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无人机能否替代隐形战斗机?

陈俐伶


现在还替代不了,未来是必须要替代的。

无人机没有驾驶员,不用弹射座椅以及飞行员生命保障系统,当然,也不需要操纵杆、头盔和显示平台。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昂贵的,而无人机上压根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会导致飞机的整体成本大幅下降。并且让机体变小,从而更加灵活、省油。

机动性是战机和导弹的核心能力,衡量机动性最常用的就是过载。目前的有人战机最大、顶天的过载也就能达到11个G,这得是毛子、老美那种体壮如牛的选手能扛住几秒。正常过载达到8-9个G就很要命了。战斗机的最大过载也就是10个G,11个G。再大,人受不了。

而目前先进的空空导弹过载可以达到40个G、50个G,也就是说导弹要比战机灵活许多。以目前科技,战机与导弹的对抗中,处于绝对的劣势,被锁定几乎无法逃脱。

战机想继续发展,保持生命力,无人,是唯一出路。

无人机上没有驾驶员,不用考虑人体素质的问题,过载上可以极尽全力的设计到最大水平,充其量是把机体做结实点。而导弹想击中飞机,它的过载要大于飞机的几倍才可以,如果把无人机的过载做到25个G,那它就可以躲避掉现在所有空空导弹的攻击。

做出一款过载25个G的无人机是有难度的,但也是可以克服的,而收益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简单的讲,无人机完全可以做到在空中比有人机灵活几倍,秀出各种有人机做不出来的操作。一款走位风骚,可以躲过导弹的无人机,能克制它的恐怕只有激光炮了。

谈战机,飞行员的成本不能被忽视。

一款战斗机表面上看值1亿美元,其实开它的那个飞行员也值1亿美元。就像有人说飞行员的价格是他等体重黄金的价格,别闹了,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战斗机忽视防护,然后又信奉武士道,拿飞机撞军舰。最后,他不但损失了飞机,也损失了大量的飞行员。飞机可以补充,但飞行员没了,最后只能让学生简单训练一下,然后开着不会返航也不会格斗的战机去当人肉制导炸弹。最后,以美军的老油条打日本的海空军,就像打游戏一样。

损失飞行员对战斗力的打击要远远高于战机本身的损失。

以目前的环境,一旦哪个国家的战机被击落,造成飞行员死亡或者被俘,这个影响要远远高于战斗机的价值。

如果大规模使用无人机,上面这些问题就都是不存在的了。

大家现在看美军,总是把注意力放在F22、F35、航空母舰上面,但是,在它的国内,随时可以出来开飞机的人有几十万。他们的小孩几岁、十几岁就可以摆弄飞机,咱们怎么跟人家比?

无人机,是老天爷给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我们在无人机这块加大投入,把无人机重视到原子弹的程度,让我们的无人机可以跟有人机抗衡,那么就会直接屏蔽掉美国这几十万飞行员的优势。

当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让无人机达到跟有人机对抗的水平还有一定的难度。无人机还无法应对复杂的空中战斗情况。所以目前各国的无人机走的都是攻击机路线,也就是用来对地对海进行轰炸,这些活比较简单。

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这块的问题完全可以克服。

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学习”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无人机可以在演习中,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进步。它会把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记忆下来,然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当它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处理问题的能力肯定会超过飞行员,因为它更冷静,情绪不受影响。对危机的反应速度也要高于飞行员。

目前,隐身无人战斗机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暗箭一款,可以说是刚起步状态。它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预警机+有人机和无人机组网的作战形式,大多数的情况下,无人机自助操控,关键时刻,有人机可以对它进行指令。

三四十年以后,大国之间的空战,应该是看不见有人机了。

无人机和有人机比,核心的关键是无人机用芯片和软件升级来解决问题,而有人机只能用飞行员的训练来解决问题。很明显有人机、飞行员已经到极限了。而无人机是才刚刚起步,未来不可限量。无人机学习能力以及智能进步,相对于飞行员会是十倍、百倍、千倍的跨越。


何老师允武


隐身战机的兴起也就这最近几年,大致原理就是利用雷达需要通过设计好飞机的反射面避免雷达接收到反射并确定战机的位置,同时还可以使用能够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做辅助。目前最好的隐身战机应该是美帝的F22,雷达反射面积被缩小到夸张的0.01平方米。

雷达反射面积越小意味着越不容易被发现,也可以说反射面积越小你的敌人月需要用更近的距离来探测才能找到你。像F22这样的隐身战机,如苏27等战机的雷达需要在F22的十到二十公里范围内才能发现。

从这点来讲当然是无人机占据优势,因为他们不需要在战机上留下人类存在的位置,也不需要维生系统,比如供氧设备、逃生装置。而且不用考虑人体承受极限的无人机还可以承受更高的速度和更剧烈的机动,这在空战中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然而这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无人机自然是需要人来操控的,如果信号被屏蔽了该怎么办?甚至于如果控制中心被地方突袭并接管,再强大的无人机群是不是也会被敌方所用?就算你防守严密,那要是一枚电磁脉冲弹或者通过类似手段让控制中心内的电子设备统统报废会发生什么?甚至于把控制系统运转所需的电力处理掉就够受的,而这种小事对于间谍之类的人易如反掌。

所以说无人机可以爆发出远超载人战机的机动性,然而这样的武器实在是不怎么可靠,一切运转都严重依赖电子信号和控制中心,如果真的用这样的隐身无人机完全替代人类驾驶的隐身战机,或许黑客们就可以走上世界之巅了。


军情解析


我猜题主想问的应该是隐形无人战斗机能否替代隐形战斗机。隐形无人机早以有了,但隐形无人战斗机尚未出现。别怪我抠字眼啊,这是在学习生涯中养成的习惯,哈哈哈。

隐形无人战斗机和隐形战斗机的差别其实在于人。至于题主谈到的超音速巡航,这取决于飞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和是否有没有人驾驶根本没有关系。没有生命损耗是无人战斗机的优点,至于研发时间,隐身无人战斗机目前还没有问世,各方面技术并不成熟,中美俄等国家正在研发,说不定研制周期会很长。我认为无人驾驶战斗机的关键技术在于人工智能,如果在没有人类过多参与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战斗机能自主完成目标搜索,目标识别以及自主战斗,在和人类驾驶的战斗机格斗时能打败人类,这样无人战斗机才会取代有人驾驶战斗机。但现在看起来这并不会很快发生。

在第六代战斗机的概念中,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第六代战斗机应该是无人的,而有的专家认为应该是有人的,但飞机本身有一定的自主飞行能力,还有些人认为第六代战斗机不是一架具体的战斗机,而是一个有人机与无人机混合的编队,有人机只是指挥,无人机自主完成具体的作战任务。中美俄这些国家早已开始了相关的论证,对提出的某些关键技术,如“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自我保护自我修复技术”、“网络攻击技术”等展开了预先研究。如果相关技术成熟,第六代战斗机就会进入真正的研发。不管怎样,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第六代战斗机肯定会推出的,它相比现在的五代机(歼20,F22)肯定会有质的变化。或许这十来年人工智能技术有突破,战斗机自身就能处理复杂的战场信息并作出决断,这些军事强国从此就不用再培养飞行员。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人工智能有了自主意识,飞机大炮他们都可以控制,人类社会该怎么办,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