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殲12才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戰鬥機?

頭號西遊


這個問題也許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了,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在創辦航空工業的同時,也開始涉足到飛機設計領域,包括自主研發的問題,上馬過多個項目,其中之一:殲教1被認為是中國設計的第一款飛機,但是它也僅僅處於原型機階段,沒有真正的投產,而且它只是一款教練機,並非作戰型號。

從作戰型號的角度來說。中國在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自主設計的飛機包括:強五、殲八、殲九以及殲12項目,殲12項目屬於晚了一點的,它在設計上相當有特色,輕、小、靈活,許多性能是創了記錄的,稱為自主研發的戰鬥機沒有任何問題,當然了,缺點也不少,航程、載彈等都不足,而且它的進度確實是相對快的,搶在殲八之前就已經設計定型了,只是由於我軍需求的變化才沒有進行採購。雖然強5的設計時間也很早,而且服役時間也很早,但是它存在一個問題,即被定為:強擊機,而不是戰鬥機,所以沒有機會成為為第一款戰鬥機。

同期研發的殲9由於沒能造出原型機,也不能變成功,所以殲12確實可以算最早的一款戰鬥機,而且定型時間比殲8更比,可惜它沒有投產,否則沒什麼爭議了。


浴火


不能稱為最早,他只不過是當年航空大躍進時代,最早完成製造的項目

殲-12是南昌飛機制造廠,在1968能開始設計,1970年進行首飛。該機機長10.6米,翼展7.19米,空重只有3.1噸,最大起飛重量僅4.45噸,是當時最輕的戰鬥機。該機使用一臺殲-6的渦噴6發動機作為動力,最大平方速度1.5馬赫。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戰鬥機研發生產是以仿製蘇聯戰鬥機,殲-5仿製米格-17,殲-6仿製米格-19,殲-7仿製米格-21。在中蘇交惡後,失去技術來源,開始獨立研發。

在完成殲-7仿製之後,1964年討論下一步研發計劃時,制定了兩條計劃,一是小改放大,也就是後來的殲-8戰鬥機;另一條是氣動大改的殲-9計劃。
殲-9經過多個方案,到1971年提出了鴨翼殲-9VI方案,成為後來殲-10的基礎,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繁多設計方案中影響最深遠的一個。

但是1969年珍寶島反擊戰後,國防壓力空前艱鉅,這種背景下林副總要求,同年航空部門舉行了後來的“825會議”,會上正式確定了3種戰鬥機規劃。

第一種是4噸級小型戰鬥機計劃,交給實力最薄弱的南昌。要求能夠短距離起降,進行近距離制空攔截,也就是文章的殲-12。

第二種是殲-6基礎上的垂直起降機,機場跑道完全被摧毀後依舊可以用,代號為四號任務。



第三種是中型高機動戰鬥機,代號為殲-11,外形酷似後來的幻影F1,而且後來設計時是同樣使用進口的英國斯貝發動機作為動力,後被軍迷稱為中國版幻影F1。


上述三種機型,南昌的殲-12是最簡單的,他幾乎沒有任何航電系統,發動機是現成的,要求就是夠輕夠靈活,南昌飛機制造廠也不服眾望,在短短一年十個月之後就交出作品,進行首飛。

殲-12這種戰鬥機可以說是完全違背了戰鬥機發展的規律,雖然對於特殊背景下進行空中游擊戰來說不失為不錯的戰機,但侷限性還是太小。雖然葉帥觀看殲-12飛行表演後,稱其為“空中李向陽”,讓其空中李向陽之名不脛而走,但李向陽顯身手的前提是國土淪喪的敵後游擊戰。


相比於南昌的春風得意,沈飛接了後兩個任務可是腦袋都大了,垂直起降機和幻影F.1都不是容易的活,而且上頭任務還逼的很緊(當時說沈飛的人逼得連續8個月夜以繼日的奮戰)。不過不久之後,國內外發生的重大變革,徹底改變了825會議上諸機的命運。

一是1971年林副總出逃,二是1972年的尼克松訪華。內部條件改變和外部壓力改善,整個825會議的機型命運也就發生改變。殲-12的諸多弊端也就受到相當大的批評,而大躍進產物的垂直起降機和殲-11更是沒有壓力。最終到1978年,結束十年動亂,清理這段時間的一系列繁多研發計劃時,這些全部取消下馬。


五嶽掩赤城


在中國航空發展史上,有一款獨立自主研發且嘗試擺脫蘇式戰鬥機設計格風格,儘管製造完成了數架樣機,但最終並未量產並裝備空軍的殲-12戰鬥機,非常遺憾地和空軍擦肩而過,但為軍工實施全面獨立自主研製戰鬥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60年代中末期,鑑於越南空軍用輕巧的米格17戰鬥機擊落了美製F-4鬼怪式先進戰鬥機,在本土防空作戰中,殲-5也擊落了美製F-4B超音速戰鬥機,空軍提出要建一款重量在4噸的超輕型戰鬥機。

當時設想在未來戰爭中,空軍機場將是敵打擊的重點目標,所以具備短距起降、造價低廉、維護簡單、隨時能打的小型戰鬥機,可在敵方預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甚至可裝在卡車上機動轉場,實施靈活機動作戰。

由南昌飛機制造廠負責設計建造,完成了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建造了3架樣機,型號被正式命名為殲-12。


在殲-8剛起步研發階段,此型戰鬥機已成了殲-12,直接跳了預研號,貌似非常有前瞻性,但卻佔據了一個序號,導致後來的戰鬥機無法用殲-12命名。

但是非常遺憾,以“空中游擊戰”為背景研製的殲-12,實在是太小了,空重僅3.1噸,最大起飛重量才4.45噸,由於機內燃油不足,殲-12天生就是短腿先生飛不遠;又無法安裝雷達,所以又是個近視眼,必須靠地面指揮所引導才能起飛和降落,實際作戰能力堪憂。

所以儘管南昌飛機攜樣機上北京,興致勃勃地進行了彙報表演,現場觀看錶演的某帥一高興,就給了一頂“空中李向陽”的高帽,但殲-12的性能明擺著的,空軍自己提出來開建,按空軍的要求中規中矩地設計並製造出來了,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達到了空軍的要求,但空軍最後都不好意思接受了,在清理新機研製型號和調整裝備體制時,軍委常規裝備發展領導小組決定殲-12不列入裝備體制,殲-12戰鬥機項目就這樣不了了之。

綜上,第一代從機體設計到部件製造完全有中國人自行完成的輕型戰鬥機,儘管半途夭折,但卻為軍工全面獨立自主地研發戰鬥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但毋庸諱言,殲-12戰鬥機項目,較訓也是極其深刻的,屬於空軍的拍腦袋工程,以小為原則,有不切實際的空想成分,待到樣機出來後,已不符合時代的需求,自己都覺得不滿意,項目最後夭折,導致國家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極大損耗。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確實有道理。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研製的戰鬥機。

越南戰爭中,美國已導彈化的F4戰機沒安裝機炮,在和越軍米格17近距離格鬥中多次受挫,屢屢被擊落。這種以弱勝強的案例讓當時同樣處於國土防禦作戰中的中國空軍深受震撼,這也直接導致中國新型戰機的發展思路。

因此中國開始研製小型戰鬥機,想獲得一款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短距起落、機動靈活的輕型戰機從而以“空中游擊戰”應對國土防空作戰。隨後研製新型戰機的任務在1968年的"8 25"會議上下達給南昌飛機制造廠,第二年3月,這款新型戰機被正式命名為殲-12。

從公開資料知道,殲12翼展7.2米,機長10.7米,機高3.7米,空機重量31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44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295千克,裝1臺渦噴-6乙發動機,實用升限17410米,最大航程1385千米,最大平飛速度1.5馬赫,裝備1門30毫米機炮,備彈80發,1門23毫米機炮,備彈120發,機翼掛架可掛2枚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或2個400升副油箱。

這確實可以被稱呼為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不過,由於殲12重量太小,限制留空作戰時間和載彈量,最大問題是裝備的電子火控設備過於簡單陳舊,未定型便不能適應未來作戰需要,即使換裝新型電子火控設備也受限於其狹小的機體空間,綜合性能不會有本質提升,因此,1978年2月停止了殲12的後續研製計劃。


四川達州


要說完全自主的戰鬥機應該說是殲9而不是殲12

因為不管是殲6(米格15)殲7(米格21)殲8(可以看做兩側進氣的殲7),都是一種仿製加部分改進。

殲8戰機是米格21小改版,殲9可以說是大改甚至可以算全新,因為殲9戰機除了部分技術是殲7的,每個國家設計一代戰機的時候前一代都有參考作用,所以我認為殲9才是自主的。




並且殲9跟殲7長的也不像,設計思路也不像,所以我個人認為殲9可以算作自主研製,如果非要完全自主那麼我認為包括殲10和殲20都不算自主,因為都參考了其他戰機的優秀設計。


李曉偉


殲12的研製目標是短程突擊,以游擊戰的指導思路,在區域內的公路上埋伏待敵深入後,起飛迎敵,速戰速決後就近降落在附近公路。所以殲12是短距離起降、短航程、高速度低載荷的設計理念。一九七八年後停止研製,沒有裝備部隊。






頭號西遊


就嚴格的意義上,中國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完全自行研發先進戰鬥機的能力。

很多網友或許很不服氣,要說什麼“跪久了。。。。。。”之類的話語,但是不中聽這卻是實話。作為一個在空軍部隊中長大的孩子,我的內心絕對是期望中國空軍強大,中國戰機領先世界。

其實很多人在讚美我國戰機的同時都刻意迴避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那個就是飛機發動機。

在當今飛火控一體的要求下,只有能夠自行研發適用的發動機才能真正的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即使殲-20已經服役,甚至在某些領域領先,我們還是不敢妄議殲-20領先f-22。

科技和軍事本身就來不得半點虛假,兩者結合就更不能參假,否則只能傷害自己。

從上面的自行研製的概念可以看出,從嚴格意義上講殲-12還不能真正成為我國第一架自行研製的戰鬥機。當然,殲-12的研製成功也是有其歷史意義的。雖然發動機是現成的,但是機體結構是按照空軍方面的要求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達到甚至超過了設計要求。這對我國戰鬥機的研發、製造、生產的全面規劃積累了經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有網友覺得強5之所以沒有被承認是我國第一架自行研發的戰鬥機,原因是它是強擊機,這個是需要澄清一下的。強擊機也是屬於戰鬥機這個概念範疇,強5不能當選是因為機身的前半段是我國自行設計的兩側進氣,後半段卻是沿用了米格-19也就是殲六的設計,所以即使其技術高於殲-12也只能算改進不能算研發。


我的團536


不對吧,新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戰鬥機應該殲教-1型。

當時國內空軍使用的教練機主要是活塞動力的殲教-5/6,培養初級飛行員,之後這些學員下部隊,直接上手學習殲-5/6噴氣式戰鬥機,中間缺乏過渡殲教機,培養戰鬥機飛行員過程中效率不高,為此,1956年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開始著手研發新的噴氣式教練機,並且具備武器,可以擔當一定的作戰/訓練任務,這就是後來的殲教-1型。這種機型一旦成功,就可以為空軍飛行學員構建出一條從“初教-5---殲教-1-----殲-5”完整的成長路線。

1956年到1958年7月,僅不到兩年時間601所就完成殲教-1型飛機的研製任務,第一架殲教-1型飛機順利從瀋陽飛機制造廠下線。殲教-1型一改之前蘇制飛機的總體風格,改為機頭兩側進氣道設計,配置一門23mm航炮,機翼下設置有兩個掛架,可以掛載副油箱或者航彈。這一型號的研製成功就標誌著國內掌握了飛機設計中最核心技術——總體氣動設計能力。

不過殲教-1型首飛發生事故墜機,第二架飛機在7月28日才試飛成功,當年參加國慶閱兵,飛過天安門廣場。但是考慮到蘇聯的感受,當時媒體未對其進行公開報道。

之後的試飛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但基本上驗證出設計時成功的,所有戰技指標都是滿足設計要求的。原型機一共造出三架,一架在地面做靜力破壞試驗,兩架試飛(其中一架墜毀)。不過最後依然被下馬了,剩餘的一架殲教-1存放在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之後國內航空工業還嘗試研製過DF-107、109、113等諸多型號,在六十末期還研製過殲-12這種超輕型噴氣式戰鬥機,不過都沒有什麼下文,實際上一直走的都是仿製生產殲-5/6/7的路子。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架飛機是上世紀50年代的殲教1教練機,後來在蘇聯支援下建立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主要機型都是仿製蘇聯的飛機,而殲12是脫離了蘇聯機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種戰鬥機。上世紀60年代,中國開始嘗試自行研製戰鬥機,由於技術和工業基礎比較落後,很多設計方案沒能實現,殲12是定位為一種輕型高靈活性的戰鬥機,也是眾多設計中唯一進行製造、試飛的飛機,並且還根據軍方要求進行了多次修改,飛機達到了預想的設計目標,飛行性能比較好,只是飛機過於輕、小,裝備簡陋,不能適應未來空戰需要,無法滿足空軍對新型戰鬥機的要求,停止了繼續研製。


慣性導航88761176


殲12空中李向陽,裝備一臺渦噴6發動機,空重3噸多,是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殲12無雷達,航電極其落後,僅相當於兩戰水平,整體作戰能力勉強達到殲6水平,裝備部隊沒有意義,試飛完成後下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