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上長了一個瘡”就死了?

心兒


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上,有一種出鏡率極高的疾病。古往今來,有許多的名臣將相都因其而喪命,這種疾病就是“背疽病”,而不是文中所說的背上長個瘡。在歷史上,死於這種疾病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項羽的謀士范增、東漢末年的荊州牧劉表、三國時期的曹休、北宋名將宗澤、明朝大將徐達等等。



在三國時期,割據荊州的軍閥劉表就是因背疽病發作而死。成書於南朝的《後漢書·列傳·袁紹劉表列傳》記載說,建安年間曹操親征劉表,而大軍還未至荊州,劉表就已經因為背疽病發作而死了。他的兒子劉琮為了自保,只好將整個荊州獻給曹操了。

而楚漢戰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手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謀士叫范增,就是他建議項羽用鴻門宴“招待”劉邦的。不過,楚霸王項羽後來中了劉邦的反間計,逐漸疏遠了范增。耿直的老頭子看到項羽不太信任自己,一氣之下就告老回鄉去了。據《史記》記載,當時的范增已經70多歲了,他走到半道上就因背疽病發作死了。失去了范增過後,項羽的滅亡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此外,像三國裡的曹休、唐代的孟浩然、北宋的宗澤、明朝的徐達等歷史名人無一不是因為這種背疽病發作而死。為什麼這種病致死率如此高呢?事實上,這是由於古代的醫學技術不發達,所以導致這種病致死率很高。

按照現在的解釋,背疽病是指生於人背部的有頭疽,而西醫則稱之為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據醫生說,得了這個病過後首先要注意飲食,不能去碰烈酒、海鮮、大葷之物,而且不要操勞過度。像我們今天的醫學條件,只要能及時治療,基本上不會出現致死的現象。可是古代卻不一樣啊,古人的治療環境惡劣,或者遇到常年行軍的軍旅生涯。一開始不重視或者是沒有及時治療,到了後面想治也已經治不了了,所以許多古人都因此而喪命。
(徐達吃燒鵝是野史杜撰,但他真死於背疽病)


歷史的荒野


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癰或者褥瘡。

癰是什麼呢?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經驗,有時候“上火了”,臉上就會長痘,痘痘到最後一般會自行消退或者變成一個白頭的小膿包,一擠就破掉流出白色至淡黃色的膿液。這種小個、侵犯單個毛囊的皮膚膿腫稱之為癤,如果多個癤互相融合,就成了癰。

從這個截面圖上不難看出,癤是比較輕的感染,癰則嚴重的多。一般而言,癰的多見於年老體虛、抵抗力嚴重下降、糖尿病患者,所以發生癰本身就意味著患者的健康狀況已經嚴重惡化。這類患者如果不加以積極救治,感染將難以控制,發展為敗血症和膿毒血癥,最終死於多器官臟器衰竭。

另一種可能是褥瘡。褥瘡也叫壓瘡,一般容易發生在背部、腰骶部、臀部、足跟等部位。正常人平躺狀態下會不時改變體位,不至於使一個受壓部位長時間受壓。假如患者長期臥床或者癱瘓,不能自主活動身體,導致平躺狀況下受壓部位血液供應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會發生壞死。

所以發生褥瘡,也是患者身體狀況很差的一個表現。而且褥瘡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也會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症、膿毒血癥造成患者死亡。

所以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而後死亡,生瘡本身代表身體免疫力下降或者癱瘓、長期臥床;而生瘡則會進一步導致健康惡化,最終致使患者死亡。


菲利普醫生


先科普下“瘡”字讀音,讀作chuāng。

這個字本來是指皮膚上的腫塊,也用來指各種原因引發皮膚潰爛的病,對,就是膿包

首先要知道一點,古人也不是凡是生瘡就必死,因瘡而死的必然是大瘡,小的瘡依靠人體的自身免疫力自然會痊癒的。

古人生大瘡死亡率高與不知道一個生物學上的概念有關——微生物。

從免疫學上來講,皮膚和粘膜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古人生活條件本就不好,除了古道西風瘦馬,還得打仗、砍柴、種田,沒了食物還得狩獵,如果皮膚被劃破就極容易感染,古人由沒有微生物的概念,如果被病毒細菌感染等就容易發炎,引發瘡病,這還不說自身衛生習慣差、內分泌紊亂等引發的瘡病。

下圖為因瘡而逝去的大將徐達

瘡病發展初期古人又沒有好的抗生素來抑制病情,在瘡病中後期雖然懂得通過通過外科手術來根治瘡病,但是外科手術同樣由於不懂微生物的概念消毒不到位,手術過後感染的致死的風險依然極大。

因此,古人生了大瘡,是對肉體上的極大折磨,甚至危及生命!


核先生科普


翻閱古書和歷史,你不難發現,經常有“背上長了一個瘡”而死亡的記載,而且不乏名人,比如范增、孟浩然、努爾哈赤等等。而民間的相關傳說也很多,最有名的當屬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徐達。民間流傳他功高震主,招致朱元璋忌憚。徐達患有背瘡,患病原因不詳,他是一名武將,分析原因可能由於老的傷口迸裂而感染造成的(特別是箭傷)。古代背瘡忌吃河鵝(中國民間傳說鵝為“發物”),但明朝規定賜宴必須即時食、全食。據說徐達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流著眼淚把鵝肉吃完,不久毒發而亡。

上述只是民間傳說,但其中也隱藏著一些科學道理。所謂的“背上長了一個瘡”,古人一般認為是毒瘡,稱其為“背疽”。一介武將之所以得背瘡多是由於傷口處理不當加上衛生條件不好造成的。而他因為吃了皇帝所賜“發物”河鵝毒法而亡,這就有點演繹的意思了,河鵝只是誘因,其實背瘡導致死亡另有原因。

古人所說的背瘡,或者背疽,用現代的醫學知識解釋其實就是“背癰”。小個、侵犯單個毛囊的皮膚膿腫稱之為“癤”,如果多個癤互相融合,就成了“癰”。背部是癰的好發部位,發病後呈多灶性感染,且病灶之間有間隔,呈蜂窩狀分佈,即使破潰後膿液也無法徹底排出。因此,很容易發生膿毒血癥而危及生命。古代沒有抗生素,背癰嚴重時病人會感受到整個背部被慢慢掏空,是求生不能只求速死的絕症!古人甚至把“患背疽而死”當做一種毒誓呢。可見,背癰在古代是多麼可怕的一種病。

所以,民間傳說的徐達患背癰吃河鵝毒發而死,其實是因為沒有強效的抗菌藥物,嚴重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最後繼發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古時候對感染認識不夠深入,又沒有抗生素,治療這種急性感染的背癰大多采用中藥激發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來治療,而體質差、年老體弱的病人很可能挨不到自身免疫功能啟動就掛了。

古代患背癰容易死亡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外科手術切開充分引流的技術欠缺。像漢文帝得瘡以後,是通過鄧通吸瘡治療的。無菌消毒、外科器械在古代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別說背癰,就算急性闌尾炎,在沒有發現抗生素,沒有外科手術以前也是絕症呢。

抗生素的發現和應用對人類的健康意義重大!現代人是幸運的,隨著醫學發展,外科技術的進步,現在背癰只要及時治療,基本上不會致死的!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真正的專家來了。

瘡,其實就是細菌感染形成的膿腫。

可以導致膿腫的細菌有很多,大部分不治療不致命,但有些確實致命的。

在今天,膿腫僅需要幾分鐘外科小手術,在服用抗生素就可以輕鬆對付。

在抗生素誕生之前,中國人平均壽命也就是30多歲。

具體為:中國人歷代平均壽命為,夏商時期不超過18歲、周秦約為20歲、兩漢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35歲。

古人一旦因為細菌感染出現膿腫以後,基本就是三種情況。

第一,不管不顧,自愈

其中免疫力好的,細菌感染不嚴重的,有可能自愈,但很多會留下疤痕。

就比如水滸裡面的宋江的身體不錯,得了膿腫以後一度靠自己硬頂。結果生命垂危,這才被迫求醫。


第二,不管不顧,死亡

免疫力差的人或者感染嚴重的人,如果不做治療往往就會引發全身感染。

尤其是年級較大的老人或者婦孺,更容易送命。

比如項羽的軍師範增,就是因為膿腫嚴重加上年老體弱,最終病死。


第三,人工進行割破或者引流

這通常是膿腫太大,引起併發症,被迫進行治療。

但古代沒有消毒的概念,割破引流的工具也不會消毒,這樣往往會形成二次感染。

原本尚不致命的,這一下反而致命。

即便做了手術,因缺乏抗生素,其實不能減輕病情,往往患者還是會死亡。

有意思的是,漢文帝的同性戀情人鄧通,就是在皇帝生了大腿根部生了膿腫以後,鄧通竟然用嘴洗乾淨。這等於救了漢文帝的命,由此才得到寵幸。

其實,古人死亡原因很多,比如尋常的感冒就會死亡,跌破跌傷一些表皮就會破傷風私人,大部分古代軍人都死於感染,而不是死於刀劍直接致死。

至於膿腫,也是古人的一個死因。


當然,這也不見得百分百是膿腫,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嚴重疾病表象,比如:嚴重的糖尿病、癌症等等。


薩沙


很多人都有過身上長痘痘鼓包的經歷,有些地方形象地稱之為“白頭”,擠出來是白色的膿水。看到這,很多人就疑問了,不就是個包麼,擠出來不就行了?哪怕不擠出來,也不至於要人命吧?

古書上記載的生瘡,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很有可能是癰或者褥瘡。

癰是什麼?大家如果上火了,吃辣椒吃多了,臉上就可能會起痘痘,這個痘痘往往會變成白頭,小的這種膿包叫做癤,但是如果癤多了,互相融合起來,就叫做癰。

癰為啥會致人死地呢?一般來說,癰常見於老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出現癰往往代表著抵抗力低下,癰一旦出現,不破還能活的稍微長一些,一旦破了,就極有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者膿毒血癥導致死亡。要知道,古時候可沒有現代的消毒殺菌工藝,粗布做成的衣服摩擦幾下膿包,很有可能就幫你磨破,不知不覺感染上病毒。

而褥瘡到現代社會也是個比較常見的病,而且致死率很高。褥瘡又稱壓瘡,常見於背部臀部等,正常人平躺下會經常改變體位,不至於長期受壓,但是如果患者長期臥床或者癱瘓,
就容易導致受壓部分血液長時間不流通,發生壞死,這在古代就很難救活了。就算在現代這也是個讓人非常頭疼的病。一般得褥瘡的都是行動不便或者癱瘓的人群,褥瘡並不難治,常換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不時刻料理患者,患者身上很快又會長出新的褥瘡,反反覆覆下去,患者很有可能就喪命在其中的一次傷口感染上。

古籍上的說法叫背疽,死在這個病下的非常多,有名些的有范增、孟浩然、宗澤、努爾哈赤等。古籍中往往把這個病描繪地十分嚴重,范增離開項羽的路上死於背疽發作,宗澤是宋朝抗金名將,一直致力於抗金,但是他的意見往往不受到宋高宗的待見,而且還處處受限,宗澤高呼三聲“過河”後便背疽發作身亡。

其實古代的時候也有應對的方法,放出膿液後敷草藥致痊癒,可是一般地患者,都會倒在感染上,這也是為啥古代得了背疽就會死的原因。

參考資料:《科學百科疾病症狀分類》、《宋史》、《史記》


歷史風雲錄


因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那些背上長瘡然後就死了的古人,長的也不是一般的瘡。

要麼是因外傷如中箭受傷而長的瘡,要麼是因為各種原因長期臥床而長的褥瘡。褥瘡一直到現在都是一個難題,更不用說古人了。

古人雖然不懂微生物感染致病學說,卻知道把箭泡在大糞桶裡,被這樣的箭射到,就算沒有當場射死,但之後卻很可能會死。這就是主動在利用微生物感染殺人。而古人既沒有現代這麼完美的清創術,又沒有抗生素等藥物,只是簡單清洗包裹,剩下的全看自己的命夠不夠硬,同時又缺乏截肢手術,想要壯士斷腕求生也不可得。


這裡重點談談褥瘡,萬一您穿越回去,靠預防褥瘡的發生就有機會發達呢。

褥瘡又稱為壓瘡。是指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位於骨隆突處,由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所致。

褥瘡的預防,預防性皮膚護理

  1. 經常給患者翻身,更換躺姿,檢查是否出現了皮膚紅斑

  2. 如果已經出現紅斑,那麼儘量避免使紅斑區域受壓,必須想辦法減緩此處的壓力。 紅斑表明身體,已經因受壓損傷,但還處於可逆的恢復階段,因此需要避免使其進一步受壓。

  3.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使用溫和的皮膚清洗劑,避免酸鹼。

  4. 不可按摩或用力擦洗有壓瘡風險的皮膚。摩擦性按摩不僅很痛,而且可導致輕微組織損傷,或引發炎性反應,對體弱老者尤其如此。

  5. 制定並執行失禁管理計劃。 失禁患者排便後,應及時清洗皮膚

  6. 避免皮膚暴露於過度潮溼的環境中,降低壓瘡損傷風險。潮溼所致的皮損並非壓瘡,但潮溼所致的皮損的存在可增加壓瘡風險。


  7. 可考慮使用潤膚劑來保護乾燥皮膚,以降低皮損風險。

  8. 不要將熱裝置(如熱水瓶,熱墊,電褥子)直接放在皮膚表面上或壓瘡上

褥瘡分期:

I期:指壓不變白的紅斑

皮膚依然完好,但出現了紅斑,且這些紅斑壓之不變白,常見於骨隆突起處。在膚色較深區域,可能難以用指壓白進行檢驗;但其皮膚的顏色與周圍皮膚顯著不同。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有疼痛,發硬,發軟,發涼或發熱等感受。膚色較深的人可能較難識別 I 期壓瘡跡象。

II期:部分皮層缺失:這時候就可以稱為瘡了

局部皮膚的皮層已經缺失,呈現為淺表開放性的潰瘍,創面通常呈粉紅色,到暫時還見不到腐肉。或者是完整的漿液性的水皰,也可以表現為開放性或破損的水皰,但此期不能有腐肉及瘀傷。

III期:全皮層缺失

全層皮膚都已經缺失,可直接看到皮下的脂肪。但是骨頭、肌腱、肌肉還沒有外露。可見到腐肉,但腐肉尚未掩蓋住組織缺失的深度。可出現竇道和潛行。III期壓瘡的深度,依解剖學位置而不同。脂肪少的部位三期壓瘡可呈淺表狀。而脂肪多的區域則可以發展成非常深的 III期壓瘡。但是,骨骼和肌腱不可見或至少無法直接觸及到。

IV期:全層組織缺失

全層組織缺失並且重要的是骨骼、肌腱或肌肉暴露在外,肉眼可見或可直接摸到。在創面基底某些區域可能會有腐肉和焦痂覆蓋。並通常會有竇道和潛行。IV期壓瘡可擴展至肌肉和/或支撐結構(如,筋膜、肌腱或關節囊),有可能引發骨髓炎。

不可分期壓瘡:深度未知

全層組織缺失,創面基底部覆蓋有呈現各種顏色的腐肉(如黃、棕褐、灰、綠或棕色),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焦痂(呈棕褐、棕或黑色的東西)。無法判斷實際深度,也就無法分期,除非去除腐肉或焦痂暴露傷口基底部。

可疑深部組織損傷

深度未知,皮膚雖然看似完整,但顏色出現改變,常呈現紫或栗色,或者形成一些充血的水皰,這是由於壓力導致的皮下軟組織受損。與鄰近的組織相比,會有痛、發硬或糜爛鬆軟以及發熱或涼的感受。 患者常常會迅速出現深層組織的暴露。



三思逍遙


其實,古書上記載的“背上長了一個瘡就死了”的情況也不盡然全是,即古人也不是凡生瘡就會死,能夠致死的瘡都是大瘡或者小瘡感染後治癒不當而導致的。只能說古人生活環境惡劣,醫療衛生水平低下,比之現代社會生瘡更容易誘發死亡而已。

(疽發背)

古代許多位高權重的人,如徐達、范增、孟浩然、努爾哈赤等都是死於生瘡感染,因而可以說這病在古代的確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徐達將軍疽發背而死)

瘡,通俗地講,就是因為各種原因誘發皮膚上生出各種腫塊,這些膿腫有時候會自行消失,有時候則發展擴大,擠破後常常有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液,甚至會交雜著血液。這種膿包比較輕的稱之為癤,嚴重的就是癰和褥瘡。

實際上,在古代,這種膿包大多致老人和婦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死亡。癰或者褥瘡多生在人體背部、臀部、腰後部等地方,如果多運動,保持血液流動,致死路其實也並不那麼高的可怕。但是,如果病人長期躺在床上,無法翻動和清洗,加上身體免疫力下降,就非常容易潰爛、感染,導致死亡了。

(容易發褥瘡部位)

另外,這種膿包容易破裂,一旦破裂,就極容易與空氣中的細菌接觸,從而引發感染。在古代,人們不光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更多的還是辛苦的勞動和惡劣的環境,特別是穿粗布衣服,更容易摩擦導致膿包破裂出血,加上醫療衛生水平低下,一旦感染,並沒有我們現在的抗生素、消炎藥等這種有效藥物根治,所以就跟恐怖了,一般必死無疑。

(這樣的生活是少數人的事)

在現代社會,膿瘡雖然已經成了一個小問題,但是提醒大家還是切莫忽視,有問題及時治療,避免感染引來更多麻煩。

參考文獻:

潘務正.“疽發背而死”與中國史學傳統[J].文史哲,2016(06):136-145+165.

陳支平.《閩頌彙編》與姚啟聖生前身後事[J].東南學術,2015(01):229-238+248.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癰瘡本意是指皮膚上粟堆樣的腫塊,引申義是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現代醫學中,癰瘡是指葡萄球菌侵害多個毛囊和皮脂腺而發生的感染。常發於頭頸後面及背部,糖尿病患者較易發病。在古代,癰瘡要了許多英雄的命,如春秋時期楚國丞相孫叔敖,項羽的謀士范增,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等等,包括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為癰瘡差點一命嗚呼。為何瘡在古代如此難治呢?

1.衛生條件比較差 古代人居住條件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達官貴人也不可能天天洗澡,可能最開始是癤,如果局部清潔不到位,可能慢慢變成了癰,細菌及毒素入血引起菌血症和膿毒血癥。

2.沒有消毒的概念 雖然古代郎中也有高溫消毒的意識,但普通百姓並不懂,不像現在出現小的癤就知道用碘酒消毒,用無菌敷料包紮,把細菌隔絕在外。

3.沒有抗生素 古代中醫對待這類疾病以去腐生肌,清熱解毒中藥為主,而中藥的療效是比較緩慢的,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就等不到中藥起作用就出現膿毒血癥了。而今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可以使用,還可以取膿液做培養,檢測對其敏感的藥物,對症下藥,起效很快。

4.沒有手術的概念 當癰比較大,說明膿液較多,光用藥物無法控制時,現代醫學知道手術切開引流排膿。由於癤癰本身非常疼痛,古代沒有麻醉藥物可以使用,絕大多數郎中都不敢對其進行切開引流,也可能不具備這種技術,光靠中醫湯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即便切開引流,手術環境達不到無菌,再加上沒有抗生素,傷口會很容易被感染惡化。

所以現代醫學中簡單的皮膚感染,在古代,對於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可能會送命。


胡洋


古人“背上長瘡”而亡的說法常見於歷代史籍中,史傳中經常出現古人“疽發背而死”的記載。

這種病在古代屬於惡疾,古代醫療條件較差,又沒有抗生素一類的藥物,因此患病後的死亡率很高。

眾所周知,范增就是背上長瘡而亡的。縱觀各類史籍,“疽發背而死”的記載不勝枚舉,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然而這種記載不只是簡單地記錄古人的死因,往往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史書中最早記載因瘡而亡的是晉國的中軍元帥荀偃,《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他“癉疽生瘍於頭”而死,後來司馬遷在《史記》中寫范增“疽發背而死”,從此這因這一病症而亡的人物在歷朝歷代的史書中就屢見不鮮了。關於“疽”字的解釋,《說文解字·疒部》中解道:“疽,久癰也”,又說:“癰,腫也”,可見疽是在癰的基礎上發展來的,而癰則是人身上的腫塊,久癰引起的潰爛則為疽。

對於這一說法,古代的醫學家們卻有著更為深入的看法。隋代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總論》中寫道:“五臟不調則致疽,疽者,腫結皮強,如牛領之皮。六腑不和則致癰,癰者,腫結薄以澤是也。......腑臟不調和,而腠理開,受於風寒,折於血,則結聚成腫,深則為疽,淺乃為癰。”古代中醫認為疽癰是五臟六腑不調所導致的,而背部是人類五臟穴位的重要所在,背部一旦發疽,基本是絕症,治癒的可能性極小。

至於“疽發背”產生的原因,古代醫學家也有總結。元代的醫學家楊清叟在《仙傳外科集驗方》中寫道:“一天行時氣;二七情內鬱;三體虛外感;四身熱搏於風冷;五食炙爆、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可見疽發背的誘因和天氣、情緒、體質和飲食等都有關。

而這五種病因中,史籍中記載最多的是因情緒而引發的病情,《史記·項羽本紀》中寫范增道:“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范增為項氏叔侄出謀劃策,鞠躬盡瘁,最終卻為項羽所疏遠,懷疑,甚至“稍奪其權”,范增滿腔憤懣之下,以致“疽發背而死”。

無獨有偶,歷史上因情緒抑鬱,以致後背發疽而死的人物不乏其數。國破家亡後“朝夕野哭”的唐介、“抑鬱不得志”的蓋勳和庾悅、“憂憤成疾”的宗澤、“心積不平”的張宗璉......然而“疽發背而死”更多情況下只是一種敘事手法,用來表達仁人志士的憂患意識,而非歷史人物的真實死因。例如唐代的韓簡,根據史實記載,他是被部下所殺死的,然而根據《舊唐書》、《新唐書》本傳、《資治通鑑》等記載,他卻是因為憂憤“疽發背而卒”。

此外,中國傳統歷來信奉因果報應,古人更是將疾病看作是上天降罪的徵兆,因此“疽發背而亡”也包含有中國人的天道觀念,昭示著作惡多端者最終以背瘡這種惡疾而亡的下場,後來更演變成一種近乎詛咒的方式。

例如努爾哈赤就之死就被人冠以“疽發背而亡”的說法,明朝的史學家沈國元在《兩朝從信錄》中說:“本年(天啟六年)八月初十日,老奴酋疽發背死。”朝鮮史書《丙子錄》也說:“建州虜酋奴兒赤,疽發背而死”,文中直斥努爾哈赤為“老奴酋”、“建州虜酋”,可見“疽發背而死”是一種明顯的詛咒,原因在於努爾哈赤帶兵入侵,成為中朝兩國的邊患,當時的人民對其深惡痛絕才會有這種說法的出現。

美國學者蘇珊·桑塔在《疾病的隱喻》中提到,文學作品中的疾病常被用來當做修辭手法或隱喻加以使用,中國古代史學崇尚含蓄的敘事手法,有所謂的“春秋筆法”,“疽發背而死”這幾個字便常用作修辭手法,屢見於各類史書中,雖然只有短短几個字,卻含有豐富的文化意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