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是篡位,还是代周武王摄政?

周公旦是篡位还是摄政

尧舜禹汤,伊尹、鲁周公,齐太公等,在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都是作为正面人物,尤其在春秋、战国、秦汉更是如此。然而现在却有人信谣传非,妄图颠倒历史,制造混乱,为桀纣翻案。

他们忘了一个最起码的事实,即是自古至今历朝各代,凡是有成就的君王,都是少不了贤臣的辅助,明君同贤臣的关系,就同红花绿叶,两者缺一不可。

故古人曰:“尧隆稷契,舜嘉皐益,昆夷隆夏,伊挚盛商,吕尚翼周,君荣臣贵。古之明君,皆有转德之臣,劝谏之官。”

伊尹本善终,周公本至德,今人却疑其伪。是奸或伪皆要以事实为根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区别一个人的真伪,是要看其一贯表现,决不能眝在一人一事一时上。也不能只信《竹书》一家之言。

武王不信周公有其伪,成王最终也信其德。两个主要当事人都不信其伪,何故今人却疑其奸伪不真,不知此理从何来?难道今人的发言权比古人还要高?

周公是篡权还是摄政,《史记》己讲得非常清楚,其它史籍也对此无疑义,何故今人要疑鬼疑神,这难道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

文王生有十子,长子伯邑考早亡,次子便是太子发,也就是周武王。接下来就是管叔,周公旦之兄。武王死时成王尚小,还处襁褓之中。

按夏商周礼,封建制度,“子袭父位,兄死弟及,孙踵祖业”,然武王驾崩,成王幼小,尚处襁褓,不能行政,理应周公之兄管叔代政,而前夏商已有先例。

但武王却以周公摄政,力保成王。这能让管蔡想得通,而不闹事?因此管蔡放流言蜚语,甚至反叛夺权,完全是在意料之中。.

更糟糕的是周武王还有一个前妻,有辛氏之女,与殷商是政治婚姻!生有一子,名庚,后封在邲!因是在文王受难时被迫政治婚姻,所以不为周武王、周公旦、姜太公所宠爱!

按理周武王在公元前1009年12月驾崩,应是子继父位,由武王子庚继位,但武王临终却私下与周公旦商量,要周公旦接位!

考证历史,必须以史为据,没有史据,只属猜想,猜想是不能当真的,也难以釆信!更经不起时间考验!

你老严说武王还有一子武庚,有何凭据?没有凭据,老严岂敢妄言?《泰誓》有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我西伯发虽然与你纣王有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但是你不仁在先,囚我父,杀我兄,这次就休怪我之不仁不义了!

先辈王国唯先生曾说“孤证不立”,考证历史,当然证据越多越好!

前些年我曾见到过黑龙江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名《竹书纪年》,书中又夹杂着《十六国春秋》《逸周书》等其它内容!其中就讲到武王病重,临终而叫子庚去请周公旦来商量后事一内容!

再说《易经》中“帝乙归妹”也是讲季历娶商王女一事,否则便不会有《周书》“纣王元年,初封九侯,西伯为昌”,同样文王也是轰轰烈烈娶殷王女为妻,所以纣王囚西伯昌,只杀其它二公,九侯与鄂侯,而对文王只是囚禁七年!获释之后还给他对其他诸侯专征权!政治婚姻在古不稀奇,在今也常有!

也许有人要问,为何司马迁《史记》等史籍中没有武王子庚一说,此是后人漏字或讳言也!武王子庚,漏其“王子”二字,不就成了武庚吗!纣王儿子是禄父,武王克商之后,去了北方!《四书五经》中朱熹也感到奇怪,何时何地又冒出来一个武庚?

纵观史籍,在武王伐纣过程中,贡献最大的除了姜太公外,就是周公旦。姜太公虽然功劳巨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姜太公的出谋划策及有坚定的决心,就没有武王伐纣之胜利。然太公吕望毕竟是外姓,只是周武王的老丈人。而周公旦就不同,他是武王的同胞亲兄弟,也最为武王信任宠爱。遇事武王都是同太公、周公商量多。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鲁公世家》中说:“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用事居多。”

因此在分封时,他将全国最富裕的地方鲁国分封给周公旦。姜太公只是比周公略差,分在齐国。除此以外,他还另外得到一份好处,就是他的儿子姜虞被成王称之为唐叔,后被成王在公元前1002年封在晋国。可以说周武王对岳父姜太公、小弟周公旦都不薄。因此这两人都对武王忠诚不二,即使武王去世也是如此。没有这两人的力保,成王也就不能成为成王。

召公就比不得上面二人,周公把大钺,他只能持小钺,立在武王一旁。他的受封之地,也远在北面燕国。故在周公摄政时也略有微辞,有些不放心。被周公发现后,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后来召公还是改过自新,既搞好了燕国,又辅佐好了成康。在周公去世后,也多亏了召公、姜太公这三朝元老的忠心大力辅助,故成康之世能有“四十余年刑措不用”之太平。

周公、太公、召公这三公都是文、武王两王之重臣,深知文王立基之艰苦,更知武王得江山之不易。因此对成王接位是不会反对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武王临终,希望周公接位,但他更希望成王将来能有王位。对此周公心中也非常清楚。

为了能忠实执行武王遗愿,周公只有让成王嗣位,而由己摄政,才能力保成王将来能夠笃就王位。为此他不惜忍受委屈,被人误解,甚至大义灭亲,杀兄驱弟。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硬是密不发丧,拖到次年六月葬于毕地!乃践阼代成王摄政当国,一哺三吐,每天抱着成王上朝!

纸是包不住火,管叔及其群弟知道真相后,皆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成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管叔带头起哄,说穿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想自己争当皇帝。

“周公将不利成王。”这是他们的借口。自己在伐纣中沒有大的建树,当然其受封地也比别人差,对此管、蔡皆心怀不满,便借机联合殷人之旧势力及武庚反对周公,这是明显的反叛和夺权。

周公也早就预料到武王去世后会有人寻衅闹事,所以他主动向姜太公、召公及众臣打招呼:“我之所以摄政,是因为武王早终,成王又小,恐天下有人乘机寻衅闹事。又因为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于天下之不贱,是伐纣克商的功臣,因此只有我才能担当保证成王继位的重任。”

周公的真心表白,并不能消除成王二位叔父管、蔡的狼子野心。管、蔡、武庚果然率领淮夷反对势力进行造反。周公被迫便以成王之令,于公元前1007年兴师东伐。诛灭兄长姬管,流放阿弟姬蔡。管蔡同为周公之亲兄弟,周公为何要区别对待,使他们下场不一样。一个被杀,一个被流放。

作为周公旦与姬蔡之兄,成王叔父的姬管,理应真正维护成王,而不应找借口寻机进行反叛,为此周公对他采取了最严厉措施。而蔡又年少,又为从犯,故其刑轻,仅是流放,没有生死之忧。康叔也小,没参加叛乱,所以封地为卫,成王呼其为为卫康叔!

现有一谜,就是当管蔡之乱时,姜太公尚在位未亡。而史书中却从没有讲明他的态度,有人便借此猜测姜太公与周公之间有矛盾,对周公摄政不满或曰不放心。我认为姜太公作为外姓,是很难插手周人姬姓的内部纷争中去。再说成王是他嫡孙,他会不支持周公吗?

然当管蔡联合殷人纣王儿子祿父武王儿子庚等进行反叛时,他就无法傍观了。首先接受平叛命令的就是他姜太公。因为事发突然,出其不意,根本没有思想准备,他原以为管、蔡只是与周公看法不同,最多也只是兄弟口头之争,不会动刀动枪,兵戎相见。当知道管蔡内外勾结,反叛中央,危害到国家政权和自己利益时,他再也不能坐视无睹,袖手旁观。于是只得匆忙上阵。保住了周公也就保住了外孙成王诵!

遗憾的是太公出师不捷,几乎全军覆沒。万不得己,只得周公亲征,经过二、三年的艰苦战斗,最终方能毕定,使诸侯咸服宗周。

姜太公历来被人尊之为有预见及奇谋大策,战无不胜的军事家。谁知英雄也有失手落涙之时。为了保证姜太公英明形像,无论是或人或齐国都有所忌讳,后人似乎故意隐去或是忘却了姜太公这段失败的历史。说真的连司马迁也不一定知道!

姜太公这段失败的历史终于在二千多年后,因周人青铜器《孟鼎》的出现而被后人所得知。

“惟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武王祠文王作邦辟,乃匿有四方允正,乃民在粤即事粮酒,无敢颐有棐蒸祀,无敢戏古,天恩施于丰,保先王有四方,我伐殷述命,惟殷边侯,田甸粤殷正,百辟率肆于酒,

故丧吕师,……。《盂鼎

从《盂鼎》金文中“帷王二十三祀”分析,很可能此《盂鼎》造于成王二十三年。因为“伐殷述命”周史上只有二次。前者武王,后者周公。再说离伐殷时最近,而在位又超过二十三年的只有成王、康王。

此文中言:“我受武王伐殷之令,克殷人后成为守护边疆之诸侯,并即事粮酒,从事农牧业。然而对之进行数百次劝说,他们仍然放肆于酒之恶习。酒醉人昏,(故会妄信管蔡之流言,反叛中央),害得我丧失吕师。”

金文中所谓“吕师”,我想很可能就是“齐师”,姜太公吕望之师。

尚书.费誓》中有吕刑,既名“吕刑”应是吕望所制!因文中有“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而今将其定为周穆王时期,为大谬矣!左昭右穆,“穆穆”原本是恭敬之义,而非指周穆王矣!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汉时三国曹操对周公旦最有体会,他也不相信周公会篡位,周公篡位能有后来的天下归心,赢得天下所有诸侯的尊敬吗?更不可能有“成康之,四十二年的刑措未用”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