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一個齊裝滿員的日軍甲種師團有多難打?

我戴錶


在抗戰初期,日軍在華北戰場就以師團為戰略單位進行攻擊。比如著名的忻口會戰,日軍主力是第五師團下的一個旅團;蘭封會戰就是日軍土肥圓師團;臺兒莊戰役也是日軍五、十師團的支隊;武漢會戰的廣濟作戰是日軍第六師團;桂南會戰是日軍第五師團。

1、板垣師團在忻口

在抗戰爆發後,板垣師團向平綏線西部進攻,先後下南口、天鎮等地。在向山西進攻過程中,所部第九旅團調往平漢線戰場,之後調往上海戰場。

可以說在忻口的日軍除了5師團21旅團外,都是各種支隊,總兵力兩萬餘人,很難達到一個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的戰鬥力。但在忻口的二十萬中國軍隊卻被打著防線逐步難移。

2、蘭封會戰

在徐州會戰後期,土肥原賢二率部渡過黃河向西攻擊。國軍在這一帶集結十餘個精銳師,在最初階段丟了登封,之後反擊獲勝。但土肥圓依託黃河,屢屢向國軍發起反衝擊。攻擊數日不果,日軍援軍自然抵達,在隴海線上的部隊更是開始反包圍國軍。

(蘭封會戰)

功敗垂成,只能掘開黃河大堤,以水代兵。

3、廣濟作戰

在武漢會戰期間,江北第五戰區的右翼兵團,在白崇禧指揮下迎擊西進的日軍第六師團。國軍正面抵住日軍攻擊,在側翼收復潛山等地,截斷日軍補給線。

(武漢會戰)

開始對日軍發起攻擊,同樣是攻擊不利,短期解決不了戰鬥。日軍援兵到達,國軍撤退。

(崑崙關戰役)

國軍沒有在三到五天內殲滅日軍一個師團的能力,只能是每次佔據優勢最後又功敗垂成。萬家嶺大捷、崑崙關戰役都是如此。如果能殲滅日軍一個師團,對戰史意義非常大。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而第五師團正是日軍甲種師團,是日軍成立最早的七個師團之一,曾參加過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抗戰爆發後,第五師團在板垣徵四郎的率領下,下轄第9和第21旅團也叫板垣師團,1937年以半個師團第21旅團參加太原會戰,一路擊潰國軍幾十個師,戰鬥力十分彪悍,在日軍有“鋼軍”之稱。崑崙關戰役之後第五師團改編為日軍為數不多的機械化部隊,太平戰爭爆發後,在馬來虎山下奉文第25軍的率領下,第五師團開往東南亞戰爭橫掃整個馬來半島,可是是日軍甲種師團的精英。

二戰日軍有17個常設師團也叫甲種師團,滿編人數在24000至28000人之間,採取四四制編制,師團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步兵個聯隊,每個步兵聯隊3800餘人,而第五師團在七七事變爆發後齊裝滿員編制時總人數達到了32000人,戰鬥力極強,這也是板垣師團成名的原因之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第五師團進行了縮編採取縮三團制單位,但全師仍有25000人餘人。


師團是日本最基本編制單位,但在抗戰中,中國軍隊很少有全殲一個日軍師團的戰例,即使在臺兒莊戰役和第三次長沙會戰遭到重創的第十師團和第三師團,都逃出了包圍圈,而在萬家嶺戰役的第106師團差點被抗日“鐵軍”74軍圍殲,但還是逃了部分出來。

中國軍隊唯一全殲日軍甲種師團是在二戰末期,1945年的湘西會戰,在第四方面軍王耀武(原74軍軍長)的指揮下全殲日軍116師團,其中日軍的109步兵聯隊3000餘人被李天霞的100軍全殲,這也是抗戰以來首次全殲日軍師團和步兵聯隊的戰例。而第116師團曾在衡陽會戰遭到方先覺第十軍的毀滅性打擊,直到湘西會戰結束第116師團累計死亡人數超過30000人,也在抗戰損失最慘重的日軍師團。


而日軍師團中,有一支師團主戰場都在中國的師團,幾乎打滿整個抗日戰爭都沒被成建制殲滅,就是日軍的第三師團,曾參與南京事件,徐州會戰後加入日軍唯一的野戰軍團第11軍,曾在第三次長沙會戰遭到薛嶽“天爐戰法”的首次重創,但還是逃出包圍圈,在日軍發動鄂西會戰後曾參加過石牌會戰,與胡璉的第11師展開了二戰規模最大的白刃戰最終被擊退,直到日本宣佈投降後才向國軍投降。第三師團可以說在抗戰場上最活躍的一支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十分強悍。

所以二戰日軍一個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確實很難打,但在遠征軍第二入緬戰爭後,孫立人的新一軍和廖耀湘的新六軍等部全副美式裝備,開始橫掃日軍東南亞師團。


賽門軍略




如果把日軍甲種師團放到歐洲現場那就是垃圾軍隊,連二流都算不上,因為日軍總體也是輕裝部隊,但由於亞洲現場的國家普遍裝備太差,所以日軍才驕橫跋扈,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日軍師團中有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等兵種,算得上合成作戰,專業化程度較高,所以戰鬥力強。在抗戰前期,中日軍隊正面對抗,傷亡比例一般都是5:1或6:1,甚至有時能達到7:1,裝備得懸殊和士兵素質的差距是中國軍隊的傷痛,為了保家衛國,中國軍隊往往是靠人海戰術來換取戰略層面的勝利,比如把日軍攻擊方向從由北向南吸引到由西向東,讓日軍一直向東打,找不到邊緣,但是人海戰術畢竟是靠人力來抗衡,損失太大。



抗戰中後期,由於得到同盟國家的大力援助,國民黨軍開始批量裝備美式裝備,而且經過戰爭洗禮的中國軍隊戰鬥力開始逐漸提升,而日軍因為兵員不足,把未成年男子徵召入伍,戰鬥力自然有所下降。到1943年之後,中日軍隊傷亡比例開始縮小,逐漸達到4:1或3:1,中國軍隊開始學會用鋪天蓋地的炮火來取代人海衝鋒。



到1945年,中國軍隊實力進一步增強,在正面戰場開始主動出擊,中日軍隊傷亡比例基本接近2:1,甚至有時可以達到1:1。



現在回到問題上來,要對付一個日軍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中國軍隊需要至少兩個正規軍軍12–15萬人,而且還要在地形,後勤補給等方面不佔劣勢的情況下才有的一拼,因為是弱國,中國在抗戰期間受了很多窩囊氣。但是無論日軍再兇殘,侵略者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毒刺劍客


龍幕韓,安徽懷寧人,黃埔一期畢業生,陸軍中將,時任宋希濂第71軍第88師師長,孫元良的繼任。1938年6月被軍事委員會以“作戰不利”下令槍決,成為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一個被殺的黃埔一期畢業生。蔣介石居然殺到黃埔一期生的頭上,可知憤怒到何等地步,這就是武漢會戰序幕的“蘭封會戰”。



(第88師師長龍慕韓)

徐州會戰第二階段,日軍為報復臺兒莊戰役的失敗,同時聚殲李宗仁第五戰區的主力,以七個師團南北夾擊,第五戰區放棄徐州,向西轉移跳出合圍圈。就在此時,日寇華北方面軍第14師團渡黃河深入河南東部,意欲截殺西撤之國軍部隊,1938年5月17日在蘭封以東截斷了隴海鐵路。而尚在此地區整訓的第一戰區(程潛)主力部隊高達20萬人,面對第14師團的驕狂,蔣介石惱怒不已,決心圍殲之。

蔣介石的羞怒和自信是有理由的,中國軍隊僅薛嶽的豫東兵團即有12個師的中央軍嫡系部隊,另有胡宗南的第一軍和湯恩伯之第20軍團等部為預備隊,陣容可謂豪華:俞濟時之第74軍、李漢魂之第64軍、宋希濂之第71軍、黃傑之第8軍、郭懺之第94軍、桂永清之第27軍,總兵力不下20萬人,而日寇第14師團不過2萬餘人,約十比一的戰場優勢。



(第27軍軍長桂永清)

當面日軍第14師團是戰前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編成地宇都宮,四單位制的甲級師團(轄第27和第28旅團),師團長是軍統戴笠的老對手、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這廝1936年因在東北和華北的特務工作成績“優異”被晉升中將,七七事變前夕在國內接任宇都宮師團長,率部在塘沽登陸再次侵華,編入華北方面軍。

1938年5月21日,中國軍隊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北面是黃河)開始合圍日軍第14師團,土肥原發現情況不妙,拼全力向西突圍,駐守蘭封的第27軍桂永清招架不住擅自撤退,卻狡猾地派通訊參謀給友鄰部隊第88師捎了個條子,要求龍慕韓務必死守蘭封,桂軍長本人卻一口氣逃出幾十公里,第88師不明就裡也棄城而去----其實應該槍斃的是桂永清,龍師長是個替罪羊。



(土肥原賢二)

日軍幾乎是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輕取蘭封,中國軍隊的合圍圈被撕開一個口子,消息傳來,蔣介石大怒,立即命令扣押龍慕韓,並以宋希濂兼88師師長,率第71軍反攻蘭封。宋希濂督師血戰三日,克復蘭封,繳獲東洋駿馬一匹命名“土肥原”;日軍第14師團突圍不成,被壓縮至黃河岸邊的三個村寨:三義寨、曲興寨和羅王寨,背靠黃河獲得水路補給,堅守待援。

胡宗南第一軍在邱清泉戰車營的配合下投入戰鬥,一舉攻克曲興寨;粵軍第64軍同時攻擊羅王寨得手,土肥原的戰刀亦被繳獲,此時日軍殘部不足6000人,僅剩一個寨子及周邊可以據守,中國軍隊三面包圍,殲滅指日可待,路透社、塔斯社等外國記者雲集觀戰,土肥原甚至做好了切腹的準備。然而,日軍甲級師團的戰力畢竟是強悍的,在飛機和黃河北岸重炮的掩護下,第14師團居然還能發動以攻為守的反衝鋒,從5月26日至5月30日,中國軍隊未竟全功,至為遺憾。



5月28日,蔣介石手令送達戰場,稱此戰若不能盡殲土肥原,將淪為“千古笑柄”。

可惜“千古笑柄”真的就這麼產生了,由於戰機延緩,日軍增援部隊已全速趕來:東南方向,第16師團和第3混成旅團連克碭山和歸德,負責防守的黔軍102師柏輝章(他家在遵義有所著名的房子)和中央軍黃傑的第8軍分別放棄陣地;北面,日軍第4混成旅團已經渡河增援,第5、第114師團正在兼程南下;東面,日軍第10師團、第13混成旅團追擊過來,中國軍隊即將陷入被反包圍的窘境,5月31日,程潛不得已下達了全軍西撤的命令。



蘭封會戰就此功虧一匱,日軍主力雲集一馬平川的河南平原,據此可直奔長江北岸威脅武漢,中國軍隊已無力阻擋。而一旦武漢失守,南京以西長江中游的國軍主力,和大批需要轉運的人員、物資和企業,將被東西夾擊,甚至撤到武漢的國民政府,都將沒有時間撤入四川,中華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怎麼辦?

1938年6月9日,黃河花園口大堤被掘開,豫皖蘇平原一片澤國,日軍雖然被阻,卻成為我們民族的一次巨大苦難。


度度狼gg


眾所周知,抗戰期間特別是抗戰初期的日本軍隊戰鬥力很強,中國軍隊要想打一次勝仗,必須以數倍於敵的人數才有可能成功。我搜集過許多抗戰時期的資料,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許多地方,一個小隊的日本兵就能控制一個縣城,有的公路沿線的據點或者炮樓裡,只有幾個日本兵,頂多再有十幾個人的偽治安軍或者偽警察幫忙。

第四師團打仗不行,吃飯倒是好手(下面照片均為第四師團官兵)

幾個日本兵都很難對付,那麼一個建制齊全的日軍甲種師團肯定很難打。所謂甲種師團是指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一般為2萬人左右,算上師團直屬的野戰醫院、後勤保障等非戰鬥人員大約接近3萬人。

說實話,絕大部分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都很強,如果按照1比5的比例計算的話,對付日軍一個甲種師團2萬人,中國軍隊大概需要10萬人左右,基本上是三四個軍的兵力。但日軍甲種師團中也有草包,被稱為大阪師團的第四師團就是一個。

據軍史作家薩蘇在《國破山河在》中援引日本資料介紹,日軍第四師團素以“皇軍第一窩囊廢師團”而著稱。第四師團下轄四個聯隊,是標準的甲種師團編制。1937年,第四師團從日本本土調往中國東北,編入關東軍序列,沒有參加過任何大的戰鬥。後來又南下參加徐州會戰,期間與中國突圍部隊相遇,但因“沒接到對中國軍隊截擊的命令”,未發一槍一彈,很紳士的讓中國軍隊徐徐撤退。

很快,大阪師團不會打仗的說法在中國軍隊中流行開來,以後每當遇到第四師團,中國軍隊就士氣倍增,大獲全勝,以至於日軍指揮官抱怨:“本來有把握勝利的戰鬥,只要第四師團加入,中國人就會士氣大振,我們一定會輸。”這種說法讓第四師團成了喪門星,哪個方面軍都不要他,最好只好讓大本營直轄,駐紮在上海繁華之地。

侵華日軍如果都像第四師團這般好打,中國抗戰時間極有可能會大大縮短。


民國年間那些事


想聽真話還是假話呢?

我們先說假話吧,像什麼黃飛鴻霍元甲陳真等,近一點的有嘎子,小小飛虎隊,武工隊,李雲龍,等等有這些人小鬼子的日子也不好過,還有一些燕雙鷹等等吧,真是哭笑不得,鬼子都是鬧著玩的!

說真話吧,中國遠不是日本的對手,日本的甲級師團至少數萬人,正規部隊,就像中國的一個軍,訓練有素,裝備齊全,戰鬥力不可小覷,按照中國當時的戰鬥力比較,十比一未必打的過日本,你說有多難打?

真的有這麼難打嗎?小日本的關東軍還不是被蘇俄給滅掉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結果日本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這麼說日本軍隊不是那麼難打!

問題也就來了,日本當時在亞洲猖狂一時何等的耀武揚威!因為當時亞洲整體裝備落後戰鬥力低下,人員培訓也不及格,相對而言,當然也包括中國,所以小日本才敢如此放肆猖獗,如果放在歐洲,日本早就被滅國了


夢福駒


日俄戰爭結束後,鬼子的常備師團有17個,都是戰鬥力強悍的甲等主力師團。由於侵略戰爭的規模擴大,這些師團根本不夠用,日軍先後又組建了153個師團。在日軍序號為20以內的師團都是甲等師團,其中第13、15、17、18師團都是戰爭爆發才組建的甲等師團。順便說一句,鬼子的御林軍近衛師團也屬於甲等師團。

鬼子的甲等師團不但兵力充足,訓練有素,而且武器裝備先進,補充及時。一個齊裝滿員的甲等師團的兵力為2.4—2.8萬,擁有兩個旅團,下轄四個步兵聯隊。整個師團擁有獨立的炮兵聯隊,工兵聯隊,騎兵聯隊,輜重聯隊。鬼子的甲等師團在沒有友鄰部隊的配合下,也可以獨立執行戰略層面的任務。在忻口戰役中,鬼子的第5師團就是主力攻擊部隊。

鬼子的甲等師團到底有多難打?

還是以具體戰例來說明。

1938年7月,鬼子為了擴大侵略範圍,集結了70多萬兵力發動了武漢會戰。中國軍隊為了守住武漢外圍地區,與日軍反覆爭奪陣地,多次爆發大規模血戰。10月,岡村寧次通過情報分析,判斷中國軍隊防守出現空隙,果斷派出第106師團發動攻擊。由於一路上基本沒有受到中國軍隊的抵抗,該師團突進速度非常快,成為孤軍深入的部隊。此時,薛嶽發現戰機,調遣3個軍7個師又2個旅,總計約10萬的兵力圍殲鬼子。

從10月1號到10號,中日十幾萬軍隊在萬家嶺一帶反覆激戰,雙方軍隊皆損失慘重。在兵力上,中國軍隊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特別是第74軍加入攻擊,給予鬼子第106師團重大殺傷。最終鬼子以損失上萬兵力結束此次戰役,史稱萬家嶺大捷。可惜,這場戰役也有遺憾,攻擊部隊本來可以活捉或擊斃第106師團的師團長,卻錯過了好機會。如果活捉到日軍師團長,那就很有意思了,對鬼子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會極大鼓舞中國抗戰的士氣。

有人可能會說,鬼子第106師團又不是甲等師團,只能算作乙等師團。事實上,第106師團是鬼子第6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的部隊,按照實力劃分,可以稱得上二級甲等師團,戰鬥力也非常強悍。中國軍隊以超過5:1的兵力還是無法圍殲第106師團,更別說幹掉真正的日軍甲等師團了。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和日軍真正的甲等師團作戰的次數也並不少。

崑崙關戰役咱們都非常清楚,這是中日兩國的王牌軍首次交手:第5軍VS第5師團。戰役過程就不細說了,重點來說說第五軍的“戰果”。

許多人認為,崑崙關戰役屬於大捷,事實卻並非如此。雖然第5軍擊斃了鬼子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但自身也元氣大傷。第5軍以3:1的代價,傷亡約1.5萬人才拿下崑崙關。反觀日軍,才傷亡5000多人,後來崑崙關又被日軍奪取。在真正的抗戰中,日軍甲等師團非常難打,不要再被影視劇欺騙了。值得一提的是,日軍在後期將大部分甲等師團調往了太平洋戰場和美軍抗衡,不然中國抗戰恐怕會更加艱難。

參考文獻:

1.江紫辰:《侵華日軍第六師團》

2.關河五十州:《虎部隊:國民黨抗日王牌七十四軍》

“許述工作室”成員“醉臥沙場”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二戰時,日本師團分為四種甲乙丙丁,其中甲種(挽馬)師團乃常設精銳,凡17個。其中,以近衛、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師團最為強悍。而第六軍團又是強悍中的強悍。在回答題主所問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第六師團。



熊本師團

第六師團,即熊本師團,代字【明】,1888年5月12日組建,後第13(熊本)、第23(都城)、第45(鹿兒島)、第47(大分)連隊構成,初建10000餘人,南京保衛戰時滿編為25000人,依然少於甲種師團28200人。

該師團在甲午戰爭後到九一八事變,曾六次來華,就連日俄戰爭中,他也是衝鋒前線。影響最大的侵略南京,福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單獨侵略是不存在的,都是協同作戰。下面福垊就南京保衛戰來說明日軍精銳的戰鬥力。

南京保衛戰雙方人數



南京保衛戰,我方人數。網上的說法有兩種:15萬、8萬(唐生智統計)。8萬的說法上,還說有3萬臨時壯丁新兵組成,其他5萬則是殘兵。然而這種說法都是錯誤的。據日本文獻

日本海軍大佐軍醫泰山弘道在其12月19日的日記中也記有“堅守到最後一刻的中國兵,約有十多萬人。其中約有八萬人被殲滅,約有兩萬人渡江從浦口逃走。有一萬多人被堵截在下關”

根據這個資料南京保衛戰我方人員為21萬之多。另外從南京這個首都的作用性來講,老蔣也不可能派八萬兵力而且都是殘兵、壯丁來保衛首都,如果這樣倒不如說是老蔣給日本“送禮”,15萬之說也顯得不太客觀,因為撤退是保存實力,如果沒有實力了,撤退也就沒了意義。



南京保衛戰,日方人數。網上資料從5萬到30萬都有,但實際卻是10萬,福垊這個數據源自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葉銘的《日軍戰史資料認定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損失9萬人》一文。福垊從邏輯上,日軍要攻陷南京,必定不會兵力太少也不會太多而且力求剛剛好。以其裝備和戰鬥力在短時間實現戰略目標為準。

南京保衛戰的過程



我軍相對於敵軍的優勢就是人多,劣勢就是裝備差、戰鬥力弱。而且南京不利於防守,加上唐生智指揮失當,各師合作不諧。戰役中日本第6師團就打退我62師和79師。尤其孫元良部還曾棄城,後來雖被勸回,士氣本來都差,再這麼一鬧騰就打的更辛苦,傷亡就更大了。



在接到老蔣撤軍命令後,長腿將軍、長腿失敗,撤退變成潰敗逃命。不少士兵因為搶渡過河,超重而沉船於水。日軍陣亡3000,傷9000。我方陣亡50000,俘虜計後來的南京大屠殺計30萬餘人,僅高級將領就殉國47人,如蕭山令將軍。

第六師團的潰敗



1941年該師團編入百武晴吉的17軍,1943年10月21日,此時的第六師團正在美澳聯軍的轟炸下堅守所羅門群島的布干維爾島。1943年11月1日,美軍第三陸戰師登島。此時島上,物質匱乏,瘟疫、毒蟲肆虐,而且武器、人數都不及他們。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第6師團深入林中還負隅頑抗,血戰到底。只到1945年8月21日,他們聽到天皇投降6天后 才向澳軍投降,此時第6師團還有3000餘人,一個個像大煙鬼的骷髏。此役陣亡8500人,傷病餓死9800人。

如此頑敵,真是硬如鐵,可見其戰力的確不一般,就是失敗也是讓美國付出了不少代價的。


福垊


日軍在二戰爆發前,只擁有17個甲種師團。

這些師團歷經日俄戰爭以及一戰,可以說是日軍老牌師團,日軍最精銳的師團。日軍的甲種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20,000人左右,加上一師團部和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全員共計約28000人。

這些師團戰鬥經驗豐富,訓練有素,是日軍最精銳部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甲種師團都曾參與入侵中國的戰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大都陸續調往東南亞地區與英美作戰,在中國作戰的都是日軍乙種和丙種師團。

在中國戰場上,沒有一個日軍甲種師團被消滅。對於日軍的17個甲種師團,有幾個要點重點介紹下。

第一,這17個甲種師團,都曾入侵過中國。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有16個師團被調往太平洋戰場。

第二,第三師團名古屋師團,是唯一一支沒有調往太平洋戰場的甲種師團;也是從中日開戰到日軍投降,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的日軍甲種師團。1945年該師團在鎮江投降。

第三,第六師團熊本師團是製造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劊子手!南京大屠殺的指揮者就是:第6師團長谷壽夫和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

在中國戰場上,我軍曾集中優勢兵力重創三支日軍甲種師團:第十師團姬路師團,第五師團廣島師團和第十四師團宇都宮師團。

第一,第十師團姬路師團和第五師團廣島師團,在臺兒莊戰役上,被我軍擊潰的。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濟南以後,我軍和日軍在徐州附近展開激戰。我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集結29萬人;日軍以第五和第十師團為主力,集結5萬人。李宗仁、孫連仲所部,打退日軍進攻,在臺兒莊地區取得大捷,殲滅日軍2萬餘人(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部統計,第5、第10師團合計傷亡11984名。)

此戰,日軍5萬人,我軍29萬人,兵力對比1:6。最終在我軍付出5萬多人傷亡的代價下,殲敵2萬餘人。

第二,第十四師團是在蘭封會戰中,被薛嶽率部重創。

當時,日軍第二軍剛攻下徐州。速來與寺內壽一不和的日軍第一軍軍長香月,想搶寺內壽一手下的第二軍的風光。於是,派出土肥原賢二部(第14師團)2萬人,孤軍直插蘭封地區,最終佔領開封。這樣,國軍的豫東隴海線走廊就會被日軍截斷。薛嶽指揮手下豫東兵團的12個師,圍剿孤軍深入的第十四師團。

第十四師團首先繞過蘭封,和黃河北岸的香月部取得聯繫,日軍在黃河上架起浮橋,14師團有了後援根據地。此時,防守蘭封的第27軍軍長桂永清,怕被日軍合圍,率主力突圍,只留下手下第88師師長龍慕韓守城。可惜,龍慕韓在“掩護”主力撤退以後,打不過日軍第二聯隊,也撤退了。5月24日,日軍佔領蘭封。(其實。日軍第二聯隊是被我軍東路軍打的太急,所以,才會急著攻城。龍慕韓錯判了局勢,擅自撤兵了。)此時,開封危險了!

5月24日,直到蘭封失守的蔣介石震怒了。12個師打不過一個土肥原二。蔣介石下令:薛嶽指揮俞濟時第74軍、李漢魂第64軍、宋希濂第71軍、桂永清第27軍由東向西,第17軍團長鬍宗南由西向東,分別包圍蘭封、羅王寨、三義集、曲興集一帶的日軍第14師團。

5月27日,李漢魂率軍三攻攻羅王集,終於佔領羅王集,繳獲土肥原佩刀一把;同時,宋希濂收復了蘭封。日軍第14師團主力收縮至三義寨附近(三義集和曲興集),被薛嶽兵團包圍。

而就是剩下的6千多日軍殘部,國軍就是啃不動!

5月28日,蔣介石甚至發電激勵薛嶽等人,集中6個師,一定要殲滅殘敵:

蔣介石電文:蘭封附近之敵,最多不過五六千之數,而我以12師兵力圍攻不克,不僅部隊複雜,彼此推諉,潰敗可虞;即使攻克,在戰史上亦為一千古笑柄。

可惜,日軍援軍來的太快,蔣介石的千古笑柄成了事實。5月29日,商丘被日軍西進的“華北方面軍”佔領。蔣介石下令停止圍攻土肥原,全軍撤退。

6月2日,日軍“華北方面軍”繞過蘭封,土肥原部隊得到後勤補充開始撤退中追擊國軍。

6月9日,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阻擊日軍,恰巧又遇到黃河汛期,形成大片的黃泛區。蔣介石致電程潛給他三點指令,第一點就是,“須向民眾宣傳是敵機炸燬了黃河堤。”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很多人認為二戰時以日本的裝備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世界上的二流甚至是三流軍隊……這個到底正不正確自有公論,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日本在戰爭中前期給人的感覺是戰無不勝,尤其是給周邊國家造成了深重的災難,這是因為他所挑選的對手太弱了。中國當時幾乎就是一個農耕國家長年戰亂國力凋敝,雖處於一個向上的發展週期,但經濟和軍事實力同日本相去甚遠。中國的鋼產量在侵華戰爭爆發時只有58萬噸,基本上就沒有海空軍,國內派系林立內戰不絕這種情況下同裝備和人員素質遠超我們的日本打到一起,難免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只能用人命去填這個坑,就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對日軍戰損比為5:1這是奇蹟啊!同樣情況的歐洲諸國和亞洲各國早被滅國了,而中國用土地換時間拉長日軍戰線楞是把日軍拖進了相持階段。

再說後期中國駐印遠征軍在經過美國人的訓練和裝備後,由美國人保障後勤,這種情況下中國十萬駐印遠征軍打得日本是落花流水,戰損比也逆轉過來。所以我希望現在再給日軍一個機會,我們重新再打一次,看看誰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總之,日軍的甲種師團並沒有當時看起來的那麼強大,只是日軍挑的對手和時機太好了!就說現在中國和日本再次爆發戰爭,雙方在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迅速佔領日本全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