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瓯越地图(秦)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史前至商周时期贺州的历史十分模糊。一般只是笼统地认为先秦贺州属于西瓯越国。因为秦代平岭南时,秦军主将尉屠睢是被西瓯君组织力量击杀的。但西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至多只是一个部落联盟。在古代,长三角、五夷山、五岭和岭南这一大片区域都被称为越地,这里部落林立不计其数,故称百越。在百越之中有一支越人以善于烧制几何印硬陶而著名,这种陶器在古代叫“瓯”,故此,这支越人就叫瓯越。而瓯越之中,又有东瓯和西瓯之分,一般长三角和武夷山地区的称为东瓯,五岭地区及岭南的广东和广西东部地区称为西瓯。在西瓯之中还有诸如黑齿、雕题、苍梧、零陵等许多不胜枚举的部族,有些部族到今天甚至连名字都已经被遗忘。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相关历史研究的深入,三皇五帝至先秦时期在贺州的古苍梧王国被渐渐地揭开了神秘面纱。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几何印纹硬陶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几何印纹硬陶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从1991年贺州平桂区沙田镇龙中山崖墓葬发现了以青铜神兽尊为代表的一批先秦时期的文物以来,迄今在沙田河流域已先后出土了先秦时期的文物六个批次。这些出土文物显示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

几何印纹硬陶、青铜短剑、斜支足鼎等越式文化特征的器物出土量最大,说明先秦时期贺州文化以越文化为主要特征。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苍梧文化区中的特有器物东周青铜叉形器。郭建军供图


苍梧文化区中的特有器物东周青铜叉形器。郭建军供图

而这里出土的青铜钗形器、有段铜簇、青铜箕形器则不见于国内其它考古遗址,是一种独特文化下使用的独特器物,这说明贺州是百越族中拥有独特文化表征的群落。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苍梧文化区中的特有器物东周青铜叉形器。郭建军供图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桂花

《山海经.南山经》对古苍梧国的图腾是这样描述的:“招摇之山多桂,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其名曰徃徃,食人善走。”这就是古苍梧国多山,山中盛产桂树。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竹子

苍梧国的图腾形象是来自桂树林中的一种动物,叫徃徃,象猪,伏行。贺州不仅产桂树,还盛产桂竹,因此贺州一些山岭至今仍保留桂岭、大桂山等各称。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麒麟尊

龙中山出土的神兽尊恰好就是猪足,与苍梧部族的图腾像猪的形象暗合。正常四足动物的前足膝部都向前突,但神兽尊的前足膝部却向后反曲,这种形状正好突出了徃徃伏行善走的样子。《山海经.海内南经》还说:“徃徃,知人名,其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这又进一步指明以徃徃为图腾的苍梧族是分布在舜葬九嶷山的西边,而贺州正处于九嶷山的西南方向。《淮南子.原道》“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纹身,以象鳞虫。”这里进一步说明九嶷山南部地区的人们喜欢将纹身图案画成鳞虫――龙的样子。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麒麟尊的足

龙中山出土的神兽尊恰好就是猪足,与苍梧部族的图腾像猪的形象暗合。正常四足动物的前足膝部都向前突,但神兽尊的前足膝部却向后反曲,这种形状正好突出了徃徃伏行善走的样子。《山海经.海内南经》还说:“徃徃,知人名,其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这又进一步指明以徃徃为图腾的苍梧族是分布在舜葬九嶷山的西边,而贺州正处于九嶷山的西南方向。《淮南子.原道》“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纹身,以象鳞虫。”这里进一步说明九嶷山南部地区的人们喜欢将纹身图案画成鳞虫__龙的样子。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麒麟尊背上的蟠龙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麒麟尊背上的蟠龙

而神兽尊背部正好铸有一条头上长角、满身披鳞的蟠龙。此外,史书上还说苍梧国的周围分布有黑齿国、禽人国等。黑齿国主要是指广东肇庆地区,因为在古代这一带的人喜欢吃槟榔,把牙齿都染黑了,于是人们就以黑齿作为这个部族的标示。禽人国则是以鸟为图腾的部族。神兽尊唇启齿露,特别突出牙齿,从审美的角度看这对神兽尊的整体结构美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铸造技术上,特地浇铸这些刻划如微的牙齿,也增加了技术难度,但神兽尊的铸造者们却不计成本且神情专注地刻划着无须刻划的牙齿,只能说明他们是在一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进行工作的,即将黑齿部族的牙齿予以艺术化表现。神兽尊的尾部也攀附着一只鸟,这正好是禽人国的图腾。之所以把周边部族的图腾都在神兽尊身上表现,说明苍梧国与周边的小国结成了联盟,并且是这个联盟体的盟主。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铜鼓

这里出土了铜鼓。铜鼓在岭表地区具备招集峒兵、发布命令的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权力象征。同时,这里还出土了青铜蒺藜,说明这里采取了以城址为据点的防御性作战。这两类器物最终说明古苍梧国出现了王权。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甬钟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青铜器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青铜器

这里出现了尊、罍、壶、鼎、钟等祭祀用的礼器。其时掌管礼器,主持祭祀大礼的人也正是政权的掌握者。这说明苍梧王国是王权与神权相互结合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与先秦时期所分封的诸侯国是一样的。而这又恰好印证了史书所载周初苍梧被分封为诸侯国的事实。《荀子.儒效篇》、《逸周书.王会解》等载,周初分封诸侯,立七十一国,岭表地区有雕题、黑齿、自深、仓吾、禽人等国。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甬钟


这里出土的铜鼓是石寨山型铜鼓,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型铜鼓进入广西地区是滇文化东传的结果。这里出土的贝币来自海滨;铜盉、青釉擂钵是吴越文化的特征器物;斜支足鼎、几何印纹硬陶、短剑是南越文化的特征器物;甬钟、虺纹铜瓿、窃曲纹云雷纹铜尊、铜罍带有强烈的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特征。这众多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政治实体的器物汇聚在贺州说明古代苍梧国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在古代,对外族贵重器物的拥有途径无非四条:商业交换、政治实体间的相互贡纳、赏赐和战争。但无论是那种方式,能够同时和周边各强大的政治实体相互交往并发生关系,其本身也必须有强大的政治实力为后盾,毕竟,弱国无外交。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舜帝


夏朝之前,以舜帝为代表的零陵部族和以帝俊为代表的苍梧部族曾经发生过战争,最终零陵战败,舜帝战亡。《史记.五帝本纪》称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归葬九嶷,是为零陵。”《淮南子.人间训》也有关于舜帝死苍梧的记载。这里的苍梧之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今天的梧州市苍梧县界,而应该是古苍梧国的势力边界。由于苍梧国与零陵国界邻,而零陵又属舜帝部落联盟一方,舜帝战亡后葬于苍梧境内是不可能的,只能“归葬”零陵。苍梧与陵零的分界线在今天的江华县、江永县、富川县和八步区的交界线上,而江华、江永古称冯乘、谢沐,八步区古称临贺,它们与富川一样均属贺州,所以,舜帝驾崩的苍梧之野其实就是指贺州的北部地区。梧州得苍梧之称,开始于秦未汉初南越王设立的苍梧王国,在时间上要延后许久。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竹林


除考古材料和史载资料外,一些物种的名称也可以证明贺州就是古苍梧国。贺州原产一种竹子叫临贺竹,是世界最大的竹子。晋代戴凯《竹经》、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都说,临贺竹其杆之大,至有十抱,较之龙公竹更奇,出临贺。晋代盛弘之的《荆州记》也说:“临贺山中有二竹,大数十围,有石四百丈,极方正,青如弹棋局,两竹屈垂拂扫,石上绝元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竹,如箫之声。”晋代嵇含编撰的中国第一本植物志《南方草木状》则说:“大竹:交广有竹,节长二丈,其围一、二尺者,徃徃有之。”所有的史书都说大竹出贺州,而嵇含却用苍梧国的图腾徃徃来作为贺州的地名,更是进一步说明古苍梧国就在贺州。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翡翠鸟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翡翠鸟


苍梧一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成周之会,仓梧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按《说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里记录了古苍梧王国的一个特征:古苍梧部族向周王缴纳的贡物中有翡翠鸟的羽毛。说明苍梧是一个盛产翠羽的地方。《桂海虞衡志》:“翡翠出海南,邕、贺二州亦有,腊而卖之。”由于过于偏远,邕州与海南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岭南出产翡翠鸟的三州之间,最有可能向周王贡纳翡翠之羽的也就只有贺州了。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苍梧人

民族调查资料也同样支持古苍梧王国就在贺州。在贺州富川县的连山镇、白沙镇和湖南江华县的河路口镇有一支族群,他们自称是“苍梧人”。因为现在的苍梧在梧州,而梧州的名头比苍梧要响亮,也有人改称“苍梧人”为“梧州人”。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苍梧人

这支族群对苍梧两字尤其向往,河路口镇上至今还保持有苍梧街这个街名。这支族群的妇女服装至今仍与众不同,年青妇女喜穿蓝色上装,梳长辫并用红头绳圈在头上,再用银簪插定。出嫁后改梳发髻,并改穿淡绿色上装。天冷时,成年妇女都用自织的花头巾折成三寸来宽的布条围在头上御寒。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蝴蝶歌》


他们使用特有的方言,唱与众不同的民谣《蝴蝶歌》。富川县文物管理所的王国政老所长在一次采风中,甚至在古老的蝴蝶歌里发现了这样的歌词:秦军平岭南的将领尉屠睢与这支现称为“梧州人”或“苍梧人”的先祖作战,后来,他战死于昭平的北陀城,头颅在今富川县城北街的大鼓庙示众之后被扔进了昭平县的黑龙潭。这说明“梧州人”的先祖曾经参与西瓯君的部队对秦军作战。

《历史大揭秘》贺州原是苍梧王国

《蝴蝶歌》


由于这个族群的文化特色过于浓厚,有人曾经认为他们是瑶族。但国家民委组织的专家组却鉴定说他们是南方一支古老的汉族。虽然他们都自称为“苍梧人”或“梧州人”,但他们的族谱又都说自家先祖是约在唐宋时期从江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很远的地方迁来,没有一个姓氏说自已是从现在梧州市或苍梧县迁来,这又说明这支“苍梧人”像岭南许多古老的原住民族群一样,都将自已族谱中的祖源地附会成唐宋时期五岭北部某些地区。在古代零陵国与苍梧国的分界线上仍保留着一支与苍梧县或梧州市无关的苍梧人,而且这支苍梧人还击毕了秦军的统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支族群就是古苍梧国的遗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