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房價會漲嗎?觀察了16個城市數據之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

最近我持續觀察了全國主要一、二線16個城市的樓市數據之後,希望從樓市供求基本面上看一下明年房價走勢,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2019年的房價走勢,不會有全國性的大行情。

上海、深圳的房價會有回暖,如果政策不打壓的話,會有小漲。全國大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依然處於靜淡市,會有回撤。

2019年更像是這一輪大牛市之前的2014年的樣子,是蓄力期。各項指標都不會很好看,但牛市的機會是在慢慢孕育中,是近年來不多的戰略性建倉機會。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分析。

01

從全國大部分城市的交易量來看,大部分城市的一二手交易量都在下降。成交量是很關鍵的指標,量在價先,成交量下降,價格就會回落。

目前各個城市裡,成交量走勢比較好的城市是上海、深圳、蘇州等等。這也和我們自己在一線的實際感知相吻合。

上海的成交量一直比較好,今年的二手房成交量一直是高於去年同期的,這是上海樓市本輪調整見底的先行信號。下圖是上海二手房每月成交套數。

明年房價會漲嗎?觀察了16個城市數據之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

深圳和上海差不多,成交量有過一段走牛,但出了限售政策之後,最近成交量有所萎縮,現在還在反覆磨底中。

蘇州今年走出了獨立行情,成交量爆棚,所以蘇州的房價還得飛一會。但蘇州的房價調整還不充分,只有工業園區限價房成交的比較多,未來預計還會有反覆。

但是其他主要城市成交量都已經開始下行了,包括北京、廣州、南京、杭州、重慶、瀋陽、青島、昆明、合肥、西安、長沙、無錫、寧波。

我們對明年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持保守態度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因為看不到這些城市有成交量爆發的可能,所以還需要等待蓄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只是關於明年的短期判斷。長期來看,這些城市的基本面沒有問題,過個幾年,房價再創新高並不難。

02

從全國性大中介網站觀察二手房的掛牌價可以看到,大部分城市的掛牌價也在下滑。

因為一手房有限價的因素,二手房價更為準確一些。其中二手掛牌價目前比較堅挺的是上海、深圳、南京、合肥

明年房價會漲嗎?觀察了16個城市數據之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

上海和深圳是這一輪率先進入調整期的一線城市。經過一、二年調整,目前平均房價已經相較於2017年的高點回落了15%左右。即便未來二手房價再有反覆,上海和深圳的房價要再創新低也是很難的,目前不少上海、深圳的剛需已經進場,市場在這個價格段是有支撐的。

但是其他城市的二手掛牌價,都在下行區間,包括北京、廣州、杭州、青島、天津、西安等。其實不用怎麼看數據,就用你所在城市的親身體驗來感知,也能發現大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掛牌價在回落。

市場上行期的時候,上漲的節奏是

地王

一手房

二手房

先有地王產生預期,拉動一手房上漲,然後再有二手房上漲的。

但是市場回落的時候,是

二手房

一手房

土地

二手房回落,再拉動一手房價格下行,再有土地價格回落。

所以一個城市的冷熱,觀察二手房市場是最好的選擇。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全國大部分城市2019年的二手房表現不會太好,房價上也會有一些回撤。

03

我觀察的第三個數據是各個城市的一手房庫存數,就是沒有賣掉的一手房供應。

有意思的是,經過轟轟烈烈的全國三年去庫存運動,哪怕是像上海這樣的城市,都已經進入到補庫存區間。下圖是上海的庫存數,全國的情況和上海都差不多,都是處於庫存底部,在緩慢上升中。

明年房價會漲嗎?觀察了16個城市數據之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

補庫存的意思就是從現在開始,全國樓市基本面是供給大於需求,開發商在發力造房子,買房人還在觀望。因為存在供大於求,所以房價不具備大漲局面。但是因為庫存還處於低位,所以房價也不可能大跌的,最多是房價從高點回撤一、二成而已。

04

接著我們觀察了土地拍賣情況,這個其實挺重要的。

土地市場有兩個重要的指標。一個是溢價率,就是土地拍賣價格超過起拍價多少,這直接關係到新房成本,關係到房價上漲的預期。另一個是土地供應,這關係到未來一、二年新上市房子的供應量。

從土地的溢價率來看,大部分城市的土地拍賣都是零溢價。我拉了一下上海近一年來的土拍數據,就算剔除了只租不售的自持住房這種低價用地,也能看到上海今年以來土地拍賣幾乎都是零溢價成交,真的不算熱。哪怕是7月拍出的大虹橋熱門地塊土地,也是底價成交。全國範圍內也是這樣,土地零溢價,但是一直有成交,屬於有市無價的行情。

土拍市場的溫和意味著沒有地王,開發商拿地都很理性。明年開發商新造出房子的成本,不會奇高無比。也就是說,開發商在新房定價不高的基礎上就能賺錢,沒有推高房價的強烈衝動。

從土地供應量來看,除了四個一線城市有明顯的控地,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土地供應都在增加或者保持高位。就是未來一、二年,二線城市的新增商品房供應不會少。這也決定了明年對於大部分城市而言,依然是補庫存的年份,供應量在增加,價格不具備大漲條件。

05

樓市政策面的情況在慢慢轉向對房產有利的一面,但是還沒看到根本性的改變。

首先是經濟表現不佳,單個季度的GDP增速已經下跌到近8年最差水平了。經濟上的先行指標PMI也在回落,發電量、固定資產投資那些分項數據也是不好看的。可以看得出來,即便在2018年三四線城市樓市表現較好的情況下,全國經濟也是比較疲弱的。這和我們之前文章裡的判斷一致:中國經濟紅利在消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

外部來看,毛衣摩擦在緩和,美聯儲主席表態暗示未來加息次數有限,全球貨幣緊縮的趨勢有所緩和,中國未來貨幣寬鬆的空間在加大,下一步中國降準甚至降息的概率也是挺大的。

中國經濟需要穩增長,適度的刺激,放鬆調控的時機在慢慢成熟。這是積極的一面。

但是也要看到不那麼樂觀的一面,就是地產的調控依然是從緊的,還沒有到放鬆的時刻。這個從官方媒體的喊話,還有近階段蘇州相城加碼限購就能看出,目前房住不炒依然是主流輿論氛圍。樓市調控政策依然處於博弈中,還沒有到全面反轉。

目前的狀態是看到了希望,依然要等待。重點關注這個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領導的表態,特別是關於房產的話術。

最後做個總結:

根據近幾個月的政策觀察和數據確認,我們的結論依然和10月份保持一致,沒有變化。從樓市基本面來看,2019年全國樓市不具備大漲條件。

按照目前政策不加碼的條件來看,上海、深圳會率先完成築底,會有一波復甦小漲的行情。但是全國大部分城市,依然會處於靜淡市,房價會有回撤。

另外因為經濟下行,我們預計明年樓市政策放鬆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是以小幅放鬆為主,比如放鬆落戶、補繳社保等。如果出現政策上的支持,會幫助行情更快到來。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明年應該不會出現全面的樓市刺激政策,比如說全國性鼓勵買房,一線城市放鬆認房認貸等等。如果出現的話,至少是中等級別的漲幅。

2019年的模樣更像是2014年,處於牛市前期。但是2019年的局面沒有2014年那麼好,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房價基數的確已經很高了,不太可能再大力刺激。另外現在全球大局面是處於緊縮狀態,中國也不能無視他國,瘋狂地貨幣寬鬆,匯率上不允許。這都決定了2019年是一個溫和的年份。

從中國樓市的長期因素來看,基本面是ok的。城鎮化的潛力足夠,勞動人口充裕,居民的支付能力都在增強,支撐樓市長牛的基礎不變。現在的問題只是上一波房產牛市有點用力過猛,房價的短期行情走的比基本面快了一些,房價需要時間夯實,等著基本面努力跟上。

我們的建議是明年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可以從容建倉的好時機。千萬不要盯著平均房價來看,樓市下行期,會有很多圈外人關注不到的局部機會。因為樓市不那麼熱,二手房市場會有很多折扣筍盤,一手房市場也會出現開發商讓價的機會。

不管是一手還是二手,應優先選擇比市場價折讓10%,最好是15%的房子。這部分折扣既是市場下行期的安全邊際,也是未來的利潤,吃到了大概率不會輸。

未來一段時間的靜淡市,一定會有一些關於樓市的利空新聞,比如開發商打折、業主怒砸售樓處等等。這是每一輪靜淡市都會發生的。大家不要擔心,對市場繼續保持關注,利用利空打壓市場,擇機入場。

千萬不要離開,真正的買入良機才剛剛開始。

本文中數據取自於克而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