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極度痛恨蘇聯,但是德軍入侵蘇聯的時候為何要求參戰?

楊健


很多人可能對於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並不是很瞭解,此人是出生于波蘭華沙,曾在蘇俄內戰期間擔任白衛軍(蘇紅軍的對立武裝)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其本人也是堅定的反蘇維埃政權者。

蘇俄內戰以保皇黨和外部干涉武裝失敗告終,蘇聯正式成立。戰爭末期(1920年),得知大勢已去的鄧尼金攜妻帶子的逃往英國,後又輾轉比利時、法國,並於二戰結束後移居美國直至逝世(1947年)。

在流亡的這幾十年裡,鄧尼金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寫作上,先後著有《俄國內亂史》和《俄國軍官之路》兩部書。

鄧尼金作為一名政治上與蘇維埃立場針鋒相對的俄羅斯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蘇聯歷史記錄中,一般都將其刻畫成一個“叛國者”、“共產主義的敵人”;那麼,既然鄧尼金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人,那他為何會在德國入侵蘇聯後主張抵抗呢?

其實,鄧尼金彼時的出發點是摒棄了長久以來的政治偏見的,在他所提倡的反法西斯鬥爭中,“俄羅斯民族”和“祖國”才是核心出發點。所以他呼籲的是“所有俄羅斯人團結起來,為了民族二戰”,而不是為了“蘇聯”或者“蘇維埃”。

也正是因為鄧尼金的愛國情結,蘇聯自八十年代後便在相關文獻材料中對其使用“愛國將領”這樣的詞彙,也算是拋開政治後對其的一種肯定。

所以說,當任何一個國家遭受外侵時,正確的思維應該是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是高於政治的!面對外侵不應該是趁亂牟利,而要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鄧尼金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這個鄧尼金原是臨時政府的軍隊參謀長,在十月革命後,便前往北高加索地區建立反蘇維埃政權的武裝力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俄軍”,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幫助下,鄧尼金的部隊逐漸發展壯大,參與西方國家發起的第二次武裝推翻蘇維埃的進攻,遭遇慘敗,隨後辭職流亡國外。可以說鄧尼金是一個堅定的反蘇人士,被視為200萬白俄流亡者的精神領袖。


不過雖然他極度厭惡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可是在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進攻蘇聯之際,他並沒有倒向德國一方,而是號召全世界的俄羅斯人聯合起來一起加入衛國戰爭,為民族而戰。因為他深深的明白,蘇維埃政權只是讓俄羅斯民族換了一種領導方式,而納粹則是要讓俄羅斯民族在世界上消失。在民族大義上,鄧尼金同他曾經的敵人站在了一起,一切的政治偏見都放在了一邊,民族的生存才是大問題。

所以在整個二戰期間,鄧尼金一直都在堅定的反對納粹德國的暴政,也正是因此這個曾經曾經被蘇聯視為叛國者的俄國舊將在80年代以愛國將領的身份寫進了歷史教科書中,即使他仍舊敵視蘇維埃。而2005年俄羅斯政府隆重的將其遺體接回國,安葬於莫斯科,讓這位俄羅斯的英雄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小小狼王


鄧尼金是堅定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

為了俄國的領土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

悍將之名,非浪得。

希特勒推行法西斯主義政策。

將日爾曼人奉為最高等級民族,理應統治世界。

阿拉伯人、黃種人為次等級民族,可以和平相處。

斯拉夫族人只配被奴役。

羅姆人與猶太人必須消滅。

德軍攻入蘇聯後,一路上對斯拉夫人窮兇極惡。

糧食,牲畜大半被德軍搶奪。

看不順看的斯拉夫人,就被殘殺。

俄國面臨亡國滅種之危局。

他不站出來毅然決然地表示報效祖國,就不是鄧尼金了。

故,鄧尼金在關鍵時刻表態,恰恰表明,他是一個骨子也充滿沙俄民族主義思想的人。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於1872年出生與波蘭,是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百威君的首領之一。

外國人的名字和我們中國不同,他們是名在前而姓在後。

安東是他的名,伊萬是他的父親,鄧尼金是他的姓。


在俄語裡,一般都帶有諾維奇或者耶維奇或者洛維奇,這是音譯上的問題,諾維奇是父親的意思。

他的名字合起來讀就是:安東姓鄧尼金,他父親的名字叫伊萬!

鄧尼金在1892年和1899年先後畢業於基輔步兵士官學校和總參學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歷任旅長、師長,1916年曾指揮第8集團軍發動了對羅馬尼亞的進攻。

1917年二月革命之後出任俄國資產階級政府的最高統帥參謀長、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司令員。

沙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

同年十月份爆發了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出於對新生蘇維埃政權的仇視,鄧尼金在北高加索地區和科爾尼羅夫等組織了一支由黑海艦隊、士官生、頓河哥薩克、烏克蘭軍區的白軍組成的志願軍,協同協約國軍隊發動了對新生蘇維埃政權的進攻。

1918年秋天,他率領白衛軍從頓河出發由南方北上大舉進犯莫斯科,但在10月之11月份被新成立的蘇維埃紅軍擊敗,他不得不率部撤往克里米亞半島,自此以後退出軍界。

在十月革命內戰時期,鄧尼金、高爾察克都是對蘇維埃政權極度仇視的人物,也包括後來成為蘇聯女英雄卓婭的父親。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蘇聯的衛國戰爭開始。

希特勒德國之所以敢於如此大膽的進攻蘇聯,除了在軍事上的自我感覺良好之外,其中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


這個因素就是他們一廂情願的認為他們一旦發動對蘇聯的進攻,那些在十月革命之中和蘇聯大清洗時代受到鎮壓的蘇維埃政權的敵人會熱烈歡迎他們的到來,並把它們當成蘇聯各民族的解放者。

不得不說這是納粹德國在軍事上方的一個致命的錯誤,鄧尼金、高爾察克,包括後來成為蘇聯女英雄卓婭的父親,應該說他們是極端仇視蘇維埃政權的人,但同時他們也都是一群偉大的愛國者。

一位前沙皇將軍曾這樣對古德里安說過:假如你們早來20年,我們是一定會歡迎你們的,但是現在已經太遲了。現在的我們剛剛站穩腳跟,而你們來了以後又是我們倒退20年,於是我們一切又要從頭再開始,我們反對蘇維埃,但我們卻熱愛俄羅斯,我們是為偉大的俄羅斯而戰!

俄國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十月革命中被蘇維埃政權鎮壓,在蘇德戰爭爆發後他的堂兄弟德米特里大公當時居住在瑞士,在戰爭爆發後多次發表支持蘇聯、堅信紅軍必勝的講話!

鄧尼金,蘇維埃政權的死敵。在蘇德戰爭爆發後他以個人名義呼籲所有的俄羅斯人民團結起來,為自己的祖國而戰。

同時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蒐羅各種有實用價值的情報提供給蘇聯最高統帥部。


個人愚見,鄧尼金是一個對蘇維埃政權極度仇視的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

他反對的是蘇維埃,但卻一心一意的熱愛著自己的祖國。

關於有關他自己要求參加戰鬥上前線的傳聞確不符合事實,當蘇德戰爭爆發時他已經是快要七十歲的人,而且當年他還是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這些人的手下敗將,但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這些在內戰中猛打猛衝的英雄人物在二戰之中戰的戰略思維早就已經被淘汰。

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都尚且如此,而鄧尼金即便是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而且他此時已經幾近七十歲的高齡,體力上也不允許,而且就在戰爭結束兩年之後他便在美國去世!

2005年10月,俄羅斯以“愛國將軍”的身份將鄧尼金的遺骨從美國被遷葬回莫斯科,埋葬在克里姆林宮牆下,遷葬儀式顯得非常隆重。

歷史給予了鄧尼金一個公平的評價和定位!


東方中華不敗


為什麼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對國家和民族的愛不會因為執政黨派的變化而改變


信仰85714190


鄧尼金一戰時期也是德國的手下敗將吧


建哥5973


因為他首先是一個俄羅斯人,然後才是一個白俄人。

俄羅斯的共同利益高於意識形態分歧。

雖然布爾什維克與它有政見分歧。雙方互為敵人。

但是在外敵入侵的狀況下。他們都是俄國人。


莊楚狂


鄧尼金倒底是反蘇聯,還是反蘇維埃政權,先分清楚。蘇聯不過是一個名字,它與沙俄一樣,都是鄧尼金的祖國,面對祖國被入侵,他作出了愛國的選擇。


沉140769451


大丈夫曰:國之不存,毛將焉附!

王者歸來!



我不是六娃


鄧尼金是一個機會主義者!當然他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