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諸葛亮為何沒有追隨曹操,孫權?而是選擇追隨劉備?

司馬長史


首先,無人邀請,諸葛亮從歸隱山林之後,便只與好友徐庶等來往,知其者少,知其智者更少,若不是徐庶在劉備面前推薦,劉備又如何會三顧茅廬請一個鄉野村夫出山呢?既然人稱臥龍,諸葛亮一定是得臥著等人請的,不會主動出山,否則也不對起臥龍的稱號啊,然而請臥龍出山的只有劉備,曹操遠在北方,孫權帳下也是不缺謀士,何須屈身請一個躬耕之人?



其次,《三國演義》裡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實則記錄在《襄陽記》裡司馬德操日: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日:諸葛孔明、龐士元也”。而在諸葛亮出山之後司馬德操又言“孔明得其主,卻未得其時”。什麼叫得其主呢?我認為是得到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主公,且在主公手下能施展一身才智。


那麼這兩點能達到的也就只有劉備了,為什麼呢?有雄才大略的主公當時有曹操,孫權,但他們手下的謀士太多,曹操有荀彧,郭嘉,程昱,賈詡,荀攸,茅玠,鍾繇等,孫權有張昭,張宏,魯肅,周瑜,諸葛瑾等,沒有諸葛亮施展的空間了。而如劉表、劉璋此類,別說雄才大略,劉表尚算英主,可年老體弱,子嗣也羸弱不堪,不可輔之成大事。劉璋坐擁益州,手下人才濟濟,可毫無大志,只求自保,赤壁之戰時害怕曹操西圖益州,暗中寫書信向曹操示好的庸主,更不可輔之。


所以,劉備是諸葛亮難以拒絕的主公,在劉備這裡才能是有面子的出山,有空間的施展,有位置的提升,有成就事業的期盼。


棍哥觀史


諸葛亮跟曹操?一輩子不可能的,曹操手下謀士雲集,荀彧、郭嘉、 賈詡、程昱 、荀攸、 董昭 ……諸葛亮想要在曹操面前想要平步青雲是不太可能的,上面提到的能幫曹操統一北方的大咖比諸葛亮一點不差!所以投靠曹操,自己沒前途!

諸葛亮跟孫權?孫權穩坐富庶東南,軍事上進退可守,經濟上富饒有餘,並無一統天下之決心和必要,所以諸葛亮的抱負和理想無法在吳國實現。他哥諸葛瑾就是個例子!

而正在創業期的劉備,是個潛力股,又有野心恢復大漢,諸葛亮建功立業的最好投靠就在這裡!當時知道諸葛亮名字的只有劉備,諸葛亮出山後,曹操還沒聽說過這個鄉野村夫!所以,劉備佔了天時,地利,又三顧茅廬佔了人和,諸葛亮不歸劉備不合理!





大江劉司機


諸葛亮是不可能追隨曹操的,兩人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諸葛亮的理念與曹操的軍師荀彧相似,都以“匡扶漢室”為己任。

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是以“匡扶漢室”為目標,暗殺董卓,第一個樹起大旗反抗董卓。十八路關東諸侯也只有曹操與另一個方向進攻的孫堅真正要和董卓拼命的。當漢獻帝狼狽逃出長安,近在咫尺的袁紹沒有去救駕,曹操不遠千里跑去引接漢獻帝,並把自己的居所給漢獻帝。正因為曹操前期的表現,讓荀彧這樣的名士看到漢室復興的希望,全力輔佐曹操。但人是會變得,隨著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漢獻帝劉協被玩弄與股掌之上,加“九錫”,封魏王,離最高權力只差半步。原來一樣抱著“匡扶漢室”夢想的世家大族,要麼像孔融、伏完已被曹操殺了。更多的像司馬懿、楊修、陳群,這些家族曾出過東漢“三公”的世家,開始積極參與曹操家族的奪位,以圖在新的王朝有一席之地。荀彧這樣反對曹操篡漢的下屬,早已被曹操邊緣化,郭嘉、賈誼這樣對漢室情感不是很深,來自庶族的謀士地位提升。荀彧最後的命運在收到曹操送來的空盒後,知道曹操意思,服毒自盡。試想一下和荀彧理念相似的諸葛亮怎麼會投靠曹操,諸葛亮要出山時,曹操篡漢的行為已經很明顯。

諸葛亮能投靠的只能是劉氏宗親,當時有能力復興漢室的宗親有劉表、劉備、劉璋三位。劉表是實力最大的,和諸葛亮又是親戚,可惜曾是名士的劉表只想守住荊州的地盤,另一個劉璋也差不多。只有劉備一直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是屢敗屢戰,手下又有一批出生入死的兄弟扶持,唯獨缺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劉備是有野心,有能力,又有武將,就缺諸葛亮這樣全面的人才,為他制定“隆中對”樣式的發展藍圖,也只有劉備最適合諸葛亮。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我們不妨先從劉備的角度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劉備得到諸葛亮輔助之後,曾經說過我得到諸葛孔明作為軍師,就像魚得到了水。的確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前,先後兩次丟失了徐州,打過不知道多少敗仗,今天還在曹操手下,明天又跑去投靠袁紹了。可以說,雖然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前,就已經與曹操煮酒論英雄,但也實在算不得成功。而正是在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後,事業才終於迎來了騰飛,坐上了快車,最後一路晉級,成為漢中王。可以說,劉備的成功,諸葛亮實在是功不可沒。



說完了劉備,我們再來說諸葛亮。他選擇劉備,當然不是因為劉備剛好在南陽,也不只是劉備能夠三顧草廬把他感動了。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他的《隆中對》。《隆中對》已經說過了,曹操佔天時,此時已經佔據天下三分有二的領土,孫權佔地利,背靠大江可以做長久之計,而劉備這兩樣都不佔,只能占人和了。那麼劉備的人和到底是啥呢?


我覺得很大程度上,《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是有大漢正統的思想的。而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是他認為的,能夠匡扶大漢第二次中興的合適人選。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看看諸葛亮後來與孫權集團,曹操集團的幾場辯論就能明白一二。舌戰群儒的時候,孫權方面數次表示漢室不行了,曹操早晚要廢了漢獻帝,應該順應潮流。而諸葛亮義正言辭地表示,劉備是漢室宗親,有理由興復漢室。後來的罵死王郎,如今已經成為經典的影視片段,不再贅述,總之,也是義正言辭地鼓吹漢室正統漢朝中興論。這些辯論,當然也有詭辯的成分,但是,我想,他應該還是有這樣的情懷的。

然後我再舉個反例來說,即便是跟隨曹操多年的荀彧,也因為聽到曹操要稱王,而公然提出反對意見,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最後更是選擇了自殺。按道理來說,他一向支持曹操的,為什麼要反對他稱王呢,這又說到另外一個也許可以單獨開一篇的問題了。我不想多說,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要證明,在《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漢末的大背景下,擁護漢朝的人遠比想象中要多。諸葛亮,一生謹慎,而謹慎的人,往往性格偏於保守,則更容易擁護已經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而劉備,正是一個很好的代言人。


諸葛亮是傳統的人,擁護正統漢朝,所以才沒有追隨曹操,孫權,而是選擇追隨劉備,這也是我要說的主要觀點。當然,拋開這之外呢,也能找到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其他人已經提到的,曹操孫權手下謀士都很多,到了他們那裡可能才能得不到施展,然而,我不覺得那是主要原因,也就不再多說了。


順便多提一句,按照我這個理論,可能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劉璋也是漢室宗親,為什麼諸葛亮不去投靠呢。《隆中對》裡也已經給出了答案,劉璋闇弱呀。既然諸葛亮有一顆匡扶漢室的心,劉備還是個不錯的人,經過他《隆中對》裡的一番思率,最後統一天下又不是沒有可能,為什麼不干他一票?!


旺哥講故事


其實很多人不瞭解古人心理,還有和平年代,戰爭年代,人的心理都不一樣,比如現在和平年代當兵的人多,戰爭年代誰願意當兵,不同年代,人的心態有所改變,三國混亂年代,很多隱士其實不願意下山,願意隱居山中,怕喪命於戰火中,有些人說諸葛亮立功心切,也不一定,那個年代隱士高人很多都在隱居深山裡,不願意出山就這個原因,水鏡先生也是高人,有個書上記載,那個年代比諸葛亮還高的隱士有10個,孫權,曹操都有謀士,沒必要再請謀士出謀劃策,劉備不一樣就是劉關張三兄弟和一些隨從人員,他想創一番事業,倒數找高人,謀士,經水鏡先生及徐庶的推薦知道了諸葛亮這個才三顧茅廬,諸葛亮來說還是有意投靠劉備,因為所在地是劉表管轄地,劉表也沒請他出山,偏偏劉備來了,也是黃石宗親,所以跟隨劉備的。


二郎lns古今通


一、三顧茅廬之前,曹操賬下的謀士已經有很多,比如郭嘉(170-207),字奉孝,外號“鬼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傑出的軍事謀略家。又比如荀彧(163-212年),字文若,漢末至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戰略家,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外號“謀主”。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再看看孫權呢,孫權接替父兄基業的時候雖然尚小,但是國家體系,人才儲備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孫權的謀士也是不容小視,比如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於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在《三國志》中張昭排列在吳國所有大臣之首,還有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漢末名將,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西南)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那麼再看看劉備當時的境況吧,武將只有關張趙,謀士幾乎是沒有,能算得上的就是徐庶徐元直,而且徐庶沒有輔助劉備多久就被曹操用計騙到了許都。所以此時的劉備是最缺軍師謀士的。

二、徐庶的推薦,劉備的追求。一個有才華的人都希望一展宏圖,不枉費畢生之所學。大丈夫空有一肚子學問沒有機會展示也無濟於事,這個時候推薦人就很重要,就像紅娘牽線,徐庶就做了這個紅娘,牽了這根線,再加上劉備矢志不渝的追求,一如既往的誠懇,諸葛亮才同意出山輔助。雖然臥龍鳳雛人皆盡知,但是曹操和孫權卻沒有派人前來邀請諸葛亮,所以說一個人的誠懇、積極主動也很重要。


英雄聚義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如果我是諸葛亮,我會選擇去曹操,在我讀一遍三國演義的時候,我覺得五虎上將好厲害,我覺得劉備好仁慈,我覺得諸葛亮就是神。痛恨曹操阻礙劉備的大業,痛恨孫權奪取了荊州讓關羽死去。後面的故事尤其是諸葛亮死後的故事都讀不下去了,真的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

第二次突然想把三國總個再看一遍,仔仔細細的看一遍。開始欣賞曹操的為局而能放棄很多。為自己的夢想能做很多的。如果我能成為那個救世主,那個拯救這個殘破的四分五裂的國家,我無情無義,我成為一代奸雄又何妨。我的眼裡只有春秋大業的夢想。

你劉備只是一個虛情假意的偽君子罷了。都是為了這個天下,何必那麼裝。

言歸正傳,諸葛亮為什麼沒有追隨曹操。

先打個比方,三個集團。劉備是實力最弱的創業型公司。曹操已經是上市了的大企業。有完善的機制,人才輩出。孫權是國企,穩坐江東。那麼選擇就出來了。首先,諸葛亮肯定不會去孫權。因為孫權太穩定了,沒那麼大的雄心。要是孫策在,或許還會去,個人感覺。但是諸葛瑾也在孫權那邊,去孫權那邊就是圖個穩定。但是諸葛亮不是那樣的人,他明顯是要幹一番大業的。我覺得他寧願在家也不會去孫權那邊。

那麼現在就在曹操跟劉備之間的選擇了。

首先,第一個去找諸葛亮的是劉備。諸葛亮一直是隱居的生活。剛好曹操還沒打到那邊。所以曹操幾乎是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曹操首先文臣那麼多。也不會缺一個剛出山的毛頭小子。所以這是一大可惜。

第二個,個人覺得諸葛亮開始並不是很想去劉備集團。在諸葛亮知道是徐庶推薦的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抱怨過徐庶,說不該把他推薦出去。而且三顧茅廬,我個人覺得,諸葛亮也不想跟劉備,才會經常出去。劉備第一年紀大了,第二,沒地盤。第三沒兵力。所以我猜司馬徽說得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說得也是這點。我相信沒有諸葛亮在中間的撮合,赤壁之戰也許還是會周瑜打贏。所以等這個時候,天下形式明朗的時候,諸葛亮再出山是最好的。無論是跟曹操或者是孫權,那個時候周瑜去世後,曹操也是傷了元氣,這個時候出山,無論是對於哪一方,我感覺都是壓倒性的勝利。

第三,曹操身邊文臣謀士太多了。而且曹操這個人也許會違背諸葛亮的很多東西。也許諸葛亮跟了曹操,等到後期會成為第二個荀彧。正史中,感覺諸葛亮跟荀彧很多方面都是很像的。但是比荀彧更會打仗罷了。諸葛亮更多的其實還是在政治上的成就,尤其是在內政方面應該是強項。

最後總結,在劉備的三顧茅廬的誠意下,加上曹操集團現在又是人才濟濟,所以最後的選擇是更有自己發展空間的劉備集團。劉備第三次來諸葛亮這裡,諸葛亮就跟他談起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這應該是諸葛亮這段時間深思熟慮後心中已經決定了跟隨劉備的結果。

個人見解,歡迎說出不同的意見。


無敵小欽差


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想過,求而不得,後來查過一些資料,有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誠如諸公所言,並非諸葛不知孟德,而是孟德不知諸葛!曹操大諸葛二十五六歲,在諸葛成名之前,曹操已是戎馬倥傯,成就一方霸業,帳下謀士 多是與其出生入死,經歷過諸多大戰考驗的,郭嘉,荀彧,程昱這幾位更是屢現奇謀,深得曹操信任!跟這些人相比,黃口小兒未建功業的諸葛,曹操未必看在眼裡!

二,從諸葛角度看,公元195前後曹操為父報仇,兩次屠戮徐州,惡名遠播,彼時身在琅琊(山東臨沂,離徐州較近)的諸葛不過十四五歲,正是培養自身道德觀價值觀的時候,對曹操的惡行,自是深惡痛絕,從內心埋下了對他的厭惡,不齒為伍!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因之前董卓,郭汜奸臣權相的榜樣,世人皆認為曹操其如此,此行為多位道德君子所不齒!

三,純屬個人觀點,可能對諸葛而言,扶持白手起家的劉備,三分定天下,更能展現自己的不世才能!所以 他也不投孫權!

諸葛沒能與曹操通行,是時代所致,也是各自因為彼此不需要的選擇!曹操不會後悔,諸葛也不會遺憾!


用戶264393909


第一,在東漢末年的大環境下,曹操一統北方,且多次發出求賢令,所以說曹操陣營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外有一統中原之勢,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正統名份。如果此時諸葛亮追隨曹操可能發揮的作用不如在劉備那裡這麼大,地位也不會同日而語。同理,孫權雖說偏居南方,但由於從孫堅,孫策到孫權幾世的經營,還有江南幾大士族的支持,已經規模初成。如若追隨孫權可能相較於曹操好些,但絕對不如劉備給到的重用。

第二,由於諸葛亮出身時間較晚,能出山時已經錯過了曹氏,孫氏的創業時期。而劉備正是顛沛流離之時,而劉本身又具有雄才大略。試想,如果你作為一個用能力有抱負的人,在此時會選擇和別人合夥創業,還是在大企業找個安穩的工作?

第三,劉備三顧茅廬,給到了一個經理人足夠的禮遇,這又是其他二人能給得到的嗎?且不說曹孫一個遠在北方,一個遠在江南。想必他們對人才的飢渴也不如缺少人才的劉備來的急迫些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


閒聊茶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