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12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84年前的今天,中央红军在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后,得以撕开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最终从广西的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这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会议的召开。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这就是发生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著名湘江战役。这场战役,尽管在战略上,中央红军取得了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近5万人牺牲的惨重代价。连同前3次突破封锁线的损失,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此战之后,广西兴安民间即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话。仗打到如此程度,其惨烈程度可以想见,怎能不惊天地、泣鬼神!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湘江战役油画)

有人讲,红军长征犹如地球上一条醒目的红飘带,而湘江战役就是这条红飘带上最沉重的一个结。湘江战役的“沉重”,既体现为红军将士一往无前、血染湘江的壮怀激烈,更昭示出我们党和中央红军绝地逢生、苦难辉煌的荡气回肠。这是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精神史诗,这是顽强拼搏、敢于牺牲的慷慨壮歌,这是浸润初心、镌刻使命的不朽丰碑。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数万红军将士,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写就了人生最美的华章,铺就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跨越的坦途。

回望这场战役其中有几位牺牲的湖南籍红军将领,其英雄壮举让人无比动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团政委易荡平:

“大功告成,死而无憾”

易荡平,1908年生于湖南浏阳达浒镇。原名汤世积,参加革命时改名易荡平,寓意“以荡平天下不平为己任”

。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参加浏东游击队,曾参加过两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以及中央苏区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战斗。这是一位既善于做政治工作又作战英勇的年轻红军战将。1934年长征前夕,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

在湘江战役中,易荡平牺牲于脚山铺阻击战中。此战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国民党方面是第1路追剿司令刘建绪指挥的湘军部队,总兵达六七万人;红军方面是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三个师,即红一师、红二师、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不到2万人。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今立于广西全州县的易荡平烈士之墓)

战役开始后,易荡平和团长钟学高率领红五团,坚守在脚山铺尖头岭。敌军组织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向红五团阵地进攻,同时调来10多架飞机进行轮番轰炸。五团伤亡越来越大,团长钟学高也身负重伤。易荡平毅然挑起指挥之责,带领战士坚守了整整3个昼夜,为掩护中央和军委纵队安全渡江赢得了宝贵时间。尽管易荡平身上多处负伤,脚也被打断了,但没有在阵地前后退一步。终因寡不敌众,红五团两个连伤亡殆尽。面对疯狂扑向阵地的敌人,不愿当俘虏的易荡平高喊大功告成,死而无憾”然后举枪自尽,时年仅26岁。

很多年后,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在回忆录里记录了此事:

敌人从三面向我尖锋岭进攻,五团在上面只派有两个连,尖锋岭失守。五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这时,敌人端着刺刀上来了。荡平同志要求他的警卫员打他一枪,警卫员泪如泉涌,手直打颤,岂能忍心对自己的首长和同志下手,荡平同志夺过警卫员的枪,实现了他决不当俘虏的誓言。

青山处处埋忠骨。直到解放后,家人才知道易荡平牺牲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易荡平兄弟7人,有5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光荣牺牲。

团长沈述清:

带领战士冲锋,不幸中弹牺牲

对湘江战役而言,界首之战(也称光华铺阻击战)是其中三大阻击战之一。位于广西兴安县城以北约15公里湘江西岸的界首,是中央红军过湘江时最重要的渡河点。包括中央主要领导和中央红军指挥机关在内的军委第一纵队,均在此渡江。为确保界首渡口安全,渡口以南5公里的光华铺成了重要的阻击战场。

1934年11月27日夜,彭德怀任军团长的红三军团第四师赶赴界首接防。红四师布置十团驻守西岸南面距离渡口约5公里的光华铺,阻击从兴安县城调头北上的桂军4个团。当时的红十团的团长、政委都是湖南浏阳人,其中团长是沈述清、政委是杨勇。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29日夜,桂军企图夺取界首渡口并封锁湘江。次日拂晓,桂军部分敌人突破十团防线并占领了渡口。当此之时,军委第一纵队即将抵达东岸准备渡江,情况千钧一发。团长沈述清见状,亲率一、二营直奔渡口,向人数不多但又威胁红军渡江部队的桂军发起猛攻。在没有任何工事依托的情况下,双方战斗形成了异常残酷的“拉锯战”。在沈述清的率领下,红十团夺回了界首渡口,在冲锋过程中沈述清不幸中弹牺牲。

沈述清团长牺牲后,彭德怀命令第四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团长,杜中美后来也英勇牺牲。在这场连续两天三夜的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最终以1000多人牺牲的代价,阻击了桂军的攻击,确保了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从界首安全渡江。

多年后,在光华铺阻击战遗址旁,一座纪念在此牺牲的红军烈士之墓巍然矗立。当年参加过此战的杨成武、张宗逊、张震等将领分别题词。

历史没有忘记这位湖南人,他就是红十团团长沈述清。这位年轻战将,1910年生,牺牲时只有24岁。

师参谋长胡震:

“决不能让党中央和中央纵队受到任何损失”

胡震,1901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起先后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参谋长、十团团长和四师参谋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夕,任红五师参谋长。当时五师的师长是李天佑,政委是钟赤兵。

长征开始后,胡震协助师长李天佑指挥全师参与突破国民党军队布置的三道封锁线。11月28日上午,抢渡湘江的灌阳新圩阻击战打响。奉命在此阻击桂军进攻的是红三军团五师,目的是掩护中央机关过江。当时,五师面对的是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立体进攻的国民党桂军7个团,战情之险可想而知。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新圩阻击战群雕)

战斗开始后不久,桂军以猛烈火力把红军的阻击阵地几乎炸成了平地。五师丢失了前沿的几个小山包,原因是坚守在阵地上的红军官兵全部牺牲了。战斗持续到中午,五师下辖十四团政委以及十五团团长、政委均负伤。当此之时,胡震受命到第一线指挥没有了军政主官的十五团作战。在组织一次反击迂回包围战中,胡震不幸中弹牺牲。

消息传来,师长李天佑心头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他和胡震相识于瑞金红军学校,多少年来两人密切配合,承担了很多艰巨战斗任务。每次只要胡震参谋长在,李天佑的心理就会踏实许多。其后,红5师继续阻击桂军,战至11月30日16时,直到中央及军委纵队从界首全部渡过湘江,才奉命撤出战斗。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英雄血洒湘江,五师很多人耳畔还回响着胡震掷地有声的话,

无论如何不能在阻击阵地上撤退一步,要把命豁出去在这里死顶!如果让敌人冲过这里,中央纵队就要被拦腰截断,决不能让党中央和中央纵队受到任何损失!

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一年,胡震刚刚33岁。

师政委程翠林:

直接在战斗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指挥官

程翠林也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生。20岁时就入党并参加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来又相继参加过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以及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斗。红军长征开始后,程翠林是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政委,师长是湖南老乡陈树湘。

红五军团以董振堂为军团长、李卓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其中三十四师是中央红军里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程翠林与师长陈树湘率部先后投入多场艰苦防御战,多次予敌以重创。能打硬仗是这支部队的特点和优势。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程翠林,湖南浏阳人,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政委)

湘江战役中,中革军委给三十四师的作战任务是留在原地“坚决阻击尾追之敌”“万一被敌截断,返回湖南发展游击战争”。换言之,这是一支担负殿后任务的部队,也就是说是支“绝命后卫师”。

根据上级命令,程翠林政委与陈树湘师长召集该师三个团的领导班子作了任务分配:由韩伟团长率一OO团先行,急进灌阳方向,接替红三军团六师阻击桂军;由陈树湘率师部和一〇一团居中,程翠林带一〇二团跟进。在掩护红八军团西进后,在文市、水车一线建立阻击阵地,掩护主力部队过江。

11月29日下午,三十四师在军委纵队后面的文市以东地区,与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展开战斗,异常惨烈的阻击战一直持续到12月1日。但到这天晚上,湘江已被敌人完全封锁,三十四师在完成掩护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抢渡后,已陷于数倍于己的敌军重重围攻中。

在付出极大损失突围后,3日下午三十四师在安和文塘村又遭到桂军四十三师、四十四师的夹击。此时桂北秋雨连绵,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饥寒交迫之下仓促应战的三十四师损失惨重。带一〇二团前行的红三十四师政委程翠林,正在电台边与中革军委发报联络时,突遭敌炮弹轰击而不幸壮烈牺牲。

牺牲时程翠林仅27岁,是湘江战役中直接在战斗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红军指挥官。

师长陈树湘:

壮烈捐躯的“断肠将军”

上文已述及陈树湘任师长的“绝命后卫师”所承当战斗任务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在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渡江上,陈树湘率领的三十四师频繁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

当军委纵队全部渡过湘江后,三十四师接到的最后一个命令是:放弃阻击阵地,“立即向湘江渡口转移,并且迅速渡江”。然而,此时通往湘江渡口的所有通道已被敌人完全封锁。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陈树湘在率部突围时,相继遭到了湘军刘建绪部、中央军周浑元部和不少地方民团的截击。数次回合下来,到陈树湘率部进入湘南地区时,5000人的三十四师只剩下140多人。

12月11日,陈树湘在抢渡牯子江时遭当地民团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在昏迷中被俘。国民党道县保安司令命令将陈树湘放在担架上,由本人亲自押往长沙邀功请赏。途中,这位英勇的红军师长醒来后,乘敌不备,用尽最后气力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由此壮烈牺牲。

后来,国民党军把陈树湘的头颅割下来,挂在了长沙小吴门城墙上。整整29年前,陈树湘就出生在长沙小吴门的瓦屋街。军旅作家王树增在《长征》一书中如此写道,

站在小吴门的城墙上,可以看见他家那木板做的家门。木门后的家里有他卧病在床的老母,他的妻子名叫陈江英。年轻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的灵魂终于回到了他梦中的故乡。

读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陈树湘,这位赫赫有名的“断肠将军”,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但他的英魂写在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深处,永不消逝。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陈树湘这位红军师长 “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历史,记住了他:断肠将军陈树湘。

结语: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湘江战役已经远去了。湘江战役的激烈残酷,举世无双;红军将士的顽强英雄,举世无双。

那些勇敢而悲壮的身影,已矗立为我们这个民族最伟岸的丰碑。那些澎湃而鲜红的热血,已熔铸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这是信念不朽的象征!走过千山万水,感受风霜雨雪,我们才知道这个世间,有一种叫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湘江战役中牺牲的易荡平、沈述清、胡震、程翠霖、陈树湘等湖南籍红军将领,只是几万牺牲红军将士的一个侧面。他们血染的悲壮,让湘江成为了一条流淌着热血的河流、澎湃着初心的河流、汹涌着使命的河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今天致敬和告慰湘江战役中那些逝去英魂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环境综合治理专家

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84年前血染湘江!这些湖南人,荡气回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