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兒
很多人都有過身上長痘痘鼓包的經歷,有些地方形象地稱之為“白頭”,擠出來是白色的膿水。看到這,很多人就疑問了,不就是個包麼,擠出來不就行了?哪怕不擠出來,也不至於要人命吧?
古書上記載的生瘡,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很有可能是癰或者褥瘡。
癰為啥會致人死地呢?一般來說,癰常見於老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出現癰往往代表著抵抗力低下,癰一旦出現,不破還能活的稍微長一些,一旦破了,就極有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者膿毒血癥導致死亡。要知道,古時候可沒有現代的消毒殺菌工藝,粗布做成的衣服摩擦幾下膿包,很有可能就幫你磨破,不知不覺感染上病毒。
古籍上的說法叫背疽,死在這個病下的非常多,有名些的有范增、孟浩然、宗澤、努爾哈赤等。古籍中往往把這個病描繪地十分嚴重,范增離開項羽的路上死於背疽發作,宗澤是宋朝抗金名將,一直致力於抗金,但是他的意見往往不受到宋高宗的待見,而且還處處受限,宗澤高呼三聲“過河”後便背疽發作身亡。
參考資料:《科學百科疾病症狀分類》、《宋史》、《史記》
歷史風雲錄
先科普下“瘡”字讀音,讀作chuāng。
這個字本來是指皮膚上的腫塊,也用來指各種原因引發皮膚潰爛的病,對,就是膿包。
首先要知道一點,古人也不是凡是生瘡就必死,因瘡而死的必然是大瘡,小的瘡依靠人體的自身免疫力自然會痊癒的。
古人生大瘡死亡率高與不知道一個生物學上的概念有關——微生物。
從免疫學上來講,皮膚和粘膜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古人生活條件本就不好,除了古道西風瘦馬,還得打仗、砍柴、種田,沒了食物還得狩獵,如果皮膚被劃破就極容易感染,古人由沒有微生物的概念,如果被病毒細菌感染等就容易發炎,引發瘡病,這還不說自身衛生習慣差、內分泌紊亂等引發的瘡病。
下圖為因瘡而逝去的大將徐達
瘡病發展初期古人又沒有好的抗生素來抑制病情,在瘡病中後期雖然懂得通過通過外科手術來根治瘡病,但是外科手術同樣由於不懂微生物的概念消毒不到位,手術過後感染的致死的風險依然極大。
因此,古人生了大瘡,是對肉體上的極大折磨,甚至危及生命!
核先生科普
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癰或者褥瘡。
癰是什麼呢?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經驗,有時候“上火了”,臉上就會長痘,痘痘到最後一般會自行消退或者變成一個白頭的小膿包,一擠就破掉流出白色至淡黃色的膿液。這種小個、侵犯單個毛囊的皮膚膿腫稱之為癤,如果多個癤互相融合,就成了癰。
從這個截面圖上不難看出,癤是比較輕的感染,癰則嚴重的多。一般而言,癰的多見於年老體虛、抵抗力嚴重下降、糖尿病患者,所以發生癰本身就意味著患者的健康狀況已經嚴重惡化。這類患者如果不加以積極救治,感染將難以控制,發展為敗血症和膿毒血癥,最終死於多器官臟器衰竭。
另一種可能是褥瘡。褥瘡也叫壓瘡,一般容易發生在背部、腰骶部、臀部、足跟等部位。正常人平躺狀態下會不時改變體位,不至於使一個受壓部位長時間受壓。假如患者長期臥床或者癱瘓,不能自主活動身體,導致平躺狀況下受壓部位血液供應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就會發生壞死。
所以發生褥瘡,也是患者身體狀況很差的一個表現。而且褥瘡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治療,也會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症、膿毒血癥造成患者死亡。
所以古文記載的背上生瘡而後死亡,生瘡本身代表身體免疫力下降或者癱瘓、長期臥床;而生瘡則會進一步導致健康惡化,最終致使患者死亡。
菲利普醫生
翻閱古書和歷史,你不難發現,經常有“背上長了一個瘡”而死亡的記載,而且不乏名人,比如范增、孟浩然、努爾哈赤等等。而民間的相關傳說也很多,最有名的當屬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徐達。民間流傳他功高震主,招致朱元璋忌憚。徐達患有背瘡,患病原因不詳,他是一名武將,分析原因可能由於老的傷口迸裂而感染造成的(特別是箭傷)。古代背瘡忌吃河鵝(中國民間傳說鵝為“發物”),但明朝規定賜宴必須即時食、全食。據說徐達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流著眼淚把鵝肉吃完,不久毒發而亡。
上述只是民間傳說,但其中也隱藏著一些科學道理。所謂的“背上長了一個瘡”,古人一般認為是毒瘡,稱其為“背疽”。一介武將之所以得背瘡多是由於傷口處理不當加上衛生條件不好造成的。而他因為吃了皇帝所賜“發物”河鵝毒法而亡,這就有點演繹的意思了,河鵝只是誘因,其實背瘡導致死亡另有原因。
古人所說的背瘡,或者背疽,用現代的醫學知識解釋其實就是“背癰”。小個、侵犯單個毛囊的皮膚膿腫稱之為“癤”,如果多個癤互相融合,就成了“癰”。背部是癰的好發部位,發病後呈多灶性感染,且病灶之間有間隔,呈蜂窩狀分佈,即使破潰後膿液也無法徹底排出。因此,很容易發生膿毒血癥而危及生命。古代沒有抗生素,背癰嚴重時病人會感受到整個背部被慢慢掏空,是求生不能只求速死的絕症!古人甚至把“患背疽而死”當做一種毒誓呢。可見,背癰在古代是多麼可怕的一種病。
所以,民間傳說的徐達患背癰吃河鵝毒發而死,其實是因為沒有強效的抗菌藥物,嚴重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最後繼發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古時候對感染認識不夠深入,又沒有抗生素,治療這種急性感染的背癰大多采用中藥激發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來治療,而體質差、年老體弱的病人很可能挨不到自身免疫功能啟動就掛了。
古代患背癰容易死亡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外科手術切開充分引流的技術欠缺。像漢文帝得瘡以後,是通過鄧通吸瘡治療的。無菌消毒、外科器械在古代發展是非常緩慢的。別說背癰,就算急性闌尾炎,在沒有發現抗生素,沒有外科手術以前也是絕症呢。
抗生素的發現和應用對人類的健康意義重大!現代人是幸運的,隨著醫學發展,外科技術的進步,現在背癰只要及時治療,基本上不會致死的!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真正的專家來了。
瘡,其實就是細菌感染形成的膿腫。
可以導致膿腫的細菌有很多,大部分不治療不致命,但有些確實致命的。
在今天,膿腫僅需要幾分鐘外科小手術,在服用抗生素就可以輕鬆對付。
在抗生素誕生之前,中國人平均壽命也就是30多歲。
具體為:中國人歷代平均壽命為,夏商時期不超過18歲、周秦約為20歲、兩漢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35歲。
古人一旦因為細菌感染出現膿腫以後,基本就是三種情況。
第一,不管不顧,自愈
其中免疫力好的,細菌感染不嚴重的,有可能自愈,但很多會留下疤痕。
就比如水滸裡面的宋江的身體不錯,得了膿腫以後一度靠自己硬頂。結果生命垂危,這才被迫求醫。
第二,不管不顧,死亡
免疫力差的人或者感染嚴重的人,如果不做治療往往就會引發全身感染。
尤其是年級較大的老人或者婦孺,更容易送命。
比如項羽的軍師範增,就是因為膿腫嚴重加上年老體弱,最終病死。
第三,人工進行割破或者引流
這通常是膿腫太大,引起併發症,被迫進行治療。
但古代沒有消毒的概念,割破引流的工具也不會消毒,這樣往往會形成二次感染。
原本尚不致命的,這一下反而致命。
即便做了手術,因缺乏抗生素,其實不能減輕病情,往往患者還是會死亡。
有意思的是,漢文帝的同性戀情人鄧通,就是在皇帝生了大腿根部生了膿腫以後,鄧通竟然用嘴洗乾淨。這等於救了漢文帝的命,由此才得到寵幸。
其實,古人死亡原因很多,比如尋常的感冒就會死亡,跌破跌傷一些表皮就會破傷風私人,大部分古代軍人都死於感染,而不是死於刀劍直接致死。
至於膿腫,也是古人的一個死因。
當然,這也不見得百分百是膿腫,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嚴重疾病表象,比如:嚴重的糖尿病、癌症等等。
薩沙
癰瘡本意是指皮膚上粟堆樣的腫塊,引申義是皮膚上腫爛潰瘍的病。現代醫學中,癰瘡是指葡萄球菌侵害多個毛囊和皮脂腺而發生的感染。常發於頭頸後面及背部,糖尿病患者較易發病。在古代,癰瘡要了許多英雄的命,如春秋時期楚國丞相孫叔敖,項羽的謀士范增,朱元璋的大將徐達等等,包括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為癰瘡差點一命嗚呼。為何瘡在古代如此難治呢?
1.衛生條件比較差 古代人居住條件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達官貴人也不可能天天洗澡,可能最開始是癤,如果局部清潔不到位,可能慢慢變成了癰,細菌及毒素入血引起菌血症和膿毒血癥。
2.沒有消毒的概念 雖然古代郎中也有高溫消毒的意識,但普通百姓並不懂,不像現在出現小的癤就知道用碘酒消毒,用無菌敷料包紮,把細菌隔絕在外。
3.沒有抗生素 古代中醫對待這類疾病以去腐生肌,清熱解毒中藥為主,而中藥的療效是比較緩慢的,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就等不到中藥起作用就出現膿毒血癥了。而今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可以使用,還可以取膿液做培養,檢測對其敏感的藥物,對症下藥,起效很快。
4.沒有手術的概念 當癰比較大,說明膿液較多,光用藥物無法控制時,現代醫學知道手術切開引流排膿。由於癤癰本身非常疼痛,古代沒有麻醉藥物可以使用,絕大多數郎中都不敢對其進行切開引流,也可能不具備這種技術,光靠中醫湯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即便切開引流,手術環境達不到無菌,再加上沒有抗生素,傷口會很容易被感染惡化。
所以現代醫學中簡單的皮膚感染,在古代,對於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可能會送命。
胡洋
很多人都有身上長個痘痘,鼓個包的經歷,雖然又疼又難受,但過幾天都會生龍活虎,但是在古代,卻經常出現背上長了一個瘡,然後沒有然後的死掉了,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現代很少見了?
這種病被稱為背疽,在古代,死於這種病的人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比如范增、孟浩然、努爾哈赤等等。
據稱這種病嚴重時,病人會感受到整個背部被慢慢瘡掏空,是求生不能,只求速死的絕症。有多痛苦呢?古人甚至把患背疽而死當做一種毒誓。
其實,這種病現在也存在,叫做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一般是心情抑鬱,遭遇人生大起大落,或者背部清潔不到位,或者是免疫力低下,感染了金葡菌引起的。
就算放在現在,這也是種挺可怕的病,需要進行引流手術,也就是在患處放個小管管,一直排出膿水,再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癒,甚至有些糖尿病人因為免疫力低,需要終身服用抗生素,來抵禦再次復發。
所以說,之所以古人得一個死一個,主要是因為古代抗生素的缺乏,古代外科手術並不發達,很難達到無菌消毒,也不是誰像漢文帝一樣有鄧通吸瘡,所以在古代,得了這種病,一般就是想吃點啥,吃點啥的狀態了。
不過,也有人說,古人之所以總得這個病,而且還都是些名人,主要是因為丹藥吃的多了,抵抗力也變差了,什麼水銀、鉛塊、鐘乳石等等,現代人恨不得離得遠遠的東西,在古代很多都被用來強身健體。
如果真是這樣,為了長生不來,結果付出生命的代價,可真是得不償失啊。
找靚機科普君
古人瘡一般指的是背部的瘡腫也稱“疽”“背疽”,就是背上起了個大疙瘩,疙瘩生膿,也叫毒瘡。項羽“亞父”范增,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岳飛師傅宗澤,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晚清名臣曾國藩都死於“背疽”(音:居)發作。古人有“潰癰勝於養毒”的說法,就是說把毒瘡擠破而不是等著他變大,不然這就相當於養虎為患。
提起這個疙瘩我就心有餘悸。記得小時候爸爸的背部就起了很大疙瘩(我們叫火毒疙瘩),每天疼痛難耐,坐立難安,一直治不好,那時候感覺很害怕,替爸爸傷心。後來用了一個拔毒膏的東西,每天抹在紗布上貼到疙瘩上,用紗布引出好多的膿水,大概治療了一個月才治好,現在看爸爸背上還有傷疤。
還有記得上學時候一個同學腿起了一個大包。他治療回來給我們講說醫生割破以後,往裡邊塞了很多紗布治療,後來他腿上一直有個小疤,我們都以為裡邊一直有一個紗布。
古人生瘡,在那個時代沒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抗生素。生瘡以後,弄破了容易感染病毒,不弄破,疼痛難忍,等毒瘡變大以後壓迫神經,血管,或者毒性更大,皮膚潰爛,也可能誘發其他的病症比如膿毒症導致死亡。膿毒症就是到現在也是死亡率較高的病症之一。
紅雨說歷史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背上長了一個瘡實際上就是背部的毛囊以及毛囊深部組織出現了感染,單個毛囊出現的感染我們稱為癤,而多個毛囊出現感染,我們稱之為癰。
為什麼古人得了癤或者癰,就會死亡
正常人有免疫力,不容易得癤或者癰,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抵抗力低下的人,容易得癤或者癰。
首先,患者的抵抗力就低下,得了癤或者癰,感染不容易控制,可引起嚴重的感染,細菌如果進入血液中,可以導致全身的感染中毒症狀。
其次,古代沒有抗生素。現代外科學的三大進步,分別是無菌術,輸血和麻醉。其中,抗生素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1943年,青黴素才開始應用,再次之前,如果發生了感染,有兩個結局,自己的免疫力將感染控制住,要不就是感染擴散,全身感染中毒,患者丟了性命。因為古代沒有抗生素,再加上患者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導致感染擴散,危及生命。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古代沒有系統的外科學,也沒有無菌的觀念。外科感染當中,很重要的治療手段,就是切開引流,充分的切開,將膿液引流,然後用無菌的紗布填塞,經常換藥,感染就能夠慢慢的得到控制。古代的醫生,不懂無菌術,不懂消毒,清創,也不會做切開引流術,這些都會增加癤或者癰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癤或者癰常見於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由於古代沒有抗生素,也沒有無菌觀念,更不懂得行膿腫切開引流術,感染得不到控制,可以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感謝醫學的進步,對於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癤或者癰都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個而丟了性命。希望有一天,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也能夠被我們攻破。
普外科曾醫生
要是在古代,也許20幾歲哪年就掛了。讀大學的時候,大概是大二的時候吧,具體也記不大清楚了。左側臉頰和額頭上長了三顆硬邦邦的像痘痘一樣的東西,我就用手去擠了,什麼也沒擠出來。到了傍晚,越來越疼了,已經腫成了好大的三個包,不過還能忍受。晚上躺下睡覺,到半夜的時候,疼的快受不了,頭疼欲裂啊,腫塊也越來越大了,想想這麼遲了,堅持一下,到早上再去醫院吧,就這樣一夜無眠咬牙堅持到天亮,早上一起床,宿舍的同學看見我都嚇了一跳,整個頭腫成了一個豬頭一樣,連早飯都沒吃,同學每人給我湊了幾百塊錢,由一個同學陪我急忙趕到了醫院。醫生看見我也是驚了一下,趕緊給我掛了消炎藥水,把額頭上的兩個大膿包切開,那膿液,像流水一樣往外流,估計沒有一小碗也有半碗吧,而左側臉頰上的膿包選著了比較保守的治療,只是用針往裡扎,讓膿水慢慢的流出來,因為這個膿包比較深,如果割開的話,臉上很可能會留下疤痕,醫生說先掛兩天鹽水看下,如果效果好的話就不用開刀了,剩餘的膿液慢慢的會吸收掉的,還好,掛了兩天鹽水效果還不錯,不用開刀,不過左側臉頰上摸上去還是很明顯的能摸到一個腫塊,過了好多年也能摸到,現在孩子也好幾歲了,過去都10幾年了,摸上去還是隱隱約約能摸到一點腫塊,不過至少沒留下疤痕。事後醫生告訴我,如果我去晚個半天,很可能就沒命了,他說我額頭上的腫塊離大腦太近了,又感染的這麼厲害,萬一要是感染了大腦,後果不堪設想啊,說當時他也是比較害怕的。如果這事發生在古代,應該也是小命不保了吧。現在想起來,也算逃過一劫吧,感謝醫生,感謝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