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三家长聊聊——大学招生“双学位”那些事!

今天跟大家说一个“一箭双雕”的事,那就是大学的“双学位班”项目。

自2000年以来,部分大学在“自主办学”的授权下,实行了“双学位”项目。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可以学主修专业(也就是高考录取的专业),还可以跨学科门类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的学位课程,在获得第一个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获得第二个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是在颁发第一学位证书上注明第二专业的学位,在一个毕业证书上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这是不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事呢?

其实“双学位”,也有它的一些规定和限制,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它必须要跨学科,比如第一个专业学的是市场营销,第二个专业要学会计学,能不能获得“双学位”呢?大家猜想一下,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专业都属于工商管理类学科,本科毕业的时候授予的学士学位都是管理学学士学位,所以不可能获得同类的“双学位”。第一个专业学的是市场营销或者会计学,第二个专业可以辅修汉语言文学或者国际经济与贸易,那么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授予两个学士学位,即”管理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或者是”管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那双学位班的学生的学科组合一般都是“文科+文科”,或者是“理科+文科”,很少有“文科+理科”,或者是“理科+理科”的。为什么要这样组合呢?因为理工类专业学业比较重,拿到一个学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辅修一个理科学位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情况下,在修完主修专业之后,再修第二学位,如果辅修的第二学位没有修完,学校可以发个辅修证。

看到这,有的家长可能会问,这个“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是不是一回事?其实,它们者之间是有相同之处的,但是又有所不同: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都是跨学科门类再选学另外一个学士学位专业,同时获得两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那它们主要区别又是什么呢?主要是招生的对象不同,双学位的招生对象比较窄,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对象比较宽,高校的双学位招生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学生,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全日制的本科生,夜大、电大、自考的本科生都可以,而且呢,不仅招收本校的学生,还可以招收校外甚至是省外的学生,不仅招收在校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这个是最大的区别!双学位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招进来的,而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是通过招生院校自己出题考试招进来的,发证也不一样,双学位毕业证是在一个毕业证上注上两个专业的名称,而第二学士学位是另外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的,毕业证是毕业证,学位证是学位证。毕业待遇规定也有所不同,双学位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毕业待遇规定,而国家对于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待遇有规定,毕业后起点工资略有提高。在这多说一点,现在经常有人将学位和学历相混淆,比如说有的人学历是本科毕业,以后呢,通过在职申请又读了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这个时候呢,学历呀,仍然为本科,而不能称之为硕士学历或博士学历,在职研究生如果是国家计划内招生,并且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和普通研究生完全相同的话,毕业的时候可以获得同等的研究生毕业学历和学位。

那么,哪些学校在招“双学位”考生呢?

首先看看山东,山东大学是从2000年开始启动“双学位”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它的“双学位”组合是:英语+法学、国际政治+英语、数学+金融、国际贸易+英语、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法学等,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高考成绩并结合专业组合,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双学位班的学制是五年,单独编班,单独授课。在2006年,山东大学实施了“跨校双学位”方案,首次面向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五所大学,开了16个专业,有1000多名校外学生选修了山东大学的双学位班。跨校双学位费用一般是在1万块钱左右,这个费用,一般家庭都能接受得了的。目前,山东境内的其他高校,也已经陆续开展了“双学位”教育,开设的都是办学时间比较长、就业状况比较好、教学条件比较充分的专业。

在湖北武汉,实施的是“七校联盟,这七校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只要你就读于其中的一所大学,都可以就读其他六所大学开设的”双学位“专业。每年他们都在更新,各个高校拿出的也都是自己的王牌热门专业,周末专门开班授课。如果学生报了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就可以从大二学期开始,每个周末到武汉大学上课了,学到大四的上学期,一共学两年。这个申请的程序也是比较简单的,修完一个学位的学费大概在5000块钱左右,相当于一般专业一年的学费。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有几千名本科生,通过这种模式拿到了其他学校的学士学位证了!

再看看上海,毕竟上海是很多学生青睐的城市,从2006年开始,上海14所高校就打破了”围墙“,互修双学士学位,这14所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

说到上海的双学位项目,不能不说北京,北京的重点大学都在本校部分专业开设了双学位教育,校际之间还没有实行跨校双学位教育,但在海淀区学院路的16所高校形成了一个”教学共同体“,实行的是”跨校选修课程“,选修课上课的时间都安排在双休日,所修学分,各个学校都予以承认,辅修专业学两年,按要求考核合格之后,发辅修专业证书。这16所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城市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

最后,再看看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双学位项目采取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联合培养的形式,和以上的几个城市都不太一样,目前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院校有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办的专业,主要是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商管理等专业,修完双学位的学费是6000块钱左右,上课时间是寒暑假或者是周末,上课地点在各学校的校内,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也会到各个学校去上课。

”双学位“班的招生信息,考生和家长可参考各省的《高报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