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孫中山先生墓碑上的歷史知識

南京中山陵孫中山先生的墓碑蘊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1、南京中山陵孫中山先生墓碑上的“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是指公曆的哪一年?2、孫中山創建了中華民國,擔任的最高職務是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何他的墓碑上卻以“總理”稱呼他而不以“大總統”稱呼他?

通過探究,我們可以認識到:1、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計算方法: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因此1912年為民國元年。由於歷史時間軸上沒有民國零年這一時間,故而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互換方法是:公元紀年=民國紀年+1911年;民國紀年=公元紀年—1911年。據此,中山陵孫中山先生墓碑上的民國十八年實際上等於公元1929年。

2、中山陵孫中山墓碑上之所以稱呼孫中山先生為孫總理,其原因有二:首先,這與孫中山先生擔任的總理時間比擔任的臨時大總統時間長短有關。儘管孫中山一生擔任的最高職務是臨時大總統,但其時間很短,前後100天左右(1912年1月1日至4月1日);而他擔任的總理(此總理非現在國家掌管最高行政權力的總理)職務則很長,主要有兩次:一次是自中國同盟會成立開始(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孫中山先生就擔任這個政黨的總理,其地位類似於黨主席。另外一次是他還創建了著名的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直至逝世。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孫中山先生1925年去世的時候,中國還正處於戰火紛飛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直到1926年開始的國民大革命才打垮北洋軍閥的統治(1928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後”,北洋軍閥統治才正式結束),南京國民政府才統一中國。作為孫中山先生繼承者的蔣介石才真正掌握了全國政權,此時也才有條件舉行安葬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當時安葬孫中山的主體是中國國民黨,該黨的前身是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又是中國同盟會的總理,也是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其逝世後由中國國民黨進行安葬,以中國國民黨的名義安葬孫中山先生,符合孫中山先生長期擔任的總理這一黨內職務,故而墓碑上鐫刻孫總理也符合實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