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是篡位,還是代周武王攝政?

周公旦是篡位還是攝政

堯舜禹湯,伊尹、魯周公,齊太公等,在我國曆史上幾千年來都是作為正面人物,尤其在春秋、戰國、秦漢更是如此。然而現在卻有人信謠傳非,妄圖顛倒歷史,製造混亂,為桀紂翻案。

他們忘了一個最起碼的事實,即是自古至今歷朝各代,凡是有成就的君王,都是少不了賢臣的輔助,明君同賢臣的關係,就同紅花綠葉,兩者缺一不可。

故古人曰:“堯隆稷契,舜嘉皐益,昆夷隆夏,伊摯盛商,呂尚翼周,君榮臣貴。古之明君,皆有轉德之臣,勸諫之官。”

伊尹本善終,周公本至德,今人卻疑其偽。是奸或偽皆要以事實為根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區別一個人的真偽,是要看其一貫表現,決不能眝在一人一事一時上。也不能只信《竹書》一家之言。

武王不信周公有其偽,成王最終也信其德。兩個主要當事人都不信其偽,何故今人卻疑其奸偽不真,不知此理從何來?難道今人的發言權比古人還要高?

周公是篡權還是攝政,《史記》己講得非常清楚,其它史籍也對此無疑義,何故今人要疑鬼疑神,這難道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

文王生有十子,長子伯邑考早亡,次子便是太子發,也就是周武王。接下來就是管叔,周公旦之兄。武王死時成王尚小,還處襁褓之中。

按夏商周禮,封建制度,“子襲父位,兄死弟及,孫踵祖業”,然武王駕崩,成王幼小,尚處襁褓,不能行政,理應周公之兄管叔代政,而前夏商已有先例。

但武王卻以周公攝政,力保成王。這能讓管蔡想得通,而不鬧事?因此管蔡放流言蜚語,甚至反叛奪權,完全是在意料之中。.

更糟糕的是周武王還有一個前妻,有辛氏之女,與殷商是政治婚姻!生有一子,名庚,後封在邲!因是在文王受難時被迫政治婚姻,所以不為周武王、周公旦、姜太公所寵愛!

按理周武王在公元前1009年12月駕崩,應是子繼父位,由武王子庚繼位,但武王臨終卻私下與周公旦商量,要周公旦接位!

考證歷史,必須以史為據,沒有史據,只屬猜想,猜想是不能當真的,也難以釆信!更經不起時間考驗!

你老嚴說武王還有一子武庚,有何憑據?沒有憑據,老嚴豈敢妄言?《泰誓》有曰;“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我西伯發雖然與你紂王有沾親帶故的親戚關係,但是你不仁在先,囚我父,殺我兄,這次就休怪我之不仁不義了!

先輩王國唯先生曾說“孤證不立”,考證歷史,當然證據越多越好!

前些年我曾見到過黑龍江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名《竹書紀年》,書中又夾雜著《十六國春秋》《逸周書》等其它內容!其中就講到武王病重,臨終而叫子庚去請周公旦來商量後事一內容!

再說《易經》中“帝乙歸妹”也是講季歷娶商王女一事,否則便不會有《周書》“紂王元年,初封九侯,西伯為昌”,同樣文王也是轟轟烈烈娶殷王女為妻,所以紂王囚西伯昌,只殺其它二公,九侯與鄂侯,而對文王只是囚禁七年!獲釋之後還給他對其他諸侯專征權!政治婚姻在古不稀奇,在今也常有!

也許有人要問,為何司馬遷《史記》等史籍中沒有武王子庚一說,此是後人漏字或諱言也!武王子庚,漏其“王子”二字,不就成了武庚嗎!紂王兒子是祿父,武王克商之後,去了北方!《四書五經》中朱熹也感到奇怪,何時何地又冒出來一個武庚?

縱觀史籍,在武王伐紂過程中,貢獻最大的除了姜太公外,就是周公旦。姜太公雖然功勞巨大,甚至可以說沒有姜太公的出謀劃策及有堅定的決心,就沒有武王伐紂之勝利。然太公呂望畢竟是外姓,只是周武王的老丈人。而周公旦就不同,他是武王的同胞親兄弟,也最為武王信任寵愛。遇事武王都是同太公、周公商量多。

所以司馬遷在《史記.魯公世家》中說:“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異於群子,及武王即位,用事居多。”

因此在分封時,他將全國最富裕的地方魯國分封給周公旦。姜太公只是比周公略差,分在齊國。除此以外,他還另外得到一份好處,就是他的兒子姜虞被成王稱之為唐叔,後被成王在公元前1002年封在晉國。可以說周武王對岳父姜太公、小弟周公旦都不薄。因此這兩人都對武王忠誠不二,即使武王去世也是如此。沒有這兩人的力保,成王也就不能成為成王。

召公就比不得上面二人,周公把大鉞,他只能持小鉞,立在武王一旁。他的受封之地,也遠在北面燕國。故在周公攝政時也略有微辭,有些不放心。被周公發現後,對其進行了嚴肅批評,後來召公還是改過自新,既搞好了燕國,又輔佐好了成康。在周公去世後,也多虧了召公、姜太公這三朝元老的忠心大力輔助,故成康之世能有“四十餘年刑措不用”之太平。

周公、太公、召公這三公都是文、武王兩王之重臣,深知文王立基之艱苦,更知武王得江山之不易。因此對成王接位是不會反對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雖然武王臨終,希望周公接位,但他更希望成王將來能有王位。對此周公心中也非常清楚。

為了能忠實執行武王遺願,周公只有讓成王嗣位,而由己攝政,才能力保成王將來能夠篤就王位。為此他不惜忍受委屈,被人誤解,甚至大義滅親,殺兄驅弟。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硬是密不發喪,拖到次年六月葬於畢地!乃踐阼代成王攝政當國,一哺三吐,每天抱著成王上朝!

紙是包不住火,管叔及其群弟知道真相後,皆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成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是管叔帶頭起鬨,說穿了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自己爭當皇帝。

“周公將不利成王。”這是他們的藉口。自己在伐紂中沒有大的建樹,當然其受封地也比別人差,對此管、蔡皆心懷不滿,便藉機聯合殷人之舊勢力及武庚反對周公,這是明顯的反叛和奪權。

周公也早就預料到武王去世後會有人尋釁鬧事,所以他主動向姜太公、召公及眾臣打招呼:“我之所以攝政,是因為武王早終,成王又小,恐天下有人乘機尋釁鬧事。又因為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於天下之不賤,是伐紂克商的功臣,因此只有我才能擔當保證成王繼位的重任。”

周公的真心表白,並不能消除成王二位叔父管、蔡的狼子野心。管、蔡、武庚果然率領淮夷反對勢力進行造反。周公被迫便以成王之令,於公元前1007年興師東伐。誅滅兄長姬管,流放阿弟姬蔡。管蔡同為周公之親兄弟,周公為何要區別對待,使他們下場不一樣。一個被殺,一個被流放。

作為周公旦與姬蔡之兄,成王叔父的姬管,理應真正維護成王,而不應找藉口尋機進行反叛,為此周公對他採取了最嚴厲措施。而蔡又年少,又為從犯,故其刑輕,僅是流放,沒有生死之憂。康叔也小,沒參加叛亂,所以封地為衛,成王呼其為為衛康叔!

現有一謎,就是當管蔡之亂時,姜太公尚在位未亡。而史書中卻從沒有講明他的態度,有人便藉此猜測姜太公與周公之間有矛盾,對周公攝政不滿或曰不放心。我認為姜太公作為外姓,是很難插手周人姬姓的內部紛爭中去。再說成王是他嫡孫,他會不支持周公嗎?

然當管蔡聯合殷人紂王兒子祿父武王兒子庚等進行反叛時,他就無法傍觀了。首先接受平叛命令的就是他姜太公。因為事發突然,出其不意,根本沒有思想準備,他原以為管、蔡只是與周公看法不同,最多也只是兄弟口頭之爭,不會動刀動槍,兵戎相見。當知道管蔡內外勾結,反叛中央,危害到國家政權和自己利益時,他再也不能坐視無睹,袖手旁觀。於是只得匆忙上陣。保住了周公也就保住了外孫成王誦!

遺憾的是太公出師不捷,幾乎全軍覆沒。萬不得己,只得周公親征,經過二、三年的艱苦戰鬥,最終方能畢定,使諸侯鹹服宗周。

姜太公歷來被人尊之為有預見及奇謀大策,戰無不勝的軍事家。誰知英雄也有失手落涙之時。為了保證姜太公英明形像,無論是或人或齊國都有所忌諱,後人似乎故意隱去或是忘卻了姜太公這段失敗的歷史。說真的連司馬遷也不一定知道!

姜太公這段失敗的歷史終於在二千多年後,因周人青銅器《孟鼎》的出現而被後人所得知。

“惟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武王祠文王作邦闢,乃匿有四方允正,乃民在粵即事糧酒,無敢頤有棐蒸祀,無敢戲古,天恩施於豐,保先王有四方,我伐殷述命,惟殷邊侯,田甸粵殷正,百辟率肆於酒,

故喪呂師,……。《盂鼎

從《盂鼎》金文中“帷王二十三祀”分析,很可能此《盂鼎》造於成王二十三年。因為“伐殷述命”周史上只有二次。前者武王,後者周公。再說離伐殷時最近,而在位又超過二十三年的只有成王、康王。

此文中言:“我受武王伐殷之令,克殷人後成為守護邊疆之諸侯,並即事糧酒,從事農牧業。然而對之進行數百次勸說,他們仍然放肆於酒之惡習。酒醉人昏,(故會妄信管蔡之流言,反叛中央),害得我喪失呂師。”

金文中所謂“呂師”,我想很可能就是“齊師”,姜太公呂望之師。

尚書.費誓》中有呂刑,既名“呂刑”應是呂望所制!因文中有“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於四方”,而今將其定為周穆王時期,為大謬矣!左昭右穆,“穆穆”原本是恭敬之義,而非指周穆王矣!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漢時三國曹操對周公旦最有體會,他也不相信周公會篡位,周公篡位能有後來的天下歸心,贏得天下所有諸侯的尊敬嗎?更不可能有“成康之,四十二年的刑措未用”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