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一般認為從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制定了諡法。自那以後,帝王去世後人們會根據其生前的行為,給予一兩個字的評價,比如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等等,於是周王姬昌去世後人們用一個文字來評價他的一生,於是他就被成為周文王。周王姬發去世後,人們用武字來評價他,於是他被稱為周武王。先秦時期,幾乎各個諸侯國都通行諡法。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昭王、齊威王、梁惠王、趙武靈王等等。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認為這是臣議君,子議父,於是秦始皇下令廢除了諡法,規定以世代來數,他是始皇帝,他的兒子是二世,將來三世、四世,一直傳到萬世。可惜,在秦始皇身後不久,秦王朝就滅亡了。等到西漢王朝建立以後,劉邦又恢復了諡。劉邦去世後人們用一個高字來評價他,他

被成為漢高帝。他的兒子劉盈死後用一個惠字來評價,他就是漢惠帝。劉恆死後,人們用文字來評價他,他就是漢文帝。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漢武帝畫像

一直到隋朝的時候,人們一直習慣於永帝王的諡號來稱呼帝王。帝王的諡號,也被簡稱為帝號。比如楊堅死後,人們用文字來評價他,他就是隋文帝。楊廣死後,人們用煬字來評價他,他就是隋煬帝。而等到唐朝以後,人們很少用帝王的帝號來稱呼帝王了。原因在於帝王的諡號太長了,不便於稱呼。比如李世民去世後,他的臣子們認為用一兩個字已經不足以評價他們偉大的帝王了,於是他們給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李世民畫像

這麼長的諡號肯定是不便於稱呼的。這還是短的,後世帝王的諡號越來越長。比如趙匡胤的諡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亡國之君趙佶的諡號為“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這麼長的諡號實在不便於稱呼,於是人們就用他們的廟號來稱呼他們。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趙構畫像

要解釋廟號,首先需要介紹一下帝王的宗廟制度。根據儒家的說法,天子可以立七廟,諸侯五廟,卿大夫三廟,士人一廟。根據《禮記·王制》的記載,天子的七廟是:“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依照這一制度,天子七代以內的祖先都可單獨立廟,按照昭穆的順序排列並以次遷移。更遠的祖先因為親緣關係已經疏遠,就不再單獨立廟了,而是將他的神位放到太廟裡和太祖一起接受祭祀。後來人們認為對於一些有著重大貢獻的皇帝,應該不納入到遷祧的行列裡,而是應該單獨建立一個廟,永遠保留。對於這樣的廟應該有一個名號來稱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分別被稱為某祖或某種,比如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劉秀的廟號是世祖。這就是皇帝廟號的由來。在早期,人們是貫徹了“祖有功而宗有德”這樣一個原則的,對於沒有功德的皇帝,就沒有單獨立廟的必要,自然也就沒有廟號了。比如漢景帝劉啟就沒有廟號。但是,到了後來就越來越名不符實了,除沒有善終的皇帝以外,人人都有廟號。廟號始終都是一個字,所以在帝號越來越長而不便稱呼以後,人們就用廟號來稱呼皇帝了。於是就有了我們熟悉的唐太宗、宋太祖等等稱呼。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趙匡胤畫像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比如宋太祖、明太祖。世祖、太宗發揚光大,比如入關定天下的清世祖福臨、大體完成統一的宋太宗等。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比如創造了清朝盛世景象的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曆。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比如在位四十多年的宋仁宗趙禎,成就了明朝仁宣盛世的明宣宗朱瞻基等。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比如從母親手裡奪回了統治權的唐中宗李顯等。神宗、英宗功業不足,比如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德宗、寧宗過於懦弱,比如被慈禧太后囚禁了十多年的清德宗。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比如宣稱接受過天書的宋真宗等。文宗、武宗明褒實貶,比如被宦官控制的唐文宗、因為京城被英法聯軍佔領而逃亡熱河的清文宗等。穆宗、敬宗功過相當,比如慈禧的親兒子清穆宗。光宗、熹宗昏庸腐朽,比如受制於蠻橫皇后而拒絕朝見自己父親的宋光宗、被黃巢趕出長安的唐熹宗等。哀宗、思宗只能亡國,比如自盡煤山的明思宗等。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宋太宗趙光義畫像

人們用帝號、廟號、陵號來稱呼皇帝都是他們已經死了以後的事,而年號、尊號等則可以在皇帝還在世的時候使用。

紀年始於何時已經不可詳考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用自己的年齡來紀年。但是眾多的人在一起,就需要把紀年統一起來,於是人們很自然地選擇了自己的王來作為紀年的標準。比如根據《史記》的記載周武王即位後的第十一年開始了伐商。但是中國歷史的可靠紀年卻只能從公元前841年的共和元年說起,我們無法準確說出武王十一年對應的是公元的哪一年。當時不僅周天子有紀年,各諸侯國內也都有自己的紀年。比如公元前722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元年,齊僖公九年,衛完公十三年,鄭莊公二十二年,秦文公四十四年,楚武王十九年。各國的紀年都是從君主即位開始數起,一直到他去世後終止,中間不中斷。但是到了戰國時期,開始出現了改元的現象。最早的改元出現在魏惠王三十六年,此後稱為後元。秦朝統一後,仍然繼續用這樣的紀年方式。比如陳勝起義的時間是秦二世元年七月。漢朝建立後也是如此,高祖劉邦在位十二年,惠帝七年,高後秉政八年。但是到了漢文帝時,再次發生了改元的事情。漢文帝十六年,因為有了一些所謂的祥瑞出現而決定改元,下一年稱為後元元年。後來漢景帝改過兩次元,分別稱為前元、中元、後元。而漢武帝即位後,乾脆六年改一次元,每一元分別被叫做一元、二元、三元。後來有人向漢武帝建議,這樣似乎不妥,應該給每一元取一個名稱。於是第一個六年被叫做建元,第二個六年叫做元光,第三個六年被叫做元朔……年號就此誕生。自此後,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有自己的年號。這已經不是一個紀年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了。對於一個政權認可與否的標誌就是看是否接受它的年號,這叫奉正朔。比如王莽在自己覆滅前夕為了挽救自己滅亡的命運竟然下令給未來的三萬六千年制定了年號,每六年改一次元。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王莽畫像

年號大多都是一些美好的字眼,比如建武、永明、康熙等等。年號一般都是兩個字,比如永樂、正德等。也有三個字的年號,比如梁武帝就用過中大同、中大通等年號。也有四個字的年號,比如萬歲登封、太平興國等等。最長的是六個字的年號,它只出現在西夏的歷史上,比如天授禮法延祚。一個皇帝可以有幾個年號並沒有規定,有的皇帝就用一個年號,而有的皇帝卻有許多年號。比如武則天在位十五年就用了十四個年號。而一個年號也有長有短,比如康熙年號長達六十一年,而有的年號卻只有幾天,甚至於一天也沒有用過就胎死腹中了,比如清文宗去世後,任命了八個顧命大臣,他們商量第二年的年號為祺祥,結果慈禧太后發動了政變,祺祥也就被同治所取代了。年號一直使用到了二十世紀,民國建立以後確立民國年號,共和國成立後使用公元紀年,年號正式取消。

皇帝們的稱呼:帝號、廟號和年號

乾隆皇帝畫像

到了明清時期,一般一個皇帝就只用一個年號,這樣人們就可以用該皇帝的年號來指稱他。比如人們提到玄燁的時候,就不用稱呼他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而只用稱呼他為康熙皇帝即可。同樣,我們提到弘曆的時候,也不用稱呼他為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而只用稱呼他為乾隆皇帝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