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早已建成,周王朝为什么不早早迁都洛阳,以避开西戎骚扰?

青春里的那场雨


周武王姬发在去世前,便让周公(就是周公旦,解梦的周公,西周盛行占卜,周公旦就是一位占卜高手)多次占卜选下了这一一风水宝地——洛邑(洛阳)。


周公从洛水湾直到伊水湾,发现地势平坦没有险阻,是从前夏朝定居的地方。南望三涂,北望岳北,观察黄河,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这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这里就是洛邑。

周公对洛邑进行了简单的测量规划,还没开始建设,周武王就逝世了,周成王即位,可惜此时的周成王还太小,又有内忧外患,洛邑建都一事也就耽搁了。


周公代行国政七年,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


这时候成王住在丰邑,为了遵循武王的遗旨,想要迁都洛邑。让周公再次进行占卜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样”。

之后进行土地规划,最终成功建都,并在九鼎上做了记录安放在洛邑。

但是呢,成王把殷朝遗民迁徙到洛邑,自己却并没有迁都,原因有三。

一、军事方面

东征伐淮夷,灭了掩国,掩国遗民迁徙到薄姑;

彻底消灭了殷朝的残余势力,袭击了淮夷;

讨伐了东夷;

戎狄地区每年都要来朝见周成王,进行朝贡,根本不足为患。

二、政治方面

设官分职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谱制了音乐,法令、制度。

大抵是这时候武王“收起干与戈,藏起弓和箭。求贤重美德,华夏都传遍,王业永保全。”的优良美德,还在影响着周边诸侯,甸服地区要供日祭;侯服地区要供月祀;宾服地区要供时享;要服地区要供岁贡;荒服地区要来朝见天子。

三、传承方面

周朝自成王以后,根本就没有出现贤圣君主,到是昏庸暴君出了不少。

周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如果周武王多活个几年,也许早已迁都洛邑,也不至于等周平王因西戎骚扰而东迁洛邑,建立东周了。


侃谈历史人物


原本武王伐纣后,在洛阳青要山“天室”祭祀过黄帝后,为彰显周人代商的合法性,就欲迁都洛阳,但回宗周不久周武王即病逝,迁都遗愿交由儿子周成王来完成,不过那时成王年岁还小,营建新都的事则由辅佐大臣也就是武王兄弟周公旦全权负责,“《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七年之后还政于已经长大成人的周成王。随即,周成王即遵照父亲周武王遗愿迁都洛阳,并在迁都之后在新都洛阳向广大宗亲下属讲述为什么要迁都洛阳的理由,而其讲话内容则被一个姓何的宗亲记录在青铜器何尊上,何尊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史称成王东迁。

而此时的宗周已成为周朝名义上都城即陪都,但因其为周王室宗祖之地的特殊地位,故历朝历代周王都会到宗周巡行,直到幽王时犬戎攻破宗周,宗周这一周王室宗祖之地才被周王室彻底放弃,史称平王东迁。

洛阳西周都城成周城,目前研究及考古发掘的成果如下:

第一、发现大型西周天子王宫遗址及成周城城墙遗址。而西安所谓西周都城丰镐遗址考古发掘百年没有任何发现。

第二、发现西周宗庙祭坛遗址,共发掘出祭祀坑31处,其中23座内均有较为完整的兽骨,3座内有疑似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另有5座内有成堆摆放的碎兽骨。而西安所谓西周都城丰镐遗址考古发掘百年没有任何发现。

第三、发现西周大型青铜器工坊共14万平方米,及各种形制的陶范(注:铸造青铜器的模具)。要知道西周时青铜器只有王室才有资格制造,而西安所谓丰镐遗址没有任何发现。

第四、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证据。

第五、《静方鼎》、《德方鼎》等大批出土的青铜器金文证据。其中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厉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

第六、发掘出大量西周高级别墓葬及大批西周车马坑。

第七、陕西人司马迁所著《史记》的相关记载。

第八、西周成王迁都洛邑的其他史料记载,如《尚书》、《竹书纪年》、《后汉书》等。

以上为西周都城成周洛邑的相关考古证据与资料。而西安所谓西周都城丰镐遗址从1933年发掘至今近百年,未发现任何与西周都城有关的考古证据,连一项都没有,因此,西安自称建都于西周的可信度与真实性的确值的商榷!



冬夜里的暖


周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那么为什么要迁都?又不早迁都呢?其实并不是因为怕西戎的骚扰,而是因为西周的衰败。

因为早在进入西周中期以后,周王室的权势就日渐衰败。在周厉王时,由于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的残酷利削和压迫,迫使奴隶和平民不断起来反抗,使周朝的统治发生了严重危机。

而在周幽王时期,天下就经常发生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粮食欠收,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昏庸无能。非但不考虑民生,还一味地剥削民众,导致民怨沸腾,这也导致周王朝的政局愈发的不稳。

而随着周幽王的死亡,周平王的上任,他吸收了周幽王的教训,决定励志治国,当时的镐京因为战争的原因已经被破坏的不堪入眼。同时害怕戎狄发展太过迅速,对王室的领土虎视眈眈,周平王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迁都洛邑。

所以说,其实迁都,是因为政治形式所迫,毕竟新都其实并不如旧都那么好,怎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因为新都洛邑虽是在平原地区,土地辽阔,但是却四面平原,这样就导致其实没有任何的军事防御措施。而原旧都镐京和关中平原相互依偎,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许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而且在镐京前方有崤山,函谷关两大天险,易守难攻。

若不是因为周幽王时期的战争,导致镐京官室残破,国库被抢一空,无力加以重建。也就不会迁都新地方的。

只可惜到了周平王时期,也就是东迁后,周国渐渐式微,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时代,周王室甚至主动将自己的领土让出来以维持和诸侯国的关系,到最后周王室的领土就只剩下来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区域了。


井夫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五点理由。

其一,洛阳虽然为天下之中,但地势坦荡,无险可守,易被敌军攻破,防守难度太大,不适合做都城。


其二,镐京地势险要 ,左有函谷,右有陇蜀,山河相绕,易守难攻。且沃野千里,粮食充足,更重要的是,经过周朝历代天子上百年的经营,镐京已经成为周朝的经济、政治中心。一旦迁都,朝野必将动荡。


其三,犬戎虽然强悍,但并不是无敌的。 周穆王时期,周兵大败犬戎,并一直追击到昆仑山下。到了周孝王时期,犬戎便被迫与周朝停战。

其四,镐京是周朝的发源地,不能轻易放弃,迁都是示弱于犬戎的表现。


其五,镐京有成熟的军事防御系统,烽火一举,诸侯勤王之师立马赶来,不会那么容易被攻破的。而且镐京最后被攻破完全是昏庸的周幽王一手造成的,他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导致犬戎趁虚而入。


欲将书剑学从军


证据确凿!洛阳在西周时期只有3个名字:“新邑”、“新邑雒”、“雒邑”,都是周人所起,洛阳从此发端;历史上从没有把“雒邑”叫“成周”之说,因为在西周时代,与“周”有关的地名不可能出现在关中之外,譬如“周原”“岐周”“宗周”“成周”等,如果生造为“有”,就一定是悖论。“成周”在西周指镐京或代指“西周王朝”是确凿无疑的![赞][赞][祈祷]

比如,一个国家的首都的名子怎么会出现在其它国家地区呢?,又比如;最简单的例子,北京,北平、幽燕、燕京。自古到今,只要提起这几个名字。都知到是现在的北京。其它各地就没有这些名子。即使是偶然重名。全世界也不认为是中国的首都。

同理;西周给自己的命名。就不会出现在外地了。


白石61


西周早期,武王,成王,康王,穆王等经常居住洛阳,直到后期历王幽王在西都丰稿居住。犬戎对丰稿屠城以后,平王又东迁洛阳,后代子孙定居洛阳。


东山再起重振旗鼓


周王朝为何不早迁都洛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我们中国人都有家乡观念,强调落叶归根,古人更讲究。其实宗周也不是周王朝的原国都,周人的发祥地是岐周,现在的陕西宝鸡的岐山县,周武王得天下后才在沣水河西岸建都名丰京,以后又在东岸建镐京,所谓丰镐,也就是宗周。虽然从周成王开始成周(洛阳)就建成,但周王的主要办公地点还是在宗周,毕竟故土难离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迁都成周的。


切磋琢磨5


古人的思根情怀更重,毕竟那是他们的发源地。再有就是周朝初期,武力比较刚,就像题主说的,只是骚扰,还达不到威胁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