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2018CNBC全球科技大會-南沙”正式登陸南沙

11月27日,為期三天的首屆“2018CNBC全球科技大會-南沙”在南沙花園酒店開幕,超過200位世界著名企業家齊聚南沙,分享由全球第一大商業及財經新聞網絡CNBC為南沙定製的科技“大餐”。阿里巴巴、小馬智行、滴滴出行、摩根大通、攜程、安永、挪威電信等著名企業高管通過爐邊談話、小組對話和研討會的方式,進行“東西方科技對話”。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廣州市副市長王東, CNBC國際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柯西•沙利文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蔡朝林表示,“CNBC全球科技大會—南沙”搭建東西方科技交流對話的新平臺,與世界共同探討創新合作的新模式,分享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攜手實現共贏發展。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南沙將成全球創新沃土

王東在致辭中表示,他十分讚賞“東西方科技對話”這個主題,在當前全球環境十分切合,更順應了人類科技發展規律。從封閉到開放,從各地發展到互相交融,從對抗到對話,不同地區的人由此實現互相理解,科技發展讓人類生活更加美好。今年恰逢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重要紀念時期,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正加快建設。廣東既是經濟第一大省,也是去年綜合科技實力全國第一大省,其中就有來自廣州、南沙的貢獻。廣州目前已是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南沙是廣州最美麗、最具潛力的新區,也是廣東自貿區面積最大的片區,更是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這裡已經成為許多人工智能企業落戶紮根的聚集地。王東表示,在CNBC這樣有遠見的全球媒體支持下,南沙將成為最有活力的創新沃土。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蔡朝林在發言中說到:南沙是一座成就夢想的創新之城、機遇之城、活力之城。接下來,南沙將致力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一批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力爭3到5年內構建起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更高水平更高起點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力爭營商環境建設達到全球先進國家(地區)水平;加快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建設綠色智慧宜居的國際化濱海新城。致力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國際化人才高地,突出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導向,推進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國際樞紐大港、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國際金融島、國家級可燃冰產業總部基地和南方海洋科學實驗室等重大產業平臺;加快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營造人才發展的優良環境,打造國際化人才特區。

三個小故事讀懂南沙機遇發展

蔡朝林在推介中用三個小故事“以小見大”詮釋南沙如何發揮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優勢,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歷史機遇,實現創新發展、快速發展。

第一個是關於一家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的故事。目前中國估值最高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就在南沙,創業團隊來自硅谷。今年2月2日,小馬智行在南沙成功上路了全國第一支城區運營白天黑夜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而這距離小馬智行總部落戶南沙,僅僅過去了2個月的時間。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攀登上現階段無人駕駛技術的巔峰,主要得益於廣州和南沙營造了優良的AI產業發展環境”。事實上,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亞信、雲從科技、零氪醫療、同盾科技等130多家人工智能知名企業和人才團隊已集聚南沙發展,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臺相繼落戶,南沙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開放為這批人工智能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一個 “AI+智慧城市”的雛形正逐步形成。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第二個是關於一家香港企業註冊的故事。不久前,南沙新成立了一家叫做嘉華國際企業管理(廣州)有限公司的企業,不過這家企業的註冊申報和營業執照領取卻是在香港,通過工商銀行香港分行的代辦點,“足不出港”就完成的。這源於南沙率先推出了“國際營商通”服務平臺,將自貿區政務服務延伸至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海外投資者不用“漂洋過海”,即可享受南沙自貿區的商事登記、境外投資、國際金融、投資諮詢等“一站式”投資服務,這項服務未來還將拓展到全球更多的城市。近年來,南沙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推出了一系列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實現了企業註冊1天內領到營業執照,建設工程項目取得土地後最快15個工作日即可獲得施工許可,貿易便利化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自貿區掛牌三年以來企業數由8400家增加到83000多家,增長近9倍,落戶了127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

第三個是關於澳洲一家人安居南沙的故事。來自澳大利亞的Eames Mark先生一年多前來到南沙,創立了一家高科技企業。就在上個星期,他作為廣東自貿區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與太太、兒子一家三口滿懷喜悅地從蔡朝林手上領取了南沙第一批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證,成為自貿區國際人才新政的首批受益者。憑藉這張居留證,他和家人免去辦理簽證的麻煩,還將和中國人一樣享受出行、購物、教育等各種便利。他還告訴蔡朝林,他是受到南沙優美的自然生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吸引,才選擇到南沙定居。近年來,南沙出臺了人才共有產權住房試點等一系列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建成了中科院“一院六所”、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等高水平科創服務平臺,引進了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引進人才年均增幅超過50%,已集聚南沙重點發展領域急需人才近5000人,正成為國內外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

多行業高管爐邊談話探討南沙未來

來自多家行業內備受矚目的公司高管進行了七場爐邊談話,滴滴出行副總裁兼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博士、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500 Startups大中華區負責人楊珮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嘉賓們針對互聯網、智慧出行、風險投資、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時下最熱門的話題討論在現場如火如荼展開。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在會議上表示,滴滴出行將成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領跑者之一。“我們已經研發出了配備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汽車,並在美國加州山景城和中國北京等地都成功領取牌照。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發展方面,我們將成為領跑者之一。”500 Startups大中華區負責人楊珮珊在接受CNBC北京分部部長Eunice Yoon採訪時說,“中國能夠在人工智能方面與美國競爭,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如今全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在美國有Facebook、蘋果、亞馬遜和谷歌,在中國則有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中國因擁有海量數據而令世界關注,我們實際上已經足夠強大,甚至能夠在人工智能方面與美國競爭。這是屬於中國的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南沙高新技術企業連年翻番增長

朝著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廣州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的目標,南沙正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創新產業初具規模。

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南沙緊抓新型研發機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先後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開展合作。近年來,南沙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年翻番增長,2015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76家,2016年增長到161家,2017年增長到329家;到2017年全區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43.6%,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實現研發投入強度R&D/GDP達3.05%。目前已建成了中國科學院、國內高等院校和國際科技合作三大新型研發機構組團,其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佔全市11%,新型研發機構以建設國家級創新新平臺為基礎,吸引了眾多創新型人才帶著項目來南沙發展,取得豐碩的科技創新成果,中科院一院四所、中大南沙、華工產研院等科研院所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物聯網、醫療器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和麵向市場的產品,中科院網絡中心成立兩年即孵化了廣東中科陸普物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科技企業。工研院圍繞國家鋰電裝備平臺設立新能源投資基金,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2017年,南沙區與中科院軟件所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設立了廣州智能軟件產業研究院,並設立廣州智能軟件創投基金,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搭建軟件支撐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


三個故事讀懂南沙的機遇發展


人工智能產業近年來在南沙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已搭建廣州南沙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廣州智能軟件產業研究院、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雲從人工智能視覺圖像創新中心四大產業研發平臺;集聚了130多家人工智能的企業在南沙落戶,這些企業廣泛的分佈在人工智能的9個主要領域,包括雲從科技、小馬智行、異構智能等知名人工智能企業;集聚了戴汝為院士、“百人計劃”入選者周曦、編程“教主”樓天城等產業傑出人才;啟動了微信身份證“網證”、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基於人臉識別的出租屋智能門禁管理、人工智能閱片等一批人工智能示範應用項目;打造了廣州人工智能全球示範中心、香江獨角獸牧場加速器等一批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載體,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區已啟動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已經形成。下一步將南沙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施的重大機遇,落實廣州IAB計劃,力爭在2020年建成引領全國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AI+新興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