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內產業互補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亞洲區內產業互補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面對世界發達國家的緩慢經濟復甦,以及製造業迴流的戰略性產業調整,亞洲緊密聯繫的區域內貿易和投資可以發揮緩衝作用,如此有助於亞洲各國抵禦全球貿易壁壘和外部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

二戰以來,亞洲地區的產業分工持續在調整,區域內的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也在迅速增長。2017年10月25日,亞洲開發銀行(ADB)在新加坡發佈《2017年亞洲經濟融合報告》指出,以價值計算,2016年亞洲區域內貿易份額增長創下歷史新高,從2010年的平均55.9%增長至2015年57.3%。亞洲區域內外國直接投資,在本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中所佔的比重也從2015年的48%上升至2016年的5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30年亞洲地區在全球GDP中所佔份額將超過1/3。

從世界工業化進程及各國產業變遷中不難發現,亞洲地區大多擁有較充裕的勞動力和較低生產成本的相對優勢,世界商品的生產製造基地也一直集中在亞洲。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及印度先後崛起,區域內經濟和產業結構互補性不斷增強。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亞洲區內已形成完善的生產鏈和緊密的貿易關係。亞洲各國經濟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位於亞洲不同地區的工業基地,各自開展上中下游的不同生產,從提供廣泛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間品、區外進口部分物料和關鍵零部件,在亞洲區內最終生產各色各樣的製成品,並把大部分有關產品輸往歐美和其他市場。與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包括現代物流、金融信貸、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也在區內形成有機融合。

當前,國際分工進化到價值鏈環節。全球價值鏈分工改變以產品為基本對象的分工模式,企業在國際分工中更多發揮主導作用。跨境投資和業務轉移,都是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一種自主商業行為。利用相互毗鄰的地緣優勢,亞洲企業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實施產業對接。例如中國和東盟,都身兼"兩種角色",既是產業承接方,也是產業轉移方。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原料產品增多,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加工機械和設備在增加。

"工業化"不是亞洲經濟發展的唯一路徑,亞洲地區正在減少對產品出口的依賴度。早在2014年之前,安邦諮詢(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就曾分析過這一重要的轉變。即便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也要出現轉型,從"生產型"社會轉向"消費型社會"。在買方世界當中,富有價值的、含金量最高的東西,不是商品的廉價和豐富,而是經濟總量和購買力,而起決定作用的是消費的總實力。

過去,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主要以加工貿易出口滿足歐美市場。如今,亞洲龐大的消費群體,年輕人口(例如馬來西亞、越南人口平均年齡28歲),亞洲區內生的巨大市場需求,已成為亞洲區重要的經濟增長引擎。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隨著國家財富增加,亞洲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升,衣食住行都有更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亞洲城市化進程以及中產階級的日漸壯大,推動金融、教育、旅遊、醫療和養老等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2010年服務業佔亞洲國內生產總值的48.5%。服務業對亞洲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今後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全球化促進了科技進步,反過來又加速全球化發展。在科技力量的帶動下,國際產業集群轉移成為一種趨勢,繼而衍生出國際分工的變化,國際資本流動也引發地緣政治經濟關係出現轉變。科學技術對外合作,發揮著重要的產業中介作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交流,特別是國際青年正在引領世界發展,隨著互聯網、數字化的演進,亞洲地區也在追求科技進步和產業創新,這將帶動亞洲內部產業融合度進一步提高,也將提升亞洲在全球經濟的整體競爭力。亞洲正在成為全球發展的新高地,並將在更大範圍改變世界經濟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