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入編和沒入編的區別是什麼?

善心如水8184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幹部和工人的編制一樣。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是幹部,工勤崗位是工人,身份區別在崗位上體現。而不是像行政單位一樣,幹部使用行政編制,工人使用工勤編制,在編制上直接區別開來。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管理人員可以按崗位晉升管理級別,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按崗位晉升職稱,工勤人員也可以從低級工、中級工依次晉升到技師、高級技師,並享受崗位和級別對應的工資待遇、福利津貼等。所有的這一切,對於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來講,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因超編調動等原因形成的暫時性“非在編人員”。這類人員可以使用編制,只是單位編制沒有空缺,暫時無法使用。通常可以採用三種形式,要麼由機構編制部門調劑增加編制入編,要麼由組織人事部門調整到有空編的單位任職,要麼等單位因退休、調動等原因,自然減員後騰出編制後入編。

另一種編外人員,是指非體制內的臨時人員,包括人事代理、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等合同制人員。事業單位由於事多編少引起的人編矛盾,暫時無法通過增加編制解決,就只能使用一些編外人員,以補充工作力量不足,從而導致編外人員的出現。這些人員,無法像事業人員一樣使用編制,無法正常晉升,個人前途受到極大限制。工資水平也比在編人員差了許多,根本無法實現“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在編人員享受的福利、津貼、補貼等,也和編外人員沒有關係。幹著同樣的活,卻因為一紙編制,出現天壤之別。除了人事代理工資待遇和在編人員相仿外,其他編外人員的收入水平及工資增長,都要受到地方財政狀況和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影響。工作穩定性也不如在編人員,受機構改革、單位職能變化影響,都有可能失去工作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