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用足政府支持要先把政策理解對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12月13日發佈消息稱,日前,協會舉辦了資本市場最新政策法規“民營企業”專場培訓。並表示,今後,協會將積極創新服務方式,為民營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筆者認為,開展專場培訓有利於民營上市公司深入理解最新資本市場政策,在規範運作前提下充分運用政策工具,一心一意謀發展,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再到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在各個板塊上,民營企業的身影隨處可見。

截至2018年10月底,3573家上市公司中,民營上市公司2498家,佔比由2012 年的55%提升至70%。2016年至2018年10月,有621家民營企業首發上市、融資額3116億元,在所有首發企業中佔比分別為83%、63%;540家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融資額8648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分別為66%、41%;民營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5372單、金額2.9萬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分別為63%、46%。

由此,我們不難發展,資本市場在促進民營企業做優做大做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監管層一直以來都是多措並舉予以支持: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支持民營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做優做強,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公司債;提升新三板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以併購重組為例,近年來,證監會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規範併購重組行為,重拳打擊市場亂象,為併購重組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推出一系列舉措,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

比如,今年10月20,證監會以問答的形式明確,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由3年縮短為6個月。

此前一天,證監會同樣以問答的形式提出,為切實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支持高新技術行業發展,在原有支持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新增併購重組審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產業類型。具體看,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環保、新能源、生物產業;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的其他亟待加快整合、轉型升級的產業。

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引擎。在筆者看來,監管層與時俱進,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民營上市公司發展壯大,值得點贊。而對上市公司相關人員而言,也要不斷“充電”,要先把政策吃透,理解對,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做優做大做強企業。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