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汽車市場完全是開放的,自主品牌現在的造車水平能頂得住衝擊嗎?你怎麼看?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侍衛


雖然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畢竟國家出於保護民族企業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能完全開放市場的。不過這個問題的假設性還是很有討論價值的。


目前自主品牌跟合資品牌(說白了就是外資品牌在國內汽車市場的一種存在形式)在外觀內飾設計上基本沒啥差距,不過在技術上的差距一時半會兒還是無法趕超的。合資品牌為了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已經把價格下探到了自主品牌的領地,尤其是韓系車,像新款ix35,智跑已經把終端優惠之後的起售價拉低到了10萬級區間,這對於以前在緊湊型SUV市場活的很滋潤的自主品牌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最近廣州車展上,哈弗H6和H4重新下調了起售價,還有VV5推出了價格更低的終極版車型,目的就是為了在“中外列強”競爭逐漸白熱化的SUV市場,重塑或者說穩固自己的SUV領導者的地位~~

如果是完全開放市場,那麼自主品牌引以為傲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一旦合資品牌沒了關稅壁壘的限制,肯定會大搞價格戰,先把自主品牌玩死或者玩殘再說,說不定就像共享單車大戰一樣,價格戰是市場經濟中百試百靈的一種競爭方式,畢竟消費者喜歡啊!

假設合資品牌通過價格戰把自主品牌玩死玩殘之後,倒閉的倒閉,合併的合併,剩下的即便是有幸活下來的,也只會被合資品牌收購,變成外資品牌在我們中國的獨資企業,就跟韓國大宇,俄羅斯的拉達一樣,雖然還是民族品牌,但是心早已變成了外國心。



國內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就拿日常洗化用品來說,我們用的牙膏,香皂,洗面奶,洗髮露,洗衣粉等其實好多都是外資品牌,只不過還是叫民族名稱,比如說中華牙膏,確實聯合利華旗下的,天天見的大寶也成了強生旗下的,比如說洗髮露,海飛絲,飄柔,潘婷,沙宣,伊卡璐等,基本上都是寶潔旗下的,還有什麼高露潔,舒膚佳,佳潔士無一例外都是外資品牌,如果國內汽車市場完全開放了,那麼就會跟我們的日化用品一樣,無一例外地被收購,吞併,甚至抹殺(樂百氏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雖然可能會有一些誇張,但是商場如戰場,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啟名星


現在的市場基本上就是開放的,頂住進口車壓力的現在是高額的進口關稅。

一臺日本本土賣27-29萬左右的阿爾法在國內買77-86還存在加價15-25,

如果沒有高額的進口關稅事必會擠壓合資車,這是串聯起來的,合資車就會擠壓國產車,可是造車成本是固定的,壓縮到極限國產車的成本很合資車差不了多少,這時候沒有大的價格差想必國產車的銷量肯定做不過合資車!

舉個通俗易懂的比喻米其林三星的一碗蛋炒飯88,星級酒店一碗58,普通飯店一碗就10塊!這時候米其林突然把蛋炒飯買到20元一碗你懂的!不過還是有人會吃10塊錢的蛋炒飯,可是會影響一大部分本來吃10元蛋炒飯的人去吃15塊的星級酒店蛋炒飯!影響是串聯的!






Amoy汽車搬運工


以目前自主品牌的造車水平和造車理念,如果中國汽車市場完全向外資開放,局面就會變得異常被動,想頂住衝擊極其艱難。

國內自改革開放伊始至今,一直對國外汽車品牌製造商實施中外合資且合資方不得超過兩家的建廠落地方式,尋求以市場換技術,為本土車企爭取發展壯大的時間和機遇。

如果市場完全放開,允許外資單獨設廠並享有獨立制定產品售價的權利,國內一部分實力較弱的車企或品牌如眾泰、昌河、力帆、海馬、東南,甚或江淮和華晨等幾乎不會再有苟延殘喘的條件,也可能很快消失。

而如上汽、長安、東風、一汽、廣汽、北汽、江鈴等合資中方企業,也將不會再分享合資品牌聲譽紅利和盈利分紅,它們的發展資金就會嚴重縮水,不必說還沒有換來技術,也不必說旗下的車型能否與合資品牌相爭,單就開發新車型的速度再也不會那麼快了。

市場放開包括價格放開,如寶駿之類以低價攻城略地的車企也不會再有機會,而如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等堅持自己掌權的車企壓力也會陡增,從品牌影響力、資金實力,車型品質以及終端售價等都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它們可能要面臨巨大的發展困境。

不過,完全放開市場也未必全是壞事。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市場的保護期太長,國內汽車市場才變得品牌混亂,自我惡性競爭加劇,低質低價車型氾濫、自主品牌車企各自為政缺乏協作等不良現象。

大浪淘沙,放開市場後,一些濫竽充數和一些撈一把就走的車企就會現形會滅絕;一些真正想造好車的車企也有了更大的生存壓力,會去主動抱團,更有效更集中地分享和利用資源,會窮盡所能打造高品質的汽車。

如此,對消費者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矇眼也不容易買到爛車了。


試駕盟主


這個問題其實不太樂觀。就國內的造車水平而言,如果完全放開市場,包括關稅也放開,國內的車企在短時間內可能會死亡一大批。

首先,從技術上來說,汽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相對於國外車企而言,國內車企所掌握的幾乎都是比較過時的技術,特別是變速箱,幾乎全都依賴進口。市場放開後,國外車企只要掐死幾個關鍵部件的供應,就能要了國內車企的命。這種事他們不是沒幹過,比如奧迪為什麼大力發展雙離合,就是因為寶馬參股的採埃孚減少了對奧迪的變速箱供應。像豐田也曾經幹過,自己參股的愛信也掐過本田的脖子。在市場競爭中,沒有溫情可言,面對中國市場龐大的利益,大家是赤裸裸的仇恨。

其次,從國人的品牌偏好來說,受眾對合資品牌、進口品牌的信賴度目前還是要大大高於自主品牌的。如果市場放開,大家的產品的價格都在差不多的檔次的話,幾乎可以想象,絕大多數的受眾還是要選擇合資或進口品牌。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現實,需要我們正視的現實。就如同前些年的抵制日貨,抵制來抵制去,豐田的汽車在中國賣的越來越好一樣。

第三,從國家的技術發展來說,汽車製造是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顯現,特別是發動機、變速箱技術,更是工業水平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之一。就從這個層面來說,國家也不會完全放開國內的市場,而必須鼓勵自主品牌的發展,即使發展的慢一些,道路曲折一些,但技術總是在前進的,就以中國的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軌跡來說,中國是特別擅長彎道超車的,假以時日,中國的汽車製造技術也肯定能達到甚至超過目前的巨頭。


步踟躕于山隅


汽車完全放開不是壞事,中國企業面對競爭其實有非常強的適應力的。遠的說家電,80,90年代的日本家電厲害吧,打的老美把電視機廠全賣給日本人了,到了新世紀,韓國的三星,LG雙雄稱霸世界,但現在國內家電經過這麼多年的大浪淘沙,死掉了多少品牌,不還是活的很好嗎,甚至衝向海外了吧。全球彩電巨頭前十名中國能站一半以上吧。近點再說手機,當年的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歐美三巨頭我們就覺得是三座大山一樣壓我們五百年也翻不了身,還有一個韓國三星更是全盤操作,步步蠶食,再加上被國人崇拜瘋搶的喬布斯蘋果,那還要中國的機會,連山寨我們也不敢有大的奢想啊,現在華為,小米,OV把這些國際大佬揍的中國都找不到方向,在海外(小米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也是攻城略地。如果這兩樣還不是高科技,那液晶屏和芯片應該是高科技吧,中國現在也有非常大的突破,蘋果的iPad用的就是京東的屏幕,華為的mate20也選用了京東方的OLED屏,內存紫光,中芯國際也在和國際具體激烈競爭,導致美光還通過美國政府阻撓中國芯片廠商進口美國設備,這都是對競爭對手的一種恐懼吧。反觀汽車行業,從1980給德國大眾合資開始,市場換技術方針搞了快40 年了,我們有沒有出現能跟汽車巨頭競爭的名族品牌嗎,又走出國門大殺四方的產品嗎,有讓對手恐懼的舉措嗎?沒有,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的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車比國際市場上昂貴的多,大量日本車到中國來簡配,我們一邊詬病軒逸老款那麼難看,簡配,一邊還樂滋滋的購買覺得很划算,三大件還是很好的,沙發還是不錯的,這是多麼大的笑話啊。汽車和電子比起來不算是多高的高科技,李書福就說過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還有人嘲笑李書福說話狂嗎?),而汽車和電子卻是像德國,日本,韓國,包括美國最重要的基礎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我們的鄰居韓國就是在這個領域打開了歐美日的枷鎖,現代起亞在世界汽車的競爭力讓日本都害怕。我們當年規劃的什麼三大三小,躺在合資的溫床上猶如吸大煙的八旗子弟,還有兩個漂亮妹子點菸槍(兩個合資夥伴),誰還騎馬射箭,見鬼去吧。這些簡單的對比可以很好的得出結論,放開比不放要好太多了,越是管控越是放任抽大煙。有些人總覺得自己要為民族基業負責,為老百姓負責,都是杞人憂天。中國草根的智慧不比任何老外差,完全放開市場,我相信在未來的二十年裡中國汽車可以打下全球一半的市場,但願我也像李書福當年說的話一樣讓人覺得那個滋味。


簡單就好77403


如果沒有關稅,沒有消費稅和增值稅,法拉利458大概只要90萬,奔馳S320大概35萬,迷你大概就9萬出頭,寶馬320可能只要13萬。。。


黑山老妖37625003


實際上現在中國製造的汽車水平已經非常好了,放開汽車進口反而會逼迫中國汽車製造業下決心以最快的速度發展。中國人的秉性特點是,沒有競爭,就喜歡安於現狀。只有有人跟中國人競爭或者中國人被人欺負,中國人才會奮起直追,中國的原子彈導彈衛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製造出來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就是逼迫中國企業奮起直追,現在證明是正確的。


一路順風8898


當年電視啥樣汽車就啥樣,開始會丟盔卸甲,慢慢趕上,最後收復失地。


流浪是一一一種修行


這個問題是個臆想症的問題,什麼叫頂得住沒有,說一句不好聽的,全軍覆沒。為什麼呢?我們實行的是行政許可,就是國家不讓你隨便造車和改裝車,而且家族企業林立,相互攻奸,許多都是拿來主義。品控問題,售後保障許多人也見識過。最關鍵的是我們都想賺快錢,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黑科技,沒有科技積累,不能利用民間造車力量,哪些改裝車的人才。全軍覆沒後,必然會有本土的精英人士站出來,力挽狂瀾,做出讓世界信服的中國車。相信會涅槃重生。


遠山的呼喚72033852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對於國產品牌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1)首先就是技術方面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2)管理水平也將得到更大提升。

總之,對於國民是好處多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