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明明敗了,為何能在短時間能迅速崛起?

念念舊!


德國作為歐洲戰爭策源地,法西斯主義的溫床,在二戰中被盟軍徹底擊敗,並且在戰後被分區佔領。由於直接遭受戰火,戰後的德國可以說是滿目瘡痍,遍地廢墟。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其實這裡所說的德國是聯邦德國,也就是西德啦)是怎樣做到戰後經濟的騰飛的呢?

圖注:二戰中遭到轟炸的城市,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戰爭結束之後的柏林,圖片來自網絡


內部原因:

儘管德國戰後變成了一片廢墟,可其依然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保留了重建工業的能力。戰後德國政府非常重視國家重建和經濟發展,人們也是非常艱苦,用幾代人的時間重建了德國。德國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軍隊,節省可大量的國防開支,這些錢被用在了經濟發展上,給工業發展注入了資金。

圖注:工廠中勤奮工作的人們,圖片來自網絡

外部原因:

戰後美國為了重建歐洲,幫助歐洲儘快恢復,提出了馬歇爾計劃,大量來自美國的資金幫助德國等西歐國家的重建。德國在戰後地處冷戰的最前沿,面對著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的軍事壓力,北約同樣需要一個相對穩定和強而不大的德國作為對抗蘇聯的前沿陣地,其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於幫助德國重建和發展。

圖注:盟國對柏林的空運解決了柏林危機,圖片來自網絡

可以說,二戰後德國經濟的騰飛是一次奇蹟,但是這個奇蹟是在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夾縫中實現的,是站在刀尖上抓住一切機遇實現的,這種經驗可以學習,但不可複製。

圖注:一批傑出的政治家也是德國經濟騰飛的關鍵,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戰後德國一片廢墟,國土不僅被美英法蘇等國佔領,其國家形態更是被生生撕裂成兩半。面對這樣的局面有人不僅感嘆:就是清理廢墟也需要二十年,更別說國家重建。但是僅兩三年的功夫德國人便完成了戰爭廢墟的清理,開始了國家重建,更是隻用了短短二十餘年便再次崛起。看到這,各位可能都和我一樣納悶,這是為什麼?


德國的再次崛起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了打贏戰爭,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科學技術的研發,在此期間出現眾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發明。比如:原子能,噴氣式飛機,火箭技術等,不僅如此,為了更有效的組織生產,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學孕育而生。在戰後這些新技術、新管理方式迅速由軍轉民,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德國清理戰爭廢墟提供了技術保障,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
2:德國人民的高素質。上文也說了,戰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但要運用這些科學技術也需要高素質人才。而德國恰恰就不缺高素質的人民,戰爭雖然摧毀了德國的物質基礎,但並沒有把德國國民的高素質一併摧毀。面對已成廢墟的家園,德國人發揮出驚人的建設熱情,重建工作迅速完成,國家崛起也不過用了二十來年。可以說,正是德國一直以來重視教育的因,才結下這樣的果。

3:沒有軍費負擔。戰後德國是被英法美蘇聯合佔領的,而為了防止德國納 粹死灰復燃,德國的軍隊只允許保留了極少部分。雖然國家安全託於他國之手,但是也讓德國在冷戰時期避免了高昂的軍費開支,這樣就可以把寶貴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4:美國扶持。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雖然面對的是整個西歐,但是,德國還是抓住機會,為國家經濟恢復與發展找到了啟動資金。再加上政府適當的經濟政策和較好的外部環境(德國取得了世界人民的諒解)等因素共同促進了德國經濟的迅速崛起。

一個國家的崛起肯定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成果,以上觀點皆為個人理解,如有更好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十八般武藝


二戰德國是戰敗了,同時難兄難弟日本國也戰敗了,為啥德國和日本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呢?這不稀罕,是合乎規律的。

德國二戰中幾乎被摧毀,是不爭的實事。一般人可能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不太清楚。

一、物質文明是呈階段性的,割裂的,隨著歷史的發展,久遠一點的都凐滅了,近代一些的都成了古蹟,記憶著人類的物質文明的碎片。物質文明只是人的精神的物質凝結與表達,是精神的表面結構,是被決定的。

二、精神文明則不同。它是文明的深層結構,它依靠的是一脈相承的傳統,是長期積澱的精神。特別是科技文化,不會隨物質文化的毀滅而毀滅。物質文明可以摧毀,精神文明卻永存。

三、工業化時代生產力的發展已經不同於農牧業時代,戰爭的傷口癒合非常迅速。反而一次性完成對落後過時產能的淘汰。採用較先進的技術。


四、亞非拉大部分國家沒有經歷殘酷的戰爭,人員沒有損傷,財富沒有損失,發展卻如蝸牛。

物質財富損失了可以重新創造,沒有精神文明,就永遠創造不出輝煌的成績來。

五、有人會說,美國在二戰後在德國有巨大投資,對西德(聯邦德國)具有輸血打氣的作用。沒錯,美國的投資是幫了西德對付蘇聯的,地位特殊。但也僅僅是拋磚引玉的作用,要實現騰飛依靠的還是自己的科技力量。


一葉扁舟l


拋開成見客觀的說:德國敗了,意大利敗了,日本敗了,三個罪惡國家在二戰中都是一敗塗地,大有世界未日來臨,在地球上將要消失被抹去之勢,但又彷彿一夜之間,在戰爭的廢墟上又恢復重建起了國家,不可不說是一種人間奇蹟吧?

當時活下來的民眾,萬般悲哀,痛不欲生?各自政府卻在很短的時間裡,帶領民眾走出了戰敗的陰影,選擇了正確發展的資本主義制度,三個戰敗國,同步在戰爭的廢墟上,同時各自建立起了永遠強大的國家,經濟發展,政治英明,軍事強大,教育,醫疔,養老等社會事業,完全公益性化,人民道德文明安居樂業!

三個在戰爭廢墟中,用最短的時間,建立起來的國家,充分驗證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好的制度,能使壞的國家和人民變好?一個壞的制度,也能使好的國家和人民變壞"?這是早已成了千古不變的硬道理???


鑫挺83563181


德意志民族,包括日本大和民族,不得不承認是世界上非常優秀的民族,是真能打,以小搏大,以少擊多,並取得了一系列軍事上的巨大勝利,擊敗了許多強國大國,可借當初都忽視了美國因素而最終遭遇徹底失敗。二戰後,德國與日本能夠迅速崛起,主因依然是自身民族的優秀性,外因又是美國因素,提供了最大的市場、最多的資金、最好的技術,真可謂成也蕭河,敗也蕭河。祖國要不斷學習德國與日本,提高國民素質,又必須始終搞好對美關係,重視美國因素,堅絕不與美國正面為敵,也會慢慢重新再現歷史光輝的,祖國即使超越了美國,也是美國的朋友,是世界各國的經濟助動器,大家都是朋友,沒有敵人。


高友峰1


二戰後德國的崛起確實令人矚目。其原因試探討如下;

一,德國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基礎雄厚。在戰前,曾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儘管戰爭破壞巨大,也有條件在戰後迅速恢復起來。

二,德國政府領導正確。其中,最典型的是默克爾總理的領導。正是在她的領導下,德國的經濟狀況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令人歎服。

三,德國人民的傑出的勤勞,智慧和努力。聯繫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都能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的事實,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一點。

四,國際社會戰後對德國的援助。這也應是一個原因。

歡迎點評。


WM曉奇


根據1945年《雅爾塔會議》的規定 ,在德國投降後將德國一分為二,由英美蘇分開治理,防止其再發動戰爭,危害世界和平。但英國首相丘吉爾1946年3月5日在美國一所大學發表“鐵幕演說”,公開的指責蘇聯,蘇聯反映十分強烈,決定給予反擊。

於是東西方兩大陣營長達40多年“冷戰”開始了。美英與蘇聯在戰後德國重建的問題上產生很大的分歧,美英的想法是同盟國分佔領區統一合併,統一管理,但蘇聯拒絕了。

1948年2月,西方國家成立聯邦德國(西德),蘇聯隨後想在整個德國地區發行新貨幣來反制美英的做法,結果讓蘇聯惱羞成怒的是,美英法三國率先在西德(聯邦德國)發行新馬克。隨後,蘇聯宣佈將要封鎖通往西德的水路交通線。

因為蘇聯人知道戰後的西德是一片廢墟,而且位於東德的腹地,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只能完全依賴於鐵路、陸路和水路運輸。以此為要挾逼迫美英法三國放棄西德,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然而,美英法三國不管不顧,依然我行我素在西德推行改革,最後,騎虎難下的蘇聯實行交通管制,阻斷了西德的水陸生命通道。

面對蘇聯非道義性做法,美英法三國堅決不退讓,決定利用唯一的空中通道對西德實施空中補給。於是一場大規模的空運開始了。每天進入西德的飛機達千次,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架運輸機降落,每天的運輸物資達12000噸。

原本美英法三國想著依靠空中補給,讓蘇聯知道,封鎖水陸通道是難不住他們的,很快就會妥協,放棄封鎖。但是蘇聯沒有退讓的意思,空運一直持續了13個月,空運的運輸機總飛架次達到27萬8千多架次;運抵西柏林的物資總量達2百32萬6千多萬噸,耗資約224億美元,創造了空運史上的一個奇蹟。

面對西方如此強大的空運能力及其代表的工業能力,最終蘇聯服軟,重新開放了西柏林的陸路通道。但是東西柏林之間的地鐵依然沒有恢復,最終封死達43年,直至兩德重新統一,東西柏林再次成為一個城市為止。


小白楊文化傳媒


德國在二戰戰敗後在政治上從此失去了話語權,要看美英蘇的臉色行事,國家滿目瘡痍,一千多萬人口傷亡,民不聊生,先進的生產設備搶劫一空,需要二十年才能恢復戰爭損毀的基礎設施,損失巨大的就是科技和人才。德國的專家和黑科技世界聞名,連美國都垂涎三尺。德國戰敗後美國和蘇聯搶人搶設備,把專家和黑科技都搶走了,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德國人成就了美國和蘇聯超級大國夢,也使德國這個世界一流國家變為二三流國家的悲慘命運,那麼德國在東西兩德統一後的崛起具備了那些條件。

1.在政治意識形態上毫不留情的剷出國內任何有關法西斯的東西都是違法的,包括書籍、舉手禮等等、連之前法西斯的標誌性的政府機構都是違法的。一旦違背沒有任何理由被抓起來。使德國政治大環境歩入和平治國發展軌道,深刻反省侵略戰爭,極積進行戰爭賠償道歉,勃蘭特總理華沙“驚世一跪”,也使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看到一個“重新站起來的德國”,也給德國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勃蘭特說過,承認歷史錯誤的時候,可以洗刷我們的良心,一個民族只有敢於承擔歷史責任的時候,才能堅定步伐走向未來,勃蘭特的下跪贖罪受到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稱讚。也是德國崛起的開始。

2.德國的崛起首先提到德國的教育制度,值得我們中國人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和理念,在18世紀末,德國就立法推行義務教育,開創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先例。19世紀初,在普魯士進行的諸項改革中,立法為所有的公民提供全面的教育,他所創立的教育體制為德國教育的發展夯實了基礎。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教育體制不斷完善。小學的入學率1864年就達到93%的高入學率。德國人重視教育,但不搞高大上,結合自己國情、民族特質,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科學系統多樣的學校和培訓體系在二戰後完整的継承保留下來,也是德國在20世紀後期,“雙元制”職業培訓制度成為德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雙元制”,就是把手工業中徒工的訓練與學校的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政府和企業共同培養合格技工。在培訓期間,學員按規定到企業學徒一定的天數,同時到職業學校接受理論教育。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其在製造業的成就歸功於德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會對技工的尊重。無人不學,人人都有學習的機會,都有學習適合自己需要的學習機會。這種多軌、多類型的教育制度,造就德國即培養出多類型的複合人才又兼顧基礎型專業技術人才的廣泛領域,但從效果和功能上看,這一體制為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行業領域培養了特殊的人才,也給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安上騰飛的翅膀。縱觀近代德國的發展過程,給世界標榜一個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典範。德國史學家人曾把大學、軍隊和關稅同時並列為德國崛起的核心因素。大學列在首位,這就是教育強國的威力。

3.德國的教育理念,8200萬的德國人口,佔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值得我們的教育家反思,也使十三億人口大國羞愧難當,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環境大大小小奧數測驗考試,林立校外的輔導班等等,培養孩子死讀書,考試奴隸,小學神童,大學無影無蹤的畸胎。德國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所謂“輸在起跑線上”是偽命題,提早開發兒童智力抜苗助長,最多給家長們自我陶醉炫耀,顯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會外語了、會背古詩、弾鋼琴等等,都是阿Q“精神勝利法”。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創造空間。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健康成長。 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科學的教育體系造就德國科學人才如泉水源源不斷,利國利民。

4.美國對東西方冷戰的考量制定了“馬謁爾計劃”支持戰後非共產主義的歐州國家恢復經濟,納入西方陣營對抗蘇聯的需要,德國得益於當時的聯合國經濟援助債務減免及大量美國的經濟支持的助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促進了兩德統一也是原因之一。

今天的德國人能在一片廢墟上重新崛起,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說明這個嚴謹、精細、守規則、工匠精神的偉大民族能重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不看人臉看驢臉


二戰後,德國被打殘,還被一分二,東德與西德,雖然東德也還湊活,但是這裡說的迅速崛起,指的是美國陣營中的西德,而其崛起主要是經濟,而非軍事。原因如下:

第一,美國大量的援助,二戰後歐洲不論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是一副爛攤子,於是美國進行了以馬歇爾計劃為主的歐洲復興計劃,對歐洲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援助,錢大部分白給,而德國獲得了大筆的資金,有錢,啥不好說?

第二,美英法軍隊的“保護”,德國戰敗之後,一分為四,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德國軍隊就地解散,有四國派軍隊駐紮,後來蘇聯部分成了東德,美英法三個佔領區成了西德。很恥辱是吧?確實,不過另一面,西德新政府完全不用擔心軍事安全問題,因為即使和蘇聯對峙,也是由美國這些國家“保護”著,自己想管也管不了。但是西德也就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將資金主要用於國內恢復建設上,如此一來,黃油與大炮,不用管大炮,黃油自然多了。

第三,德國整體工業能力基礎強大,歷來重視教育,人才眾多。雖然德國工廠都基本被打殘了,但是那是有形的,無形的核心技術還在,沒被打殘,這些東西相比之下,比有形工廠更有價值,是一切工業的靈魂所在。當然,一部分被美蘇搶走了,但是還有一部分沒有被搶走,後來西德成了美國盟國之後,無關國家安全的技術又一部分分享給德國。而且,德國一向重視教育,也為德國培養了大批人才,雖然死了一批,跑了一批,但是還有留下一批,同時良好的教育體系在二戰後又培養了一批。如果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人才可謂科技的核心,有人才,德國怎能不崛起啊~

當然還有其他別的,不過,這仨算最主要的了,再次提醒,西德的崛起是經濟崛起,也是一種和平崛起,而非軍事性暴力崛起。


北玄武


二戰後的德國可謂是千瘡百孔,國內一片廢墟,加上美國和蘇聯對人才和物質的掠奪,數十年的發展和積累幾乎被掏空了,還分裂為兩個國家,西德國和東德!但是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西德便迅速崛起為資本主義第二大國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美國為了在歐洲對抗蘇聯要迅速重振歐洲,通過馬歇爾計劃向西德提供大量的發展資金,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通過改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其次就是德國雖然戰敗了,但是他的民族精神和精髓還在,百年來德國一直十分重視教育,國民都具有很高的勞動素質,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和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餘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西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西德國經濟的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