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认识古都北京,应该首先了解北京城的中轴线。

从北京城区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长达7.86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这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

明清时的北京城布局体现了以皇室为主体的思想。让我们借助想象复原明代中轴线上宏伟的景观。自南向北,分别是:永定门、正阳门、大明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神武门、北上门、景山门、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鼓楼、钟楼。

一条中轴线将外城、皇城和内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这条全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有着它的独特的魅力。如今,这条古今罕见的城市中轴线向北已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化入山水之中”,北端的湖泊与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从而与北京古城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性布局。

另外,一条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在奥林公园呈现,步道上是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的各历史时期的标志物。这一壮举,让古老的传统山水文化步入现代,实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延伸。

- 01 -

北京城中轴线示意图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2 -

今日永定门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3 -

作为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外城七门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城门,它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大规模改造,1957年被拆除。为保护和恢复北京城完整的中轴线,突出永定门作为南中轴线起点的意义,,2004年重建永定门城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4 -

永定门老照片,前为箭楼,后为城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5 -

2004年重建永定门城楼,城门内最南端的中轴线起点标志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6 -

现代的永定门北中轴线上的步行大道,可直达前门大街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7 -

老照片,前门大街。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先农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08 -

老照片,前门大街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拍于2008年8月7日,前门大街重新开业情景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2 -

老照片,正阳门城楼。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3 -

老照片,正阳门城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4 -

老照片,正阳门箭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5 -

老照片,正阳门东的前门火车站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6 -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7 -

拍于2011年9月30日,正阳门城楼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8 -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 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此片拍于2011年9月30日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19 -

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拍于2008年8月7日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0 -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 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拍摄于2008年5月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1 -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2 -

老照片,中华门(大明门),天安门广场前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为大明门 ,明朝时它是京都皇城的正南门。大明门至清顺治年间改名大清门 ,辛亥革命后民国改称中华门。大明门是皇帝、宗室参加重要庆典出入之门。此门为现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1959年被拆除。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3 -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4 -

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5 -

老照片,天安门维修时的情景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6 -

老照片,中轴线上的紫禁城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7 -

老昭片,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8 -

老照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改建天安门广场的情景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29 -

老照片,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有五个门洞,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30 -

老照片,内金水桥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31 -

老照片

古老的北京城中轴线,影像

- 32 -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