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為什麼被稱為“富貴病”?

盡享美食


歷史上,痛風被稱為“國王病”或“富人病”,一語道出了痛風與飲食的密切關係。像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戎馬征戰創業大成,享盡榮華富貴,晚年卻飽受肥胖與痛風之苦,甚至嚴重到無法走路。


如果這樣說來,吃肉喝酒太多就會得痛風嗎?其實不然。痛風的病根在於尿酸過高。尿酸是人體的一種代謝產物,來源主要是體內嘌呤代謝和食物嘌呤轉化,去路以尿液排洩為主。


在正常人體內也會產生尿酸,但完全可以通過腎臟代謝掉。但在某些人群中,由於缺乏某種促進尿酸代謝的酶,再加上一些危險因素,導致血尿酸水平過高。過多的尿酸超過了溶解度水平,就會在血流緩慢的部位以尿酸鹽結晶的形式析出,沉積在肢端關節部位,導致痛風發作。


在尿酸來源的貢獻上,飲食大概只佔20%。雖然飲食習慣對痛風發病有影響,但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怪在吃肉喝酒上。

其他比如年齡、性別、痛風家族史、服用藥物、過度肥胖、心血管和內分泌疾病等都是痛風的危險因素。


兒科醫生鮑秀蘭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升高引起的一組綜合徵,屬代謝性風溼病範疇。

痛風的發病非常有針對性,在富人中它的發病率非常之高,在窮人發病率就相對低很多,因此痛風又被戲稱為“富貴病”,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況呢?有哪些證據能夠證明痛風是富貴病?

首先我們看一組數據:

1、美國痛風患病率從1988—1994年的2.64%,上升至2007—2010年的3.76%,患病率大幅上升。

2、我國缺乏全國範圍痛風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但根據有關數據估計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在1%~3%,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城市發病率高於農村,沿海高於內陸。

3、我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為48.28歲(男性47.95歲,女性53.14歲),逐步趨年輕化。

4、我國痛風患者中超過50%為超重或肥胖。

5、在我國男女發病誘因有很大差異,男性患者為飲酒(25.5%),和高嘌呤飲食(22.9%)誘發為主;女性患者則主要為高嘌呤飲食(17.0%)誘發為主。

通過以上五組詳細的數據可以看出,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另外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營養過剩。這些數據的背後,其中經濟做了堅強的後盾,隨著人們的錢包日益鼓起來,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痛風也隨之走進了千家萬戶。所以痛風的發病跟家庭經濟的富足密切相關。

其次我們注意到導致痛風的原因中,主要是嘌呤的產生增多導致了痛風。

嘌呤的生成一部分是自身代謝產生,還有一部分是外來飲食產生。當飲食的食物中嘌呤含量過高時,身體自然就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高尿酸血癥,從而誘發了痛風。那些食物會是高嘌呤呢?

通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肉類都是中高嘌呤食物,就連酒都是高嘌呤。當人們在酒桌上觥籌交錯,吃這各種美味時,可能還沒想到第二天就會痛的下不了床。因此痛風的發作與食物的豐盛密切相關,因此痛風就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富貴病!!!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一定要看好上面常見食物嘌呤含量一覽表 ,痛風的朋友一定要記住所有的高嘌呤的食物儘量避免食用。

堅持鍛鍊。保持理想體重。

多喝水。每日應該喝2000ml~3000ml的水,促進尿酸排除。

坦然面對痛風,聽從醫囑,堅持用藥,控制飲食,管住嘴,邁開腿。


骨傷的楊張張揚


提到身邊的痛風病人,大家對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細數一下,身邊有4位痛風患者,都是男性,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最嚴重的,需要請假不能上班,走路都是緩慢拖行的樣子。

胖、不愛運動、經常穿梭酒局、常吃葷的……這是4位痛風者給我留下的印象。

其中,4人都飲酒;3人腹部肥胖;3人缺少運動……

大家普遍知道,痛風和飲酒、高嘌呤飲食分不開。而所謂“富貴病”,便是指這種營養過剩飲食方式所致的一些病,除了痛風,糖尿病和高血壓一度也被稱為富貴病,也有人叫它城市病,都市病等等。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在燒烤、火鍋、啤酒如此普及的當下社會,很多人正是因為這種飲食,邁入了痛風患者的行列。

所以,遠離痛風,對於一般人的建議也很簡單:控制體質、控制高嘌呤飲食、多喝水、少喝酒;如果已經得上了痛風,為了避免再次發作,則應該在飲食控制之外,規範科學的藥物治療才行。目標就是讓血尿酸水平控制達標。

痛風被稱作病中之王,痛苦難耐,一定要注意!


遼瀋名醫


痛風是由於遺傳性或獲得性病因導致嘌呤代謝障礙和血尿酸持續升高而引起的疾病。它是長期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増高所致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在地球上有人類出現的地方就有痛風存在。痛風正如其名,就好像只要風一吹就會威覺疼一樣。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它也正如風吹一般,來得快去得也快,因此被稱為痛風。痛風多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據報導,60歲以後發病者佔總例數的1/10以上,女性較以前增多,且男女之問已無明顯差異。近年來,由於民眾生活水準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痛風發病率明顯增加。

痛風的高發是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的結果: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洩減少所引趄的一種品體性關節炎,主要是由於嘌呤代謝中有關酶活性的先天性或後天性缺陷,導致尿酸生成過多,排出過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從而使血漿尿酸鹽濃度超過飽和限度。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間歇性發作或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甚至出現痛風性腎病,如急性尿酸性腎病、尿酸鹽性間質性腎炎和腎結石等。

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也不知吃下多少與痛風義病有關的食物,使得痛風夔作的病例日漸增加。因此,它也算是一種富貴病。痛風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綜合症,是由體內一種叫做嘌呤合症,是由體內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代謝紊亂所引的。臨床上以反覆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合併痛風結石、血尿酸濃度增高、關節畸形及腎臟病變等為特徵。患者大多為30歲以上的男性,其男女性別的比例大的是20:1。此外,痛風病半數以上都有家族史,因此遺傳在痛風病的病因上是很重要的。

早期,痛風以往一直被認為比較少見。但近年來,一方面由於警療件的改善及醫務人員對痛風認識的提高,同時患者也提高了警惕,使被漏診和誤診為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丹毒、骨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的痛風能得到及時診斷;另一方面,隨著生產方式的改進,體力工作的強度有所減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的迅速發展,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糖類及較低蛋白質含量食物,轉變為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加上部分人缺乏適當的體力活動,使體重超過標準,痛風的發病率呈直在線升。這與經濟和生活水凖的發展相一致。預計在今後痛風的患者數還會增加。

痛風與很多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也是被稱為富貴病的眾多類型:

(1)與肥胖有關:習慣於豐渥飲食者易患此病。有人發現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凖體重17.8%,並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減輕體重後,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這說明長期攝亼過多和體重超重與血尿酸水平的持續升高有關。

(2)與高血脂症有關:75%~84%的痛風患者有高三酸甘油症,個別有高膽固醇症。痛風患者為了減輕病情,應減輕體重,適當控制飲食,降低高血脂症。

(3)與糖尿病有關:糖尿病患者中有0.1%6~0.9%伴有痛嵐,伴高尿酸血癥者卻高達佔50%,有人認為肥胖症、糖尿病、痛風是現代社會的三聯“殺手”。

(4)與高血壓有關:痛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2%~20%,25%~50%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約佔58%。

(5)與動脈硬化有關: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和糖尿病本身就與動脈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係。據鋶計,因動脈硬化而發生急性腦血管病的者有42%存在高尿酸血癥。

(6)與飲酒有關:長期大量飲酒對痛風患者不利,可導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從而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可刺激嘌呤增加。

(7)與飲食有關:常淮食較多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消化吸收後血中嘌呤成分也增加,經過體內代謝,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諮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關節重建醫生王健


痛風曾被稱為“帝王病”,在歷史長河中,有不少的帝王和名人都患有痛風,如亞歷山大大帝、腓特烈大帝、忽必烈、牛頓、達爾文等。是什麼原因讓曾經“偏愛”帝王將相、歷史名人的痛風,如今漸入民間成為威脅到每一個人的疾病呢?為此,我們先要弄明白什麼是痛風,痛風到底是怎麼來的?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蔡小燕教授說:“痛風的‘痛’很好理解,就是發作時關節異常疼痛。‘風’是指痛風的發作像風一樣,發作很突然,症狀持續一週左右又緩解了,疼痛來得快、去的也快。痛風的發病機制跟人體內嘌呤(嘌呤的氧化產物是尿酸)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障礙有關。所以,痛風的發病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人體內尿酸生成太多或者排洩障礙,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太高而引起的一組疾病。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尿路結石、痛風性腎病、關節畸形、骨質疏鬆等疾病,此外,痛風還與其他代謝性疾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卒中等關係密切。

曾經的“帝王病”如今已在民間“盛行”。根據我國風溼病大數據研究顯示,20世紀80年代前我國痛風患者較少。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巨大改變,高熱量、快餐食品的大量攝入使得我國痛風患病人數大量增加,平均患病率達1%~3%。現在的老百姓,跟過去的帝王將相一樣,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美食美酒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此一來,我們得痛風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在古代,往往是一些帝王將相、達官顯貴的社會上層人士容易患上痛風,而普通老百姓的發病率較低,因此痛風也被稱為“富貴病”。

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國人多食美味佳餚,營養過剩,我國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醫學界將高尿酸血癥這一痛風的“罪魁禍首”稱之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後的“第四高”。

據估計,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已超過1.2億人

但是,大眾對於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認知程度卻遠遠不及傳統的“三高”,很多人對痛風的認識還停留在“忌口”和關節痛的層面上。

那麼,到底什麼是痛風,痛風又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痛風到底是什麼?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疾病,發病機制跟人體內嘌呤(嘌呤的氧化產物是尿酸)代謝紊亂尿酸排洩障礙有關。

所以,痛風的發病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人體內尿酸生成太多或者排洩障礙,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太高而引起的一組疾病。

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尿路結石、痛風性腎病、關節畸形、骨質疏鬆等疾病。

此外,痛風還與其他代謝性疾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卒中等關係密切。

痛風不僅僅是疼痛

關節疼痛是痛風最常見的表現,如果僅有一兩次發作,只會造成一些短期的疼痛。

但如果不積極治療,關節痛會反覆發作,而且長期炎症反應會破壞關節結構,逐步出現關節變形,甚至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致殘

但是痛風對身體的傷害絕不僅僅侷限於關節,腎臟是第二受害者

因為尿酸大部分需要通過腎臟排洩,過多的尿酸鹽會在腎臟沉積形成尿酸結晶,直接損傷腎臟,加劇腎臟負擔,使尿肌酐上升,腎功能逐漸下降。

這樣便造成了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尿毒症,需終生透析治療。

皮膚可以說是第三受害者,除了關節、腎臟外,尿酸鹽結晶還常在耳廓及其他皮膚軟組織中沉積。

這些沉積部位皮膚隆起,容易發生破潰、處理不當還會出現繼發感染,甚至敗血症等。

因此,痛風的危害不單純是關節痛這麼簡單,它可以造成身體器官損傷,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

因為痛風之前一定有一個高尿酸血癥的過程,所以血尿酸的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

預防痛風,不僅僅是“忌口”

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痛風的預防和治療。

痛風患者應遵循下述原則:

1.限酒;

2.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3.防止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

4.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5.大量飲水(每日2000 ml以上);

6.控制體重;

7.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8.規律飲食和作息;

9.規律運動;

10.禁菸。

哪些食物含嘌呤高?

含嘌呤最高(150-1000mg/100g):

鳳尾魚,沙丁魚,鯖魚,部分肉類如小牛肉、羊羔肉、乳豬肉,動物內臟如腦、肝臟、腎臟、心臟等,扇貝、青口貝等貝類食物,鵝肉,魚籽;

含嘌呤較高(50-150mg/100g):

其他有殼類海鮮如蝦、蟹,鰻魚,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野味如野雞、兔肉、鹿肉,禽類如雞肉、鴨肉,其他魚類,肉湯,豆類,蘆筍,花菜,菇類和菌類,菠菜,麥芽及麥麩,菌蛋白(素齋);

含嘌呤較高(50-150mg/100g):

其他有殼類海鮮如蝦、蟹,鰻魚,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野味如野雞、兔肉、鹿肉,禽類如雞肉、鴨肉,其他魚類,肉湯,豆類,蘆筍,花菜,菇類和菌類,菠菜,麥芽及麥麩,菌蛋白(素齋);

特別提示

江湖上廣泛流傳的痛風神藥“痛風靈”,國內多家媒體已證實為假藥。

國內正規藥廠從來沒生產過,所謂名貴中草藥藥檢結果變成了多種西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

吲哚美辛是一種止痛藥,長期使用可導致視覺改變、腎損傷、消化道出血等。

地塞米松是長效激素,雖然臨床上有時也會使用激素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止痛效果特別好,但多為中小劑量短期使用

如果長期吃,不但可能誘發消化道出血,還會導致人體內分泌水平紊亂,誘發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

那些所謂的特效藥充其量只是“止痛藥”,治標不治本,降低不了血尿酸。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一種終生性疾病。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風溼免疫科 羅敏

湖南醫聊


富人吃的“好”,大魚大肉可勁造,吃出痛風嗷嗷叫。 話說病從口入,肉類、海鮮、啤酒、火鍋等就是造成痛風的罪魁禍首。嘌呤的代謝是引起痛風的關鍵,如果把人體內的嘌呤代謝比喻成一個天平,天平的兩端分別是嘌呤“產生”和“排洩”,正常情況下天平是平衡的。海鮮、牛肉、羊肉、肉湯等,這些嘌呤含量比一般的食物高10倍之多,吃一次體內的嘌呤數量會增加很多;尤其是火鍋湯,嘌呤含量相當高的,吃這些美味的食物時通常還想來點啤酒或者碳酸飲料做襯托,會使嘌呤產生的速度遠遠大於排洩的速度,加重嘌呤代謝障礙。


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飽和了,多餘的尿酸就變成晶體,像地雷一樣埋在關節的軟組織裡。常在夜晚,痛風從大腳趾關節發作,引起關節紅腫、疼痛。不僅如此,還會引起血尿、腎絞痛等併發症,影響生活質量。

還是瓜果蔬菜白水好,健康生活才有福。

作者:賀雲,註冊營養技師、遼寧營養師事務所簽約講師


營養百事通


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洩減少與痛風的產生密不可分,臨床上、生活中,痛風的病人並不少見,而且男性居多,本疾病的產生除了遺傳因素和其他疾病繼發引起外,多與嗜酒、高脂肪和高熱量飲食有關。“富貴病”是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吃的也更好了,對於葷腥油膩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增加,導致了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疾病,有人把痛風也稱為富貴病,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病因上來說:痛風產生的原因是體內嘌呤的代謝紊亂和尿酸的代謝減少,而油膩膩的大肥肉、夏天燒烤常見的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嘌呤的含量很高,大量食用會導致血液中尿酸蓄積,引發痛風,嚴重者可產生痛風石。劇烈的疼痛及關節的重大畸形將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飲食上必須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量,減少嘌呤的蓄積。

2.從發病的角度講:痛風的患者大多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以及2型糖尿病等,因此,飲食上應格外注意,避免加重這些疾病的病情。

3.從併發症的角度考慮:痛風除了會引起劇烈疼痛和痛風石的形成以外,還可能導致腎臟疾病,如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重者可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因此,從預防併發症,防止出現腎功能損害的角度來考慮,我們也應該調節飲食,減少痛風的發生。

本期答主:陳昌曉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18世紀的英國貴族餐桌上滿滿都是烤肉、餡餅和甜品,豐富的食物與大量酒精混在一起食用,由此導致不少貴族身患“國王病”。而衣食無憂、生活富足的達官貴人也未能倖免,痛風也被他們稱為“富貴病”。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的提高,餐桌食物品種的日益豐盛。逐漸形成攝入量大品種繁多,且以高脂高糖高熱量為主的飲食習慣;人體能量需求因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和體力活動差異有高有低;最終,部分生活較富足的人群因運動少攝入多易導致疾病發生。我國近10年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不同地區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男性為9.2%~26.2%,女性為0.7%~10.5%;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男性高於女性,城市高於農村,沿海高於內陸[1]。

2017年8月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膳食指導(WS/T560-2017)》,此標準對普通人群和臨床相關疾病患者均能提供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並建議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建立合理飲食習慣及良好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動物性食物,保持健康體重,配合規律降尿酸藥物治療,並定期監測隨診。

[1] 腎臟病相關專家小組(統稱),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共識專家組. 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 中華內科雜誌 [J]. 2017,56(3):235-248.


藥事健康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障礙,屬於關節炎一種。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即痛風。 痛風(gout)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但發病有明顯的異質性,除高尿酸血癥外可表現為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



我有一個朋友,六年的痛風病史,現在嚴重到胳膊已經變形了,疼起來手腕根本不能動,最嚴重的時候痛到天天躺在家裡打吊瓶,平時搬東西什麼的根本都抱不動。真心遭罪。用過很多大醫院的葯品,醫生開的藥剛開始有點用,後來一點效果都沒有,折磨得不像人樣了。



痛風,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痛風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謝異常引起,常與肥胖、糖類脂類代謝紊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發生,繼發性痛風則由某些系統性疾病或者藥物引起。



痛風的治療方法:迅速控制急性發作,糾正高尿酸血癥,預防尿酸鹽沉積造成的關節破壞及腎臟損害,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復發。注意事項,慎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康復後日常適當運動,提升整體免疫力,避免受涼受潮、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鞋,防止關節損傷。



最後飲食調理也要注意.主食:可以選擇大米、玉米、小麥、高粱、燕麥等偏鹼性類食物;2.蔬菜類:選擇冬瓜、黃瓜、南瓜、絲瓜和捲心菜等不捨嘌呤或含嘌呤較少的菜類; 3.水果:選擇鹼性類,如梨、西瓜和葡萄等。或者嘌呤含量低的水果如蘋果、檸檬和香蕉等; 4.肉蛋類選擇雞蛋、鴨蛋和河魚,其他儘量限制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