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12月12日,一個國內互聯網電商們比拼銷售額的大日子。而小鵬汽車選擇在這一天發佈旗下的第二款純電動SUV車型——G3,也讓人不得不想起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那濃厚的互聯網背景,作為一個之前和造車沒有任何聯繫的車企董事長和CEO,很多人都在疑惑這件事——何小鵬是怎麼把G3推向市場的?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當然,小鵬汽車總裁和聯合創始人——夏珩是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對於造車這件事絕對是內行,小鵬汽車的技術團隊也大都來自於各大汽車企業。不過顯然在外界的觀感中,何小鵬目前才是小鵬汽車的核心企業IP,他在互聯網領域曾經的輝煌和如今在汽車領域的拼搏,都讓小鵬汽車成為了眾多造車新勢力中備受關注的一家。

眾所周知,造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眾多造車新勢力中,目前已經批量上市的蔚來ES8和威馬EX5,都在經受著市場的嚴峻考驗,讚譽和詆譭基本上以同等的壓力在考驗著這些先行者。小鵬汽車的G3這個時候上市,必定也要受到消費者更加嚴苛的審視,尤其是這家企業的CEO還是一個之前從未涉足汽車行業的人。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在G3上市之前,我有幸和何小鵬坐在一起聊了聊這款車,發覺作為一個不懂造車的車企董事長,他其實很尊重汽車行業的製造規律,對於一款新車該有的製造流程,他絲毫沒有投機取巧的打算。我們知道小鵬汽車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第一款車型——小鵬汽車1.0,但是小鵬汽車的高管們,尤其是何小鵬卻對這款車並不滿意,他認為這是一款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型,所以我們目前很少在市面上看到這款車。按照何小鵬的說法,當時上市的1.0車型,基本都被員工們當作工作車使用,每一個開車的員工都必須努力地挑毛病,然後工程師會根據這些問題一一提出解決辦法。面對著1.0車型彙總過來的問題和提出的各種解決方案,最後小鵬汽車的高管們決定重新為消費者打造一款車型,那就是如今的G3。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在11月16日,何小鵬也向消費者發出了一封公開信,當時很多人認為他這是在回應和蔚來汽車李斌的那個“知名賭局”,其實在何小鵬自己看來這是在闡述自己對於汽車行業的一個基本認知:“造車不易、銷售不易、交車不易、售後不易”。他的原話如下:“對我們這些造車的‘菜鳥’來說,整車交付意味著整車品質的從0到1,企業體系的從0到1,銷售售後服務的從0到1!這是一家新公司、一個新品牌生命中的驚險一跳,是非常艱難的。我在全職投入造車前,一直以為造出車和交付車,核心難度是造出車,後來才發現,造出車、成規模地造出好車、成規模的銷售和交付是三個非常大的臺階,每個臺階都有不同的挑戰。必須完成了第三步,新造車勢力才算完成了整體0-1的過程。”

正是有了這種對於製造行業的敬畏和產業難度的認知,何小鵬才向團隊提出瞭如何幫助G3車型批量生產的幾點基礎要求:用足夠的耐心來保證整車品質,在不擅長的領域做更少的創新,用高標準的試驗保證足夠的安全。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所以我們也看到了,G3車型在充電樁的適配和兼容上做得很好,不至於像某些品牌那樣面對著一堆充電樁卻依舊無法充電;在車架結構方面,G3並沒有特別追求全鋁車架,而是採用了成本可控的鋼鋁架構;在何小鵬認為熟悉的車機互聯繫統上,自研OS系統和OTA雲升級服務成為了一大特色;而互聯網領域最受關注的信息安全,在G3上面也有了足夠的保證,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有車企CEO跟我談論起車載芯片防火牆架構這件事;在G3上市前做的五星安全碰撞摸底測試中,根據C-NCAP的2018新規程碰撞測試標準判定,G3也能達到五星安全;而對於南方大雨心有餘悸的何小鵬,還要求技術團隊繼續開展電池包的更高等級防水保護的相關工作。

我們目前看到G3車型的這些亮點,都是何小鵬這個汽車行業新兵基於互聯網行業的用戶體驗至上原則,對於自己團隊提出的需求。而備受小鵬汽車工程師和設計師吐槽的那個“360°車頂相機”,則是何小鵬對於互聯網分享模式的一個執念,他堅持認為G3不只是一款車,也必然是一個消費者依賴的移動終端,沒有分享工具的移動終端,都是不完整的。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跟何小鵬聊完之後,我覺得他並不是一個不懂造車的車企CEO,最起碼在對汽車製造的敬畏程度上和對於汽車產業的困難認知上,他已經表現得足夠專業。對於即將發佈的G3,或者說對於即將批量交付的G3,我也抱著極大的好奇心,何小鵬念念不忘的用戶體驗至上,G3究竟能不能做到,這還需要市場和消費者來給出一個最終的答案。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不懂車的何小鵬,怎麼就能把G3推上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