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 》裡的浙江印記(1)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12月2日晚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一經播出,這部紀錄片受到觀眾與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浙江是改革開放先行地,“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裡,時而能看到浙江人民的身影。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在這部紀錄片中精心擷取有關浙江的鏡頭,讓大家先睹為快,一起欣賞和回味改革開放的浙江印記吧。

第一集 弄潮兒向濤頭立

紀錄片第14分鐘起,介紹了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團“小魚吃大魚”的兼併故事。以下根據解說詞整理: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又遇到了新的挑戰。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說:“我在農村待了十五年以後回杭州,1987年創辦了校辦企業經銷部,1991年兼併了杭州罐頭廠,就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在這個公司工作了三十一年。”

每次遇到大事,宗慶後都會來舟山,這裡有他的知青歲月,開山打石磨鍊出的意志,撐起了他後來的創業歷程。

一場改革動員會即將召開,這兩年電商給線下銷售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是73歲的宗慶後不得不面對的又一個關口。

宗慶後說:“今天我們要開一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動員大會。首先我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今天會到這個會場來開會,因為這地方是我們當初二十七年前,我們在改革開放上也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就是小魚吃大魚……”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1991年,同樣在這個禮堂,宗慶後也曾用激情的演講推動了他口中那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時候,宗慶後承辦的校辦工廠已經憑藉兒童營養液聞名全國,146名職工創造出2000多萬元利潤,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擴張急需廠房和工人。而隔壁的國有老廠正面臨倒閉。

時任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沈者壽說:“這個杭州罐頭廠也是很有名的,當時三年虧損 ,每年虧損要財政補貼它七八百萬元。”

能不能把國有工廠兼併過來?想法一出就像捅了馬蜂窩,弄堂裡的集體小廠兼併國營大廠,雙方職工都不接受,每次談判都劍拔弩張。

原杭州罐頭廠員工陳剛強說:“當時國營單位在人們心中是很吃香的,它這個校辦工廠來吃我們,我們每個人面子上情感上是接受不了的,說破了就不同意,百分之一百不同意。當時兼併的時候,我其實接到通知的,準備把宗慶後趕出去的。”。

杭州娃哈哈集團老員工周九銘說:“這個極有可能打起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就把人先救出來再說。”

陳剛強說:“他們準備了四卡車的人準備救宗總的。”

宗慶後說:“說我們是瓦解國有經濟,那就等於是資本主義復辟了。”

沈者壽說:“對國有企業的一些廠長、經理,思想的衝擊波很大,社會輿論講,這個是被修正主義了,和平演變。‘國有企業是我們國家的親兒子,親兒子有病,就不讓它活了。’甚至有人貼大字報。”

娃哈哈引起的爭論迅速波及到全國,私營經濟會不會造成社會主義“變色”?瀰漫全國的緊張空氣中,很多私營企業關了門。有關娃哈哈的爭論進行了100天后,上海《解放日報》的頭版巨幅報道突然讓一切有了轉機。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宗慶後說:“當時我就奇怪,上海的《解放日報》跟我們杭州企業應該是沒什麼關係。”

那時,國際上蘇聯解體,西方對中國實行封鎖,在國內,中國經濟增長連續兩年在低位徘徊。改革開放的路到底還走不走?該怎麼走?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決策。江澤民講道:“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資’的抽象爭論束縛自己的思想和手腳。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地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詞彙,深刻地影響著這個國家前行的腳步。一項項改革措施推動中國快速前行,堅定地邁進新世紀。

第二集 在希望的田野上

紀錄片第18分鐘起,介紹了浙江龍港城的故事。以下根據解說詞整理:

浙江龍港鎮,龍港被譽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農民建造自己的城市,這裡是全國 的首創。40年前的龍港,還只是一座無人問津的小漁村,外界進入只能靠渡輪。為了發展,龍港人向浙江省申請變成城鎮,吸引周邊那些先富裕起來的農民,到龍港鎮投資落戶,但是讓農民脫離土地變為城裡人,沒有任何先例。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浙江蒼南龍港鎮原黨委書記陳定模說:“老百姓富了,迫切要求在城鎮裡面有一個房子 ,當時中央一號文件有規定,農民可以自理口糧,到集鎮上經商、務工,可以作為非農業人口統計。”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陳定模大膽提出,凡在龍港鎮購地建房經商辦企業的農民都可以自理口糧把戶口遷進龍 港.建設需要資金,他們又發明了一項制度,向落戶者徵收“公共設施費”,這筆錢除了上繳土地徵用費,其餘都用於勞動力安置,土地補償和公共設施建設。

誰建設、誰投資、誰受益。全國第一個實行戶籍制度改革的創舉由此誕生。

陳定模說:“1984年12月31日,交錢(公共設施費),過了期就不要了。在這個地方排著很長的一個隊,就收到明天(第二天)凌晨七點鐘,那一個晚上就收了一千多萬元錢,報紙登了,龍港鎮一個晚上搬來一個建設銀行。”

農民變成市民,今天這座農民城已經吸引了37萬多人在此安家。

該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12月2日—10日20:00檔每天播出兩集,央視財經頻道12月3日—20日21:18每天重播一集。今天在央視綜合頻道20:00播出第三、四集,並在央視財經頻道重播第一集。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里的浙江印记(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