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的周厉王到周宣王期间,周定公执政了十四年,那定公该不该算周朝的君主?

文盲三代


所谓“周定公执政十四年”的说法,源头应该是《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既然明确说是“二相”执政,而且召公位次还在前,那么周公当然不可能被算作周王了。


更何况,所谓召、周二相“共和”执政,从多种史料综合来看,其实就是一个历史误会,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共伯和”执政。

对于西周“国人暴动”之后的历史,《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厉王既亡,有共伯和摄行天子事。”所谓“共和”执政,是一位名叫“和”的共国国君摄政。《史记·索隐》也引用了最原始的汲冢《竹书纪年》记载,是“共伯和干王位”。所谓“干”王位,就是“篡”王位。《史记·正义》引《鲁连子》:“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饹子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从《鲁连子》记载可知,因为共伯和为诸侯所推崇,才在周厉王被推翻后,得以被众人推举为天子。因此,要讨论周定公是不是天子的问题,还不如讨论共伯和是不是天子。

近年来火热的清华简《系年》也有类似记载:“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这么多资料都证实了“共和”执政,应该是“共伯和”执政,而不是召、周二相共同执政。

有关共伯和执政,在考古发掘的青铜器铭文中也有体现。《师毁簋》铭文上说:“隹(唯)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和若曰:‘师毁,乃祖考又劳于我家,……’毁拜顿首,对扬皇君休。……”在《师毁簋》铭文中,出现了“伯和父”的称谓,晁福林先生将此铜器定为共和元年器。伯和父对人训话时,用上了“若曰”二字;而“若曰”,在周时文献中一般都是用在周王对大臣的训话。唯一的例外,是周公旦“语录”也用上了“若曰”。但根据《逸周书·度邑》,周公旦应该是周武王临终前指定的唯一接班人。因此,后人所谓周公旦“摄政”,实际上当时的周王就是周公旦!周公旦“语录”用上“若曰”,也就丝毫不奇怪了。在《师毁簋》中,伯和父“语录”也用上了“若曰”,足见他的身份已不同寻常。更何况,在铭文的最后,师毁还尊称伯和父为皇君,更证实了他身份的高贵。再结合其他一些列的铜器如《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师厘簋》等等,今天许多学者认为,就构成了共伯和篡位的有力证据。


根据以上这些资料,讨论周定公是不是周朝国君已没有很大必要。真正要讨论的,是共伯和是否应该算是周王?


欲云谈史论今


拒绝复制黏贴,只谈个人见解。

周定公,是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后裔,当初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地,但他没有去,而是留在了镐京,辅佐周王,他的后代都称为公,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享受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

那么我们看一下周王朝的王表,周定公并没有在列,没有被历史所认可,他就不是周王一员。他是在公元前841年,国人大暴动,周厉王逃走后,和召穆公一起执政,史称周召执政或共和行政,十四年后,周厉王死,周宣王登基,也结束了这他的执政。

这个共和执政期间,应该是周定公代王执政,就像我们现在的,领导不在,总要找一个代班的领导工作,代班领导是不可以列在编制内的,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





历史个人见解


我的回答是周定公不算是周朝的君主!而确切的说,应该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国王。

周定公在周厉王到周宣王时期担任周公,周公旦的后裔。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走,周定公和召穆公(召虎)一起主持朝政,史称共和行政或者周召共和。十四年后,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太子姬静继位,史称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虽然周定公与召穆公一起执政14年,但那是因为周厉王逃走后,厉王的儿子姬静还处于幼年,无力继承君王之位执掌政务,而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辅政,并在此十四年间培养教导公子姬静学习政务。

周武王建国之后,实施大封功臣元勋,周初分封大小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国,同姓之国四十国,诸侯国的国王按照周王室赐的爵位,有不同称呼,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诸侯国国王爵位最高的公,周定公也就是周王朝的众多诸侯国其中之一的诸侯国国王,所以称为“周公”,是一个爵位的称呼。

至于后来有人误认为周定公就是周王朝的一代君主,可能是因为他曾经代理执政十四年,并在此期间维护了周王朝的安定,具有君王风范!

以上为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关注会呈现更多精彩问答,谢谢。




浩中一内


一、他具备君主的特征

周厉王出逃后,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共和制了。

他俩上台执政原因是周厉王无道,引发国人暴动,一个君主引发了国人的直接暴动,这也算少有了。周厉王外逃,周定公召穆公自然就代为履行君主的职权了。从他的这个号“定”字,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是认可的。可以说,当时他和召公,是以地方政府首脑的身份,在共同行使着周天子的权力,管理着整个国家,但从名义上来说,他们没有称王,只是代管;从血统上来说,他们也不是正宗周朝王室的后代,只是族人,也称不了王,更称不上周王朝的君主。

二、他维系了周朝统治

他虽不是直接传承的周王的后人,但他也是周王的族人,他上位后并没有篡夺权力,也没有改朝换代,而是继续和召公执政,这在当时情况下对周朝是有利的,也力挽狂澜,维持了周王朝的国祚。一直到周厉王死后,太子继位,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周宣王,他们自然让出了权力,还政于正统的周天子,而不是舍不得让出权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无论从能力、贡献,还是道德上都是让人敬仰的。
但历史就是历史,周定公虽然掌过周王朝的大权,做出过贡献,但在名称上也只能算是周朝内一个公国的君主,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不是周朝一代君主。只不过这个公国的名字也叫周,他称周定公罢了。


亮话历史


首先明确不算,因为这个史书没有记载,另外那是共和执政,除了你所谓的周公还有邵公,说白了就是一个贵族联合体,而且还有其他诸侯国,承认这个政权吗?所以根本就不算


szliuyun


不算,周王才是君主,定公没有称王。后世的武周最后一刻则天大帝,已李家媳妇的身份入葬于丈夫高宗陵墓内,所以武周算入了唐王朝的一部分。盖棺定论,定公虽有王的权利,但并没有称王所以算不得君主。


天门观雪


当然不算了!属于辅政大臣有此而来


笨蛋145256869


周厉王只是被赶跑又没死,何况太子还在,两周公主持国政但是绝对不算君王


毛毛23215202


中国有个名词叫摄政王!而不是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