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得好与坏主要看校长还是教师?为什么?

用户2822169316496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最重要的要看校长的综合素质和运筹帷幄的才能。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能否调动教师从教的积极性,直接关乎这所学校的前途命运。优质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崛起的基石,优秀的校长则是促使一所学校腾飞的灵魂。

距我家有3公里的一所初级中学,在二十年前该校处于巅峰阶段:生源数量和质量在整个镇都算得上首屈一指,师资力量在整个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所学校在那时之所以如此出色,最大的原因在于该校出了个好校长。

首选,在这个学校中,校长定出的每一条制度,都让每一个教师心服口服——奖惩分明,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重奖,一心混日子的“瘟神式”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其“送走”。在奖惩机制上,那位校长绝不会让老实肯干的教师吃亏,更不会让溜须拍马的“刁师”得利。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驼负千斤,蚁驮一粒”,甩开膀子干事创业。

其次,在这所学校中,校长的管理才能让学校的师资力量拧成一股绳。哪个班级出现非常棘手的“熊孩子”,其他班级的老师会伸出援助之手为该班的科任教师排忧解难,极少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眼旁观现象。

第三,无论是聘请优质师资力量还是“挖取”优质生源,这个学校绝非校长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且,学生的主流思想都是一心扑在学习上,大部分学生不比智力比努力,他们往往很早就起床晨读,每天复习功课到很晚才准备休息。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考入理想的高中对于这所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久而久之,连城里的孩子也纷纷转学到这所乡村的中学,该校的风头之强劲让人瞠目结舌。

后来,这个校长因为管理能力太过突出被调到城区的中学担任校长,结果原本的那所乡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新校长在学校管理能力和为人处事的魄力上和老校长相比差了好几百条街,该校教师逐渐出现“拉帮结派”的乱象,教师内部“窝里斗”,校风校纪就逐渐沦为随圆就方的“橡皮筋”,学生上网吧玩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该校在整个地区的成绩排名如同“自由落体”——一落千丈。

您觉得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到底是校长更重要呢?还是老师更重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不禁想起当年在初中教学的情景。中考每年一次,都是全县大排队,平均分、及格率、参考率、优秀率等,每年都要分出一二三。尤其是升入中考中师的学生数,更是为社会和家长所关注。有一年,我们学校全县倒数,教师们纷纷报怨:这届学生基础太差了,小学就没有学好。于是,校长就给开会:中学考不好怨小学,小学考不好怨学前班,学前班就要怨其父母了!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

是啊,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领导的关注、社会的支持、家长的配合、校方的努力等,其中,校长、教师起关键性作用。

一方面,校长的引领作用不能忽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校长是政策的制定者、办学方向的指引者、办学目标的指挥者,校风、教风的培树离不开校长及领导班子。毛主席说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政策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风的引领者和培树者,学生的成长、成绩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奉献。

就像将军和士兵,脱开教师的主体地位谈校长的引领,脱开校长的引领谈教师的主体,都是空话一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校长和教师就像拉着一套车,校长是驾辕的,教师们是拉头套、边套的,谁也离不开谁。


辣笔老李


说实话,主要还是看校长。说说真实经历。
我刚参加教学工作
的时候在一个村小学里面,管理特别松,举个例子:老师上午八九点进班上课,下午给学生布置完作业,几个老师就窝在办公室里打牌,斗地主,几乎天天如此,因此我在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排名一直靠后,从来没进过前十(总共二十多所小学)。后来为了生活方便,离家近,就主动要求调到了另一所村小,结果调过去的前半年我就后悔了,因为这所学校虽然也是村小,规模和我以前的学校差不多,但是校长管理特别严,几位老师也不糊弄,办公室里几乎看不到人(老师都在教室里),更别说什么打牌了,连玩个手机都没空,说实话在这个学校第一年我是熬着坚持过来的,感觉太累了。


不过付出就有收获,我这两年的教学成绩从没下过前三名,而这所学校每年的教学管理评比也是前三甲,办公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奖牌。当然,在我们这边也打出了名气,上级领导甚至想让向外推教学经验,如果不是我们校长上了年纪不想把动静闹大,现在我们的学校肯定是门庭若市了。
反驳一下:你听说的,见到的所有的名师都是在校长、领导的支持下进行着教学改革,否则他们实在寸步难行,因为日常的工作就会把一个一线老师压倒,别提什么工作之外的改革了。


鑫鼎赛亚


学校办得好坏主要看校长,校长的思维方式、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能把一所失败的学校带向成功的彼岸的人,一位强硬的、自律的校长,才能带领老师们披荆斩棘创办出特色学校。

一个好校长能把能力平平的老师栽培成骨干精英。一个差校长能把一群能力很强的老师的积极性消磨殆尽,使其变得平庸。

我所知的两所临近的乡村学校,在十多年前老师工资还靠乡政府发的时候,其中的一所学校由于管理不善濒临倒闭,有点门路的老师纷纷往外调,学生能转学的都转走了。学校眼看要办不下去时换了校长,三四年功夫就带领学校走出了困境,现在这群学校在全县成绩名列前茅,周边乡镇中学的学生都往那里转。

而当时很红火,能够吸引外县生源的另外一所学校则恰恰相反。经过十多年的变迁,学校由县里的一流学校变成了当今仅有二百多学生的学校了。两所学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是领导起了关键的决定作用,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人领导出了不一样的结果。


春日苍穹


校长是灵魂,教师是关键!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气质!

这句话形象的说出了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一位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了灵魂,整所学校才能灵动起来。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记得我区有所学校,因为领导层内讧,导致学校人心涣散,成绩一塌糊涂!直接沦落为全区倒数第一!

后来,新校长上任。大刀阔斧改革!

1.调整人员配置。对那些热衷于内斗,不好好干活的人,坚决调整到教辅岗位去。对认真教学的老师委以重任,安排到重要岗位。

2.所有经济实惠向一线教师倾斜。80%以上的奖金给认真干活,且干出成绩的老师。重奖学科第一名!

3.中层以上领导禁止评先评优,所有荣誉都给一线教师。

学科第一名的老师,直接评为优秀!学科成绩在校平均以下的老师,不准参与评先评优!

4.绩效工资,全面向一线教师倾斜。全体领导不参与绩效分配,所需考核奖励,向政府申请,另行拨付。

……

一套组合拳下来,全面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成绩立马蒸蒸日上,连续十年位居全区三甲。

另外一所区内老牌强校,在换了校长后,成绩迅速接连滑坡三年,现在已经掉到五名外了。

由此可见,校长真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


姑苏讲堂


学校办得好坏,主要看校长。

学校的负责人是校长,校长需要对学校负全责,如果办得好,人们首先夸奖校长领导得好。如果办得不好,人们说校长领导得不好。好的校长会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令教师愿意去工作,不计得失,任劳任怨。而且心里对校长是认可的。

而不好的校长会将老师原本具有的工作热情都抹杀掉,每天心里都不舒服,或者不好好干,或者只是出于责任心工作,但是心如死水一般。

校长的决策力很重要。一个学校想要发展好,校长需要规划好。现代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校长的引导力、执行力非常重要。当教育计划安排之后,教师不可能领悟校长的全部所想,校长需要进行引导,使教师和自己心想一处,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朝一个方向努力,如果引导不得当,发出指令的时候,教师的方向性不明确。

好的校长,会将最新的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学校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等一一解读给教师听,使教师了解前进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实现这个目的会中途到达的几个小目的地。而不好的校长只会要求教师去做工作,教师根本不清楚为什么去做,内心拒绝甚至反着来做,效果就不好了。

校长的执行力好不好,与管理制度有关,也和校长与教师的相处关系有关。如果管理制度合理,校长和教师关系融洽,这个学校的执行力就会很好。反之,执行力就会不好。

以上是拾趣松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同,欢迎交流探讨!

关注拾趣松,体验个性化交流!


拾趣松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家长对学校的认可,是学校办的好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家长对学校的认可,来源于什么?成绩!这是最重要的。

而成绩的好坏,既有老师的因素,又有校长的因素!单纯依靠某一方面,是不行的。如果真要从校长和老师方面区分一下哪个更重要,我选择——校长!

我认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

一、好校长,可以培养出好老师!

如果一个学校风气正,老师对学校的认可度就高,就能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发挥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也就会出成绩,会成就很多好老师。

二、好校长,可以推出名师!

很多学校,不缺好老师,但是很多好老师在学校过的并不舒心。这是因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和风气,压制了这些老师的成长,遇到评奖评优或者晋级的时候,如果都是领导在前、老师在后,那么老师怎么会有积极性?有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争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正高级职称等荣誉,会让这个学校的老师感受到黑暗和不公。所以,好校长,不仅要善于培养好老师,而且还要善于推出名师。

三、好校长,可以吸引好老师!

人往高处走,学校办好了,就不会愁好老师的问题。现实中,很多优秀的老师,都会跳槽去好学校,而那些孬学校,即便偶尔出一个好老师,也是留不住的。毕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很多老师教育理想。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用”,同理,优秀的教师常有,而优秀的校长不常用。一个学校的转变,很多时候是从换了一个校长开始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呢?我认为好校长应该是懂教育、懂老师、懂学生的,而不是管老师、管学生的。你认为呢?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有人会说,校长和老师都很重要。但是我认为一所学校的好坏,与校长关系重要些。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导者,灵魂人物。

一个学识渊博的校长,文化底蕴丰富,他的潜意识里会重视教育,主抓学生的文化知识,也就是我们常喊的“质量是生命线”。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偏了,“安全是头等大事”,只要出现安全事故,都一票否决。我没有说安全不重要,一个学校的几百上千的学生,孩子又小,打打闹闹,追追赶赶,上下楼梯,地面全部硬化,摔倒就会有伤,学生一点伤家长就会找学校。怎么会不出的事故的?

一个雄心勃勃锐意改革的校长,他就会有一番作为,一系列的新主张和措施,他是有自己的规划,几年达到什么目的。可是现在校长是任命制,一般工作几年回迁升或调离,校长的目标不能实施,校长一变,搞法又是一套了。

一个心胸宽广亲切和蔼的校长,他知道老师的难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他会去包容手下的老师,而老师会感激“知遇之恩”,更加努力地工作来报答领导。

一个有人格魅力领导艺术的校长,他的班子会团结一心,众人凝成一股绳,力量非常强大。

反之,校长霸气嚣张、私欲心重、裙带关系上位、明哲保身来镀金、碌碌无为,老师们离心离德,从心底瞧不起,工作缺乏热情,人心涣散,学校怎么会提高声誉,会有起色呢!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鼎盛时期,就是有了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他提出并实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一大批精英人才集聚于此,学校办得出色,就是很好的例证。



张开笑脸o


直接举例我们这一个偏远中学四五百人,后来新到一个校长一管理很快有一千多学生。年年考的都不错,老师们都主动把亲朋好友的孩子从外面拉来。那校长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你帮他们学校干活,干晚了就拉着你让你自己找饭店,自己点菜,他跟在后面付帐。然后活干完了,就催着你去结帐,你没时间,他就派人把钱送到你家里。后这校长调走,学生很快的降为三百左右,,,


经济不扯皮万事好打理


这个话题怎么说呢,先举个栗子,有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领导的校长。还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这话我不反对,在有的学校,老师不变只是换了一个校长,学校各方面突然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教师工作态度明显提升。但还有的学校,走马观花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校长,没人任何起色。正式教师寥寥无几,年轻教师没有,代课的嫌工资低,都想着如何尽快的离开这个倒霉之地。你校长再牛逼,全校的课你总不能自己全教吧?没有几个骨干教师替你校长卖力干活还是不行吧?这都是我身体验过的。老师重要,还是校长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