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為 “最後一公里”砸下的驛站,為什麼不給我們送貨上門?

大佬們為 “最後一公里”砸下的驛站,為什麼不給我們送貨上門?

隨著新零售業務模式的飛速發展,物流行業作為新零售底下的支撐網絡,依然伴有強力驅動,推動物流、快遞行業飛速發展。2018年"雙十一"也收穫了可喜的成績單,2018年雙十一期間全國快遞量18.82億件 同比增長25.8%。但是如此龐大的件量下,快遞公司的發展是否跟上了用戶需求的提升?答案是否定的。阿里巴巴、順豐等大佬幫助快遞公司解決投遞需求,提升自有商品業務的客戶滿意度,推出了菜鳥驛站、豐巢自提櫃等末端解決方案。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真的有考慮過客戶痛點嗎?

從外部角度來看,用戶作為菜鳥驛站、豐巢自提櫃的體驗及使用者,從下單開始,一系列的本應享受的服務已經被大佬們安排了。目前集中在快件量大、密集度高,學校、大型社區等地方。學校類因為上學要求拋開不說,社區及商業街等地區,作為人類主要生活地帶,卻失去了最能體現快遞服務的一項重要標杆。現有流程變為:用戶下單購買—快件發貨—快遞公司取貨—快遞到達末端網點—進行派件—驛站簽收。用戶明明寫的家庭地址為什麼變成了驛站簽收?用戶甚至沒有做任何備註,快件卻從上門服務轉變成了放在社區驛站,需要用戶自己去取件。

驛站、自提櫃的產生,反而降級了客戶體驗,造成了快遞行業服務的失準。

從內部角度來看,是業務員變懶了?還是快遞公司內部管控失衡?都不是,驛站、自提櫃目前仍是利益驅動下的產物。目前的商業模式決定了是非用戶導向,是利益導向。快遞公司在驛站或自提櫃進行入站操作後,在快遞公司內部即視作簽收,其他售後服務均由驛站負責。對於快遞公司來說,節省了一大部分麻煩,即使給驛站適當派費也是心甘情願。對於驛站端來說,集中在一個社區的件量,光靠派費就可以滿足90%的收入,寄件也靠著散件的高利潤作為主要收入之一。另外,驛站還可以兼營其他業務,作為小賣部、零售商的門店附加業務來說,在原有成本的基礎上,增加高額收入,何樂而不為。

最後,即使一個商業模式的形成是依靠著利益驅動,但最終目的肯定是為用戶服務,提高用戶的滿意度,一個降級了客戶體驗,造成了快遞行業服務的失準的產物,是無法走到零售大戰的後期,期待大佬們會有科學、合理的方式來作為真正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