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集團:錢緊 上市子公司叫苦

三胞集团:钱紧 上市子公司叫苦

自江蘇明星企業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胞集團”)今年年中出現債務危機以來,三胞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宏圖高科就不斷受到負面傳導影響。如今,三胞集團對宏圖高科的增持計劃不得不延期。與此同時,受三胞集團債務問題牽連,宏圖高科部分債券未能按期兌付。除宏圖高科受三胞集團拖累外,三胞集團旗下另一A股上市平臺南京新百也未能擺脫控股股東深陷債務危機的陰影。

宏圖高科再受牽連

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對宏圖高科的負面影響不斷蔓延。因流動性緊張,三胞集團對宏圖高科的增持計劃延期。這讓已因三胞集團而“傷痕累累”的宏圖高科再添煩惱。而在此前,因三胞集團債務危機影響,宏圖高科部分債券未能如期兌付。

宏圖高科12月13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因三胞集團目前償債壓力凸顯,流動性較為緊張,持有的主要資產大部分已被相關債權人進行凍結,導致現階段無法籌措資金在原計劃期間內實施增持宏圖高科的計劃。因而,三胞集團及實際控制人袁亞非申請將增持計劃的履行時間延長6個月。這也讓原本應在8月2日前完成的增持計劃,在因重組等因素推遲至12月13日前完成後,再度延期至2019年6月12日前。據瞭解,今年2月3日宏圖高科曾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增持不少於5000萬元公司股份。

三胞集團5000萬元增持計劃未能如期完成,讓宏圖高科再度陷入尷尬。交易行情顯示,12月13日,宏圖高科股價報收4.18元/股,下跌1.65%。盤中最低價4.15元/股,相較於12月11日創出的年內盤中最低價4.12元/股而言,相差並不大。

事實上,因三胞集團債務危機,宏圖高科已連續在12月11日和12月12日發佈公告稱,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究其原因,則是受到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流動性風險的影響,宏圖高科目前部分資產被凍結,導致流動資金緊張,使宏圖高科不能按時足額兌付。數據顯示,宏圖高科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本期應償付本息金額7.42億元,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本期應償付本息金額為6.34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宏圖高科三季報相關信息發現,截至三季度末,宏圖高科持有的江蘇銀行1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已被凍結,持有的華泰證券1.23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已被凍結,銀行存款3191.57萬元已被凍結。而受累於控股股東債務危機,宏圖高科前三季度歸屬淨利潤也同比出現“大變臉”情況。相較於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4.66億元,宏圖高科在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為-3.56億元。

南京新百難獨善其身

無獨有偶,因三胞集團債務危機,三胞集團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南京新百也深受拖累。

南京新百目前主營業務涵蓋商業百貨、生物醫療和健康養老。在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所處債務危機的背景下,三胞集團所持南京新百股票目前已全部被凍結,且接近滿倉質押。根據南京新百11月10日披露的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三胞集團持有南京新百股份4.84億股,佔南京新百總股本的37.48%(其中4.77億股已質押);處於凍結狀態的股份數為4.84億股,佔其持有南京新百股份總數的100%。另外,三胞集團持有南京新百股份輪候凍結累計數量為120.71億股,超過其實際持有的南京新百股份數。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短期來看,控股股東股權被凍結不會直接影響上市公司日常經營,但會從市場信心層面上造成一定影響。從長期來看,控股股東股權被凍結有可能會被司法機關強制執行,導致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變化,現有的控股股東有可能會喪失對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在公告中,南京新百提及控制權變更事項稱,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事項對公司控股權的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

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深陷債務泥潭之中,也給業績處於承壓狀態的南京新百蒙上了一層陰影。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南京新百歸屬淨利潤同比由盈轉虧,虧損逾12億元,同比下滑424.52%。而自三胞集團年中曝出債務危機以來,南京新百的股價也進入快速下行通道。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收盤,南京新百年內股價已累計下跌超七成。

三胞集團光環失色

實際上,三胞集團是江蘇南京明星企業,多次上榜中國500強企業名單。Wind資料顯示,三胞集團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金達20億元。目前三胞集團僅有兩名股東,其中,自然人袁亞非持股97.5%,南京翔銳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則持股2.5%。

三胞集團在官網中介紹稱,三胞集團是一家以信息化為特徵,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新健康與新消費兩大主業協同發展的大型跨國民營企業集團,並表示集團連續第15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被全國工商聯評為“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26名、“2018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第15名。

此外,三胞集團旗下除擁有A股上市公司宏圖高科及南京新百外,還有新三板公司金鵬源康、富通電科等,以及宏圖三胞、廣州金鵬、安康通、以色列納塔力、美國丹瑞等國內外重點企業。

作為資產突破千億的企業,三胞集團可謂風光無限。但從今年年中以來,三胞集團經歷債券大跌,之後被曝出融資資管計劃公開違約,信用等級下調,陷入流動性危機。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三胞集團資產總計為779億元,負債達504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三胞集團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5.89億元。另外,自今年7月以來,三胞集團被執行人信息達8項。

實際上,據相關媒體報道,在今年7月,三胞集團掌門人袁亞非就提出了百億瘦身計劃,開始出售或清理現有資產謀求“自救”。而根據宏圖高科相關公告,為化解三胞集團流動性風險,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目前已經成立。三胞集團能否順利解決債務危機無疑備受市場關注。

就債務解決進展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撥打了三胞集團投資者關係電話、三胞集團官網披露的新聞發言人胡亦南的聯繫方式以及宏圖高科董秘辦公室電話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均未能接通。北京商報記者 高萍/文 王飛/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