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剛交付業主就被騷擾 原來是藏在物業的“內鬼”作祟

本報訊(記者王曉峰 通訊員馮羅鑫 葉吟泠)新房剛交付,立馬就接到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此時很多人會想到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但想不到的是,洩密的源頭竟是“內鬼”。日前,慈溪市公安局對房產、物業等行業亂象“亮劍”,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56名,查獲公民個人敏感信息幾十萬條。平均下來,每5個慈溪人中就有1人的個人敏感信息被洩露。

今年暑期,有不少慈溪市民向公安部門舉報,稱自己不斷接到裝修公司的騷擾電話。更為離譜的是,對方對業主的個人信息瞭如指掌,甚至連房子還沒到手的業主也沒逃過被騷擾。這一系列問題引起了慈溪網警的注意,因為去年他們就辦理過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最終挖出了某小區物業經理盧某這一“內鬼”。警方判斷,盧某雖被抓,但“內鬼”不止一個。通過對盧某案的深挖,10多家向他購買過信息的裝飾公司浮出水面,並且賣家不止盧某一人,背後是一張錯綜複雜的買賣關係網。

經過對這張買賣關係網上的重要節點進行釐清,今年9月起,慈溪網警聯合當地刑偵部門以及多個派出所組織3次集中抓捕。截至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56名,其中包含8名“內鬼”,查獲公民個人敏感信息幾十萬條。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根據調查,信息洩露的源頭大多為物業管理人員、中介商或房管部門工作人員,他們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售賣信息牟利,幾十萬名市民的詳細信息就這樣流向了眾多商家。

比如房管部門工作人員黃某和離職人員許某,兩人從去年開始合夥做起了販賣信息的“生意”。一份包含近千條住戶信息的名單,售價5000元。他們同時和買家約法三章,如果對方通過這份名單推銷成功,他們還能獲得一筆額外提成。通過這樣的方式,黃某和許某陸續洩露了近10萬條個人信息,斂財10多萬元。

有人知法犯法,也有人是因為人情債而稀裡糊塗地入了套,古塘某小區的物業管理員餘某就是其中一員。他和小區裡一名從事裝飾工程的業主關係不錯。當對方向他討要業主名單時,餘某雖然有些猶豫,但礙於人情,還是把100多名業主的詳細信息洩露給了對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誤以為只要不收錢就沒有關係,但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這些屬於個人敏感信息,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五十條以上的,即可構成犯罪。”辦案民警說。

警方提醒:網絡時代,市民更要注意自身的信息安全,要妥善保管簡歷、身份證複印件等私人物品。另外,不管是推銷人員還是詐騙團伙,有著精準信息的他們往往會提供為市民“量身打造”的方案,所以面對產品推銷,消費者要保持理性,合理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