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人的,正是“定勢思維”

自打30歲起,我發現身邊追求“安逸”的朋友越來越多。

尤其幾個發小兒聚會時談到未來規劃,彼此難免陷入尷尬。畢竟,多數人除了追溯童年憶苦思甜以外,剩下的僅有那點兒大同小異的相互安慰:

“你看我現在也挺好的,有家有娃、有車有房,雖然工資不高,但起碼生活穩定”;

“別看那些人賺得多,都是拿自己命換來的,這叫“有命賺錢沒命花”,何苦呢”;

“就是!何必給自己那麼大壓力,安安穩穩不挺好,差不多就得了”。

以上對話,你是否似曾相識?

難道這麼想就錯了嗎?當然不是。倘若你真的每天都活得雲淡風輕、與世無爭,那自然是種高層次的境界。

但怕就怕,明明是你自己碌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是平凡可貴。

這句話雖然刺耳,但事實確是如此。不是有句話說了麼:

“如果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遲早會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雖然,此話聽起來像句雞湯,但事實上,其背後有著非常嚴謹的科學依據。

01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渴望“安穩”?


毀掉一個人的,正是“定勢思維”


​一個人最難改變的,不是個性,而是自己的「心智模式」。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

所謂“從小看大”,其實是一種概率學思維,存在部分的合理性。比如性格內向的人多半適合做幕後,性格外向的人多半適合做幕前。

然而,“從小看大”卻又忽略了人性中的不確定因素,比如這個社會上很多社交達人、演講高手、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是性格靦腆不善言辭的人。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仍然堅定地以為“從小看大”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呢?

事實上,問題的根源在於“心智”。

用心理學來解釋,每個人在潛意識中都不斷秉持著「承諾一致性原則」。

換句話說,當我們心理被植入一種“心智”時,為了維持這個自我認知,便會不斷地採取行動來證明這種認知的正確性。

這種心智模式,就好比我們的手機裡被預裝了一個木馬軟件,無論你怎麼反抗,它的威力只會增強不會衰弱。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系統徹底重裝。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才30幾歲,就急於過著“一眼看到底”的生活?

因為多數人早早就給自己的大腦裡安裝了一個“木馬”,它深深地刻在基因裡,表面上你所給出的答案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可實際上那隻不過是來自於你「心智模式」的本能反應。

簡單而言,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真心想要安穩,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還能過上另一種生活。

02

想要毀掉一個人有多簡單?

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叫做“自己想過的生活”。

可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發現,如今職場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一種叫做“職業倦怠”的怪病。

所謂職業倦怠,其實就是價值感缺失,做起啥事來都覺得沒意義,甚至會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

其實,職業倦怠從來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長期負面自我認知積累的產物。導致這種怪病的罪魁禍首,就是“貼標籤”。

為什麼是「貼標籤」呢?

舉個例子。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被父母和老師說我是個內向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就縮成一個球,不敢上前打招呼,更不敢當眾展示自己。

久而久之,我逐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我天生就是個不善於和人打交道的人,於是無論後來遇到任何社交場合,都會主動地把自己藏在角落裡,爭取不讓別人注意到我。

講到這裡,不知你發現沒有,「內向」之於我而言,其實就是一種標籤。

為了不與自我心智產生衝突,我的行動開始逐漸向其傾斜,慢慢地形成了一種難以撼動的「思維定勢」。

換個角度說,在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當中,很多父母和老師都喜歡用“貼標籤”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生。

比如一個學生每天下課跑去踢球,老師就會說他調皮;一個學生上課總打瞌睡,老師就會說他懶惰;一個學生連續兩天忘了穿校服,老師就會說他臭美......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愛踢球的孩子就沒有安靜的時候嗎?打瞌睡的孩子就不是因為昨晚熬夜學習嗎?忘了穿校服的孩子說不定真的是因為校服丟了呢。

之所以成年人如此愛給別人“貼標籤”,本質上其實不過是為了偷懶。畢竟,一旦某樣東西被貼上了標籤,就可以方便你輕鬆地分類處理了。

然而,大人只顧著偷懶,卻忘記了一個更重要的事實:你所給別人打上的標籤,勢必會讓對方形成一種難以改變的「心智模式」。

話說回來,上述很多人口中所追求的“安穩”,其本質上也只是一種自己給自己打上的標籤。

03

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勢?


毀掉一個人的,正是“定勢思維”



理想的決策不是先給結論,再佐證;而是先佐證,再給結論。

換句話說,真正的高手特別善於繞開直覺思維的陷阱,他們唯恐自己受到思維定勢的侷限,所以在問題面前總會多問幾次為什麼。

比如一個人在工作中總不順心,要麼被老闆批評、要麼被同事排擠,這時候難免會陷入“職業倦怠”。

這時候,有的人可能會想,是不是我不適合在這家公司工作呢,或者是我壓根兒不適合在公司的環境下工作?哎,反正工作也沒起色,不如安安穩穩過好小日子,追求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反,一個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的人會怎麼想呢?

在我看來,一個正常人的思考路徑起碼要經歷過以下幾點:1)老闆為什麼總是批評我;2)是不是有哪件事我做的不夠好;3)這件事情是不是同樣影響了同事對我的誤判;4)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該如何避免同樣的失誤呢?

你看,前者的思維方式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後者的思維方式卻是在一片森林裡努力地尋找真相。

所以說,倘若想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定勢,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要把自己「去標籤化」。

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作為一個從小到大註定被認為是“不善交際”的人,後來我又是如何克服這一點的呢?

方法很簡單,即把“抽象的標籤”轉化為“具象的情景”。

比如我曾經問過一個認為我性格內向的朋友,“你認為我通常是在什麼時候表現地有些不善言辭?”,沒想到他的回答是,“其實你跟熟悉的人一起時特別能侃侃而談,但當遇到第一次見的陌生人時就會冷場”。

聽完他的這番回答,我終於知道問題所在了:我所謂的內向,其實是在遇到不了解地陌生人時,會不自覺地開啟自我防衛機制,害怕個人的私域部分被“過度侵佔”。

於是,我逐漸地磨練自己與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儘量讓自己主動地放下本能防備,後來便再也沒聽過有人拿「內向」二字來形容我了。

04

凡能成大事者,都是概率高手

思維定勢,還常常伴隨一個更大的誤區,即“盲目認同因果定律”。

有因必有果,這句話並不全面。比如說,”天賦 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嗎?

給你喬布斯的天賦、資源、背景、能力,讓你在這個時代再走一回,你覺得你能獲得喬布斯那般的成就嗎?我猜99.9%的回答是否定的。

人到“中年”之所以懈怠,其實是好像看透了世間難以改變的一些“因”,比如成功人士的家境、教育、資源、人脈等等,卻忽視了自己主觀人為的一些“果”,比如思維模式。

在我看來,因果定律不是必然聯繫,而是偶然聯繫。

所謂必然聯繫,也就是100%的邏輯關聯;偶然聯繫,則是有概率的,且關聯概率存在於1~100%之間。

換個角度說,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最關鍵的不是你所擁有的牛逼裝備,而是“運氣”!

什麼?運氣!?看到這裡請你不要詫異,我確定我說的就是“運氣”。

也許你會有些許疑惑,既然成功靠的是運氣,那我還努力個毛線?

別急,正是因為成功靠的是運氣,所以我們才更加要運用好「概率思維」,並通過一次次精打細算地賭注,來不斷積累自己的“運氣”。

舉個例子。假如你手裡有100萬的投資款,必須投給你對面坐著的兩個人:一個是一無所有但志向高遠的20啷噹歲小夥子,一個是有車有房但尋求安穩生活的40歲油膩男,請問你會選擇投給誰?

毋庸置疑,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選擇前者。

為什麼多數人會選擇那個身無長物的毛頭小子,而不是那個沉穩老辣的中年男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年男子身上具有強烈的「確定性」。

具有「確定性」難道不是件好事嗎?怎麼放到這裡反而不對了呢?

要知道,投資是以概率權換得更高回報的槓桿行為,成功者善於用概率來計算獲得回報的大小,哪怕承擔一定的風險,他們也會堅持如此思考。

而失敗者的思維定勢呢?

他們並非不樂於做賭注,而是他們更傾向於尋找確定的事物,換言之,也就是那些直覺範疇內最大概率的“穩定”。

不信你可以試想一下,倘若這100萬真的是你辛辛苦苦賺來的所有存款,當你勢必要那它做投資的時候,很有可能絕大多數人會跑去投那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了。

畢竟,相對於冒風險的高回報,多數人更傾向於無風險的穩定報酬。

然而他們卻忘記了,這個世界上壓根兒就不存在絕對的零風險。

所以,話說回來,什麼是“運氣”?


毀掉一個人的,正是“定勢思維”


按照我的狹義理解:運氣其實就是某種概率權,就是你要做出一個選擇時綜合的前提條件。

那麼,如何才能不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好運氣”呢?那就需要我們摒棄思維定勢,學會用概率思維去做出每一個重大決策。

簡而言之,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先不要急著下判斷,而要儘可能地收集有效數據,通過系統化的分析再做決策。

好比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否是大概率正確的呢?

如果你真的研究過大多數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就會得出一個截然相反的概率學定論:“成功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母”。

就像大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的那樣:“誰說我失敗了,我不過是知道了有九千九百種方法是行不通的而已。”

事實上,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基於他過往一次次的成功,沒有前期多次小小的成功及其它從成功中獲得的信心,他們必將失敗無疑。

所以,一個人的運氣,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當週遭虧待了你,先不要急於給自己的人生定性,摘掉別人給你的標籤,聚焦一個微小的事情,命運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以戰勝。

畢竟,安穩=幸福,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毒的邏輯。


毀掉一個人的,正是“定勢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