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12歲的乾隆,康熙為何驚得放下酒杯?

---劉通曉---


驚得放下酒杯?你在現場?其實因為胙肉!



康乾盛世”,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整個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來,在位時長最久的兩位皇帝,康熙和乾隆也時常被後人提起和研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期間兩次立皇太子,又兩次廢皇太子。到晚年也沒能想清楚立誰為皇太子這個問題。

這時候,四阿哥(雍正帝)也看出了康熙的心思,覺得自己兄弟們爭來爭去這麼些年也沒個結果,另出奇招就讓自己的兒子去試一試,結果效果尤其成功。乾隆從小就氣質非凡,就是一個現代版的“別人家的孩子”。

雍正帶著乾隆去見康熙的這一年,是康熙生前最後一年,康熙自己可能也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於是答應了兒子的邀請前來圓明園賞牡丹,放鬆一下平時緊繃著的心情。兩人一邊喝酒賞花,一邊聊著一些生活上的瑣事,“無意”的就提出來讓康熙見見自己的孫兒們。


雍正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康熙面前,就是弘曆(乾隆帝)和弘展,雍正也是怕康熙瞧不出弘曆這孩子的優秀,特地選擇了一個平平奇奇的弘展作為同齡人的陪襯。弘展在面見康熙時緊張萬分,行禮說話時也支支吾吾。

弘曆則完全沒有緊張,與自己的皇爺爺親近萬分,行禮時也輕鬆自如,落落大方。兩相對比,康熙就有些驚了。這孩子一站在那兒就有一股英氣,並且身上還帶著一種不同於同齡人的氣質。

這令康熙的心情一下子大好起來,越看越喜歡,於是康熙出了一道題考了考小乾隆,乾隆對答如流,更令康熙喜愛了。後來康熙更是向雍正要了小乾隆的生辰八字,並把他帶了回去由自己親自來教導他的成長。


雍正帝知道自己賭對了,自己的孩子弘曆確實已經引起了父親康熙足夠的注意力。康熙逝世之後遺詔雍正登基,在雍正眼裡也等同於下詔再下一任皇帝就是乾隆。於是在雍正元年,雍正第一次去祈福(新帝登基分祭祀活動)。

在祭祀皇天大典的時候,雍正給了小乾隆一塊胙肉。胙肉其實就是一塊白水煮的肉,對於當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的皇親國戚,及對吃食有要求的人都對這種品質的肉都不是很容易接受,但這胙肉的寓意非凡。

據傳胙肉還被用來祭祀烏鴉,而烏鴉又是清朝的神鳥。按道理來講在漢族的文化歷史裡,烏鴉是不詳的預兆。烏鴉的黑色從來都不是漢族喜歡的顏色,那滿族卻為何供奉烏鴉為神鳥呢?


相傳清朝滿族先祖曾經在被追殺的途中,因為一群烏鴉突然的出現,使得清朝先祖在烏鴉的偽裝下像一棵樹,而被敵人忽略掉逃過一劫。於是後來所有清朝後人都喜愛烏鴉,甚至在故宮裡常年有烏鴉飛來飛去,就是皇宮裡也有很多人用生肉來餵養烏鴉。

烏鴉是腐生動物,喜歡吃腐肉,但胙肉這種半生不熟的肉也吸引了許多烏鴉的到來。雍正在第一次祭祀的時候,就給了小乾隆一塊胙肉,並且沒有給其他的皇子。這塊極具傳承意義的胙肉,寓意明顯,小乾隆還沒有任何拒絕心態地吃了下去。

乾隆帝並不覺得難吃或嫌棄,表現出了強大地執行力和服從力,更是令雍正大為滿意。但由於當時的清朝實行的是秘密傳位的制度,就是皇帝將下一任繼承人秘密寫下來而不公佈。所以即使沒有立弘曆為皇儲,但也早已經就寫下來了。


史之策


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那一天,康熙帝晏駕不到兩個月,雍正帝來到天壇參加祈谷大典,這也是他即位之後的第一次登臨天壇。

回到紫禁城之後,他只把13歲的弘曆一個人叫到跟前,指著桌子上的一塊肉,說:“吃了吧”。

小弘曆沒問什麼,他知道有些事不該問,尤其是不能問他皇帝老爸,默默地吃了。味道很一般,還是涼的,咬上去牙都冰得打冷顫,但他素來乖巧,吃完後,也沒說話,就告退了。

弘曆雖小,也知道父親剛剛去祭拜的天壇事關江山社稷,那麼這塊肉一定有它的含義,他很可能已經明白,只有自己被叫到老爸面前吃這塊肉對他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小傢伙有這種感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從夏到秋幾個月的時間裡,他一直在避暑山莊陪著爺爺康熙,被“養育宮中”,他也知道,近百名孫輩中,這是隻有太子長子弘皙才享有過的待遇,從聖祖爺爺與他朝夕相處的一點一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感受這份厚重的親情。

弘曆不知道的是,去年秋天從避暑山莊一回來,康熙帝就召見了弘曆的生母鈕鈷祿氏,鈕鈷祿氏出身一個普通的滿族官宦家庭,即便是嫁給了雍親王,也沒有人感受到她的特殊。她出身侍妾,沒有出眾的相貌、過人的談吐,只有老建州女真人那種淳樸的活力、健康的體魄。據說在這次召見中,康熙帝看了鈕鈷祿氏整整半分鐘,最後說出了一句“果然是有福之人!”

時光還得回到去年春天,弘曆與康熙帝初次見面的那一刻。

那天,雍親王在康熙帝親賜給他的圓明園(那時候的圓明園還小,只有30公頃,雍正即位後才擴建)裡接待了前來遊玩的康熙帝,雍親王邀請父親的理由是來共賞牡丹,康熙作為秦漢以來在位最久的帝王,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裡,也加緊了對接班人的考察工作。

這個胤禛嘛,在爭儲大戰中似乎不顯山露水,倒是迷戀修身養性,康熙不介意對胤禛再度考察一次。

胤禛在陪著老爸把酒臨風之時,漫不經意的問了這樣一句:“我家裡您老這倆孫子,好像一直沒有機會得窺聖顏呢。”

好啊,叫來看看!

康熙心裡話,光你們這些兒子就夠我操心了,這百十個孫子我也顧不過來不是?

當弘曆和弘晝走到跟前的時候,康熙把酒杯放下了

此處插播吐槽一句,天知道題目為什麼要說“驚得放下了”,康熙都快七十整壽了,還沒那麼嘚嗖嗖不著調吧,難道要康熙一直端著酒杯看他倆?

回到現場,康熙看著弘晝,中規中矩,倒是沒有太多異樣感覺,一看到弘曆的時候,忍不住眼前一亮,感覺在他愛新覺羅氏的招牌眯縫眼中,彷彿被注入了一種奇妙的靈氣,尤其是小傢伙向自己行禮的時候,是既不侷促,也不拖沓,無論是表情動作的銜接,把握的火候都剛剛好。

康熙看過之後,心下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化學反應,那是一種只有睥睨天下的王者才能捕捉到的感應,這個小傢伙,也有王者之氣!

來給爺爺背背書吧,弘曆毫不怯場,指哪兒打哪兒,一字不差,清清朗朗,倒背如流。可把這老皇爺歡樂壞了,這孫子,有種!

胤禛表面不動聲色,內心波瀾壯闊,這一招棋,佈置對了。

果然不出兩天,康熙派來了貼身太監前來圓明園取弘曆的生辰八字,胤禛心裡就更踏實了,弘曆的生辰八字,他也找明白人算過,那是相當有衝擊力的。

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時)。這就是乾隆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庚丙,主“身旺”。

地支,是卯酉子,是四正之衝,衝力最大,主“大富貴”。

康熙看著八字,聽完解釋,不斷咋舌,還等什麼?趕緊把我這乖孫子接到宮裡,我要親自養育!

胤禛預感到可能會是一個好結局,卻沒有猜到這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結局。


歷來現實


或許是命運的牽引,在康熙生命終結前的某一天,春光明媚,牡丹開的嬌豔欲滴,他第一次見到年僅12歲的乾隆,雙目靈動,小小少年卻是風光霽月,鍾靈毓秀,康熙為這少年通身的氣質所折服,驚訝之後便是狂喜,當場就放下酒杯考察他的學識,出乎意料的小少年文章精妙絕倫,儀態落落大方,康熙讚歎不已,自此眼裡再進不入他人!至於後面尾隨著弘曆前來的弘晝,畏畏縮縮上不得檯面,當然康熙完全沒瞥見他。

康熙王朝的“九龍奪嫡”在中國歷史上都赫赫有名,皇位爭奪血腥激烈,是何等的慘烈!“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來便是皇家真言,所以說兒子生多了,自己的地位都容易被威脅,骨親殘殺,子弒父這種放在平常百姓家叫大逆不道,天理難容,而在帝王家能保住性命就是贏家。愛新覺羅家族強者生存,當初康熙大帝第一眼見到小乾隆時就是因為其氣勢如虹,文武雙全,能帶領大清朝走向盛世繁榮,園了康熙的心願!

自此以後,康熙便將小弘曆接到宮裡悉心教導,手把手的教他寫字,清朝注重騎射,為了弘曆的騎射功課,康熙甚至親自教他射箭,不意外的弘曆確實天賦異稟,第一次就射中五矢,康熙欣喜若狂,如獲至寶,就連議政期間都讓小弘曆旁聽,這可是當初康熙的髮妻赫舍裡皇后兒子才有的待遇!而胤禛當初是別有用心讓康熙召見他的兒子的,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竟然讓康熙如此喜愛弘曆!據說康熙之所以把皇位傳給雍正的原因就是他想要小弘曆帶領大清走向繁榮昌盛,而歷朝歷代卻沒有將帝位直接傳到孫子輩兒的,所以雍正算是撿了個大便宜!

當然,這種傳聞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究竟是子虛烏有還是被人壓了下來?後人無從得知,不過我想在那麼殘酷的兄弟爭奪中,僅僅憑一個康熙喜愛的孫子就登上皇位,簡直是無稽之談!眾所周知,雍正從很早以前就暗中謀劃,勤勉謹慎,恭斂簡樸,私下結識了不少有才之士,一步一步走上了權利的巔峰。也許弘曆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如果雍正沒有真正的才能的話,康熙也不會在百年之後安心將皇位留給胤禛離去!


奇點歷史


康熙和乾隆是清朝很優秀的兩位皇帝,在位的時間也都很長,康熙皇帝的確很厲害,無論是政治手腕還是管理國家都是有一套的,而乾隆在雍正深夜暴亡之後登上皇位,開始的時候還是很勤於政事的,但是到了國家安穩的時候就開始淫亂的生活,乾隆的後半生是風流成性的,其實他有感覺像是撿了個大便宜,因為他的父親雍正幫他做了很多,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乾隆才有東西去揮霍。



雖說乾隆到了後面就是一個敗家子,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就是被乾隆給養肥了,所以乾隆既是“康乾盛世”的參與者,同時也是使皇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罪魁禍首,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乾隆時期怎麼衰敗的,而是說說小時候的乾隆,也就是弘曆,雖然在歷史上對於乾隆的評價褒貶不一,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能當皇帝的必然也是有一定的才能的,而這個才能一般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康熙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孫子弘曆都驚的放下酒杯,很顯然第一眼肯定是因為弘曆的長相非凡,可以說是驚豔,古人很講究看長相,那些很厲害的人在史書中都是有著奇異的長相的,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相傳長得奇醜無比,而現在的弘曆是清秀儒雅,而且五官極其精緻勻稱,給人一種君王之氣,當了多年皇帝的康熙都驚訝自己有這麼一個孫子。



弘曆不僅相貌驚人,而且才學過人,年紀輕輕就能說會道,最關鍵的是膽子還很大,看到了自己的皇爺爺也不怕,而是很自然的跟自己的皇爺爺打招呼,在康熙問他問題的時候,他也是答得朗朗上口準確無誤,而且句句都說到了皇爺爺的心坎裡,而康熙在和這個年僅12歲的皇孫的交流中也是頻頻點頭,高興的不行。



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了,為什麼康熙直到弘曆12歲才見到他,因為康熙的兒子很多,當年繼康熙之後的皇位之爭也是很激烈,兒子多了孫子自然也是多的不行,一個一個見怕是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才會到了12歲才見到弘曆,但是這一見卻沒有白見,經過上一次,康熙就很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皇孫,還經常將弘曆召進宮中特意培養弘曆,教弘曆,當然弘曆也很可能影響到了雍正的繼位,雖說不是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原因肯定是有一部分的。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一代天驕康熙帝,為什麼第一次見到他12歲的孫子會如此不淡定,甚至被驚失態放下杯子呢?今天有書君就來當一回康熙帝肚裡的蛔蟲。



一、雍親王為弘曆鋪墊的好


據《清聖祖實錄》中記載,這個康熙爺經常去“不爭”皇位的四阿哥雍親王的府裡,可能是不論紫禁城,還是其他阿哥府中,給康熙爺太多的立儲壓力。


但是康熙爺沒有察覺,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正在悄然進行中。在一次父子閒談中,雍親王很隨意的提了一下自己的兒子。本來爺孫見個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過,當年這“三帝”見面,可是費盡雍親王的心機。他特地安排自己兩個兒子,同時面聖。



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雍親王的另一個兒子膽小懦弱。不過選擇他的目的就是,更加彰顯弘曆的非凡氣質。有了綠葉映襯的弘曆,更加與眾不同。


二、弘曆天賦異稟。


有心機老爸推送,孩子自己也得爭氣。據說,弘曆貌有帝王之相,想必就是傳說中常說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紫氣環繞”。


對於這個,估計只有身為帝王的康熙爺,才可說得清楚。有書君認為,這個小弘曆相貌,應該是符合當時長相周正、相貌堂堂的審美標準,也與康熙爺心目中的儲君形象完美契合。


三、弘曆談吐不凡。


但凡是皇家,除了注重外表,更加註重德行。弘曆是雍親王刻意安排,給康熙爺留下深刻印象,在接人待物、談吐舉止上一定是下足功夫。


有著不平凡身份的爺爺,喜歡什麼樣的孫子?自然是談吐大方得體、有自己鮮明個性、不唯唯諾諾,像愛新覺羅家的人,而這些優點弘曆是集於一身。


四、弘曆天生就是帝王星


有書君不會看相,但是這康熙爺可是特地找相師看過。據說,這弘曆有著天生優勢,不僅天格、地格百年難遇。而且,註定富貴長壽。


而後,康熙甚至指名要看一下弘曆的生母鈕鈷祿氏,大家應該知道,這鈕祜祿氏可是被後世稱為,整個大清最有福氣的女人。


康熙本身就對弘曆這個孫子一見如故,再見過他的有福的生母,那就更加確信這是個“福”孩子。


五、弘曆讓康熙帝的心放下了


康熙的兒子們為什麼會奪嫡?一是人才太多,誰都不服誰。二是康熙爺心中一直沒有特別的人選。


曾經偏疼的太子實在資質平庸,就算是將來把他推到,那個矚目的位置,也未必可以坐穩江山。


而這次不經意地看到了12歲的弘曆,康熙徹底放心了,眼前這個無論從外表到談吐,自帶帝王之相的孩子,是繼承大統最好的人選。


一代見識廣博的帝王,自然不會因為見到一個相貌不凡的小孩子,就驚到失態。而是因為這個孩子,讓他徹底從立儲的大事中解脫。


康熙爺放下的不是手中的杯子,而是他選擇儲君的這顆沉甸甸的心。


這個弘曆與康熙帝有緣是真的,為了可以讓這個孫子繼承大統,而義無反顧地選擇他的老子當“過渡皇上”。



至於什麼相面之說,倒是不太相信。不過有件事不得不提,雍正爺可是為押弘曆這塊寶沒少花費心力。


所以有句話說得好:“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啊!


有書博物館


大清王朝295年基業,唯康雍乾稱為盛世。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擒熬拜、平三藩、收復臺灣、剿滅葛爾丹。被後人稱為與秦皇漢武齊名的千古大帝。

其孫子乾隆文治武功更是了得,自稱十全老人,陽壽八十九歲,古今帝王第一人。唯兒子雍正,四十五歲登基,勞碌了十三年,卻落下個帝位名份不正的名聲。

題主和很多後來的說法一樣,以弘曆(乾隆)的一段經歷來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

歷史上因帝王對孫子的喜愛,由孫子繼位少不了中間這個兒子的過渡。如明永樂帝喜愛孫子朱瞻基(明宣宗),就先傳位於平庸有足疾的兒子朱高熾,以確保孫子的登基。所以讓後人聯想到由於康熙喜歡弘曆(乾隆),才有了雍正的登基。

其實康熙有了35位皇子,2O多位格格,是一個很能生育的皇帝,孫子輩更是多得數不過來。那個當了四十二年太子的胤礽的子女就曾長期被康熙養育。

而弘曆只是在1722年被皇爺爺接入宮中半年,後來的傳言無非說明這是康熙培養的隔代接班人,從而佐證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康熙剛見到12歲的孫子,不會驚得失態,定是天生異稟,後人杜撰的。

其真象或保留在清史稿中,願後來寫史者能秉持良心,給後人留下能經得起檢驗的《清史》。


晚亭與落霞同暉


康熙帝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智擒鰲拜,平定三番,收復臺灣,抗擊沙俄,平定噶爾丹,生了幾十個兒子,擁有百餘名皇孫,雖然一生有得有失,但什麼大場面沒見過?現在突然問,康熙第一次見到十二歲的弘曆時,會驚得放下酒杯?

在清宮劇和網絡寫手們毫無底線的大肆渲染和推波助瀾下,愛新覺羅·弘曆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把他的皇爺爺搞得一會放下酒杯,一會暗自稱其,也使得不少吃瓜群眾信以為真,覺得康熙傳位於胤禛也是受弘曆影響。

事實上,弘曆雖然乖巧、有見識,也很招人喜歡,但也只不過是康熙眾多優秀皇孫中的一個而已。古代的大體可以分作兩部分,一部分是皇帝登基後隨時記錄書寫的,一部分則是根據各種檔案追溯編寫的。可以說,一旦成了天子,弘曆便已經不再是弘曆了,而是乾隆。

許多編劇和網絡寫手確實查閱了資料,但有時分不清何為真,何為假,甚至揣著明白裝糊塗,把溢美誇大之詞也當做史實來引,並且進一步渲染。之前雍正祭祀後分胙的問題,便是如此,而此次康熙驚得放下酒杯,更是這樣。

如果真要給此問題編造一個答案,那麼應該這麼說:

因為宮廷劇裡就是這麼演的,導演就是這麼安排的,而且觀眾喜歡看這樣的,所以康熙即便再貪戀杯中的美酒和桌上的美食,也得停下筷子,放下酒杯,兩眼放光地盯著弘曆……


碣石樵子


祖孫初見

康熙與弘曆的初見發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春天,當時的康熙應該是在圓明園賞花。這時候雍正帶著年僅12歲的弘曆來拜見康熙,然而弘曆的成熟穩重的表現讓正在賞花的康熙是眼前一亮,通過這次祖孫見面,康熙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孫兒,把弘曆帶回宮中親自撫養。



兩廢太子

為什麼康熙會覺得眼前一亮?因為此時的康熙正深受兩廢太子的心理苦痛之中,畢竟這時候的康熙已經是人生末年了,時刻都在考慮接班人的事情了,可是連著兩次廢太子,沒有合適接班人讓他心情是苦悶的。

而康熙此時見到了表現與年齡很不相符的弘曆,其在康熙面前表現的是得體大方、成熟穩重。這就讓深陷接班苦悶的康熙感覺是絕處逢生,苦悶就消失了許多。因為他感覺大清的江山還是有望的。




因此《朝鮮實錄》也就有了雍正即位後,弘曆就是儲君的記載。也有些人都認為雍正能即位是弘曆的助攻,因為覺得康熙看到了兩代皇帝,只是這個讓康熙看好的弘曆,其在位一生的作為真的令康熙滿意嗎?這個就得看看他們祖孫在地下怎麼聊的了。


淡看天上月


十多歲見祖父,不覺奇怪,帝王家嘛,何況康熙很能生,55個兒女,子孫輩肯定多,加上政務繁忙,一時半會兒,見不到!


有人說,康熙見乾隆,純屬四爺精心籌劃,弘曆打小聰明,五歲過目成誦。四爺也想在父親面前露露臉,增加奪嫡的可能性。

不管怎樣,圓明園之內,康熙受四爺邀請,來了。觥籌交錯,父子兩人這次見面很愉快,談著談著,四爺順口而出“您兩孫子自孃胎下來,還沒親眼目睹過您嘞。”

康熙和顏悅色,“聽人說,其中有一個讀書記性不錯,讓他們出來見一見。”隨著,康熙又拿起酒杯,打算喝一口。

弘曆、弘晝應詔出場,康熙一眼鎖住弘曆,康、雍、乾三皇,在這一刻會面。只見他眉清目秀,兩眼之內,盡顯靈氣。弘曆在行禮之時,有前有後,神色不亂,絲毫沒一點點拘束之感。

康熙忙放下酒杯,隨即伸手,招了一招手,似說“你過來”。弘曆挺胸抬頭,自信滿滿走過來了。康熙隨口說出一段經書,有一番考校功課的趨勢。

弘曆張口就出,朗朗上口,又問“作何解?”弘曆思路清晰,見解非凡。

為何康熙驚得放酒杯?有可能他感受到了弘曆身上洩露的絲絲王氣,或者他個人與眾不同的氣勢,歷經九子奪嫡,苦著正為接班人發愁的康熙,不為是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啊。


之後幾天,康熙下了一道聖旨,說“讓弘曆進宮,我親養育,親授課”。原來,這幾天,康熙找人給弘曆算上了一卦,弘曆八字,“身旺之相”,大富大貴,妻賢子多,福壽深厚。

然後祖孫二人,朝夕共處。康熙批奏摺,弘曆磨墨寫字,時不時康熙起身,親自教導。吃飯時,康熙為弘曆夾菜,接見大臣時,弘曆懂事的在一旁。“弘曆,慢點……”山上玩耍的弘曆見靠岸下船的康熙,趕忙跑了下來。

某一次圍獵之後,康熙指名要見弘曆的母親,看著抬起頭的臉,康熙足足瞅了很久,隨即連說三次“有福之人”。她最終是活了八十多歲。

如此誇張一說弘曆和康熙如何如何,無非在表明一個觀點,康熙傳位於四爺,那是因為弘曆緣故。康熙自感時間不多,悔恨遲見弘曆,否則親自培養。而現在,只有傳位四爺,弘曆才是穩妥地太子,將來的皇帝!

這又是雍正上位謎底的又一種彰顯。


非常茴香豆


康熙和乾隆爺孫二人,是愛新覺羅家族裡面最強大的人物,兩人合起來的“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雖然後世頗多爭議,但是不可否認,兩人都是屬於清朝出色的君主。

康熙六十一年,這一年註定不是平凡年,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第一次齊聚。這次的碰面,影響了中國近百年的走向。當時的雍正還只是四阿哥,他的眾多兄弟都在為皇位廝殺,唯有他似乎沒有參與到皇權鬥爭中去。這也是康熙願意到雍正住處的原因之一。

此時的康熙還在為繼承人而發愁,康熙的兒子實在是太多,一個比一個能幹,康熙實在是不知道選誰,想來想去,煩躁的康熙決定駕臨圓明園牡丹臺,把酒臨風,賞賞美景。

雍正其實也有意競爭皇位,可是他和他的兄弟們半斤八兩,唯有一個兒子,遠超兄弟們的兒子,雍正為了爭取機會,決定劍走偏鋒,讓兒子替他爭寵。

雍正精心策劃了這次牡丹臺相遇。老康熙見到了自己比較中意的兒子,閒聊起來。雍正彷彿無意的提到:“您的兩個孫子自從生下來還沒有機會見到聖顏呢。”康熙隨口應了下來,決定看一看自己的孫子。

沒有見過孫子,在康熙這兒實在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康熙的孫子實在是多,足足有九十七名,每天疲於應付政事的康熙怎麼可能見過來。

據史料記載,當時雍正共選出兩名兒子,一個是弘曆,一個是弘展。弘展的出現完全是用來襯托弘曆,康熙看到弘曆的出現,驚得酒杯都放了下來。

弘曆在時人眼裡絕對屬於美男子,容貌清秀儒雅,從小善讀書的弘曆還屬於能說會道的那種,見到皇帝也不緊張,落落大方的和康熙打招呼。而弘展見了康熙嚇得直打顫,明顯的對比讓康熙一下子喜歡上了弘曆這個孫子,

他順口考察了一下弘曆的功課,發現他的功課也很優秀。

熙明顯是對此上了心,回宮之後,沒過幾天就派太監來雍正處,找雍正寫下乾隆的生辰八字。康熙批閱後大喜,乾隆的八字顯示,他正是富貴福祿身後,亦是長壽之人。完美符合了康熙的各種需求。

於是,過了沒幾天,康熙再度駕臨圓明園,帶走了乾隆。

康熙六十一年底,康熙駕崩,留下遺詔立雍正為皇。

乾隆就這樣為自己的父親爭取到了皇位,他也在隨後的日子登基為皇。

參考資料:《乾隆御製詩初集》、《清高宗實錄》、《嘯亭雜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