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對秦國到底有多重要?

秦人談歷史


當時戰國中被其他諸侯看不上的蠻夷

戰國初期的秦國是一個制度保守,經濟凋敝。文化落後的國度由貴族領主支配著國家經濟和政治,實行井田制仍帶有氏族社會的舊習,中原各國諸侯都將其看作為蠻夷。

公元前408年,魏國攻佔了秦國黃河以西的大片領土,秦國被迫實行改革農民繳納實物地租,而不再是耕種公田充當賦稅,土地開始擁有了私有化。(秦孝公:我只是董事長,你們以後聽商鞅的,以後上市靠他了)

國家跟公司一樣,強不強大關鍵看CEO

秦國經過幾代君主的不懈努力國力依然不振。一直到秦孝公在位的時候,他決心改變這一切,於是出榜招賢,這時有一個叫衛鞅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商鞅。從魏國來到秦國應聘首席執行官,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CEO。商鞅出身衛國宗族,推崇法家思想,年輕時曾在魏國國相手下辦事。齊國相在臨終前向魏惠王推薦了商鞅,可是魏惠王並沒有採納。不久商鞅聽說秦孝公招賢,便來到了秦國應聘,通過官宦的引薦覲見孝公。其先後陳述了帝王之道和王道孝公都不感興趣,最後陳述富國強兵之術,結果大受器重。

於是孝公打算任用商鞅實行變法,但是舊貴族站出來反對雙方爭辯起來,最後商鞅力排眾議,孝公採納其建言決心變法。

(商鞅:我將是改變秦國曆史的男人)

變法強國,功在千秋

當時為了取信於民,商鞅在市場的南門豎起了一根木頭公告,百姓誰能把它搬到北門就能獎賞黃金,百姓覺得可疑,商鞅提高了金額,結果有人搬走的木頭當季得到了賞金。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國頒佈了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三年後大獲成功,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大刀闊斧的實行變法。其大力獎勵農業生產,重農抑商。登記全國戶口,讓他們互相監督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坐不告密,處於腰斬,告密者與斬敵首級享有同等獎賞。刑法還禁止百姓擅自遷徙,旅客住店必須持有官府發給的憑證,旅店不能收留沒有憑證的住客,否則店主將與之同罪。在軍事上,秦國也開始改革建立12個等級的爵位制,按斬敵首級多少是與相應的爵位,按爵位的高低是給大小田地。沒有斬獲者將要受罰,軍隊按五人編制,一人臨陣脫逃,其餘四人連坐腰斬。然後廢除了舊貴族的世襲制,貴族沒有軍功不能享受特權加中貴族的賦稅和徭役。也就是說沒有軍功,你根本無法炫富。

(當時的國際局勢)

新法推行以後,舊貴族的特權大打折扣。處罰了一些頂風作案的貴族,以後新法得以順利的推行,秦國開始強大,先後擊敗了韓國後與楚王聯姻與魏王會盟,結束了中原諸侯長期不與秦國會盟的局面。

商鞅還在新法中推行郡縣制,將秦國所有的村莊合併為41個縣,由縣令和縣丞掌管全縣的正事,現為處理縣內的軍務,這樣貴族領主的特權就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隨後又在全國各地統一了度量衡,為了方便徵收賦稅。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得以順利的推行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的全方位改革,數年以後秦國經濟繁榮,君權集中,軍事強大,社會安定。在春秋晚期逐漸崛起。整個秦國在其的改造下變成了一架強大的戰爭機器。

(通過變法制造出來的虎狼之師)


獨霸藍星的兔子


大家好,我是歷史風雲閣閣主!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創建了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兩千年輝煌的封建歷史。秦始皇也因為這個前無古人的功績,被譽為千古一帝。眾所周知,秦朝的前身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

秦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強國之一,秦穆公被譽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戰國時期,秦國又位列七國之一。秦國雖然強大,但在商鞅變法之前,只是統一全國的種子選手之一,並不是唯一。其它的諸如晉國、齊國、楚國等國也是種子選手。直到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才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國家。

商鞅是衛國的貴族,複姓公孫,又叫衛鞅、公孫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商鞅從小就喜歡研究刑名之學,刑名之學就是刑學和名學的綜合。當時秦孝公立志圖強變法,面向各國招攬人才,商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來到了秦國。

到了秦國見了秦孝公之後,先是用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遊說秦孝公,又用儒家德治的思想遊說他,但是秦孝公對這兩家思想興致缺缺。直到商鞅談到了以法治國的理論,秦孝公才打起精神來,跟商鞅談論得非常投機。

商鞅先是頒佈了《墾草令》,刺激農業的發展,邁出了變法的第一步。《墾草令》的目的就是重農抑商,讓人們意識到農業的重要性,號召全民投入農業生產,同時還抑制商業發展,限制貴族的一些權力。

商鞅還發明瞭連坐法,只要一家犯罪,四家都要遭受連坐,有知情不報者皆腰斬,私藏犯罪者斬首抄家,舉報者視同軍功,能加官進爵。私下好勇鬥狠的依法制裁,一個家庭有多個男丁且不分家的,按男丁數量收取賦稅。秦國貴族沒有軍功者不封爵位,從事農業者能獲得表彰,從事工商業者淪落為社會最底層。

通過商鞅數十年的變法,秦國國力不斷增強,漸漸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商鞅變法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繁榮,由於商鞅之法鼓勵農業,當時天下各地兵荒馬亂,一個國家對外作戰的基礎就是後勤保障的強弱。商鞅大力發展農業,使秦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大幅提高,秦國的擴張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

商鞅變法還增強了秦國的軍事實力。商鞅推崇軍功,為了樹立軍人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商鞅不惜拿秦國舊貴族開刀,宣佈沒有軍功者,貴族也不得賞賜爵位。這樣一來,貴族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日子就到頭了,反而士兵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新貴族,這樣秦國軍隊的士氣大幅提升,戰鬥力也隨之增強。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逐漸強大,開始在諸強國之中脫穎而出,無數有識之士看好秦國的未來,紛紛前往秦國效力。秦國因此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國人才的客卿制度,網羅了其餘六國無數人才,這些人才為秦國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雖然商鞅變法有它的不足之處,商鞅重農抑商的思想影響了封建社會末期中國的轉型,嚴苛的法令也違背了人與人之間的仁義道德,使人們變得冷漠,整個社會都趨於一種追求利益的狀態,世風日下。

但是商鞅變法確實增強了秦國的國力,使秦國之後的對外戰爭贏得了節節勝利,秦國在諸侯之間的地位不斷提高。秦孝公之後的國君也延續了商鞅變法的重要成果,進一步促進了秦國的發展,使秦國開始甩開其餘六國,成為統一天下的主角。


歷史風雲閣閣主


秦國本為蠻荒之地,在戰國七雄中也是最為偏遠的小國,直至秦孝公嬴渠梁時期,孝公空有開疆擴土之心,卻無可用之兵。

而這時在魏國的商鞅也因得不到楚王重用而準備逃出城去,應秦孝公招賢令商鞅來到秦國。來到秦國後經過商鞅幾個月走訪,看出秦國世代貴族把持朝政,寒門布衣無晉升之門。

孝公與商鞅三天三夜相談之後頗有相逢恨晚的感覺,於是委以重任,商鞅開始了變法之路,商鞅之變法根本上就是要從貴族權臣手中奪取權利與土地,這觸犯了大多數貴族的利益,而孝公視商鞅於兄弟無人敢言商鞅之不是。

“徙木立信”讓所有的寒門布衣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秦國徹徹底底的開始了改變,由於實行的軍功制,只有戰場上拿到人頭才會行賞,這時上了戰場的秦國人就像虎狼一樣的像敵人撲去,農業上廢井田,開阡陌。

而連坐制度讓那些根本不把法律當回事的貴族也吃盡了苦頭,短短十幾年秦國變了。一舉收復了被最強大魏國搶走多年的河西之地,這時候的秦國真正的讓其餘六國開始正眼看待了。

一次次與強敵的對戰中別的國家開始害怕了,他們感覺自己面對的不是敵人,而是一群虎狼,這時的秦國已經變成了其他國家口中的虎狼之國了。

孝公與商鞅君臣之間的感情令天下稱頌,可惜孝公為國操勞,英年早逝,其子秦惠文王嬴駟繼位後,由於一大批老臣一同發難罪責商鞅,惠文王剛繼位不能與大臣抗衡,最終以車裂處死了商鞅。

商鞅死後,惠文王下令“商君死,而秦法不滅”。此後三年在未上朝,但是商鞅的法令卻在秦國發芽生根,將秦國代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所以滅六國者商鞅也,非六國也。


秦人談歷史


商鞅的到來使得秦國由一個窮困潦倒落後的西部諸侯到諸侯霸主的,商鞅給秦國帶來了根本性改革,比如春耕秋收的耕戰制度,比如獎勵軍功制度,砍敵人一個首級就能升官發財,奴隸能獲得自由平民能做官,還有就是秦律,秦律規定秦軍不得投降,降者株連,不得當逃兵逃者亦株連,還有一條是秦國人不得私鬥,私鬥者處以死刑,商鞅變法後秦國拜託了弱國的陰影勵精圖治,在經過秦孝公的改革和合縱連橫的秦惠王再到巨鼎而亡的秦武王,曠世雄主秦昭王,最後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國在孝公之後基本都是明君輩出,都是以秦律為國家的制度的,而已秦朝之後都是效仿秦律的,所以商鞅對秦國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奠定了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