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保山市龍陵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是一名樸實的菸草人,在臘勐工作四年多,那裡的菸農們早已把他當成一個貼心的朋友,李站長對於“貼心朋友”這個身份總是引以為豪。

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李振鳳1994年進入菸草系統工作,24年間,他先後在龍陵縣龍山鎮、木城鄉、臘勐鎮、碧寨鄉等地工作,2014年3月,李振鳳調到臘勐菸葉工作站工作,負責臘勐鎮、碧寨鄉的烤煙生產。臘勐鎮、碧寨鄉地處怒江峽谷沿岸,地形陡峭,垂直氣候特點明顯,烤煙種植區域由最低海拔不到700米至最高海拔2200多米,光照、氣溫、土壤、降雨量等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初到臘勐煙站,李振鳳倍感壓力沉重,全站烤煙種植面積2.028萬畝,年產量約5.005萬擔,臘勐鎮複雜的氣候環境對於烤煙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種植技術指導上必須因地制宜,隨機應變,要充分考慮每一片煙田的光照、氣溫、土壤、降雨量等條件以及參差不齊的菸農素質。為了能夠發展好當地的烤煙產業,4年間,李振鳳走遍了臘勐、碧寨的每一塊煙地,走訪當地的菸農,宣傳相關烤煙政策,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這些都是李振鳳工作的日常。

家住臘勐鄉大埡口村的菸農董施林是個“硬茬”,也是個種煙大戶,今年臘勐全鎮開始動員種植膜下小苗,煙站的輔導員到他家宣傳種植膜下小苗政策,還沒等輔導員開口。董施林就不耐煩地說道:“我家種植的面積太大,以前從沒種過膜下小苗,今年突然要求種植,誰能保證烤煙的收成?你們能保證?反正我家是不種”。雖然煙站輔導員多次解釋和動員,由於擔心,沒嘗試過種植膜下小苗,董施林依舊堅持一己之見。吃了“閉門羹”的輔導員回到煙站跟李站長抱怨:“這個老董真是個死腦筋,膜下苗種植多好,我好說歹說他還是不種”。李站長知道情況後,拿上技術指導的小冊子,驅車前往董施林家。“老董啊,今天怎麼回事,輔導員來動員種植膜下小苗,你怎麼能不配合呢?你是大埡口村的種植大戶了,更應該配合我們的工作!”“李站長,不是我不配合,是從來沒有種過膜下小苗,心裡面擔心,不敢嘗試啊!”“老董,你別怕,其他煙區膜下小苗早就實施種植了,效果顯著,就我們這裡一直沒能動員起來,今年肯定要實施,種植膜下小苗不僅可以節省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高煙苗的成活率,你看看這個冊子上寫的明明白白的,您難道還不相信我嗎?”老董一邊看著種植技術的小冊子一邊聽著李站長的講解。過一會兒說道:“李站長,我相信你,冊子上也說的清楚,我就跟著你們幹,作為咱們村的種植大戶,我更應該配合你們的工作,上回確實是我態度不好”。老董像做了錯事的小孩子,一邊道歉一邊說道。

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記農民的貼心朋友、龍陵縣臘勐菸葉工作站站長李振鳳

工作之餘,李振鳳總是與菸農打成一片,他被菸農們拉入了很多微信群,菸農們會在群裡詢問一些烤煙種植技術上的問題,他都一一耐心解答。每年烤煙快接近烘烤的時候,總有菸農向李振鳳炫耀自己種植的烤煙。這不,大龍村松林二組的洪濟美,今年種植了25畝烤煙,長勢非常喜人,眼看又是一個豐收年,洪濟美就時常會在自己煙地邀請李站長視頻通話,“李站長,看看我的烤煙,長的好不好?好不好?……”洪濟美把視頻對著煙田向李站長炫耀。

對於自己的下屬特別是黨員,李振鳳管理的非常嚴格,他禁止自己的下屬接受菸農的吃請,禁止在有菸農的微信群裡收發紅包,禁止他們酗酒、賭博等,有時專業化分級隊員到菸農家中進行菸葉集中分級,偶爾跟菸農產生爭執,李振鳳都會親自上門調解。

“要讓菸農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是李振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現在國家實行烤煙“雙控”,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為了使菸農種植烤煙減量不減價,收入不減少,他只能在烤煙種植技術上下功夫,他要求煙站工作人員做好烤煙生產各個環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在菸葉交售環節上,為了節省菸農的時間,近幾年臘勐菸葉工作站逐漸探索出菸葉預約流水線,菸農從家裡出發到交售完成不用超過一個小時。“以前一到交售菸葉的季節,我們飯店裡的生意好的不得了,這幾年你們收煙速度快了,老百姓交了煙都回家吃飯了,我們的生意快不行了。”煙站周圍飯館的老闆經常跟李振鳳開玩笑說道。

這就是李振鳳,一名菸草基層管理員,一名烤煙技術輔導員,一名政策宣講員,他心中裝的是菸農,為的是菸農,他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手服務菸農、用行動踐行保山菸草“真誠、負責、創新”的企業精神,他無愧於“菸農貼心的人”稱號。

(吳仕平 趙慶華 徐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