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经济这么发达,但是高等教育水准挺一般?

黄眯眯


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等教育水平并不是盖几栋楼,建一个校园那么简单。除了财政投入,还历史的积淀,人才的培养,开明自由的学风,等等。

广东是我国的教育大省,省会广州是我国的教育重镇。广东省共有4所211工程大学,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其中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985/双一流建设大学。另外,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等院校也是全国较为知名高校。

(中山大学)

深圳市虽然本土高校不多,实力也并不强。但是通过其强大的财政实力支持,目前,已经有17所985院校在深圳设立研究院或者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都在深圳设立了研究院或者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17年5月31日,广东省一共有151所高等院校,位居全国之首。2017年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02万人,毕业生54万。

不过,广东确实没有像北京、上海等市那样拥有大批量全国顶尖高校。在2018年排名全国前10的高校中,北京有3所(清华、北大、人大),上海2所(复旦、交大),浙江、湖北、广东、江苏、吉林各一所。

总的来说,广东的高等教育在全国还是属于较高水平。和北京、上海有差距,既有历史原因,也和我国高等教育布局有关。有的时候,经济实力强并不决定教育水平。比如深圳就是一个例子。


红谷新视界


广东的高等教育水平可不一般。广东的大学正在崛起。

首先来看一下,广东省的重点大学分布情况: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在广东有4所211,2所985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有5所。在非211高校中,南方医科大学以其医学特色在医科类院校中,排名超前;南方科技大学以其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窗口;深圳大学正以“深圳速度”崛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经超高的就业质量在语言类高校中独占鳌头;而深圳北理莫斯科,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在今年的9月份“笑傲高校圈”,习大大和普京都曾发贺电祝贺......此外,其他的高校,正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撑下崛起。

其次,广东省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早在2015年,广东省就率先推出了“高水平大学”打造计划,先是拿出50亿重点建设7所高水平大学和7所大学的一流学科。

【7所高水平大学分别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7所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分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

此后,广东再次投入80亿元重点建设5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5所高校入选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2017年“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之后,广东拿出6亿元支持“双一流”高校建设。

论财力与魄力,目前还没有省份可以像广东看齐。

在广东省的大力投入与支持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也卓有成效:在“2017年中国大学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中,广东有9所高校上榜,数量仅次于江苏、北京,位居全国第三位。在学科建设方面,参与高水平建设高校有50个学科进入ESI前1%,5个学科进入前1‰,数量创历史新高,机构数和学科数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和第五。

此外,一批外省高校正在入驻广东

中外合作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是香港与内地首个合作的大学。此外,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色列理工学院、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院校均在广东落地招生。

此外,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武汉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均是外省院校在广东落地生根的反映。

如此看来,广东的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发展速度均不容小觑。(作者:圣达信梁挺福)


高考专家梁挺福


广东除了高教一般,饮食一般,人品一般,什么都一般。

为什么


作为在广东生活7年的北方人告诉你。广东最大的特色是低调。广东以外,尤其是北方城市,如果没来过广东的话。除了知道广东的企业与经济,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喜欢吃肉这点很多人还是知道的。


广东人黑呀,胖呀,多高呀,基本没人知道。广东有钱,多有钱,没人知道。不用说太多了,简单一点,广东人喜欢低调,各个层面低调。属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形象。


所以你说的广东高校一般之类的,都属于这类理解。

另外,你也说了,广东经济发达,所以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非常大。也就是对外招生的需求可以忽略掉,因为本省都不够用。另外一个原因是,广东这边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比较淡薄,这个是事实。因为到了广东,你会深刻明白一个道理,社会大学是最好的大学。这个在内陆其他城市,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音乐大维


我是广东人,就读华南理工大学,已有自己的医疗集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小编如何定义教育水平的高低呢?发表论文数量,还是毕业后对社会的贡献?如果简单根据所谓的大学排名来看,我们广东应该不算教育强省,但是广东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工作也不见得比其他省份所谓的名牌大学生差,甚至还更精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必须指出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就是了不起,不是的!因为大学的教育仅仅占人生教育的1%,也就是说,99%的教育是来自社会。而广东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换言之这里的社会教育学习氛围特别好,高校和企业的结合非常充分,哪怕是很一般的学生出来,也会找到很好的企业工作,比如说,腾讯,微信,网易等等大企业,二次教育的机会非常多。这也是,我们身为广东人不愿意去到外省读大学的原因,不是说外面的大学不好,而是外面的大学没有那么开放,和社会的交流不是太充分!

以我们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我们和港澳国外的知名大学都有交流,比如香港中文大学会经常派学生过来我校做交流,表演话剧等等,还有俄罗斯世界级钢琴家的巡回演出,亚洲大学生运动会等等,太多了!还有如果小编来过广东的大学校园,就会经常看到不同肤色的留学生在校园读书,这也是广东大学国际化的写照。

再说中山医,虽然在中国的排名不是最前的,但是绝对是最国际化的医学院,如果小编去过美国就会知道,在医疗这个圈子,最强大的一定是中山医为主的广东医学院学子,为什么呢?这也是跟广东人的开放包容的思想有关系。

还有一点,广东的学生和其他省份的学生有一点不一样,很多都会先读到本科,再根据工作的发展,再来读MBA或者出国深造,这也是被误以为广东的大学教育不强的原因!而外省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直接读到硕士或者博士,自然而然发表的论文就比较多。这一点也体现了广东的大学生对待教育这件事情更灵活,而不是死读书,而是活学活用!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谷川新思


这个说法明显是站不脚的,如果你了解广东的发展历程,就会明白,广东现在的高校配置是称得上它现在的地位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广东的高校。广东省也有国内很著名的高校,而且还不止一两所,而且有几所高校在全国的排名也很靠前。

我们先来按一般的标准来看,广东省有2所985大学,分别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有2所211大学,分别是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

这个高校配置在全国各省份来看,并不算差的,应该算好一点的了,当然你也不能和北京、江苏这些地方比,人家毕竟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广东省不能比的。

比如说,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也是很大的,但它也只有一所211大学,河北省就没有985、211大学,浙江也就只有一所985大学,福建也是只有一所985一所211。这些省份的经济总量在全国也是前几的,但高校配置也并没有太大的亮点。

再来看,广东省各高校在全国的排名。像最出名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老牌名校了,国内地位很高,也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中山大学全国排名第九,其地位、实力可见一斑。

还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理工类大学中非常有实力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工科门类评估中,华南理工有18个工科学科进入A、B类,工科实力位于全国第十。而在全国高校整体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也是排名很靠前的,它全国排名第26位,也是很厉害的。

再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它们都是211大学,也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75,暨南大学全国排名74。这在211大学中排名也算可以的。

还有像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也都是在地域内很有名的大学。而且广东省留学生也是有一定比例的,一些学校在东南亚、非洲这些地方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那么为什么会给大家造成广东省高校配置低的印象呢?其实,广东省是外向型经济,它的学生出国留学、深造的很多。而且在广东人的观念中,务实气息更浓。再就是广东省文化底蕴稍浅一些,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广东省是在近代才发迹的,在历史上,它并没有南京、北京这些地方有影响力,因此文化底蕴稍浅一些。

不过因此说广东省的教育水准一般是不正确的,不管是从它的教育规模,还是高校配置来说,广东省的教育都是比较好的。

回答系原创,权益受保护,请勿抄袭、搬运。








优学优考策略


广东有钱是有钱,但是说到教育嘛!就不是那么很重视了!这和浙江一样,也有钱但是好大学也不多。原因都一样:广东人和浙江人认为有钱就行,有钱最重要,越读书反而越没钱!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几点原因:

1.广东和浙江一样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几个大城市里,而其他地方大多数是山区人口稀少,而土地少就逼他们没法种地赚钱养家,那只能做生意啊。同时广东和浙江又在沿海,方便开展贸易,做生意就更方便。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做生意当作人生出路,而做生意是不需要学历的,不需要学历还浪费钱去建那么多大学干嘛?

2.广东自古以来都是南蛮之地,当地人本来就不重视文化培养,他们最看重的永远都是做生意赚钱。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出来赚钱了,这样要是还读大学追求高学历会被周围人嘲笑的!越有钱的地方的人越是不看重学历,不像别的地方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反而认为能不读书就不读书!读懂社会比读书更重要

3.广东基本上自改革开放后都是移民去的多,而当地本来就没多少大学,所以对于教育就更不重视了。也就广州的大学多,还是只有中山大学这些大学才出名,深圳更是只有深圳大学才出名,但深大还是深圳发展起来之后才有的。历史上国家建大学也很少放在广东浙江这些地方,反而江苏、湖北的大学比较多。

所以归根结底嘛!像广东这些省份有钱是有钱但宁愿拿钱投资或者炒房等,也不愿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就是思想观念不同了。像很多大学生还不是越读书越没钱吗?相反你早出来做生意不是更有钱吗?还做老板管那些大学生。你说哪个好?现在社会有钱最重要!


树鱼的哲学


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在广东也有很多大学,也有大量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如重点大学: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还有各市都有不同规模的,大学城。重点高中有:省实验中学,华师附中,广州一中,广州六中,广州十三中,广州七中,广州九中,广州执信中学,广州广雅中学,广州培正中学,佛山:,佛山一中,石门中学,佛山二中,佛山三中,佛山培英中学,佛山顺德国华中学,珠海:珠海一中,东莞等一大批高等教育学校


光辉岁月8977788


其实广东的经济发达来自于其外向型的经济,很多东西都用来出口的,而高等教育方面,其实,近几年发展还是很快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教育不及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但是广东的高校集聚没有那么恐怖,21市中至少18个地级市拥有本科院校!其中,广州大学城的十所高校实力就比较雄厚,其中的中大,华南理工,华师,广工,广大,广外,广中医,加上暨大,华农,南方医科,深大,汕大,基本就是广东十二大高校了!另外,广东的大学在国内知名度其实还是可以的,整体知名度应该在第5-7名之间,但是国外知名度却是相当高,广州的留学生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在北京上海之后位列全国三甲!


百变通道


回复下说广东仅仅是依靠政策发展的朋友,你可以晚上九点后到广州的写字楼和厂区看看,有多少亮灯夜战的,而北方都在吃肉喝酒的时候,广东一年四季都是工作的人们,大家崇尚的是勤劳致富,年青人以靠自己白手起家为荣,广东人多地少,水域多,以水为财,山不够高大,所以风水上为大官的少,水路发达,历来出口外贸经商多,人务实,但不代表不重视教学,因为周边这方面环境信息太多,影响到学子在学习上更专注,很多小孩就接触家族事业,家长开明,也

不一定死强迫小孩啥事都不管要学习第一,所以不注重形式上引入名校,再加上广东上面大官少,也没这个权力引入名校。你看李嘉诚创办的汕头大学,也是注重培养企业人才,就明白企业家思想上,还是觉得务实经济至上,但是,不代表广东人不爱国,抗日时期,广东很多战事都有大量民众一起参与,取得胜利的。


大小狂人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报告发布了2016-2017年大学教育地区(31个省市区)竞争力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江苏、上海三地重点大学数量最多,大学教育竞争力最强。而广东以61.84分位居第六,排在湖北、浙江之后。

排序

地区

总得分

1

北京市

100.00

2

江苏省

79.68

3

上海市

72.27

4

湖北省

65.84

5

浙江省

62.38

6

广东省

61.84

7

山东省

60.99

8

辽宁省

58.93

9

陕西省

58.74

10

四川省

57.98

从这份绝对排名来看,广东的成绩并不算很糟糕,然而,常常有声音担忧广东的大学教育:

那么,广东大学教育的竞争力是否真如印象中那么不如人意?

广东大学教育综合竞争力属第三梯队

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的定义是什么?衡量的指标又有哪些?

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学者们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区域中,借用其指标体系来比较区域之间的高等教育的实力。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并没有详细说明衡量地区(31个省市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和计算方式,但大体以在该地区办学的高校的数量及种类作为主要参考标准。

而在学界,衡量大学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大连理工大学张秀萍博士《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运用了40个三级指标来考察31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包含教育规模(学生规模、学校规模)、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办学资源、经费投入)、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效益、科学研究效益)等。

有趣的是,这份完成于2013年的博士论文通过比较得出的省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广东同样是排行第六,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的地位依旧不变,而陕西排到了广东前面,浙江则在广东后一位。

排序

地区

综合指数

1

北京市

0.034

2

上海市

0.0153

3

江苏省

0.0137

4

湖北省

0.0089

5

陕西省

0.0076

6

广东省

0.0072

7

浙江省

0.007

8

四川省

0.0061

9

辽宁省

0.0059

10

天津

0.0059

根据这份排名,张博士将中国各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五类,其中北京是第一类,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第二类是上海、江苏,与北京的竞争力差距较大,而广东属于第三类,也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比较强的区域。

广东的大学教育内外部协调性差

从这两份排名来看,广东的大学教育虽然比不上政治中心北京,也与上海、江苏有一定的差距,但仍然属于竞争力比较强的区域。

张博士的论文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省域高等教育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协调性,也就是说,如果把广东的大学教育比喻成一位学生,这位同学也许是个学霸,但拆开来看,发现原来他理科成绩极好,文科成绩却勉勉强强,这就是内部协调性不好了。另一方面,他的学习成绩是否与他所拿到的教育资源,比如他所在学校的水平、家庭教育的环境、老师的水平匹配,这就是外部协调性。

从研究中看,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协调性,广东都属于发达不协调型。内部来说,广东属于勉强协调型,效益排在全国第四,资源全国第五,质量全国第七,规模全国第九,也就是说,赢在了效益上,但输在规模上。

外部来说,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在第二,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明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因此被划入到发达不协调类型。而我们常看到的对于广东大学教育的“吐槽”,其实也多是由于其与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实在相差太多的缘故。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广东的大学教育水平并不差,怪只怪咱们大广东的经济走得太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