的力量是分散的,主要壓力是應對歐洲列強,而美洲只是它的次要事務,所以對美國很多情況下就是妥協的,而美國當時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大英帝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帝國,所以當時的美國也會避免刺激大英帝國。例如在1837年,加拿大爆發了反英起義,當時的美國政府嚴守中立,在1845-1846年,美國英國爭奪對現在的俄勒岡的控制權,雙方經談判達成妥協。

在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此時的英國依然是世界的霸主,但是英國的實力在此段時間是呈現下降趨勢的,而美國則是上升趨勢。美國的這種“孤立主義”的外交慣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表現的比較明顯,在一戰初期美國開始保持中立,後來加入了英法陣營。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美國也最終沒有參加,這和與英法爭奪國際聯盟的領導權失敗有很大的關係。第四,關係升溫時期(19世紀末期到二戰開始),從19世紀末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此時的美國已經崛起為大國,此時的英國實力開始明顯衰弱,已經默認和接受了美國對於美洲的霸權。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在普魯士王國的主導下完成統一,並開始強勢崛起,英德矛盾開始上升,曾經互相猜忌和防範的英美開始親密起來。例如在1898年,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亞洲的殖民地菲律賓,雙方開打,當時的德國等歐洲列強基本是同情西班牙的,而英國卻對美國表現出了友好。第五,特殊關係時期,一戰後,美國開始全面超過英國,二戰中英國合作的親密無間,二戰以後,英國的殖民體系徹底崩塌,英美開始形成了英美的特殊關係,對於美國,英國總是第一個跳出來支持。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在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100多年的英國世界霸權時期,美國怎麼沒有積極追隨當時的大英帝國而形成如現在的英美關係呢?這與兩國的體量和所處的環境位置有關,因為那時的美國是忙著擴大面積(現在美國的面積為900多萬平方公里),在當時的美洲各國中美國實力是鶴立雞群的,至少在美洲是沒有對手的,完全可以在廣闊的美洲自己“玩”。而二戰後英國的面積為24萬平方公里,在面積上早已經沒了大英帝國控制著3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風采,並且很重要的是,英國還要面對法國、德國、俄羅斯這些歐洲強國,所以當英國的實力在美國以下後,英國就有了利用美國來增加英國的影響力的需要。國與國的關係都是動態的,歸根結底還是利益與需要的關係,隨著自身實力以及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國家間的關係也是不斷變化的,文化圈當然很重要,但文化圈是次要的,英國美國的這種特殊關係也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和發展。列舉一下英美特殊關係中,英國的對美國的支持,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中就包括英國,在2001年美國主導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中,英國也是重要的參與者,2003年,以美國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就是說在二戰以後美國主導的歷次軍事行動中,有美軍的地方就能看到英軍的身影。


十三叔看歷史


英國追隨美國是出於兩國戰略利益考慮,而國家戰略無非四個方面,經濟、政治、安全、歷史文化。

經濟上,英國作為美國前殖民者,二戰租借法輸出者和戰後馬歇爾計劃受益者,英國經濟已經融入了美國經濟之中。而美國則需要英國這個跳板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歐洲,間接控制歐洲經濟一體化。英國在美歐之間的搖擺,也是為何英國脫歐的一個原因。

政治上,英國雖然英姿不再,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有還算不錯的遺產,比如五常席位,英聯邦名義上的女王。這些遺產,光靠英國已經無法維持了,只能藉助美國的力量。而美國也希望英國的剩餘價值為自己的全球利益服務。

安全上,作為北約老大的美國因為華約不再,蘇聯解體,而面臨這歐盟單飛的危險。美國只有拉住英國才能牽住歐洲,維繫北約完整。而英國由於遊離於歐洲體系之外,也需要藉助美國的力量來加重自己在歐洲的分量。

歷史文化上,英美同文同種,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強大的民間紐帶。並肩打贏了一戰和二戰,共同贏得了對蘇冷戰的勝利,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


小鑫說史


因為,英國是美帝在全球最大的戰略盟友!


眾所周知,大英帝國曾是19世紀的世界霸主。也算是擁有過輝煌歷史的國家,然而隨著新興帝國-美帝與德國的崛起!英國不僅面臨世界霸主地位的不保,就連歐洲的老大地位也難以鞏固。

尤其是二戰中被納粹德國打的找不著北了,最後還是在美帝的援助下,才拼死拼活地勉強戰勝了法西斯德國。但從此也就淪落為美帝的跟班,再也難以重現往日“日不落”帝國的盛世景象!

另外,戰後掀起的民族解放運動席捲全球,曾經屬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及各屬國紛紛要求獨立,由於英國在二戰中元氣大傷。已無力鎮壓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最終只能勉強同意各屬國及殖民地獨立,所幸的是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尚存,最終成立了英聯邦。將大家名義上又都聚在一起了,共同以英女王為英聯邦的元首!

回過頭來說一下,為什麼英國總是追隨美帝?

因為,戰後雖然德國被打敗了,然而由於新崛起的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強大勢力,讓處於西歐的英國人不寒而慄,完全對立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使得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抗從此而來,也就是俗稱的“冷戰”!

面對東西方冷戰的局面,英國難以單獨對抗,只得唯美國馬首是瞻。我們知道美國是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真正的“霸主”,戰後的歐洲也是依賴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才得以復甦!

在此情況下,西方世界也只有美帝有能力和影響力來號召與領導整個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於是在1947年正式成立了以美帝為首的北約組織來作為全面對抗前蘇聯的工具。而美帝遠離歐陸,處於大西洋的另一側!只得從此駐軍歐洲各地,成為穩定歐洲秩序的重要力量。



也就是說,不論是經濟、政治、軍事上美帝都儼然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帶頭大哥”了……英國作為戰勝國順利加入了聯合國,為了加強歐洲的力量又把法國拉了進來,從此美英法三國牢牢地控制住了聯合國安理會的“鐵三票”。但凡世界上有風吹草動,美英法三國都會第一時間響應,尤其是英國人亦步亦趨地緊跟美帝,渾水摸魚,這是英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根本利益!


東震木


坦率地講,這個問題本身表述不太準確。在二戰之後,英國並不是總是追隨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最明顯的兩個例子是蘇伊士運河危機和越南戰爭。1956年,在美國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英國聯合法國和以色列秘密入侵埃及,企圖控制蘇伊士運河,引發了蘇伊士運河危機。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對此大為惱火,不僅公開嚴厲斥責英國,而且還動用強制手段迫使英國撤軍。此次危機可謂冷戰期間英美關係的冰點。另一次就是越南戰爭(1955-1975),美國要求英國派軍協助美軍打越南,但被英國拒絕。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英國並未向越南戰場派一兵一卒。

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英國在二戰之後確實是追隨美國的,參與了絕大多數美國發起的軍事行動,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與美國的外交政策亦步亦趨。這是英國的無奈選擇,也是英國所能得到的最佳選擇。二戰之後大英帝國的轟然坍塌使得英國實力大減,無奈淪為二流中等強國,再也難擠進一流強國梯隊。沒留一流的實力,但依然有追求一流的雄心。一向務實靈活的英國因而覺得抱美國大腿是其實現大國雄心和抱負的最佳路徑選擇。於是乎,英國開始在大多數情況下追隨美國,這使得英國得以以最小的成本維繫其大國雄心,使其成為當今國際政治舞臺上依然最活躍的幾個大國之一。

英國對美國的忠心追隨使得英國在國際社會被貶低為“哈巴狗”。尤其是布萊爾對小布什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傾心追隨和熱情支持讓英國在國際上聲望受損。布萊爾也在政治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得不提早辭去首相之職,伊拉克戰爭成為他永遠的政治汙點。


睿恪煦


就這個問題有的說是同主同宗,打斷骨頭連著筋,有的說是價值觀相同……其實我認為都不是,而是利益使然,“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就是他們說的😛。


早在沒有美國的時候,那裡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美國是由多數的英國人組成的,但英國為了對美國的統治,當時還揍美國呢(什麼同主同宗啊😊)。

一戰後,美國就取代了“大英帝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二戰,英國被德國差點兒打殘,丘吉爾求了羅斯福好幾次,美國才把大量的援助給了英國(當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後來美國被日本拖入戰爭,德國和日本才被早日降伏,不然丘吉爾這個手勢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發明呢😊。
所以,是美國給了英國重生(起碼有一半功勞),二戰後,美國的綜合國力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更是空前提高,“大英帝國”雖然也是勝利者,但說慘勝毫不誇張,這樣的話不追隨美國就不可能保持其“大國”的地位,而美國呢?在戰後為了在世界推行霸權,也急需英國這樣的幫手,美國是希望英國讓自己在歐洲更有發言權,英國是最好的“代理人”,而英國也是利用美國的支持,來提升自己在歐洲和在世界的地位,所以,啥也別說!美國與英國,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那為什麼英國要追隨美國呢?笨尋思,美國強唄😊……


海之波濤3


自二戰結束以來,英國對美國基本上是亦步亦趨,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全面保持著密切關係,成為美國最核心的盟友,甚至有不少人把英國描述為美國的狗!那麼英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個人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歷史原因。在此我們只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初期以德日意為核心的軸心國實力強勁,攻勢迅猛,很快歐洲大陸基本淪限,英國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正是由於美國的及時出手才改變了戰局,才把英國拉出了泥潭。在戰爭結束之後,也是在美國的幫助之下,英國才從戰爭的廢墟中重新發展起來。所以英國才唯美國馬首是瞻;

第二,文化語言原因。美國是由歐洲的殖民者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雖然其中包涵了歐洲多個國家的殖民地,但主體是幾塊英國殖民地。因此在美國成立後,其官方語言是英語,並且大部分的最初美國居民保留了大量的英國文化傳統,沿襲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英美兩國幾乎是同一個民族,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第三,安全原因。英國雖然是貴為世界強國,但是在二戰中消耗巨大,幾乎喪失了在全球所有的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面臨周邊小的國家挑戰,英國還可勉力應付。但是英國在冷戰時期面臨的是強大的蘇聯以及冷戰後軍力強大的俄羅斯,所以英國需要藉助於美國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安全,英國於是就躲在了美國領導的北約的旗幟之下;


第四,戰略原因。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英國的面子問題。如上所述,英國曾是世界霸主,而現在卻實力不濟。英國又甘心泯然眾國,於是就狐假虎威,藉助於美國來展示自己;二是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問題。雖然英國也是歐洲國家,後來又相繼加入了歐共體與歐盟,但是英國卻沒有全身心融入歐洲大陸,依然擺脫不了“離岸平衡手”的慣性思維。歐洲大陸國家也對英國存有戒心。所以英國需要藉助於美國擺平歐洲大陸國家。


姜運倉


這個問題表述並不準確,因為至少在二戰期間,英國就已經在追隨美國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對英國進行了猛烈的進攻,當時的西歐大陸幾乎被德國橫掃,如果不是英吉利海峽的阻擋,英國很可能淪為法國這樣的亡國下場。

因為英國是二戰期間的主要參與國,且戰爭對英國本土造成了巨大影響,最重要的是二戰換起了英國殖民地的民族覺醒,使得英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在二戰期間,元氣大傷的英國就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意志。

無論是德黑蘭會議還是雅爾塔會議,看似是三巨頭,實際上是羅斯福和斯大林之間的明爭暗鬥,丘吉爾作為三巨頭之一,實際上只能追隨羅斯福的腳步。

丘吉爾在回憶錄裡這樣描述參加雅爾塔會議時自己的心情:“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實力決定一切,英國無能為力。

而二戰結束後,英國奄奄一息,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隨之失去,英國在事實上淪為二流強國,世界政治重心開始轉向英國兩側的美國和蘇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選擇了在外交上追隨美國的策略。

除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以及越南戰爭,美國和英國的關係可謂非常親密,兩者在國際事務上的態度也是空前一致。

那麼英國為何總是追隨美國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相互需要。

關於英國和美國在二戰後的關係,與其說是英國忠實追隨美國,倒不如說兩國相互需要。

眾所周知,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兩者都以英語作為通用語言,這就使得美國和英國在民族認同上天然親近。

但是這絕對不僅僅是美國和英國走得更近的原因,畢竟世界上說英語的國家還有好多。

兩國之所以像親兄弟一樣。對於英國而言,可以藉著美國的大樹給自己遮光。

要知道此時的蘇聯在歐洲地區咄咄逼人,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可以說無論在國土面積、人口還是軍事實力等方面,都無法與蘇聯抗衡。

此時選擇和美國抱團,對於英國的國家安全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兩極格局下,第三方國家是很難真正中立的。

而且雖然在一戰後,英國就通過《威斯敏斯特法》建立了英聯邦,將原來的殖民地改組成和自己平級的機構。但是這個機構的前提是英國仍然具備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換句話說,這些國家之所以願意待在英聯邦裡稱兄道弟,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需要藉助英國的國際影響力。在這個聯邦中,英國是他們需要指望的大樹。

而在二戰後英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情況下,如果英國不採取措施維持自己所謂的國際地位,那麼英國被英聯邦其他國家取代,最後導致英聯邦分崩離析的局面將很快出現。

所以英聯邦國家需要英國這棵大樹,而英國也需要美國這棵大樹。

而英國對於美國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雖然二戰後美國成為和蘇聯匹敵的超級大國,但是世界舞臺的中心還是在歐洲地區。對於美國和蘇聯而言,誰能控制歐洲,誰才能取得爭霸的主動權。

而這對美國顯然是非常不利的,畢竟美國和歐洲之間還隔著個大西洋。而如果美國將英國作為其在歐洲的橋頭堡,那意義就大不相同了。

眾所周知法國和德國一直在聯合抗拒美國的控制,尋求政治獨立,歐盟就是他們的產物。在這樣的情況下和英國搞好關係,就相當於在歐洲打入一顆釘子,對美國在歐洲施加影響力,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所以二戰後美國和英國的關係,也印證了19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那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正因為合作對雙方有利,所以美英最終走到了一起。因為二戰的巨大消耗,使得英國失去了超級大國地位,所以在合作中英國只能處於劣勢,看起來追隨美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