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真實的曹洪是一個怎樣的人?

瓦爾登的船伕


三國時期真實的曹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那就看史書是怎麼記載的,然後具體分析就行了。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

曹洪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太祖起義兵討董卓,至滎陽,為卓將徐榮所敗。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與太祖俱濟,還奔譙。揚州刺史陳溫素與洪善,洪將家兵千餘人,就溫募兵,得廬江上甲二千人,東到丹楊復得數千人,與太祖會龍亢。太祖徵徐州,張邈舉兗州叛迎呂布。時大饑荒,洪將兵在前,先據東平、範,聚糧谷以繼軍。太祖討邈、布於濮陽,布破走,遂據東阿,轉擊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十餘縣,皆拔之。以前後功拜鷹揚校尉,遷揚武中郎將。天子都許,拜洪諫議大夫。別徵劉表,破錶別將於舞陽、陰葉、堵陽、博望,有功,遷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累從征伐,拜都護將軍。文帝即位,為衛將軍,遷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益邑千戶,並前二千一百戶,位特進;後徙封都陽侯。

曹洪,曹操的從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親又年幼於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說明了曹洪的家世,有一點,曹洪和曹操實際上沒有血緣關係,因為曹操本姓夏侯,曹操的老爸曹嵩是被大太監曹騰領養的。在三國志裡面,記載了曹操兵敗,失馬被追,曹洪為了保住曹操,將自己的戰馬給了曹操,說出了”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的話。曹洪的初步形象就出來了,他是一個賞識信任曹操,覺得這個天下必須得有曹操,但是可以沒有我,他慧眼獨到的看出了曹操的志向和曹操的能力,並堅信。因此他隨著曹操起義,寧可犧牲性命也要保曹操。所以曹洪的一些列的形象也就出來:

1. 胸懷天下的大局觀。

無論他說天下不可無曹操是指曹操能平穩天下還是曹操的死會對天下產生嚴重的影響,他必須活著。都明顯的表達了曹洪他有當時那個天下大局的看法,無論他的看法是對是錯,並且他心中是懷有改變當時情況的觀點的。

2. 慧眼識奸雄。

他意識到了曹操的能力,影響天下的能力因此他和曹操起兵,逐鹿天下可能為了權力可能為了財產可能為了活命,僅從這段至少表現了曹洪是認識到曹操有能力成為一方霸主,在這亂世天下中站穩腳跟,改變這個世道。

3. 忠勇雙全。

起碼曹洪對於曹操是即忠誠,為了他自己命都可以不要,因此他也具備了勇氣。

接下來文中說了,因為了揚州刺史關係好,曹洪率領家兵千餘人就投靠陳溫招募兵員,得到了數千人後和曹操相聚。這裡表現了曹洪有著相當強的武將的領導能力或者是魅力,他招收了比自己原本還多幾倍的兵員。

後面說了在打呂布的過程中,曹洪領兵在前同時處於饑荒時佔據了糧倉來維持後面軍隊的用需,隨後多次征戰獲得的勝利被累計加官進爵。毫無疑問,曹洪是個優秀的將領,帶兵打仗時不虛的。

最後一句到了曹丕呢,更是加官進爵,位特進是代表漢代一種官位,地位等同三公,後面又被封為都陽侯。


《魏書》曰:洪伯父鼎為尚書令,任洪為蘄春長。始,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獄當死。群臣並救莫能得。卞太后謂郭後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廢后矣。”於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洪先帝功臣,時人多為觖望。明帝即位,拜後將軍,更封樂城侯,邑千戶,位特進,復拜驃騎將軍。太和六年薨,諡曰恭侯。子馥,嗣侯。初,太祖分洪戶封子震列侯。洪族父瑜,修慎篤敬,官至 衛將軍,封列侯。

《魏略》曰:文帝收洪,時曹真在左右,請之曰:“今誅洪,洪必以真為譖也。”帝曰:“我自治之,卿何豫也?”會卞太后責怒帝,言“梁、沛之間,非子廉無有今日”。詔乃釋之。猶尚沒入其財產。太后又以為言,後乃還之。初,太祖為司空時,以己率下,每歲發調,使本縣平貲。於時譙令平洪貲財與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貲那得如子廉耶!”文帝在東宮,嘗從洪貸絹百匹,洪不稱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既得原,喜,上書謝曰:“臣少不由道,過在人倫,長竊非任,遂蒙含貸。性無檢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無厭之質,老惛倍貪,觸突國網,罪迫三千,不在赦宥,當就辜誅,棄諸市朝,猶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視天日,愧負靈神,俯惟愆闕,慚愧怖悸,不能雉經以自裁割,謹塗顏闕門,拜章陳情。”



先看《魏書》,一開始就比三國志內容更清晰地介紹了曹洪背景,曹洪的伯父是尚書令,因此曹洪也有官職。剛開始他們家很富但是因為吝嗇不借給曹丕錢,所以曹丕一直懷恨在心,重點詞一直,就趁機在曹洪門客犯法的時候同罪,甚至加罪要他死,朝臣一起救也沒能成功,後來卞太后出來說明,才免死但是罷官削爵,因為曹洪是先帝的創業合夥人,因此大家對他的遭遇感到不滿和嘆息。到了曹丕死了,他兒子繼位才恢復官爵。並且曹洪死後他兒子繼承了侯位。後面又有一句,說是一開始曹操就分了曹洪和他叔叔輩曹瑜侯位,且說曹瑜是個謹慎敬重他人的人。

在魏書裡,曹洪的形象就又有另外一副樣貌了,他是個官二代,而且是個富有的官二代;而曹丕呢是個典型的記仇的“天蠍座”,他因為曹洪不借錢給他一直從小到稱帝都懷恨在心,而且心狠手辣,不顧朝局的人。

這裡我個人認為是有個問題,就是洪家富而性吝嗇到底是指什麼?“洪,家富而性吝嗇”還是“洪家,富而性吝嗇”說是曹洪,家裡富有而性格吝嗇,還是說曹洪家裡富有但是他家裡人性格吝嗇。從前後文來說更傾向於第一種,再次特別說明,是要指出可能有其他解釋。

綜上,魏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但是性格吝嗇的官二代曹洪。個人認為,這裡有一點,就是一個“始”說明曹洪並非一直吝嗇,可能只是剛富有起來的時候,或者曹丕還沒發達起來的時候,曹洪是吝嗇的。在此之後,曹洪很可能就改頭換面了,富有不吝嗇,不吝嗇不代表慷慨。

《魏略》則是更近一步說明了,曹丕要收拾曹洪的時候,中軍大將軍曹真是知道的,就在他左右侍奉並且對曹丕說,你這麼做,曹洪肯定認為是我要收拾他。曹丕表示我收拾他,和你沒關係,不要“方”。太后出來調解,並且將調解的比魏書記錄的還要好,讓曹丕把他的家財也還給曹洪了。後面依舊錶述了曹洪家裡有錢,以及吝嗇不借給曹丕錢財。但是多了一句曹洪表示自己有罪,能夠免死深感皇恩之類的話語。

對於曹洪的為人來看,只是最後的時候,顯示了曹洪是個識時務的人。

總體來看,曹洪的為人就很較為形象了。從基本史書中他就是一個早期富有而吝嗇、但是胸懷天下、忠勇於曹操的創業合夥人。



接下來我個人在“胡說八道”下,有沒有覺得曹丕因為不借錢給他,他就要致曹洪於死地是很奇怪的,曹丕是記仇,于禁結局大家也知道,但那是于禁自身叛國。曹丕是個什麼人?他是個極能忍的人,會連這點事都忍不了的概率不是很大。同時曹丕一直在治理國家理念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賢臣之世。他對內施政恩威並重,鞏固權利的同時集權在手,製法削藩。也就是說很可能曹洪是因為其他事情範事,而且是件不能明說的事情。我推測是因為曹洪在曹丕爭繼承人的時候並沒有支持他,可能也沒有支持曹植,但是在後續過程中有幾次較量曹植都被認為很可能繼承魏王之位,在這幾次曹洪是不是做了什麼,比如間接表忠心,例如我忠於魏王,魏王認可你,我也忠於你之類的。所以後面曹丕剷除異己的時候,將曹洪算上了。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曹洪在當時什麼態度都沒表露,但他又是曹操的創業合夥人,實權和地位都極高,他的言語行動對於二代來說具有極大的影響和壓迫力的,會深刻的觸動曹丕的政策和權利,因此要殺雞儆猴。


養家餬口為王


曹洪,字子廉,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名將,魏武帝曹操從弟。

曹洪早年追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曹操於滎陽兵敗失馬時,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其免於危難。後誰多隨軍征伐,平袞州,徵劉表,討祝臂。官渡之戰時,曹操令其駐守本陣,漢中之戰時與曹休,翟與劉備。逼退張飛與馬超。

曹丕繼位後,拜曹洪為鏢旗將軍,曹丕後因私事尋畔,欲處死曹洪。因卞太后求請將其免死,貶為庶民。魏明帝曹叡繼位,拜曹洪為後將軍,更封樂城侯。

太和四年,復拜鏢騎大將軍。太和六年,曹洪過世,追諡恭侯。正始四年,從祀曹操祖廟。






瞭解歷史看這裡


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還有比香菜更難吃的麼


尖酸刻薄,小氣狹隘。


孫新鵬


王嘉:曹洪忠烈為心,愛親憂國。此穆滿之駿,方之“白鵠”,可謂齊足者也


小睿影視文化


吝嗇,張揚不收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