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夾河,是流經煙臺市區的一條大河,其源流有二,一條源於棲霞,一條源於海陽。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從棲霞發源的那條河,在上游稱白洋河,流到福山境內稱清洋河,因為這條河距離老福山縣城相對較近,因此也叫內夾河。

從海陽發源的那條河,在歷史典籍當中常稱作“大沽河”(大姑河),流經海陽、牟平、棲霞、福山、萊山、芝罘,又進入福山境內,直至和清洋河匯合。其距離老福山縣城較遠,因此又稱外夾河。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原本在老福山縣誌當中,清洋河和大沽河,是這兩條河的書面名稱,而內外夾河只是通俗的叫法。不過,因為清洋河和大沽河都有重名(棲霞和海陽都有清洋河,萊西有大沽河),內外夾河逐漸成為兩者的正式名稱。而這兩條河的總稱,一般稱之為夾河,有時書面稱呼也寫作“大沽夾河”。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這兩條河一南一北,中間最遠的地方大概相距有六七十里的樣子(從棲霞桃村到中橋),此後慢慢貼近,直到福山城郊匯合。在兩條河的交匯處,有一個村莊,名叫大沙埠。因此,就位置而言,這也算是福山一個很有地理標誌意義的村莊。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從大沙埠村名中的“沙”字,就能看出這裡的地形特點。這裡最早應該是內外夾河之間的一片三角形的沙洲。所謂沙洲,在寬闊的長江中比較常見,一般就是沙質的小島。不過,一方面夾河水量無法與長江相比,另一方面,大沙埠村南接芝陽(附近有芝山),因此未形成完整的島嶼狀沙洲,而只是一個小半島的形狀。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遠處就是內外夾河交匯處)

根據村志記載,明嘉靖年間,王姓由河南省固始縣移居於此建村,因位於夾河埠頭沙丘上,故名沙埠。後呂姓、鹿姓、安姓相繼遷入。再後來,外夾河東岸建立了一個小沙埠村(現屬芝罘區),原來的沙埠村就改名為大沙埠。

組圖:煙臺福山內外夾河之間,有個地方叫“大沙埠”

關於大小沙埠村,當地民間老輩有個說法叫:“大沙埠不大,小沙埠不小。”實際上,就人口規模而言,小沙埠村雖然略大,但大沙埠村也並不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應該與古代的田地規模有關。小沙埠村位於外夾河東岸,向東一片開闊;而大沙埠夾在兩河之間,空間相對有限。

根據史料記載,在大沙埠以北,更靠近兩河交匯點的位置,古代應該還有村莊,只不過因為地勢較低,且交通不便,後來都逐漸消失。大沙埠村也就成為最靠近兩河交匯處的村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