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謝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請加個關注哦!小編會持續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謝謝大家~~

眾所周知,中國人對古代皇帝的稱呼,經歷了從諡號到廟號再到年號的變化。那麼為什麼我們對皇帝的稱呼方式一直在改變呢?

其實很簡單,要稱呼一個人,我們需要這個稱呼有兩個特點:特殊性、簡便性。從這兩個特點出發,我們可以看出稱呼方式的改變究竟是為了什麼。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首先是諡號,這東西自上古時代就有,一開始並不規範,周文王、周武王在世時便會自稱文武,直到西周中期才定下死後加諡的規矩,自此,諡號開始成為一個“蓋棺定論”性質的東西。這時候的諡號通常就一兩個字,而且形成了一條潛規則,一個朝代的皇上,諡號不重複用,這下特殊性、簡便性都滿足了,我們就用諡號稱呼這個時代的最高統治者。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覺得諡號這玩意兒“子議父,臣議君”,就給廢了。他給秦朝皇帝定下的稱呼方法jiand簡單粗暴,數數就完事兒了。按說這個法子數的太多容易亂,好在秦朝厚道,二世而亡,最多加個子嬰就齊活兒了,還算不亂。

漢朝有個一個變化,漢朝恢復了廟號制度,所以什麼太祖、高宗之類的東西又出來了。這玩意兒在一堆文啊武啊的諡號裡脫穎而出,因為特殊性更高了。但是廟號有個問題,《禮記》有云,天子七廟,換句話說,廟號只有七個,所以漢朝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所以我們還是以諡號為主,只有高祖劉邦享受到了用廟號的待遇。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諡號為主的用法一直到了唐朝,唐朝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變化,第一是不再拘泥於“天子七廟”的規定,當了皇上就有廟號,這樣就不用擔心有皇上沒廟號所以不好稱呼的問題了。

第二是諡號開始變成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唐以前諡號一般兩個字,比如漢朝,所有諡號都是“孝X”,比如我們熟悉的劉徹同學諡號就是“孝武皇帝”,一般我們把這種通用的就給省略了,用一個字兒。但是這法子到了唐朝不那麼好使了。

比如李世民死後諡“文”,按原來的叫法,“唐文帝”就能成為漢文帝、隋文帝那樣名垂千古的名號了。可他子孫偏要添亂,可能覺得一個文概括不了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老實說,確實概括不了),於是開始給他加字兒。

674年他被加諡為文武聖皇帝。

然後749年又被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不知道“大聖”這倆字兒和太宗御弟的大徒弟有關係沒)。

最後754年又被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這樣一改,後面的皇上有樣學樣,諡號越來越長,到了朱元璋,諡號已經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這麼長的諡號對簡便性的打擊是致命的,加上現在每個皇上都有廟號了,乾脆都用廟號就完事兒了。這個用法一直堅持到了明代。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廟號用了幾百年,哪朝哪代都是“太祖”、“太宗”什麼的,特殊性越來越差,在這個節骨眼上,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同學有幹了個好事兒——一世一元。

年號這個東西是漢武帝發明的,公元前140年,漢武帝使用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建元”。但是我們一直沒有用年號稱呼皇帝,就是因為每個皇帝都會多次改元,遇到點事兒就改個元慶祝一下,比如漢武帝本人,建元六年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所以第二年就改元為“元光”。漢武帝本人就前後用了十一個年號,而且他居然還不是年號最多的,並列第一的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兩口子,他倆各14個年號,所以年號的特殊性嚴重不足。

但是從朱元璋開始,“一世一元”,繼位的時候改一下,終生不變了(明清兩代各有一個皇帝搞特殊有倆年號,咱們下文會講)。特殊性有了,這東西不會像廟號、諡號那樣重複性高,基本都是獨一無二的。簡便性也有了,年號一般都倆字兒。這簡直就是為了稱呼他們量身定做的制度啊!咱不用豈不是辜負了朱元璋一片苦心?所以從明朝開始,除了明清兩朝的大部分皇帝我們就都用年號稱呼了。

諡號、廟號、年號,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為什麼總是在改變?

​當然,有幾個特殊的,比如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功勞太大,太祖世祖之名太顯,就用廟號了。再比如努爾哈赤沒年號,就也用廟號了。還有兩個搞特殊的,有倆年號。一個是明英宗,土木堡被逮走了,後來奪門之變復位之後改了個年號,所以一般稱廟號。還有溥儀,當偽滿洲國執政的時候也改了個年號,但是一般我們都直呼其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