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摘要:天哪! 岩茶茶汤的浓和厚 竟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又get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赚到啦! 那 它两有啥不一样咧? 与茶汤浓对应的为茶汤淡。茶汤的浓淡,基本上和岩茶品质是没多大关系的,通常所有岩茶的茶汤都能够泡浓,影响茶汤浓淡的因素更多的是浸泡时间的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天哪!

岩茶茶汤的“浓”和“厚”

竟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又get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赚到啦!

那…

它两有啥不一样咧?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与“茶汤浓”对应的为“茶汤淡”。茶汤的浓淡,基本上和岩茶品质是没多大关系的,通常所有岩茶的茶汤都能够泡浓,影响茶汤浓淡的因素更多的是浸泡时间的长短与投茶量的多少。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以同一款岩茶(大红袍)为例:

1、在投茶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你浸泡时间长,茶汤就浓;浸泡时间短暂,茶汤就淡。

2、或者是在浸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投茶量多的茶汤就浓;投茶量少的茶汤就会淡一些。

3、再或者是浸泡时间长、投茶量多,茶汤不浓才奇怪咧;浸泡时间短、投茶量少,茶汤能不淡嘛…

茶友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调整茶水比例或浸泡时间的方式,来调整岩茶茶汤的浓淡哟!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与“茶汤厚”对应的为“茶汤薄”。茶汤的厚薄与岩茶的品质就有很大的关系啦!毕竟不是所有的岩茶茶汤都能达到“厚重”的。

在新出台的首部福建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里,关于“厚重”的解释是:武夷岩茶茶汤在口腔味蕾上所呈现的浓稠、饱满、有力度的感觉(额…貌似有点抽象了哈)。

用比较接地气的话形容:茶汤厚,就跟喝牛奶的感受类似,口腔会感觉比较粘稠,有质感;茶汤薄,就跟喝白开水的感受类似,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停留在口腔里。

正确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浓、厚”

那岩茶里的什么因素会影响茶汤的厚薄呢?

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的成分之一,果胶物质含量高,可使茶叶条索紧结,外观油润,汤甘甜而味厚。当然影响因素远不止这个,通常来说,山场好、工艺好的岩茶,茶汤就显得厚重;要是山场不好、制作工艺不达标,那么茶汤就显得更薄一些。甚至有的时候,泡茶人的冲泡技术也会对茶汤的厚薄产生影响喔。

简言之,茶汤的“厚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茶汤的“浓淡”却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