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滅亡最值得同情?

傳正談歷史


我覺得漢朝最值得同情,當然還有明朝?但是,明朝末期貪汙腐敗尤其嚴重,從明末大量的農民起義來看,老百姓並不太同情他。但是,歷史上的漢朝卻不一樣,很多老百姓同情他。以至於西漢滅亡,東漢還能復國,且後來還有一個蜀漢,統治者都是劉邦的後人。漢朝能一次又一次的復甦,肯定是百姓擁戴才能這樣。我們被稱為“漢人”說明很多人懷念漢朝,所以最值得同情的是漢朝。

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都不是衰亡,也不是亡於昏君之手。他們一個亡於外戚,一個亡於權臣,國家是被權臣搞亂的非皇帝本人。先說西漢,西漢的皇帝大多還是有些作為的,只是漢宣帝以後的皇帝有些奇葩,但是並不是多麼昏庸。漢元帝以後,由於他的老婆王政君壽命太長,這個人改變了整個西漢王朝的走向。王莽就是漢元帝老婆王政君的侄子,就是因為她的關係,導致王莽篡位。

漢元帝駕崩以後,兒子漢成帝劉驁繼位。這個皇帝最大的特點就是好色,最後死於趙合德的溫柔鄉。漢成帝駕崩以後,他的侄子劉欣繼位,即漢哀帝。漢哀帝繼位以後,曾剝奪了王莽的權力。但是漢哀帝也很奇葩,他不好女色,好男色。他做了7年的皇帝,就駕崩了,可以說英年早逝。他駕崩以後,把玉璽和符節都給了自己的男寵董賢。董賢雖然掌握大權,但是不懂利用權力,王莽藉助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義除掉了。所以,王莽掌握西漢權力,並另立漢平帝為帝。漢平帝繼位的時候才9歲太小,估計是王莽看見他漸漸長大懂事了,沒做幾年皇帝就被王莽毒死。漢平帝一死,王莽完全掌控西漢政權,立了一個傀儡,自己做代理皇帝。在位置上太久,按耐不住激動的心,後來乾脆自己做皇帝。王莽建立新朝不到幾年,各地叛亂不斷。最後被劉邦後裔劉秀取代,相當於復國,只是都城在洛陽。

劉秀能夠復國,說明西漢的國運沒有燃盡。所以,東漢又延續了195年。但是,東漢最大的缺點是皇帝繼位年齡太小。尤其是漢章帝劉炟之後,皇帝年齡不僅僅小,且壽命很短,所以皇權把握並不牢固。在漢和帝時,外戚竇憲已經出現專權的情況,漢和帝最後靠宦官之手才將其除掉。外戚被除掉以後,宦官的地位開始提升。所以,東漢大權不是落在外戚手裡就是宦官手裡。尤其是漢靈帝去世以後,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進行火併,最後兩敗俱傷,都被對方剷除。東漢大權最後落入藩鎮軍閥權臣之手,所以軍閥專權,又成為東漢的一大特色。董卓、袁紹、曹操就是典型的軍閥權臣,東漢的大權完全被這些人掌控。東漢最後的一個皇帝——漢獻帝都是權臣董卓立的,後來獻帝逃出長安,但是又落入曹操之手。漢獻帝不想淪為傀儡,本想幹一番大事。曾計劃誅殺曹操,結果計劃被暴露,兩個兒子被殺,宗族百餘人被處死。因為權臣曹操,漢獻帝卻始終無法翻身。曹操死後,曹丕篡位,漢獻帝迫於壓力,將帝位禪位給曹丕,東漢滅亡。

所以,東漢不是被老百姓推翻的,不像明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而是被權臣篡位。西漢如此,東漢易如此。東漢滅亡的根源在於皇帝繼位年齡小,加上皇帝的壽命也短,導致大權旁落,皇權被架空。所以,不像一些朝代,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皇帝還能掌控政局。但是東漢不一樣,不是被外戚專權,就是被宦官把持。漢章帝以後,皇帝的繼位都是靠外戚和宦官,沒有一個是順利繼位的。所以,東漢被權臣玩於股掌之上,真的令人惋惜。


謀士說


明朝!

雖然在不少人眼裡,明朝多半時間是黑暗的、腐敗的。但是剛明的骨風,還是值得我們後世欽佩。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元,開創大明,恢復我漢家天下。隨後,明王師一舉驅逐蒙元,收復燕雲故地,讓漢族得以再次雄立於世界。無論是開國的難度,還是開國的意義,大明朝都是歷代當中,最值得敬仰的。隨後,永樂定都北京,四徵殘元,七下西洋,把明的國力推上了頂峰。



即便到後期,大明仍遠征朝鮮,擊敗倭寇於國門之外。明末面對火器明顯優於自己的西方人,明軍還是頑強的應戰。

當然,說大明最值得同情,不僅是因為它重開了我漢家天下這份功績。更在於明末亡國之際所遭逢的劫難,和那些民族英雄捨身取義、共赴國難的感人事蹟。

明亡不僅是因為政權腐敗,還在於天災。災荒、瘟疫、外患時刻在給明王朝放血。而崇禎皇帝,雖不是曠世明君,但已為自己的國家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最後以身殉國,其亡國讓人同情。



滿清入關後,荼毒天下,華夏之劫難不亞於蒙元滅宋。南明朝廷雖然不爭氣,但是李定國、鄭成功這些民族英雄,在自己國家的危難時刻,前赴後繼,抗爭到底,其實已經無愧於自己的民族了!

最後,之所以同情明朝,其實也是在傷懷我們漢人。明朝好不容易恢復了漢家天下,最後卻還是被滿清取代。前明時漢人還是大明的臣民,到滿清那就成了奴才。



漢人的表文化被滿清消滅殆盡。削髮易服、形如猿猴,既可悲也可嘆。在滿清的統治下,中國更加落後。儘管洋務派的漢族大臣都曾為改變國運努力,無奈滿清始終是沐猴而冠,根本沒有這個視野和魄力。而慈禧更是“寧贈友邦,莫惠家奴”,喪權辱國至此,實在是讓後世子孫蒙羞。


這些歷史要讀


謝邀!我是歷史達人峰子哥,很樂意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為你解答疑惑。(點上關注交流)

說實話,在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滅亡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一個王朝垮臺,根源是政權腐朽,統治階級糜爛,新統治階級順勢取而代之。

但如果非在“瘸子裡面挑將軍”的話,那麼我認為歷史上有這樣兩個政權,還算比較值得同情的。

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柴氏後周(不能稱朝代)。一個是明朝。



先說柴氏後周

周世宗柴榮死後,其幼子柴宗訓即位,將孤兒寡母託孤於趙匡胤等顧命大臣。周世宗生前待趙匡胤不薄,可以說有厚恩於趙匡胤。結果,恩情架不住權力誘惑,身為後周將軍(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和手下黨羽聯袂出演了一部叫“黃袍加身”的大戲。

“以拒敵為由”的趙匡胤,率領三軍出城溜了一圈,路過陳橋驛睡了一覺,第二天一覺醒來,眾將一擁而上,將黃袍披在了趙匡胤身上(黃袍明擺了是早準備的),一陣山呼萬歲……於是,這幫傢伙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就這樣活生生奪了後周柴家江山。柴家孤兒寡母,莫名之下,涕淚交加,稀裡糊塗的被趕下了龍椅。



趙匡胤沒費什麼吹灰之力,不用流血不用打,甚至不用苦思冥想什麼旗號,僅僅通過發動上層政變,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就得了大好江山,建立了北宋,搖身一變成了北宋的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趙匡胤。柴氏本無錯,也沒什麼失德之處,更沒有荒淫無度,錯只錯在男人死了老婆孩娃被人欺負,錯在低估了人心慾望。


再說明朝

其實我認為明朝滅亡,也不怎麼可惜。但相比歷史上其他朝代,明朝相對值得同情一些。



同情明朝的不少人,常說明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壯哉大明!其實這些並不是讓人同情的真正理由。

說不稱臣不納貢,但歷史上封建時代最輝煌的唐朝,初期也曾向草原十八部稱臣納貢,為自身發展贏取時間,有時候是暫時的權宜之計,能屈能伸也未必就不好。西漢也曾多次與匈奴和親,四大美人“昭君出塞”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這也為漢武帝大敗匈奴、創大漢盛世贏取了時間。說 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點優點放大化了,其實當年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後遷都北京,把天子老巢就安放在國門口,天子自己家不守能成嗎?

其實明朝真正讓人同情的原因,大致有四點:



一是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並非昏君,一生勤政,是個很努力但成績不佳的皇帝,終因破船難補、無力迴天,明崇禎帝也在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後,不願受辱,上吊自殺殉國!

二是滿人乘人之危,趁著中原王朝的明朝內亂,中原大地無主之際,在吳三桂叛明打開山海關的情況下,滿人順利入關,竊取了中原江山。

三是滿人得江山後,強制漢人剃髮易服,移風易俗,揚州三日,嘉定三屠,大興文字獄,奴化漢人大眾,大肆屠殺鎮壓中原漢人,令人髮指!

四是滿清歷來“崇滿抑漢”,漢人社會地位普遍低下,被視為滿族人的奴才,精神肉體雙重奴化。相比之下,明朝雖不能說好,但至少還是漢人坐江山、漢人的社會地位自然要比清朝時高很多。

原創 | 峰子哥 關注“峰子奇觀”一起聊史!

峰子奇觀



宋朝最值的穿越回去的王期、不像明王朝動不動剝人皮,聽的就頭皮發麻,還有一個就是國家窮。海瑞一政府管員自己養雞,俸祿不夠連自己家人都養不活。

宋朝除了趙匡胤為了自己皇帝位穩,出個杯酒釋兵權的壞主意,結果從立國就被遼、金、西廈、元圍著吊的打,直到被元追到崖山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亡國。其他經濟總量GDP佔世界百分之六十,你想錢多到你可以隨意亨受。活字印刷可以使大家可以看書看報,以前大都是少數人的事,火藥普及可以打仗又能在中元節放禮花,李逵大鬧汴京可以想象一下多繁華。紙幣“交子”大家出門交易不用背個大袋子又重又累出門做生意,類似我們現在支付寶基本出門不用帶錢也不怕吃飯、買不到東西。還有指南針帶著船員去旅行、把世界各地新奇的物品帶回來開眼界。



哪個美好朝代夜生活也豐富多彩,宋朝的都城開封,而且所有皇家園林還是私人庭院都是免費的;宋朝的酒樓,服務好、菜品之豐富,讓你有貴客般的感受;宋朝人有下午茶,絕對是小資情調濃厚。所有我們看到明朝出現的荒野村夫看的《水滸傳》、市井小民文人喜歡的《金瓶梅》都是宋代的生活寫照,讓我們穿越到這個悲劇結束的宋,過一過神仙般的日子。


戀愛的犀牛V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秦朝”與“隋朝”的滅亡值得同情。

“秦朝”與“隋朝”都是建立中華民族大統一的王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本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實力平平,時常受到周邊大國的入侵,秦孝公時期下令求賢,衛人商鞅從魏國跑來,商鞅在秦國變法的短短十多年間,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史稱千古一帝---秦始皇。只可惜,短命王朝,只經歷了15個年頭便滅亡了。


隋朝,公元581年—619年,38年。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了重大改革,政治上初創三省六部制,鞏固中央集權;推行科舉制,為國家選拔人才;開鑿興建隋唐大運河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只可惜,也是一個短命王朝。


人在風上走


每個朝代滅亡的原因都不同,如果非要詳談原因,和滅亡最值得惋惜的朝代——那麼應該是天漢帝國。天漢帝國,自公元前206年建國,歷經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稱帝並一統天下、文景之治、漢武大帝、昭宣盛世,到公元8年王莽篡權,而後更始帝劉玄在公元23年建立玄漢,漢光武帝劉秀,開啟光武中興、緊接著天漢帝國再次鼎盛,先後經歷了明章之治、永元之隆,雖然桓靈兩帝時期,政治相對腐敗,宦官專權,但天漢仍然保持了,世界第一強國的風範,直到滅亡仍然能,凌駕於周邊各政權部族之上。若天漢不亡,就不會有三國時代,不會有曹魏嚴厲控制魏國宗室的制度,那麼晉朝就不會再有分封制度,這樣有很大可能避免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導致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五胡亂華是漢人之辱,回想起漢武大帝時期的封狼居胥,真心認為天漢是漢民族乃至中華民族的驕傲,因為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給了一個民族前所未有的尊嚴,他讓這個族群首次站到了世界之巔,因此他的國號——成為這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吾乃李一一健的爺爺


我覺得是西漢王朝。

西漢堪稱是中國古代最強大的王朝之一,只有唐朝能媲美。

西漢明君輩出,有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等。明君數量在古代絕對是名列前茅的。西漢還有文景之治、昭宣中興等著名盛世。

漢武帝時期,漢朝多次打敗匈奴,並滅掉了南越、東越、滇、夜郎、大宛等國。論戰功,漢朝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王朝能比的。

西漢王朝強大、富庶、寬容,並且很得民心。西漢時期的農民起義也非常少。

西漢對外無敵,在內甚得人心。但這麼一個強盛的王朝,卻莫名其妙的被王莽給篡奪了。實在是很憋屈。

可能是老天也覺得西漢滅亡的太不應該了,所以漢朝很快就又復國了。東漢王朝又延續了二百年。


國史拾遺


偉哉大清,壯哉大清,悲乎大清,生不逢時!大清實現了很多中國王朝的最高點:疆土最大,人口最多,多民族和睦,200年無大亂國泰民安,君主勤勉成制度化,英主輩出,盛世連連,雖也有庸才但無昏君暴君,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最盛時GDP佔全球37%,壟斷全球的絲綢陶瓷茶葉貿易,貿易順差匯聚了全球大部分的白銀,海絲路貿易遠達英倫,讓墨西哥和阿根廷出產的白銀都繞過半個地球浩浩蕩蕩流入中國,通過即使落幕,也是無害民眾的清帝遜位,縱觀華夏幾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是天下大亂血流成河,唯獨大清實現了和平改變。

可嘆,大清勉力延續華夏正統,維持漢家和儒家風化,如以往朝代那般,家天下君君臣臣,放牧民眾,民智不開,故步自封,以天朝自居,緩慢發展,不知科學與民主為何物,然則世事變遷依舊坐井觀天,洋務運動迴光返照不能救中國,遇西人掠辱,遭東瀛侵陵,嗚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Robinw


開門見山,直接答題!我個人認為有兩個,一是秦帝國,另外一個就是大隋!其實這兩個王朝有很多共同點的,原來一直準備發一篇關於秦朝和隋朝比較的文章,可是一直遲遲沒有發。那就在這裡先簡單闡述一下!



秦朝和隋朝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二世而亡,為什麼會亡國,好多人都將其歸於暴政和濫用民力!這也許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秦隋滅亡的深層次原因暫且放到一邊不論。這裡只說為什麼會說秦隋二大帝國的滅亡最值得同情和可惜。




首先秦朝時中國歷史上首個完成華夏大一統的國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在短短几十年中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其中對華夏最大的貢獻卻是秦朝使華夏“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在此之後無論哪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把大一統做為最高榮譽。



再說隋朝,歷史和民間對隋煬帝的評價都是殘暴和荒淫。但是更多的忽略了其歷史貢獻和豐功偉績。隋朝結束了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動盪局面,也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軍事經濟體制全盤改革。 1、中央官制行政體制運行,整合成著名的三省六部。 三省:中書省主要謀劃決策;尚書省轄六部執行具體事務;門下省審核議論。 裁撤多餘官職和職權重疊,運行效率大幅度提高。 2:地方官制改革。北朝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機構改為州、縣二級。廢除地方行政機構的僚屬任免權。地方人事任免權收歸朝廷吏部。 3:開皇律,中華律法系的宏偉豐碑唐律,是由隋律改良,沿習北朝一脈。 4:推行均田制,積蓄人力財賦,軍事經濟實力大幅增長。 5:設置糧倉,改革貨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察控制力,打通掌握全國經濟命脈。 6:府兵制,軍隊由募兵制的非職業轉向朝廷直轄地方上的平時農耕操練戰時大用的職業軍隊。 7:修建京杭大運河。罪在當代。功過千秋。 8:開創科舉制度。 軍事上隋朝以長孫晟的謀略分裂打擊了強大的突厥,四處開疆闊土。




秦隋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措施甚至說推動了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發展。秦之後漢王朝的文景之治,漢武霸業;隋後面大唐的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可以說和前朝的歷史貢獻是分不開的。


周秦漢唐


多數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政權的腐敗導致民不聊生,必然會出現新的力量來代替它。在我看來這些都不值得同情,這也是歷史發現的必然選擇。要說哪個朝代最值得同情的話,我認為是秦朝!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三點:


一是秦朝的滅亡非政權上的墮落腐朽,說白了就是非正常死亡。秦始皇以法家治天下,思想上延續了春秋戰國的傳統除了因為儒家學者的觸怒而焚書坑儒是允許不同思想的存在的。如不是趙高與李斯因為權利而賜死扶蘇擁立胡亥,以公子扶蘇的德行必然是一位仁君,嬴政也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把他定為繼承人。


二是秦的建立方式註定是一個頑強手腕強硬的政權。秦王掃六合而的天下,其中的艱苦非常人所能承受。秦朝建立後深受北方民族的侵犯與南越的騷擾,但是秦朝文武百官深入骨髓的征服慾望使他們永遠不滿足現狀。因此秦朝的統治如果延續下去,必然不會出現妥協違和,被少數民族欺凌的狀況。

三是秦朝的建立形成了文化大一統的局面。秦朝結束了華夏大地長時間的分裂,同時也促進了文化上的大融合,這種局面剛剛形成就因為秦的內亂被扼殺在搖籃裡,令人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