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血染湘江!這些湖南人,蕩氣迴腸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12月1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84年前的今天,中央紅軍在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後,得以撕開敵人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最終從廣西的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粉碎了蔣介石國民黨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直接導致了遵義會議這一具有歷史轉折意義會議的召開。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這就是發生於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著名湘江戰役。這場戰役,儘管在戰略上,中央紅軍取得了勝利,但也為此付出了近5萬人犧牲的慘重代價。連同前3次突破封鎖線的損失,中央紅軍由長征開始時的8.6萬餘人銳減至3萬餘人。此戰之後,廣西興安民間即流傳著“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話。仗打到如此程度,其慘烈程度可以想見,怎能不驚天地、泣鬼神!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湘江戰役油畫)

有人講,紅軍長征猶如地球上一條醒目的紅飄帶,而湘江戰役就是這條紅飄帶上最沉重的一個結。湘江戰役的“沉重”,既體現為紅軍將士一往無前、血染湘江的壯懷激烈,更昭示出我們黨和中央紅軍絕地逢生、苦難輝煌的蕩氣迴腸。這是豪情萬丈、氣吞山河的精神史詩,這是頑強拼搏、敢於犧牲的慷慨壯歌,這是浸潤初心、鐫刻使命的不朽豐碑。這場戰役中犧牲的數萬紅軍將士,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寫就了人生最美的華章,鋪就了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偉大跨越的坦途。

回望這場戰役其中有幾位犧牲的湖南籍紅軍將領,其英雄壯舉讓人無比動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團政委易蕩平:

“大功告成,死而無憾”

易蕩平,1908年生於湖南瀏陽達滸鎮。原名湯世積,參加革命時改名易蕩平,寓意“以蕩平天下不平為己任”

。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0歲參加瀏東遊擊隊,曾參加過兩次攻打長沙的戰鬥以及中央蘇區第一、第二次反“圍剿”戰鬥。這是一位既善於做政治工作又作戰英勇的年輕紅軍戰將。1934年長征前夕,任紅一軍團二師五團政委。

在湘江戰役中,易蕩平犧牲於腳山鋪阻擊戰中。此戰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戰鬥。國民黨方面是第1路追剿司令劉建緒指揮的湘軍部隊,總兵達六七萬人;紅軍方面是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率領的紅一軍團三個師,即紅一師、紅二師、紅十五師(少共國際師),不到2萬人。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今立於廣西全州縣的易蕩平烈士之墓)

戰役開始後,易蕩平和團長鍾學高率領紅五團,堅守在腳山鋪尖頭嶺。敵軍組織數倍於紅軍的兵力向紅五團陣地進攻,同時調來10多架飛機進行輪番轟炸。五團傷亡越來越大,團長鍾學高也身負重傷。易蕩平毅然挑起指揮之責,帶領戰士堅守了整整3個晝夜,為掩護中央和軍委縱隊安全渡江贏得了寶貴時間。儘管易蕩平身上多處負傷,腳也被打斷了,但沒有在陣地前後退一步。終因寡不敵眾,紅五團兩個連傷亡殆盡。面對瘋狂撲向陣地的敵人,不願當俘虜的易蕩平高喊大功告成,死而無憾”然後舉槍自盡,時年僅26歲。

很多年後,時任紅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在回憶錄裡記錄了此事:

敵人從三面向我尖鋒嶺進攻,五團在上面只派有兩個連,尖鋒嶺失守。五團政委易蕩平負重傷。這時,敵人端著刺刀上來了。蕩平同志要求他的警衛員打他一槍,警衛員淚如泉湧,手直打顫,豈能忍心對自己的首長和同志下手,蕩平同志奪過警衛員的槍,實現了他決不當俘虜的誓言。

青山處處埋忠骨。直到解放後,家人才知道易蕩平犧牲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易蕩平兄弟7人,有5人參加中國共產黨並光榮犧牲。

團長沈述清:

帶領戰士衝鋒,不幸中彈犧牲

對湘江戰役而言,界首之戰(也稱光華鋪阻擊戰)是其中三大阻擊戰之一。位於廣西興安縣城以北約15公里湘江西岸的界首,是中央紅軍過湘江時最重要的渡河點。包括中央主要領導和中央紅軍指揮機關在內的軍委第一縱隊,均在此渡江。為確保界首渡口安全,渡口以南5公里的光華鋪成了重要的阻擊戰場。

1934年11月27日夜,彭德懷任軍團長的紅三軍團第四師趕赴界首接防。紅四師佈置十團駐守西岸南面距離渡口約5公里的光華鋪,阻擊從興安縣城調頭北上的桂軍4個團。當時的紅十團的團長、政委都是湖南瀏陽人,其中團長是沈述清、政委是楊勇。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29日夜,桂軍企圖奪取界首渡口並封鎖湘江。次日拂曉,桂軍部分敵人突破十團防線並佔領了渡口。當此之時,軍委第一縱隊即將抵達東岸準備渡江,情況千鈞一髮。團長沈述清見狀,親率一、二營直奔渡口,向人數不多但又威脅紅軍渡江部隊的桂軍發起猛攻。在沒有任何工事依託的情況下,雙方戰鬥形成了異常殘酷的“拉鋸戰”。在沈述清的率領下,紅十團奪回了界首渡口,在衝鋒過程中沈述清不幸中彈犧牲。

沈述清團長犧牲後,彭德懷命令第四師參謀長杜中美接任團長,杜中美后來也英勇犧牲。在這場連續兩天三夜的光華鋪阻擊戰中,紅三軍團最終以1000多人犧牲的代價,阻擊了桂軍的攻擊,確保了中央縱隊和後續部隊從界首安全渡江。

多年後,在光華鋪阻擊戰遺址旁,一座紀念在此犧牲的紅軍烈士之墓巍然矗立。當年參加過此戰的楊成武、張宗遜、張震等將領分別題詞。

歷史沒有忘記這位湖南人,他就是紅十團團長沈述清。這位年輕戰將,1910年生,犧牲時只有24歲。

師參謀長胡震:

“決不能讓黨中央和中央縱隊受到任何損失”

胡震,1901年出生,湖南寧鄉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6月起先後任紅三軍團四師十團參謀長、十團團長和四師參謀長。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前夕,任紅五師參謀長。當時五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鍾赤兵。

長征開始後,胡震協助師長李天佑指揮全師參與突破國民黨軍隊佈置的三道封鎖線。11月28日上午,搶渡湘江的灌陽新圩阻擊戰打響。奉命在此阻擊桂軍進攻的是紅三軍團五師,目的是掩護中央機關過江。當時,五師面對的是在飛機、大炮配合下立體進攻的國民黨桂軍7個團,戰情之險可想而知。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新圩阻擊戰群雕)

戰鬥開始後不久,桂軍以猛烈火力把紅軍的阻擊陣地幾乎炸成了平地。五師丟失了前沿的幾個小山包,原因是堅守在陣地上的紅軍官兵全部犧牲了。戰鬥持續到中午,五師下轄十四團政委以及十五團團長、政委均負傷。當此之時,胡震受命到第一線指揮沒有了軍政主官的十五團作戰。在組織一次反擊迂迴包圍戰中,胡震不幸中彈犧牲。

消息傳來,師長李天佑心頭一陣撕裂般的劇痛,他和胡震相識於瑞金紅軍學校,多少年來兩人密切配合,承擔了很多艱鉅戰鬥任務。每次只要胡震參謀長在,李天佑的心理就會踏實許多。其後,紅5師繼續阻擊桂軍,戰至11月30日16時,直到中央及軍委縱隊從界首全部渡過湘江,才奉命撤出戰鬥。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英雄血灑湘江,五師很多人耳畔還回響著胡震擲地有聲的話,

無論如何不能在阻擊陣地上撤退一步,要把命豁出去在這裡死頂!如果讓敵人衝過這裡,中央縱隊就要被攔腰截斷,決不能讓黨中央和中央縱隊受到任何損失!

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這一年,胡震剛剛33歲。

師政委程翠林:

直接在戰鬥中犧牲的最高級別紅軍指揮官

程翠林也是湖南瀏陽人,1907年生。20歲時就入黨並參加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湘贛邊秋收起義,後來又相繼參加過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以及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紅軍長征開始後,程翠林是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政委,師長是湖南老鄉陳樹湘。

紅五軍團以董振堂為軍團長、李卓然為政治委員、劉伯承為參謀長,其中三十四師是中央紅軍裡作戰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程翠林與師長陳樹湘率部先後投入多場艱苦防禦戰,多次予敵以重創。能打硬仗是這支部隊的特點和優勢。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程翠林,湖南瀏陽人,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政委)

湘江戰役中,中革軍委給三十四師的作戰任務是留在原地“堅決阻擊尾追之敵”“萬一被敵截斷,返回湖南發展游擊戰爭”。換言之,這是一支擔負殿後任務的部隊,也就是說是支“絕命後衛師”。

根據上級命令,程翠林政委與陳樹湘師長召集該師三個團的領導班子作了任務分配:由韓偉團長率一OO團先行,急進灌陽方向,接替紅三軍團六師阻擊桂軍;由陳樹湘率師部和一〇一團居中,程翠林帶一〇二團跟進。在掩護紅八軍團西進後,在文市、水車一線建立阻擊陣地,掩護主力部隊過江。

11月29日下午,三十四師在軍委縱隊後面的文市以東地區,與追擊的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展開戰鬥,異常慘烈的阻擊戰一直持續到12月1日。但到這天晚上,湘江已被敵人完全封鎖,三十四師在完成掩護軍委縱隊和後續部隊搶渡後,已陷於數倍於己的敵軍重重圍攻中。

在付出極大損失突圍後,3日下午三十四師在安和文塘村又遭到桂軍四十三師、四十四師的夾擊。此時桂北秋雨連綿,寒冷的冬天即將來臨,飢寒交迫之下倉促應戰的三十四師損失慘重。帶一〇二團前行的紅三十四師政委程翠林,正在電臺邊與中革軍委發報聯絡時,突遭敵炮彈轟擊而不幸壯烈犧牲。

犧牲時程翠林僅27歲,是湘江戰役中直接在戰鬥中犧牲的最高級別的紅軍指揮官。

師長陳樹湘:

壯烈捐軀的“斷腸將軍”

上文已述及陳樹湘任師長的“絕命後衛師”所承當戰鬥任務的特殊性和艱鉅性。在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渡江上,陳樹湘率領的三十四師頻繁與十幾倍於己的敵人殊死激戰。

當軍委縱隊全部渡過湘江後,三十四師接到的最後一個命令是:放棄阻擊陣地,“立即向湘江渡口轉移,並且迅速渡江”。然而,此時通往湘江渡口的所有通道已被敵人完全封鎖。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陳樹湘在率部突圍時,相繼遭到了湘軍劉建緒部、中央軍周渾元部和不少地方民團的截擊。數次回合下來,到陳樹湘率部進入湘南地區時,5000人的三十四師只剩下140多人。

12月11日,陳樹湘在搶渡牯子江時遭當地民團伏擊,腹部負重傷,腸子都流了出來,在昏迷中被俘。國民黨道縣保安司令命令將陳樹湘放在擔架上,由本人親自押往長沙邀功請賞。途中,這位英勇的紅軍師長醒來後,乘敵不備,用盡最後氣力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由此壯烈犧牲。

後來,國民黨軍把陳樹湘的頭顱割下來,掛在了長沙小吳門城牆上。整整29年前,陳樹湘就出生在長沙小吳門的瓦屋街。軍旅作家王樹增在《長征》一書中如此寫道,

站在小吳門的城牆上,可以看見他家那木板做的家門。木門後的家裡有他臥病在床的老母,他的妻子名叫陳江英。年輕的紅軍師長陳樹湘的靈魂終於回到了他夢中的故鄉。

讀到這裡,不禁潸然淚下。陳樹湘,這位赫赫有名的“斷腸將軍”,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9歲,但他的英魂寫在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深處,永不消逝。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講述了陳樹湘這位紅軍師長 “斷腸明志”的故事,讓與會代表無不為之動容。歷史,記住了他:斷腸將軍陳樹湘。

結語:永誌不忘的紅色血脈

湘江戰役已經遠去了。湘江戰役的激烈殘酷,舉世無雙;紅軍將士的頑強英雄,舉世無雙。

那些勇敢而悲壯的身影,已矗立為我們這個民族最偉岸的豐碑。那些澎湃而鮮紅的熱血,已熔鑄為我們黨和人民軍隊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

這是信念不朽的象徵!走過千山萬水,感受風霜雨雪,我們才知道這個世間,有一種叫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可以改變個人與世界的命運。

湘江戰役中犧牲的易蕩平、沈述清、胡震、程翠霖、陳樹湘等湖南籍紅軍將領,只是幾萬犧牲紅軍將士的一個側面。他們血染的悲壯,讓湘江成為了一條流淌著熱血的河流、澎湃著初心的河流、洶湧著使命的河流。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今天致敬和告慰湘江戰役中那些逝去英魂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湖南三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環境綜合治理專家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