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軸心國與同盟國都進行了一些瘋狂的坦克設計,追求車體的巨大化與火力的最強化,並誕生了一大批巨型坦克。這些坦克擁有前所未有的強大火力及裝甲防護,但也正是由於它們過於龐大的體積與重量,註定其實戰性能無法滿足戰場需要,只能為後人提供一些談資。雖然它們沒能對戰爭局勢產生明顯的影響,但作為武器來說,仍然有著各自值得一說的故事。

“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又稱八號坦克“鼠”式,是德國保時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設計出的超重型坦克,戰鬥全重高達188噸,是當時最重的坦克。也正是由於車身過重,導致“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機動性變得非常差,最終因缺少實戰價值而沒能量產。

本型坦克只生產了兩輛,一輛沒有武器只用於性能驗證,另一輛裝備有一門128毫米主炮,這在當時是在一定範圍內足以摧毀任何類型裝甲車輛的超級武器。

“鼠”式超重型坦克的開發可以追溯到德國陸軍在戰前對蘇聯T-35式重型坦克的調查報告。有傳聞蘇聯正研發一種重達100噸的坦克,這種看似威力強悍的“陸地戰列艦”深深地打動了希特勒。德國著名的坦克設計專家費迪南德·保時捷教授擔任總設計師,受命研製出一種類似蘇聯的100噸坦克那樣的戰車。此外克虜伯公司也早在1941年就接到了陸軍武器局的命令,要求設計一種100噸以上戰車。克虜伯公司的設計師們進行了大量110、130、150乃至170噸級坦克的研發,但都只停留在圖紙階段。由於這些坦克笨重的體形,其首個代號就是“猛獁”,後來為了迷惑敵人的情報人員,又改稱“鼠”式。

1942年3月,保時捷公司接到合約,要求製作新款100噸重的保時捷205式VK100.01型坦克;4月,德國陸軍武器局補充要求,認為新坦克的載彈量應高達100發;5月,根據希特勒提出的要求,坦克的性能指標改為180噸,具有超高的防護性能,以及搭配高性能的55或71倍徑的128毫米坦克炮或150毫米火炮。“鼠”式超重型坦克至此正式定型。

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示意圖,德軍好大喜功的體現

1943年12月23日,第一輛沒有進行武裝的“鼠”式超重型坦克進行了行駛試驗,獲得了成功,但當時並沒有用澆鑄炮塔,使用的是55噸的混凝土炮塔當作替代品。1944年1月10日,該樣車被運送到斯圖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試驗場,進行更多項目的試驗,除了懸掛裝置強度不足並出現了一些其他微小故障外,基本令人滿意。但它的最大速度僅有23千米/小時,持續速度僅有20千米/小時。1944年10月,“鼠”式超重型坦克1號和2號都被運到柏林郊區的庫麥斯道夫試驗場進行進一步試驗。試驗開始後不久,“鼠”式超重型坦克2號原型車因為發動機和發電機軸匹配不當,出現柴油機曲軸損壞的嚴重故障,而新制造的發動機直到1945年3月才運抵庫麥斯道夫。不久,蘇聯軍隊攻佔“鼠”式超重型坦克的試驗場,兩輛“鼠”式超重型坦克都遭到了德國人不同程度的自毀。隨後蘇軍將它們的殘骸運回蘇聯,並進行了開發研究。1978年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展出的“鼠”式超重型坦克是蘇軍把兩輛“鼠”式超重型坦克的部件進行組裝後的復原品。

【性能參數】

乘員:6人

長度:10.09米

寬度:3.67米

高度:3.70米

重量:188噸

最大速度:23千米/小時(公路),13千米/小時(越野)

最大行程:186千米

發動機:MB-509式汽油機794千瓦(V1)

MB-517式柴油機883千瓦(V2)

主武器:128毫米KwK44L/55主炮

副武器:75毫米KwK44L/36副炮

7.92毫米MG42式機槍

P-1000式超重型坦克

除了巨大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之外,納粹德國還曾經設計過不亞於軍艦體積與火力的超重型坦克。1942年初,德國陸軍武器局第5處計劃開發生產P-1000式超重型坦克。當時納粹德國的軍事發展及力量已經達到巔峰,希特勒本人在開始時,對這種研發超重型坦克的項目也很感興趣,他認為坦克愈大,其實力也就愈強,完全沒有考慮到過大的體積與重量會帶來很多實際無法解決的問題,於是批准了由克虜伯公司承擔研發超重型坦克的工作。1942年6月23日,超重型坦克的研究開發工作正式開始。研發代號為P-1000,預計其研發完成後,設計重量能夠達到1000噸。同年該公司完成了P-1000式超重型坦克的研發設計書,並向希特勒進行了彙報。後者非常欣賞這個研發計劃,就命令此坦克的武器配置使用兩門280毫米主炮。

在研發超重型坦克的過程中,通常要考慮非常多的要點,而這比一般的坦克複雜得多。例如在不同地面或地形之上的行動問題就急需解決,這種龐然大物缺乏足以承託它們的橋樑與公路,在複雜地形下也難以移動,容易陷進沙地或泥地中。經費、運輸、重量大小、零件可靠性、機動性、駕駛技術、攻擊力還有研發技術等因素也必須注意考慮並予以解決,但這在短時間內幾乎是無法做到的。P-1000式超重型坦克的研發在1943年被主管軍需的阿爾伯特·施佩爾終止,沒有一輛被實際生產出來。

【性能參數】

長度:35米

寬度:14米

高度:11米

發動機:8臺MB-501式20缸柴油發動機

1臺1471千瓦柴油發動機

主武器:2門280毫米主炮;1門128毫米副炮

副武器:8門20毫米Flak38式高射機關炮;2挺15毫米MG151/15式機槍

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P-1000式超重型坦克想象圖,事實上該型坦克只停留在圖紙階段

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設想中的P-1500式超重型坦克,該型坦克始終處於圖紙階段,未能完成製造

“陸地巡洋艦”1500噸坦克計劃

超過1500噸的陸地坦克,這是一個瘋狂得近乎異想天開的武器計劃,造一座35米長、14米寬、11米高的可行進的陸地堡壘——可自由活動的“陸地巡洋艦”。

1942年12月,克虜伯公司在P-1000式超重型坦克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建造1500噸坦克——P-1500的新設計方案。它的前裝甲有250毫米厚,並安裝有800毫米口徑的“古斯塔夫”式列車炮,有可能還要安裝兩門150毫米火炮。1943年初,阿爾伯特·施佩爾取消了該計劃。

其實早在P-1000和P-1500項目之前,克虜伯公司就已經在為德國海軍研製一種與以上項目類似的自行岸防火炮。這一系列涵蓋了14種不同的底盤(編號從R1到R14),火炮口徑從150毫米到380毫米不等,安裝在履帶運載車上能夠全方位轉動的轉盤上。其中的一項設計,是R2自行岸防火炮,安裝有280毫米火炮。不過這些設計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圖紙。

【性能參數】

長度:42米

寬度:18米

高度:11米

重量:1500噸

最大速度:15千米/小時

主武器:800毫米“古斯塔夫”式列車炮

副武器:2門150毫米sFH18/1L/30式榴彈炮,多支MG151式機關炮

KV-5式重型坦克

KV-5式重型坦克是蘇聯歷史上最重的坦克。1941年6月,這種超重型坦克就已經開始投入研製,在KV-4式重型坦克的基礎上,KV-5式重型坦克採取了雙炮塔的設計。車體右前方有一個920毫米高的小炮塔,無線電操作員兼機槍射手負責操作該炮塔。駕駛員坐在車體前部的左側,藉助一個突出的小型觀察塔,擁有不錯的視野。在他們身後有一個大炮塔,安裝有一門ZIS-16型107毫米火炮。炮塔座圈直徑高達1840毫米,所以炮塔內部很寬敞,保證乘員有足夠的工作空間。

KV-5式重型坦克也有極為強悍的裝甲,最大厚度150—180毫米。為了驅動這個重達100噸的鋼鐵怪物,車內將會安裝兩臺V-2式發動機,總功率達到883千瓦。

KV-5式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41年8月就已經基本結束,並開始生產樣車零部件。但是由於隨後蘇德戰爭的爆發,如同很多同時期的設計工作一樣,KV-5式重型坦克的設計生產工作徹底停止。蘇聯方面將有限的生產資料轉移到傳統的KV式重型坦克的生產,因此,KV-5式重型坦克最終也只停留在圖紙上。

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KV-5式重型坦克示意圖,該型坦克同樣沒能真正問世

O-I式100噸重型坦克

日本陸軍研製的一類用於執行坦克戰任務的坦克,主要用途是摧毀對方的坦克,同樣採用多炮塔結構,在主炮塔的前部有2個分別安裝有1門37毫米戰車炮的副炮塔,主炮則為1門大正十四年式105毫米高射炮,火力極為強大。這款坦克裝甲厚重,威力很強。但在試驗過程中,日本人發現這種重型坦克太過沉重,行駛過程中道路被破壞,橋樑倒塌,即便是野外測試,也多次出現淤陷,轉向極不靈活,戰場運動及實際作戰能力嚴重不足,令日軍極為惱火。加上日軍沒有進攻蘇聯,也沒有這種強力重型坦克的作戰需求,因此遲遲沒有量產,只建造了一輛樣車,該樣車也在1944年12月被拆毀。

【性能參數】

重量:100噸

最大速度:25千米/小時

發動機:2臺405千瓦液冷汽油發動機

主武器:大正十四年式105毫米高射炮1門

副武器: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2門

裝甲:鍛壓合金裝甲

末日戰車:二戰中那些大力出悲劇的巨型坦克

O-I式100噸重型坦克想象圖,該重型坦克僅製造出一輛樣車,但隨即被銷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