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留白跟书法中的留白有何想通之处?

我色我摄


留白的意思就是画面在艺术创作之中显得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空白,比较富有想象的空间。而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水墨留白。在黑与白的对比空于满的对比,有和无的对比。虚实的对比。对立统一在美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摄影的留白讲究也非常多,基本保持在黄金分割的美学原理大约在主体的1/2,整个画面的1/3左右。

大致分为上下留白,左右留白,还有补白等。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照片中的人物以及警车,显得更加和谐丰满。整个作品要整体签证得到疏密相间,明暗交错,让读者读出画面之外的感想,联想和想象,增加画面的故事性和艺术性。而一个摄影师得高低也见于此。

中国自古就有有无相生之说,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清代蒋和学画杂记中说“实处之妙皆因虚传声。”书画同源在古代很明显的依据,比如河图洛书,而我们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一定程度上也记录了眼睛看到的画面。我文人的山水画里,有诗有画。大部分会在末尾题字刻印。

作为书法留白,也显得尤为重要。

清代华琳南宗抉秘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明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端,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

白纸黑字之上线条的流动婉转就如画一样产生独特的韵律,产生独特的气息,独特的意境,独特的黑白关系和运动的结果。



泛乐悦读


传统中华文化圈(包括日韩)书画建筑等艺术中存在着一种“留白”的高级艺术表达形式,主体之外用大面积的空白或重复肌理,一方面衬托强调主体,另一方面更能表达出某种格调或意境。当然留白也不是随便留的,首先主体要有内涵,另外留的比重、构图等都非常讲究,否则就是简陋了。西方现代艺术中“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极简主义潮流正与留白的精神不谋而合,可见中华传统审美的成熟与超前!摄影属于视觉艺术,当然完全可以吸收“留白”等各种艺术手法,多思考多练手,更要提高艺术修养,从而提高我们作品的格调。附两张昨天拍的晨曦。




独木摄影


摄影中的“留白”跟书法中的“留白”有许多相通之处,可比作:“殊途同归”。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观者留下一些思考、想像的空间。“留白”最早就是源于书法(绘画)艺术,书法讲究“疏密”,疏就是简练,就是留白。字的结构和通篇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做到有起伏,对比。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笔画的密处,也要注意字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处。使疏密有致,两者相映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同样道理:摄影作品也要“留白”即留有一定的空间,拍满了就有种塞死的感觉,会给人以压抑感。此时需要“留白”,可以是天空,可以是虚化的景物,也可以是干净的地面……。总之,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说,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摄影作品,都需要“留白”,方能使作品更加协调精美、意境悠远,让人浮想联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土兴国


都是代表了是某人所摄所作,这是共同之处,不同之处是摄影是拍摄的实景、表达作者要展示的风景和意念。而书法、是作者的个人爱好、兴趣的舒发,用以展示自己的文笔功力,供别人欣赏、鉴赏或与同好交流的一种雅趣。


US云在天边


这就跟 你穿衣打扮不把自己从头裹到脚

然后别人也不会把自己从头裹到脚

是一个道理 嘿嘿😁


大浪科技TECH


摄影是被动留白,书法是主动


沪上金融


相同之处在于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给情感和思维留出探索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