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淘汰”合夥人周光平,企業始終要以績效為王

2010年,小米科技八位創始人,在銀谷大廈的辦公室,共飲小米粥,號外曰,小米加步槍,兄弟們開幹鬧革命。按道上的規矩,這算是飲血為盟了,只可惜,在小米大起大落的八年之後,周光平,連同黃江吉,一起在熱熱鬧鬧的歡送大會上,被禮送出境了。

雷軍“淘汰”合夥人周光平,企業始終要以績效為王

其實,從2015、2016年小米遭遇供應鏈危機、出貨量劇減、新品延遲發佈、技術落後客戶體驗遇冷等一系列週期性打擊時,周光平就由主管研發和供應鏈,被調整至虛位:首席科學家,脫離事權了。

後來,騰訊深網出了一篇“小米重生”的文章,歷數了周光平在小米危難低谷中的種種過失,和歸因到周身上的應付責任,旁觀者或許也就明白了,是時候,找個擔責的人出來。那麼,為什麼是周光平?

我們都不在其中,難以全面客觀和真實瞭解,對小米危局中的誰是誰非,僅能從企業觀察角度,給出旁觀者的解讀,解讀的基本原理是:績效為王!

雷軍“淘汰”合夥人周光平,企業始終要以績效為王

其一:財務績效。小米在2015、2016,確實因為研發和供應鏈的問題,導致沒有旗艦新品對打市場,新品落後潮流等客觀的經營困境,出貨量、營收等指標大幅下滑,財務報表一度很難看。而主管這兩塊業務的,就是周光平本人,這是推卸不了的。單從結果上看,這條理由,足夠讓周光平下課走人。可是,雷軍作為創始人和主要股東,沒有立即出手,可能還別的考慮。

其二:管理績效。雷軍主導的小米,把握住了智能手機行業的風口,在資金、模式、產品、人才和市場的多重因素推動下,創造了不可一世的“小米神話”,品牌號召力和行業地位,已經不再是創業初期的名不見經傳的晚輩了。在招人這方面,2014年左右的小米,應該已經是人才趨之若鶩的大好公司了。那麼,為什麼在人才團隊、資金實力應該最好的時期,出了供應鏈的問題、出了研發的問題呢?非常可能的原因是:主管供應鏈和研發的主要領導,市場反應慢了,整合力下降了,戰鬥力減弱了,能力不匹配了,開始居功自傲、不思進取了。

雷軍“淘汰”合夥人周光平,企業始終要以績效為王

其三:行為績效。周光平實際年齡多少,不得而知,進小米前有著輝煌的地位,進小米後又一起創造了小米奇蹟,這種巨大光環,難免會產生不尊重同僚、不友好客戶、甚至壓制團隊年輕人的唯我獨尊的心態偏差。網上流傳的一些負面消息、事件等等,雖然難辨真偽,甚至有杜撰猜測的嫌疑,但是,作為一員戰功卓著的創始老將,很可能是在平時說話、做事上,沒有顧忌別人感受,傷害了客戶,影響了團隊,破壞了內外部環境的和合之氣。

沒有企業家不重視績效結果的,績效為王!不管是創業元老,還是職場精英;不管是企業股東,還是團隊合夥,如果在公司業績結果面前,拿不出像樣的成果,甚至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那麼,對於老闆和投資人而言,就只有最後一條風控殺手鐧了:下課走人!

雷軍“淘汰”合夥人周光平,企業始終要以績效為王

這不是老闆的邏輯,這是商業的邏輯,也是投資的邏輯。問題是,怎麼個走法?

套現離場,禮送出境

雷軍畢竟是科班出身的有學問的人,在拿捏人事問題上,自然不會處理的太魯莽和猶豫不決。在對待周光平的事情上,原則和節奏都把握的恰到好處。

原則上:庸才不能用、團隊不能亂,士氣不能丟,名聲不能壞。

步驟:解職下槍—閒職供養—回購股份—套現離場—給面子保全名聲—歡送會

2018年4月27日,雷軍發了內部信,宣佈周光平和黃江吉兩位創始人,因個人原因辭職,小米感謝他們的貢獻。晚上開了歡送會,其樂融融,做了榮退的場面,恭送兩位創始人開心離開小米。只是,歡送會上,大家手裡拿的只是鮮花和金人,沒了那碗信誓旦旦、創業維艱的“小米粥”。

經年之後,小米,再無周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