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名狀》中,為什麼龐清雲要將蘇州城中的士兵統統殺掉而不把他們放掉?

Seven_樂樂


蘇州殺降,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操刀者是李鴻章,對蘇州城中留守的八個太平天國的王進行了屠戮,這裡面沒那麼多的故事,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對方開的價碼李鴻章給不起,而蘇州這個清朝養了200年的肥羊,也被太平天國的諸位王爺們分得差不多了。

  而無論是湘軍還是淮軍,在平定太平軍的過程中,都是“餓著”的,既然和平接盤成本太高,那翻臉後殺光搶光“公私兩便”也就是李鴻章很正常的選擇。

  所以,這段歷史雖然說展示了不少人性,拍出來未必不“好看”,但卻過於複雜,無論是人物關係,還是利益矛盾點都不夠集中,在電影中展示,也偏離了《投名狀》的主題,所以,乾脆就另編一個故事。

  在《投名狀》電影中,兄弟情,百姓江山和個人野心交雜,這是普通觀眾能夠看得懂,也樂意看的,所以,這段中的蘇州殺降,目的是為了將龐青雲和趙二虎的兄弟價值觀裂痕撕得更開,有更劇烈的表現,還要展示老三的站隊。

  具體到殺,而不是放,劇中邏輯粗糙,但也做了鋪墊:

  1,缺糧,糧食是借的,分給降兵就打不了南京。

  2,無用,降兵明確表示不參加進攻南京。

  3,權力,借事件做一次“指鹿為馬”,讓部下站隊。

  龐青雲也做了解釋,這些人吃飽了都是兵,不是老百姓,放下武器只是一時,拿起武器就是隱患,當然,更符合天朝歷史劇的編劇邏輯的是,這5000人是趙二虎救下來的,他們如果進入了山字營,山字營就真的“姓趙”了。

  好了,其實很簡單,我們的電影、電視劇編劇,在進行行為取捨的時候,要求的就是簡單、明瞭,往往沒有所謂的深層次考慮,你想多了也沒用。

  因為這些簡單明瞭就是專供咱們的主力觀看群體的,儘管也受過英劇、美劇的薰陶,信息接收的邏輯範式,都是從九年義務教育時就形成的,絕大部分人,對於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劇情、世界觀構架,既看不懂,更看不出好來。

  就這麼簡單咯。

  在趙二虎的努力下,蘇州守城的太平軍投降。這時的龐青雲和戰國時的白起一樣,遇到同樣的問題,怎麼處置這些大量的俘虜。

  龐青雲選擇了把這些俘虜引入翁城殺害。白起選擇將40萬趙卒坑殺。自古就有殺降不詳的說法。他們為什麼還這樣做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兩個字,缺糧。這些俘虜雖然投降了,但他們是人,是要吃糧的。而曠日持久的對峙,雙方早就都沒糧了。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也是慘勝而已。而這些俘虜放下武器是俘虜,一旦吃不上飯,又拿起武器,那就是兵了,還是敵兵。戰爭已經打到窮途之末,不能再打了,所以對這些戰俘不能放掉給自己留後患,所以最後只剩了一個辦法,殺!因為死人是不吃糧的,死人也不會造反。

  也許還真應了殺降不祥的古話,兩千年前的白起坑殺40萬趙卒,最後落得自盡的下場。而龐青雲也最終死在就職路上。


影視項目指導


《投名狀》是一部極為精彩戰爭題材電影,據說李連杰當時的片酬就達到了一個億。雖然當時的票房不盡人意,但是卻斬獲了多項大獎。



電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龐青雲在蘇州殺降,場面極為殘忍震撼。城下滿是投降的太平軍士兵,他們手無寸鐵,但是立在城牆之上的龐青雲卻下令將他們全部射殺。

電影中殺降的原因龐青雲說的很清楚,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供給投降的太平軍,而一旦糧食斷絕,這些投降的士兵又會拿起刀劍和自己作對,為了防止他們降而復叛,所以龐青雲狠心下令處決了城中投降的5000太平軍。



蘇州屠城歷史原型

實際上蘇州屠城在歷史上確有其事。在太平天國後期,李鴻章的淮軍圍困蘇州城,這時太平軍和清軍經過了幾次大戰,李秀成認為蘇州城早晚必然丟失,所以便提前撤退回了南京。



留下來的譚紹光部隊決定和蘇州城共存亡,但是無奈遭到了郜永寬等八人的背叛,被殺身亡。在郜永寬等八人殺死譚紹光後便投降了李鴻章的部隊。

這時李鴻章順利的進入了蘇州城之中,但是李鴻章在進入蘇州城的第二天便設計殺死了郜永寬等八人,之後開始了瘋狂的殺降屠城行動,具體殺降的人數已經無法考證,一般認為不會低於兩萬人。



蘇州殺降原因

太平軍的投誠真假難辨

郜永寬為首的八降將投降以後,一直控制著大半個蘇州城,並且要求立二十營,佔領除去東門之外的所有蘇州城,為此在蘇州城中各處設立了關卡。

除此之外,郜永寬為首的八降將要求朝廷“奏保總兵、副將實職,並且需要指明何省何任。”



對於李鴻章來說,種種的跡象表明太平軍非真心投誠。而且李鴻章聯想到弟弟李鶴章在太倉受降時,因為太平軍詐降而腿部中彈。

所以在這種投誠真假未辨的情況下,李鴻章決定設下鴻門宴,殺了郜永寬等八降將。



朝廷不希望李鴻章做大

實際上清政府限制了李鴻章淮軍的軍餉,如果蘇州城中數萬太平軍投降李鴻章,顯然對於清政府是一個更大的麻煩。

當時蘇州城剛剛經歷了大戰,城中百姓衣食無著,一旦朝廷沒有糧食發放給這些太平軍,必然會引起新一輪的暴亂。



綜合來看,太平軍投誠真假難辨,朝廷對於李鴻章有諸多限制。而且李鴻章的部隊數量不是很多,根本無法完全管理太平軍投降的軍隊,種種原因加在一起,最後導致了李鴻章決定殺降。


我是越關


這個問題問的好,但是很多答主只回答了前半部分,就是龐青雲殺死了蘇州城的降兵,這個問題電影也有所交代,那就是糧草有限,那麼,龐青雲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願意納降蘇州城的士兵嗎?龐青雲的糧草雖然只有十天,多了4000士兵也就變成了五天,但是8000士兵的戰力攻打南京城不是更容易!



深思一下我們會發現,龐青雲不接受蘇州士兵的投降還有一些原因,試想一下,倘若龐青雲同意蘇州城士兵投降,然後帶著這些士兵一起攻打南京城,那麼這些投降的太平輪會拿出全部實力嗎?我想不會的,極有可能和南京城裡的士兵裡應外合圍剿龐青雲的隊伍!

所以蘇州城裡太平軍的首領投降時也是說讓這些太平輪迴家種田,所以問題的重點在於龐青雲為何不放蘇州城的太平軍走?放走無異於放虎歸山,這4000太平軍和南京城兵力合併對於龐青雲威脅巨大,畢竟南京城糧草還是充足的,而龐青雲只有十天的糧草!

所以,無論是納降還是放走都會有產生不良的後果的可能性,即使放走的太平輪不會全部回南京,一部分兵力回到南京對於龐青雲也是極大的威脅,作為久經沙場的龐青雲怎會不懂這些,所以殺死所有蘇州城投降的太平輪從兵法上講是合情合理的!

我們都知道《投名狀》是根據歷史事件改編,在,1863年李鴻章帶兵攻打蘇州城,而蘇州城內部將領不和睦,太平輪蘇州城首領譚紹光和下屬郜永寬素來不和,在蘇州城被李鴻章圍困之際,郜永寬便積極聯繫李鴻章,隨後郜永寬殺死譚紹光投降於李鴻章!

而李鴻章的手下程學啟發現太平輪依然保持戒備,而且沒有留辮子,郜永寬以“請辭”威脅李鴻章下決策,最終李鴻章將投降的太平輪全部殺死!

類似的事件在歷史上也有,都是防止降兵再起禍端,而類似事件的降兵數量都比較大,正因為降兵數量較大才會有隱患,倘若投降的兵力和對方相差懸殊也不存在威脅,也就不會有屠殺降兵的事情發生!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覺得不錯的關注我呢?


草根說電影


電影不是歷史,所以,只能就電影說電影。

蘇州殺降,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操刀者是李鴻章,對蘇州城中留守的八個太平天國的王進行了屠戮,這裡面沒那麼多的故事,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對方開的價碼李鴻章給不起,而蘇州這個清朝養了200年的肥羊,也被太平天國的諸位王爺們分得差不多了。

而無論是湘軍還是淮軍,在平定太平軍的過程中,都是“餓著”的,既然和平接盤成本太高,那翻臉後殺光搶光“公私兩便”也就是李鴻章很正常的選擇。

所以,這段歷史雖然說展示了不少人性,拍出來未必不“好看”,但卻過於複雜,無論是人物關係,還是利益矛盾點都不夠集中,在電影中展示,也偏離了《投名狀》的主題,所以,乾脆就另編一個故事。

在《投名狀》電影中,兄弟情,百姓江山和個人野心交雜,這是普通觀眾能夠看得懂,也樂意看的,所以,這段中的蘇州殺降,目的是為了將龐青雲和趙二虎的兄弟價值觀裂痕撕得更開,有更劇烈的表現,還要展示老三的站隊。

具體到殺,而不是放,劇中邏輯粗糙,但也做了鋪墊:

1,缺糧,糧食是借的,分給降兵就打不了南京。

2,無用,降兵明確表示不參加進攻南京。

3,權力,借事件做一次“指鹿為馬”,讓部下站隊。

龐青雲也做了解釋,這些人吃飽了都是兵,不是老百姓,放下武器只是一時,拿起武器就是隱患,當然,更符合天朝歷史劇的編劇邏輯的是,這5000人是趙二虎救下來的,他們如果進入了山字營,山字營就真的“姓趙”了。

好了,其實很簡單,我們的電影、電視劇編劇,在進行行為取捨的時候,要求的就是簡單、明瞭,往往沒有所謂的深層次考慮,你想多了也沒用。

因為這些簡單明瞭就是專供咱們的主力觀看群體的,儘管也受過英劇、美劇的薰陶,信息接收的邏輯範式,都是從九年義務教育時就形成的,絕大部分人,對於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劇情、世界觀構架,既看不懂,更看不出好來。

就這麼簡單咯。


劉三解


這個故事是根據李鴻章蘇州殺降改編的。

李鴻章最初在曾國藩手下當幕僚,後來自己拉桿子單幹,當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分別攻打太平天國三個重鎮天京蘇州杭州。天京是主攻目標,因為洪秀全就在天京,而且是太平天國都城。但是曾國荃久攻不下,曾國藩就讓李鴻章放棄攻打蘇州,過來幫曾國荃攻打天京。但是李鴻章此時羽翼已豐,不想再庇託於曾國藩門下,因此陽奉陰違,不聽號令,百般推扯。曾國藩於是給他下了最後通牒,你再不來我就跟朝廷告你一狀,別說我不顧師生情誼,到時候你後果自負。

正在李鴻章一籌莫展之際,好消息傳來,守衛蘇州城的太平軍悍將李秀成被洪秀全調回天京,留下的納王郜永寬等八王派人向他投降,投降當然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郜永寬等人的條件是:降軍和淮軍一起守衛蘇州,各佔半城;降軍保留一百個營的編制且發軍餉;投降後不剃髮。其實這三個條件李鴻章一個都做不到,但是老李一口答應下來,還讓洋槍隊隊長戈登作了擔保。結果郜永寬等人獻城的第二天,李鴻章請他們吃飯,商談具體合作事宜,暗中埋伏刀斧手,將八王一起殺死,近三萬放下武器的太平軍戰士也遭到無情屠戮。李鴻章事後給老媽寫信,稱“此事雖太過不仁,然攸關大局,不得不為”。曾國藩接報後,也讚賞李鴻章此舉“殊為眼明手辣”。

殺降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大忌,不僅會受道義譴責,關鍵還會貽害自身。殺降不祥誰都明白,所以很少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觸這條紅線。歷史上幹這事比較出名的三個人都沒有好下場。秦國名將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趙卒,最終落得拔劍自刎的下場,頭顱被使者帶回去跟秦昭襄王交差。楚霸王項羽,背水一戰坑殺二十萬秦卒,最終落得拔劍自刎的下場,頭顱和四肢分別被五人所得,拿去跟劉邦邀功領賞。西漢飛將軍李廣打了一輩子仗,就是沒有封侯。自己總結說,我曾經誘降羌卒八百人,然後使詐,在同一天把他們全殺了,這就是我不能封侯的原因吧。李廣最終也落得拔刀自刎的下場,李鴻章也是誘降,和李廣同出一轍。

當然李鴻章也知道自古以來殺降者都沒有好下場,是極損陰德的行為,因此“三晝夜不能決”。但在曾國藩的壓力和部將的要挾以及功名心的驅使下,最終出此下策。

參考書目:《戰天京》《李鴻章傳》

歡迎拍磚,有磚必回。


唐風宋月


《投名狀》中,龐青雲殺死蘇州城5000太平軍。在電影中,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缺糧。

在中國古代有句俗話“有糧好聚兵”,所以如果沒有糧食很可能會引發軍隊的譁變。在電影中,龐青雲的人馬都需要向其他人“賒欠”軍糧,哪有多餘的糧食來養活這多出來的5000人。為了防止投降的太平軍將士復叛,以至於連累龐青雲的“烏紗帽”,所以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屠殺。畢竟,作為“叛軍”的太平軍,對於清廷而言,死活都無所謂。所以,龐青雲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其實,龐青雲的蘇州殺俘,原型是當年李鴻章的蘇州殺俘。公元1863年,李鴻章的淮軍對蘇州城的攻擊日益強烈。原本駐守在蘇州城的李秀成已經被調到天京,主持蘇州城防禦工作的是慕王譚紹光。而城防主力則是以納王郜永寬為首的“四王四主將”。這8人看出了太平天國大廈將傾,於是與李鴻章派來的招降代表程學啟見面,並同意了獻城投降。

1863年12月4日,就在慕王譚紹光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這8個人動手殺死了譚紹光,並且屠殺了近1000餘人的來自兩廣的“老兄弟”。在郜永寬等人打開城門,並將譚紹光的首級交給李鴻章之後,李鴻章率領淮軍進城了。就在此時,新問題產生了。這“四王四主將”踢出了三點要求:第一,“受翎不剃髮”;第二,保留部隊兩萬人並據守半個蘇州城;第三,保奏他們為總兵官。李鴻章不同意。對此不能接受的李鴻章,當日就動了殺機,將這8人全部殺死,並對城內的太平軍展開屠殺。只是死者有多少,並沒有詳細的數字。

其實,這裡有個問題比較奇怪。為何郜永寬等人為何不在投降之前踢出條件,眼見利用價值越來越弱,才踢出咳咳的條件呢?或許這就是李鴻章為了殺他們找的藉口。畢竟,在太平天國後期,所謂的王也好,主將也罷,不過是一處處擁兵自重的實力派。名義上有太平天國的王爵,暗地裡又和清軍進行勾結。比如安徽的苗沛霖領受了太平天國的奏王,但是卻最終出賣了英王陳玉成。所以,李鴻章對於這些大大小的騎牆軍閥並不信任,於是只好將其殺死,避免出現其他變故。畢竟,這8人,統帥的軍隊達到2萬餘人,真要鬧僵起來,必然會是一場超級風暴。

所以,四王四主將的頭顱,成為了李鴻章的向清廷表明忠心的“投名狀”,與所謂“長毛”決裂,而且完完全全效忠清廷。


潞州節度


《投名狀》中,龐青雲殺死蘇州城5000太平軍。在電影中,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缺糧。

在中國古代有句俗話“有糧好聚兵”,所以如果沒有糧食很可能會引發軍隊的譁變。在電影中,龐青雲的人馬都需要向其他人“賒欠”軍糧,哪有多餘的糧食來養活這多出來的5000人。為了防止投降的太平軍將士復叛,以至於連累龐青雲的“烏紗帽”,所以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屠殺。畢竟,作為“叛軍”的太平軍,對於清廷而言,死活都無所謂。所以,龐青雲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其實,龐青雲的蘇州殺俘,原型是當年李鴻章的蘇州殺俘。公元1863年,李鴻章的淮軍對蘇州城的攻擊日益強烈。原本駐守在蘇州城的李秀成已經被調到天京,主持蘇州城防禦工作的是慕王譚紹光。而城防主力則是以納王郜永寬為首的“四王四主將”。這8人看出了太平天國大廈將傾,於是與李鴻章派來的招降代表程學啟見面,並同意了獻城投降。

1863年12月4日,就在慕王譚紹光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這8個人動手殺死了譚紹光,並且屠殺了近1000餘人的來自兩廣的“老兄弟”。在郜永寬等人打開城門,並將譚紹光的首級交給李鴻章之後,李鴻章率領淮軍進城了。就在此時,新問題產生了。這“四王四主將”踢出了三點要求:第一,“受翎不剃髮”;第二,保留部隊兩萬人並據守半個蘇州城;第三,保奏他們為總兵官。李鴻章不同意。對此不能接受的李鴻章,當日就動了殺機,將這8人全部殺死,並對城內的太平軍展開屠殺。只是死者有多少,並沒有詳細的數字。

其實,這裡有個問題比較奇怪。為何郜永寬等人為何不在投降之前踢出條件,眼見利用價值越來越弱,才踢出咳咳的條件呢?或許這就是李鴻章為了殺他們找的藉口。畢竟,在太平天國後期,所謂的王也好,主將也罷,不過是一處處擁兵自重的實力派。名義上有太平天國的王爵,暗地裡又和清軍進行勾結。比如安徽的苗沛霖領受了太平天國的奏王,但是卻最終出賣了英王陳玉成。所以,李鴻章對於這些大大小的騎牆軍閥並不信任,於是只好將其殺死,避免出現其他變故。畢竟,這8人,統帥的軍隊達到2萬餘人,真要鬧僵起來,必然會是一場超級風暴。

所以,四王四主將的頭顱,成為了李鴻章的向清廷表明忠心的“投名狀”,與所謂“長毛”決裂,而且完完全全效忠清廷。


電影投資圈


由於《投名狀》電影中的情節跟歷史有非常大的區別,所以這個問題就只在電影中考慮。龐青雲選擇誅殺蘇州城所有降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已經沒有了收編的本錢,更沒有遣散的資源,最後只能選擇用這種極端方式來殺死蘇州城內的所有太平天國官兵。

事實上,在蘇州之戰勝利後,龐青雲自己也成了強弩之末,正如陸大山所說,蘇州之戰已成死局,攻守雙方都會死。在蘇州之戰的末期,龐青雲已經沒有了再打下去的本錢,九個月的圍城已經耗光了山字營所有的資源,擺在龐青雲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撤退,二是繼續打下去,但這兩個選擇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1、如果龐青雲選擇撤退,那九個月所付出的代價將得不到任何回報,而背後養精蓄銳,並有著充足糧餉供應的魁字營則會趁虛而入,一舉攻克早就斷糧,並且即將崩潰的蘇州太平軍,拼殺九個月卻得不到任何戰功,原有的糧餉資源又消耗殆盡,龐青雲的山字營恐怕就要就此走向崩潰。

2、龐青雲設法從外部得到糧餉供應,繼續堅持攻克蘇州,但即便如此龐青雲在這一環節也很難得的好處,因為在九個月的圍困戰中,蘇州城早已一無所有,除了數千名需要張嘴吃飯的太平天國將士,龐青雲的軍隊在蘇州很難得到補充,除了一個沒有實際利益的戰功,龐青雲的軍隊讓人很難繼續維繫下去,因此龐青雲只能立刻展開另外一個計劃,就是在拿下蘇州城之後,在最後的糧餉沒有斷絕之前,迅速帶領部隊攻克南京,既得到了剿滅太平天國的最後之功,又可以從經歷戰火程度不深的南京城內獲取戰略資源繼續維繫自己的軍隊。



所以龐青雲只能選擇第二條出路,但是另外一個難題又擺到了龐青雲面前,就是蘇州攻克後剩下的數千太平天國降兵怎麼處理?選擇收編,龐青雲軍隊剩下的糧餉已經不多,自己使用都不夠,又如何補充這數千名太平軍將士!就地遣散,蘇州城原有的物資早就已經耗盡,這隻太平天國軍隊一旦遣散,又吃穿無著,他們只能又重新起來造反,甚至剛剛佔領的蘇州很有可能又會因為他們的造反而失守,別說攻克南京,長達九個月的蘇州之戰的結果很有可能又要付之東流,所以在龐青雲揮軍直指南京之前,處理掉這數千名太平天國官兵是龐青雲的首要任務。

想收編,又沒錢!想遣散,又怕造反!收也不行,送也不行,那就只能有最後一條出路,通過屠殺的方式讓這支軍隊徹底消失,徹底甩開這個累贅和包袱!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要看是電影還是真實歷史。

電影裡面,很簡單,沒糧食。

當時軍糧供應嚴重不足,如果供應給蘇州城內的降兵,龐青雲就不能繼續搶功攻打南京。

龐青雲本來就是利用所有人為了自己功名利祿,最終目的就是佔領南京。此時當然六親不認,將降兵殺光,只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而已。

真實歷史就是李鴻章在蘇州殺降兵。

原因如下:

第一,對太平軍不信任

太平軍假投降並不是第一次,而當時太平軍將領提出要保留部隊的完整性。

資料記載:八王5日下午16時之後提出要求,他們讓程學啟轉告李鴻章,要求添立二十營(一萬多人)、奏保副將以上官職。

當時蘇州太平軍還有約2萬多人,而淮軍圍城的也不過4萬人而已。

留著這樣一支不可靠的部隊,對李鴻章是個很大的威脅。

第二,不願意給錢給官耍賴

當時淮軍的軍餉很緊張,主要依靠上海地區的供應。

但之前淮軍數量只有一二萬人,供應還是湊合的。

此時淮軍已經增加到七八萬,軍餉開銷很大,逐步堅持不住,李鴻章為此焦頭爛額。

但之前騙蘇州太平軍將領投降,開了很多空頭支票,許諾給大量軍餉,還許諾太平軍投降的八個王都可以當官,現在無法兌現。


既然兌現不了,乾脆殺人滅口,直接耍賴。

反正李鴻章有朝廷支持,蘇州丟了以後南京也危在旦夕,可以不用考慮後果。

唯一隻需要搞定中間人,常勝軍領袖洋鬼子戈登就行了。

第三,朝廷暗中鼓勵

總體來說,慈禧對於太平軍極為痛恨,是很希望將他們殺光的。

之前湘軍曾經多次進行屠城,朝廷均沒有干涉,裝作看不見。

相反,淮軍的軍紀較好,主要是他們的舉動多在洋人監視下,除了上海的各路神仙,還有協同作戰的戈登在內的大批洋人官兵,不能亂來。

但李鴻章心裡清楚,即便他屠城,慈禧也是絕對舉雙手雙腳支持的,所以毫無顧慮。

事實也是如此,慈禧並沒有因為蘇州事件對李鴻章進行任何處分,反而還幫助他搞定了憤怒的戈登。

史料記載,對於戈登因為降兵被殺的憤怒,李鴻章和慈禧都不以為然:在李鴻章看來,戈登是婦人之仁“煦煦婦人之仁,脅令收撫,稍一濡忍,變生肘腋”。慈禧也認為戈登不知道屠殺的意義“不知此中權衡自有一定之理”。


薩沙


在趙二虎的努力下,蘇州守城的太平軍投降。這時的龐青雲和戰國時的白起一樣,遇到同樣的問題,怎麼處置這些大量的俘虜。



龐青雲選擇了把這些俘虜引入翁城殺害。白起選擇將40萬趙卒坑殺。自古就有殺降不詳的說法。他們為什麼還這樣做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兩個字,缺糧。這些俘虜雖然投降了,但他們是人,是要吃糧的。而曠日持久的對峙,雙方早就都沒糧了。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也是慘勝而已。而這些俘虜放下武器是俘虜,一旦吃不上飯,又拿起武器,那就是兵了,還是敵兵。戰爭已經打到窮途之末,不能再打了,所以對這些戰俘不能放掉給自己留後患,所以最後只剩了一個辦法,殺!因為死人是不吃糧的,死人也不會造反。

也許還真應了殺降不祥的古話,兩千年前的白起坑殺40萬趙卒,最後落得自盡的下場。而龐青雲也最終死在就職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