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是史實嗎?對此你怎麼看?

派拉特之書


《三顧茅廬》不但是個故事,也是個成語。它主要是說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入夥的過程。“三顧茅廬”這四個字的分量是很足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老先生對於《三顧茅廬》這一段有著精彩的描寫,《三顧茅廬》是符合歷史史實的。題主這樣問,不會有人連這個也要懷疑吧!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我國曆史上一位賢相,同時也是一代名相。是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發明家。他就是璀璨歷史長河中,最為耀眼的風流英雄人物之一。在我國,不分男女老幼,10歲以上有幾人不知道“諸葛亮”這個名字的?


諸葛亮生於亂世,看到並且親自經歷了朝廷腐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和飢寒交迫的艱難。諸葛亮13歲那年,由於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謙,導致諸葛亮家鄉被毀。為了躲避戰亂,諸葛亮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投靠荊州劉表,並且在襄陽城南的學堂裡讀書。為了使國家統一,百姓安定,他下定決心,把消滅豪強,重建漢室作為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

由於戰亂的原因,很多文人士族大夫紛紛逃到襄陽,這為諸葛亮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有著豐富的治國理政良策。



諸葛亮27歲的時候,由於好友徐庶向劉備推薦,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千古名篇《隆中對》,諸葛亮對當前形勢的分析非常深刻,提出的戰略思想非常有遠見。劉備非常賞識諸葛亮的才能。諸葛亮出山第一件事便是幫助劉備發展軍隊。他一抗拒曹操為名,把荊州的無籍遊民登記入冊,把他們選拔從軍,讓劉備的兵員由幾千人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形成了劉備爭奪天下,最初最基本的力量。


《三顧茅廬》在《三國志》和《出師表》中都有記載和記錄。《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還有就是可參考《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些都清清楚楚地說明了劉備顧茅廬的次數是“三次”?所以,我們才把它稱為“三顧茅廬”。


西從頭越


這應該是事實,否則故事講不到今天!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講,更不會有那麼多人聽!

其實這故事的現代版也發生今天,在我的身上!一個曾經千萬的好友,去年破產,想東山再起!今天已找了我三次,邀我合作!因為同病相憐吧!跌倒後我們必須爬起!

他為什麼對我”三顧面莊”呢?他只是個小混混,隔劉備千山萬水!我也是草根一枚,幹了十幾年工廠,前年倒閉,僅有那麼丁點管理能力,還懂點諸葛亮的“金錢課”,與諸葛神算豈同日而語,還不被笑死!

但是,他有好的投資項目為什麼必找我呢?

這就是“三顧茅蘆”的道理吧……

但願每位友友完善自我,都有“諸葛亮”的智慧和情商,隨時準備走向成功!讓當今“劉備”來觀顧你!大膽走出去,成功屬於你!


打油斯人打醬油


當然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寫的清清楚楚,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不是兩次,不是四次,就是三次。

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也寫的明白: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當事人諸葛亮親口說的,那肯定是假不了了。當時像趙雲這樣的荊州老臣都還在世,諸葛亮不會冒著被嘲笑的危險而說瞎話。而且以他在蜀國的地位,也完全沒有必要說瞎話。




所以,可以肯定。劉備確實是三次主動上門拜見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才出山輔佐的。

為什麼劉備要三顧茅廬呢?

很多人覺得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大漢皇叔,這麼高的身份,怎麼可能去拜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其實,我們看看劉備當時的尷尬處境就明白了。

劉備二十八歲起兵,折騰了十幾年,也沒折騰出個樣子,而且越混越差,最後不得不投靠劉表,棲身在小小的新野。朝不保夕!隨時有可能被消滅掉。還裝什麼大以巴狼!

他這樣的情況,也就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鐵哥們願意跟著他,誰還願意跟著他混?連龐統那麼醜的,都不來投奔!

劉備這個時候肯定是經過了深刻的反思,為什麼總是失敗呢?想來想去想明白了,缺個好軍師啊。好兄弟都是虎將,太虎了啊。需要一個腦子好使心眼多的。那不就成功了嗎?

所以劉備,這個時候那真是求賢若渴!只要是能讓他成功,別說跑三次,三十次也行啊。屁顛屁顛的。



所以,諸葛亮出山以後,劉備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欣賞和器重。

諸葛亮很有風骨。

諸葛亮修身明志,很有風骨。他絕不是那種為了當官四處鑽營的人。沒有真正欣賞他、尊重他的人,他寧願終老山林。

諸葛亮出師表講,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就是說,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被他的誠意感動,這才應允為劉備效犬馬之勞。

諸葛亮的身上是一個國士的風骨,不為權勢折腰,只為知己盡心盡力。

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三顧茅廬,算是諸葛亮對劉備的小小考驗吧。

真是: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劉備與諸葛亮這對君臣,主賢臣忠,相互成就,真是一段千古佳話。


上將噯福斯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事件的確存在,但是否是三顧卻是有待考證,本人認為應該是作者為了體現主角光環而進行的藝術加工。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民間藝術小說,為了彰顯主角的仁義道德,回對某些事件進行藝術加工,從而使故事更加豐曲折離奇有趣,劇中人物的性格更加鮮明豐滿,整部作品的可讀性大大增強。

首先我們分析,劉備即使是求賢若渴,但作為一個君王,怎麼可能親自跑三次去求一個賢士?就像好比現在最小的國家,只要是鍋蓋架機關健全的,領導人的行程都是固定的,怎們可能隨便更改,更不可能連續去出訪外國做同一件事,更何況是為了在本國挖人才。

第二,記然諸葛亮不出門嗯那個之天下事,那想必對於三分天下的君王劉備也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那為啥還要考驗?是對劉備的不信任?還是為日後立住樹立威信?仔細分析這兩種可能都不存在,所以沒必要這樣考驗。

第三作為君王納賢,豈有不安排,直接上門的。拿現在相比,別說國家領導人了,就是個小幹部蒞臨,那都是提前準備行程,到時候才能彩旗飄飄,熱烈歡迎。所以劉備沒有理由直接去親自敲門,按照古人的禮法,應該先修書派信使鄭重送達,再親自上門拜訪。否則,劉備就是不懂禮數。而那個時代人們尤其是賢士可是崇尚“仁義禮智信”,不懂禮數那就沒有智信可言了,還怎們請得動諸葛亮。

但史書《三國志》和諸葛亮的《出師表》卻記載了三顧茅廬的事實,這個不難解釋。

《三國志》作為正事首先是由官方書寫的,那麼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正史是為帝王服務的,而史官也是要領君王工資的,像司馬遷這樣正直的人不是沒有,但不是全是。

《出師表》是諸葛亮所寫,這點毫無疑問,但作為一篇激勵君王的勵志片,雖然不餓能捏造事實,但誇張的手法還是可以的,在早之前的詩經中已經存在誇張的修辭手法。

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可以清晰的而得出,劉備三請諸葛亮應該是事實,但卻不是每次都是他親自登門拜訪,至少有一次是派專使去請的。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你,如果有用,請記得添加關注好評哦,再次感謝您的閱讀。



樂劇總動員


三顧茅廬個人覺得是實。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這樣一句話: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可見劉備確實去了諸葛亮的地方,還去了三回。而三國演義中也寫到三顧茅廬的細節,看見三顧茅廬是真實存在的,而我們的主人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寫到“三顧臣以草廬之中”,這點諸葛亮肯定不會自己打自己臉,可見三顧茅廬是真實存在的。

對於此事的看法:

1.良禽擇木而棲,諸葛亮素有才氣,臥龍的稱號不是徒有虛名,而自比管仲樂毅,又與司馬徽等常年論道,所以名聲在外,而劉備三顧茅廬打動了諸葛亮。

2、諸葛亮胸懷天下,瞭解當今局勢,隆中對已經三分了天下。

3,忠君愛國,正統思想的代表,在劉備死後一直努力完成劉備的遺願,一個人拖著整個蜀國前進。

4、劉備託孤,本來說讓諸葛亮自取,諸葛亮反而用心的輔佐劉禪,雖然無能,諸葛亮一直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諸葛亮不管為臣還是為父母,都給後世做了表率。


古大少爺


劉備:在開始之初,沒有賢良,沒有軍師。卻想東山再起,光靠仁義是不夠的。那個時候他最缺的是一個賢能的足智多謀。當他得知諸葛亮的才能後,為了求賢去拜訪了諸葛亮。而諸葛亮是山中隱士,自然心境要高。也不是一般人能說請就請的人。所以有“三顧茅廬”一說,安情理來說應該是確有其事。只是這“三”是指具體的三次,還是指多次就不得而知了。其實從這故事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對現狀的窘迫,急需軍師的迫切!也體現出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思想!當然也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心境。於諸葛亮而言,他缺少的不是智謀,也不是賞識他的人。而是需要一位需要他的明主。也許劉備的三顧茅廬也是諸葛亮的故意試探也說不定。


大喬小喬999


三顧茅廬出自《三國志》,而三國志是二十五史之一,是可以和《史記》相媲美的歷史記錄,三顧茅廬在《三國志》中的原文如下: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裡邊說的很清楚,劉備去了三次諸葛亮才見了劉備,所以三顧是存在,但是《三國演義》中描寫的片段是存在藝術加工的,劉備是去找了諸葛亮三次,但是一定不是像小說裡邊寫的那樣很戲劇化的三次,還有各種橋段,這種橋段明顯就是對三顧這個內容進行了藝術加工,畢竟《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

而根據三國演義來說劉備見諸葛亮也充滿了戲劇化,各種橋段設置的讓人覺得劉備去找諸葛亮就是歷史中註定的一樣,但是實際來說,劉備找諸葛亮其實就跟公司人事負責人要離職然後推薦了一個更牛逼的人一樣簡單,歷史其實和小說還是有很大的出入,從《三國志》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因為諸葛亮不是一直就隱居在山中像一個不出世的神仙一樣,他也有在外邊正常生活經歷,原文如下: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文章中說的很清楚,諸葛亮是叔父諸葛玄死了以後才隱居的,而不是一開始就隱居山林中,從來沒有過問過世事,諸葛亮本身是有過相當多相關的經歷的,不是生下來就很牛逼的一個人,徐庶介紹諸葛亮也是因為徐庶和諸葛亮關係很好,而且諸葛亮當時還是表現出一定的才華的。

史書不會神化一個人,但是小說和電視劇會神化一個人,隨著諸葛亮的神化,三顧茅廬也變成了一個經典的歷史故事,但是真相可能真的就是劉備去找了諸葛亮,諸葛亮前兩次都去上街買菜,劉備沒見到他,後來過了一段劉備想想自己混的也不行,也沒啥事幹,不如再去見一次諸葛亮吧,然後第三次終於見到了諸葛亮。當然羅貫中如果像這樣寫,就變成了肥皂劇的劇情,也沒有名著這麼厲害了。

我自己也是很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前前後後完整看過三四遍,以前還真的以為小說裡邊寫的就是歷史,後來才慢慢清楚,歷史有時候會很簡單,沒有過多的描述。

其實回到問題本身,如果把三顧茅廬就理解成一本小說裡邊的一個經典的故事,就很好理解了,有時候很多事情都經過過多的渲染和解讀,失去了本身的一個意義,這是一個教我們求賢要若渴的故事,我們通過這個故事有所學習就已經很好了,真要喜歡歷史可以去看看《三國志》,其實並不是很長,但是很枯燥,都是記述事情,並沒有過多色彩的描述,但是卻是能瞭解真實一些的歷史。


速遞視頻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三顧茅蘆應是作者的藝術創造,個人認為不為實。

(一):時間上的不可行。諸葛亮的工作時間是208年|0月,這也是"隆中對"的時候,三顧應是9一|O月。那時正是赤壁大戰最重要的,取勝的關鍵時刻。周瑜火燒曹軍戰船、軍營,糧食之後,從東部開始追殺曹軍,劉備三兄弟領軍在華容地區向北追殺曹操,那裡有時間回頭顧請諸葛亮?也不可能三巨頭丟下軍隊不殺曹而見諸葛亮。

(二):地點上的不可行。諸葛亮到底躹耕何處現仍有爭議。但不管何處劉備也無可能見,假如在河南的南陽,它歷來是曹操管治地方,劉備無法見。如果在荊州的鄧縣、隆中,劉備也無法見,因為是在劉表的管治之下,他已提供公安,新野為劉備辦公,駐軍為活動地方,劉備不可能三巨頭在劉表地盤穿城越野,任意出入往來。

(三):於人不乎。諸葛亮是以徐庶,司馬徽誇賞為劉備推薦諸葛亮的。但,徐庶是江北中人,幫助劉備時間很短,且在軍營中,怎能如此小解諸葛亮,怎能是司馬徽的徒弟?恐怕連諸葛亮的名字都未曾聽過。司馬徽本是一個短命的平庸之人,是原在劉表中工作無建樹,不知是身體或什原因沒做,也很快死亡,並非什麼白髮仙容,隱居山林的老者能人。他死了諸葛亮才工作,根本不存在說諸葛亮適得其主,不得其時的說法,說劉備得一人可得天下,劉備兩人均得,又何得天下?他不外是羅貫眾用製造名人,利用名人做推廣諸葛亮罷了。不能表述出諸葛亮的才能,這樣也沒中三顧的理由價值。就諸葛亮而言,工作前並無什麼優秀才能表現和描述,知識和才能只有通過學習,勞動和積累中具備。諸葛亮是一名內治奇才,也是在以後工作中,一事一步中形成具有的,不是工作前所具有。劉備也無必要多次顧請。而且,戲劇圖書中還描述漫天飛雪,荊州地屬江南,恐怕是有離題誇張了。

(四):三顧茅蘆和隆中對是相連接的。隆中對諸葛亮所陳述都是別人東吳的過去時東西,並非自己才能,如所述的取荊州和西進取益州和西川是早七年前孫權和魯肅榻中飲的魯肅政見談話內容,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是之前劉備與魯肅定下的戰略聯盟,赤壁抗曹,魯肅力戰群儒一致抗曹也早已完成和準備,借箭也是孫權的事。不過到底談了什麼也只有他兩人知,之後劉備安排他的工作只是一位負責徵糧的小官吏,這也可證諸葛亮不具有被三顧的能量。

(五):三顧茅蘆在演義,三國志,出師表均出現,似乎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樣。個人理解,可能是演義參考了三國志,陳壽參考了出師表。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出三顧之事,無非表明他有才和與劉備的關係而獲劉禪讚許批准。但那時劉備三人已死去,死無對證,誰會懷疑是假?所以諸葛亮才敢提出此事以及北伐是為完成先帝匡復漢室,統一大業所託。

(六):羅貫眾這麼表述,恐怕也是小說描述所需要。三國是兵馬相鬥時代,而諸葛亮的才能政績在內治,如果按陳壽所記善內治,定製度等描寫是不會吸引讀者觀眾的,作者運用了製造名人(如司馬徽),利用名人廣告推出諸葛亮,跟著以三顧茅蘆,隆中對,赤壁大戰各種神機妙算,迅速提升諸葛亮,吸引讀者觀眾眼球,作品也能廣泛得到人們的喜歡和傳播,是作者的構思和寫作藝術吧了。


鄺生24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依據就是陳壽的三國志寫成的,判斷三顧茅廬的真實性的依據出師表和陳壽的三國志,出師表裡就明白地說了:先帝不臣卑鄙,妄自委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當時最有資歷的趙雲還活著,諸葛亮不可能不可能冒著天下人恥笑的後果,還要說出這句話。

陳壽的三國志裡也記載了這件事情,帝親往凡三次乃見,陳壽是史官,陳壽的父親陳登曾因押送糧草延時,受到諸葛亮的責罰,他是不可能為諸葛亮說好話的,那就說明確實有這件事。

到三國演義裡描寫得非常精彩,成為一個重頭戲,羅貫中不惜以濃墨重彩地這個片段,烘托諸葛亮的尊貴身份,同時也表達了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

確實有這件事情。只是沒有三國演義裡寫的那麼精彩。


風輕雲淡147847477


《三國演義》劉備三顧茅廬是史實嗎?我個人認為,有可能是真的。古人的“三",是多的意思,有可能是四次,也有可能是九次。剛開始是誰先去找誰?這個說不清楚。有可能是諸葛亮先去找劉備。為什麼呢?當時諸葛亮只有20多歲,地位再高,名氣再大。他頂多算我們現在的清華北大,剛畢業大學生,或者學位再高一點,研究生?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你覺得劉備會親自上門去應聘他嗎?劉備是個非常務實的人。從桃園結義就可以看得出來。你沒有點真本事,光靠兩張嘴說,“我自比管仲,樂毅”。劉備是什麼人?所以我認為,有可能是諸葛亮先去應聘,與劉備幾番接觸下來。劉備覺得諸葛亮確實是個人才。最後才登門拜訪。最後兩人越談越投機,尤其是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見解,更讓劉備信心大增。進而產生得諸葛亮得天下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