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湯及吊湯技法,掌握了技巧了,你就是大師!

高湯及吊湯技法,掌握了技巧了,你就是大師!

俗話說要想滷肉香,關鍵看高湯,那有的人就問了,為了香,我可以放香油,放醬油,放味精,放雞精,都能達到目的,為什麼就一定要用高湯呢。話說其實在古代廚師烹調的時候為了飯菜香,就是用的高湯作為輔料,每次炒菜的時候舀一勺,包括現在的一些頂級食府也是用高湯提鮮提味的,這種美味不是工業製品可以替代的。到了現代高湯逐漸被一些工業提純的香精替代,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隨時在家煲著一鍋高湯,也不是隨便的家庭都能做到的,也可以說工業味素代替高湯是必然,特別是作為大部分受眾的普通家庭。因為熬高湯很麻煩,成本也很高。現在想提味幾塊錢一包味精搞定,如果你要是熬高湯至少也得花費幾十塊錢吧。所以說高湯在普通家庭肯定行不通。所以高湯技法只在一些要求比較高得場合還有使用。比如我們說的滷肉。

高湯及吊湯技法,掌握了技巧了,你就是大師!

在講高湯之前再來請教大家一個問題,跟著問題走你才能深入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問題是用高湯調滷湯和用清水來調滷湯有什麼不同呢。可能大家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這裡我用一句話總結一下:高湯的妙處在於滷出來的豬肉有雞肉的香味,露出來的雞肉有豬肉的香味。豈不妙哉。

那高湯具體怎麼做呢,其實廚師界有很多版本,各不相同,最簡單的用棒子骨,稍微好點的(棒子骨+雞骨架),再好點的就是(棒子骨+老母雞)

高湯及吊湯技法,掌握了技巧了,你就是大師!

具體做法:在你選定用什麼材料做高湯之後,首先把材料洗淨,然後放在涼水裡浸泡3個小時以上,泡出其中的血水,中間可以換1-2次水。然後有兩種做法,其中一種是將食材汆下水,再次去除血水異味。另一種是不汆水。個人建議是不汆水,因為汆水之後要用冷水洗掉食材表面的髒汙,造成蛋白質凝固,就不太容易煮出裡面的精華。所以直接將洗淨的食材放入不鏽鋼鍋中,加冷水,加水的量根據你最終要用的滷水的量而定,比如你要做滷水30斤,那你就加40-45斤水就行,多出來的高湯在以後滷肉時可以加進去。這時就可以開始煮了,剛開始用大火,將水煮沸這時要及時的將湯麵上的浮沫打淨,保持煮沸的狀態30分鐘左右,保證食材中血汙出淨、浮沫打淨就可以轉小火了,以微沸為宜,小火煲6-12個小時,大概就是早上八點開始煲晚上八點就可以了。基本指徵就是骨髓,筋膜,油脂已經完全融入湯中。然後用細紗布濾去渣滓只保留高湯,將濾清後的高湯再次燒沸10分鐘左右,然後放涼備用。

高湯及吊湯技法,掌握了技巧了,你就是大師!

要點提示:

1、大棒骨要敲斷,這樣裡面的骨髓才比較容易融入湯中。

2、關於火候是這樣,大火出濃湯-就是用大火煲出來是濃湯湯色泛白,微火出清湯-如果用微火煲湯出來是清湯,像水一樣。如果是調滷湯用呢建議是大火煮30-50分鐘,然後改小火。湯不至於太清也不會太濃。

3、一定要及時打掉浮沫,不然湯中有腥味。

4、熬高湯的過程中,不允許放任何調味料,蔥薑蒜辣椒鹽醋醬油等一律不能放,否則會影響高湯鮮味。但可以適當放些白酒火料酒去腥。

5、如果食材不汆水直接煮,可以在清洗食材時適當的增加食材在涼水中浸泡的時間,最大限度的去除血汙異味。

6、如果熬的過程中水蒸發的太快,切記不可加冷水,立刻燒足夠的開水燒開後加入鍋中。

上面已經向大家全面講解了高湯的製作過程和方法,最後有個彩蛋,滷至深,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個比較好的高湯配方,成本適中,味道及其鮮美,也是我的一個秘訣,這裡交給大家,配方:大棒骨4斤,老母雞一隻,老鴨一隻,鯽魚五條(10公分長的就行,用紗布包好)。為什麼要加鯽魚啊同學們?大家猜猜!?“鮮”字何解啊,魚羊為鮮嘛,呵呵。所以加入鯽魚讓高湯更鮮美。不過這個魚你可一定要清洗乾淨哦。那到這裡會不會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不加入羊肉呢?你猜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