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歷年人均存款數據大公開,看你哪年沒拖全國人民後腿

在衡量民富時,有兩個指標尤為重要,一個是可支配收入,代表了一個人的掙錢能力;還有一個指標是個人存款,代表了一個人的淨盈餘。

這兩個指標,有點類似於企業的營業額和淨利潤。營業額高不代表企業真的有錢,同樣的道理,掙得多也不能說明你真的富,實實在在的存款才是硬道理。

從1993年開始,國家才開始統計國民的存款。那一年,全國人民在銀行的存款為15203.5億元,人均存款1283元,萬元戶還是挺值得炫耀的。

數字中國:歷年人均存款數據大公開,看你哪年沒拖全國人民後腿

但到了2005年,全國人均個人存款已突破萬元,達到10787元。這個時候,再提萬元戶就是個笑話,百萬富翁也不是傳說中的存在。

2017年,全國個人存款總額達到649341.5億元,人均為46713元。也就是說,去年過年的時候,如果你兜裡沒有個四萬六的現金,就給全國人民拖後腿了。

當然,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高潮和低谷,去年的你債臺高築,今年就可能鹹魚翻身,到了明年說不定腰纏萬貫。那麼,過去25年間,你有幾年是給全國人民拖後腿的呢?

數字中國:歷年人均存款數據大公開,看你哪年沒拖全國人民後腿

上表是過去25年裡每年年底中國個人存款總數和人均存款數,從增長速度來看,那是相當驚人。個人存款總數增長了43倍,人均個人存款增長了36倍。

我們再看一組同期的宏觀數據。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993年的23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1993年的20倍。數字上來看,個人跑贏了國家,可喜可賀。

數字中國:歷年人均存款數據大公開,看你哪年沒拖全國人民後腿

1993年,100美元兌換人民幣為576.20元,100日元兌換人民幣為5.2020元,100港元兌換人民幣為74.41元。2017年,這三個數字分別變為675.18、6.0244和86.84。

從匯率來看,24年間,人民幣相比美元、日元和港幣都貶值了六分之一左右。即使算上人民幣的貶值,中國人的存款增加速度還是挺驚人的,說明有錢人確實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